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下和村村民在村南打井,偶然間發現了幾個破碎的陶片,經過清理,秦兵馬俑陪葬坑重見天日。兵馬俑造型精美,如此逼真的兵馬俑究竟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呢?文物專家們給出的三種燒造方法靠譜嗎?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秦兵馬俑出土之後,受到了世界的矚目,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先後有200多個國家要員與首腦來到陝西兵馬俑進行參觀訪問,秦兵馬俑儼然成為了華夏文明的名片。
在兵馬俑坑內,整齊列陣的秦兵馬俑再現了當年秦軍的風採,同時也展現了古代匠人的高超燒陶工藝。仔細觀察秦兵馬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所有的兵馬俑並非同一張面孔,而是「千人千面」,並且身體高矮胖瘦也各有不同。專家們在研究秦兵馬俑時,特意對陝西人的平均身高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秦兵馬俑的身高與陝西人平均身高几乎吻合,也就是說秦兵馬俑都是按真人比例大小仿製而成,毫無一絲誇張的藝術手法。
在得知這個驚人的結果後,不少人都提出了質疑,如此生動逼真形態各異的兵馬俑,究竟是如何被燒制出來的?秦朝的工匠們究竟掌握了什麼秘法,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關於秦兵馬俑燒造的問題,一直有個超級恐怖的傳說,這個傳說曾經在張藝謀的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中有所體現。電影中的蒙天放(張藝謀飾)就曾被當作「秦俑模特」抹上陶泥,製成兵馬俑。由於秦兵馬俑製作太過逼真,民間也一直流傳著秦兵馬俑都是由活人燒制的傳說,這種傳說聽起來讓人不寒而慄,兵馬俑真的是用活人燒制的嗎?這當然不可能,因為秦兵馬俑在出土時,也有不少俑體破碎,但考古專家並未在其中發現任何骨骼的痕跡,因此這種恐怖的說法實在是有些站不住腳。
關於秦兵馬俑的燒制問題,還有專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秦兵馬俑的燒制方法並非是整體一氣呵成,而是分段進行燒制。在細緻觀察了兵馬俑的身體結構後,專家們發現了不少的蛛絲馬跡,他們通過化驗得知,兵馬俑耳部、頸部、肩部、腰部的陶土,都與兵馬俑頭部和軀幹部有所不同,似乎前者燒製程度遠不如後者堅硬。由此專家們斷定,秦兵馬俑的頭部、耳部、軀幹部等,都是分批燒制而成的,再經過粘性陶土的連接組合起來,因而才會出現兵馬俑身體陶土異常的現象。
當然,這種說法並未讓所有專家都認同,有不少專家還是對此持反對意見。反對者認為,秦兵馬俑自身各部分重量極大,單單靠一些有粘性的陶土粘接,是完全不現實的。專家們曾經對破碎的陶俑內部進行了檢測,發現俑體內部有一些疑似焚燒過的黑色灰燼。因此,這些反對者大膽猜測,這些灰燼應該就是糠皮的粉末。他們認為,秦朝工匠應該是用糠皮袋子綑紮成人形,再抹上陶泥進行燒制。在烈火的灼燒下,糠皮都變成灰燼,直至將陶俑燒制完成後,再將其內部的糠皮灰燼倒出,再安上兵馬俑的頭部,才算大功告成。
雖然專家們已經給出了三種秦兵馬俑的燒制方法,可三種方法無一例外全是推測。專家們甚至還根據自己的想法模擬燒制兵馬俑,可惜都未能製作成功,由此也讓不少人對上述幾種燒制方式的可行性,產生了質疑。在小編看來,隨著科學與考古技術的發展,兵馬俑燒制之謎終究會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