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待過一家公司,私人老闆。因為工作的原因,會經常有些應酬。每次老闆都是帶著助理一起接待,最後買單的都是這個助理。他曾經告訴過這個助理,尾聲時聽他的指令,去先把單買了,如果有特別的情況,他也會臨時給新的指示。
第二天,助理就會將招待的小票,付款記錄等一併打出來拿去報銷。雖然報銷的時間是有點長,但是該是多少也會如數報銷。對於文中的疑問,是不是覺得老闆沒有提買單的事,就不知道老闆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給報還是不給報了?
我認為沒必要過於慌張,一個公司的領導不會不認這點小錢,有可能是給忘了,有可能是等著你主動報銷。
一、事情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
至於這個問題怎麼辦,我認為很簡單,首先,領導不可能讓員工去出這筆招待的費用,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私人的老闆非常小氣,想讓員工出一單是一單,但畢竟還是極少數。
領導請別的領導吃飯,本身就屬於業務招待的範疇,即便是私人宴請,也斷然沒有你出錢的道理。這點你清楚,老闆更明白,所以這筆費用肯定是掛在公司的帳上或者老闆個人的頭上。
可能是自己是想多了,至於老闆為什麼沒有去提這個事情,原因也很多,也許就是事多忘記了,對於大老闆來說,這種小事一般不會當回事記在心上。交際場合也很多,根本不不記得哪個是哪個了,忘記很正常。
還有也許認為你已經走了報銷的手續,只是還沒有籤批到他那裡,還有可能是考驗看看你對這事的處理方法等等。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我認為都沒必要去揣測老闆的想法,想著他是不是不想報銷了,想賴帳了,一個公司的老闆,沒必要這樣。
二、如何去處理這個事情
被這個事情所困擾,與其困擾自己去猜測領導的想法,不如想辦法去解決這個事情。建議幾種方式:
1、直接去問領導,告訴領導上次吃飯的費用還沒有報銷,領導事忙可能忘記了。
看看領導怎麼說,如果說直接去財務走報銷流程,那就趕緊去走手續好了。如果領導裝傻忘記了,或者含糊其辭,這樣的領導不跟也罷。可以通過一件事情,看出領導的格局,值不值得繼續跟下去。今天可以讓你買單,明天可能讓你幫忙做其他的事情,遇到這樣的領導,還是早點離開的好。即便是知道了領導的真實想法,我認為也不虧,吃一塹長一智,早點離開也算是及時止損。
2、不問領導,直接去財務報銷。
財務肯定要審核,甚至需要領導籤字,很多領導在批這種單子的時候,不會仔細看,直接籤字。當然,也有些領導會看的很仔細。看到單子,不管他心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估計八成都會把單子給籤了,把單子退回了,那不是讓大家都知道了,員工買單卻不報銷,領導不會傻到這麼做。
3、如果自己不好意思提,又不好意思去報銷。
特別是時間拖的越久,越會不好意思,那就調整自己的心態,當這個錢打了水漂,不去計較和糾結,不要因為這個事情再去困擾自己。
三、通過細節反映職場性格
這些細節之事,很能反應出一個人的職場性格。記得有個領導,很喜歡那種有眼力勁兒很靈活的員工,出去應酬都願意帶著。不用他把話說的很明白,就能理解他的意圖。帶著出去應酬喝酒吃飯,絕不僅是因為有個人陪著,更希望能察言觀色,能招待周全,能跟領導配合,能化解尷尬,甚至是幫領導去擋槍。
結帳時,也能心領神會的乾脆利索的把單買了,不至於兩方都客氣尷尬。事後也是該報銷報銷,該幹嘛幹嘛,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一開始不知道領導的意思,可以直接去問,慢慢的,也就摸清了脈絡。
職場中,我們很多人也會遇到過幫上司、領導處理私人事情,又不好意思開口拒絕的情況。朋友跟我聊起,領導有一次讓他幫忙帶午餐,錢花的不是很多,當這個領導要給朋友餐費時,朋友說算了就沒要。這個領導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真的以為算了,就也沒給。
其實朋友內心不是這樣想的,只是礙於領導的面子,不好意思收這個錢。一件小事情,也能反映出領導和員工每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職場的相處也是慢慢磨合的過程。
其實文中的問題,真的不是什麼大事。我認為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報銷,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不需要你出這個費用,直接去財務把費用報了就好了。
如果實在是摸不透領導的意思,那就直接去問,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大家只是僱傭關係,不需要你去承擔什麼額外的費用支出。
如果不幸遇到了摳門的老闆,那也算是有了個結果,早點離開這家公司就好了,不需要去猜測那麼多。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