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21世紀核心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和歐盟的「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es)中「網絡素養」都是非常重要的素養。同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也有提到是孩子需要掌握的這項綜合能力。
但是,「網絡素養」具體怎麼教卻是一個大問題,今天這篇文章中,方可成老師介紹了華盛頓大學的一門課程《抵制狗屁》。
開一門媒體素養/信息素養方面的課程,是我的心願之一。這件事情已經有一些人在做了,而且有的人還做得非常酷,比如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門《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課名直譯過來大概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分辨並駁斥狗屁」。
這門課由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開設,目前是一個學分,明年計劃拓展到3-4個學分。授課老師是生物系的Carl Bergstrom和信息學院的Jevin West。
信息學院的老師講這門課是很自然的,之所以還有一位生物系的老師參與,是因為這門課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關注的是科學中的狗屁,諸如用數據說謊、科學研究中的偏見和謬誤等。
兩位老師是這樣定義「狗屁」的:
Bullshit involves language, statistical figures, data graphics, and other forms of presentation intended to persuade by impressing and overwhelming a reader or listener, with a blatant disregard for truth and logical coherence.Calling bullshit is a speech act in which one publicly repudiates something objectionable. The scope of targets is broader than bullshit alone. You can call bullshit on bullshit, but you can also call bullshit on lies, treachery, trickery, or injustice.
(駁斥狗屁指公開批駁有問題的東西。駁斥的對象其實比狗屁更廣,還可以包括謊言、背叛、詭計和不公。)
在大學課程的名字裡面使用「狗屁」這種粗俗的語言,自然是頗為驚世駭俗的。在課程網站的問答部分,兩位老師也作出了解釋。他們說,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詞,如果覺得「bullshit」這個詞太粗俗的話,就用「bull」吧。不過他們也表示:
But let’s be honest: we like the fact that the term is profane. After all, profane language can have a certain rhetorical force. 「I wish to express my reservations about your claim」 doesn’t have the same impact as 「I call bullshit!」
(實話說,我們看重的就是這個詞的粗俗。畢竟,粗俗的語言有一種特殊的力量。「我希望對你的說法保留意見」遠沒有「你這就是放狗屁」有影響力。)
這門課的培養目標包括:
兩位老師表示:這門課上學到的東西,肯定是你整個大學期間學到的最有用、應用範圍最廣的能力。
當然,在這個粗俗的課名之下,是非常嚴肅的課程設置。
兩位老師在課程網站的教學大綱頁面:http://callingbullshit.org/syllabus.html 公布了全部的課程內容和閱讀材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閱讀。以下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和分析。
在引言部分,課程使用的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Harry Frankfurt的文章《On Bullshit》。其實他出版了一本書就叫《On Bullshit》。南方朔將其翻譯成了中文,在臺灣出版的時候用的書名是《放屁!名利雙收的捷徑》,在大陸出版的時候則用了非常保守的譯名《論扯淡》。
第2周引入了一些常見的分辨狗屁的方法。第3周介紹的是孕育狗屁的生態系統,比如社交媒體如何促進了狗屁的傳播,再比如TED演講有時候兜售的是高端狗屁。
接下來的幾周,課程從統計學和邏輯的角度切入,具體分析了一些狗屁的類型,包括混淆相關性和因果關係、中位數和平均數、「檢察官謬誤」等。課程還單獨闢出一周介紹了數據可視化中常見的誤導。
第7周的大數據部分,關注的是在大數據和算法的光鮮外表之下,「垃圾進、垃圾出」的現象,以及對機器學習的濫用、具備誤導性的參數等。
其後幾周深入科學研究領域,介紹了「發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掠奪性發表(Predatory publishing)」等概念,以及學科之內、學科之間互相批評的倫理。
第11周是關於假新聞的。內容包括假新聞的經濟驅動、回音室效應、如何進行事實核查等等,都是新聞專業談到的內容。如果這門課開設在新聞學院,那麼這方面的內容足夠擴展成整整一門課了。不過因為這門課的重點放在了科學上,所以新聞方面的內容被壓縮到了一節課。
最後一周講的是如何駁斥狗屁。針對不同的受眾,需要用到不同的策略。這方面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傳播學中的說服效果研究,如果開設在傳播學院同樣可以拓展成整整一門課。
這門課在2017年春季學期是第一次開設,它很快引起了網民及媒體的注意。很多人問:你們開這門課,是不是受到川普上臺及「後真相時代」的刺激,想做點什麼?
兩位老師的回答是:並非如此。他們從2015年就開始準備這門課程了。「雖然這門課程今天看起來非常及時,但是我們不會評論當下的美國和世界政治。我們認為,如果人們可以識別出各個政治派別生產的狗屁,那麼每個人都能過得更好。你可能不同意我們關於政府大小,以及美國幹預國際事務的看法,沒關係。我們只是希望,不管你的政治觀點如何,你都可以抵制狗屁。我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知道如何更好地判斷信息,我們就可以作出更好的集體決策。」
在華盛頓大學,這門課極受歡迎。選課開始後,160個名額很快被搶光。兩位老師收到了許多來信,以及出版社的出書邀請。
兩位老師特別強調:歡迎其他學校的老師使用這些材料,開設課程。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註明出處,二是寫信告訴他們自己是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的。
所謂「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在英文世界裡也有類似的說法——Brandolini定律:駁斥狗屁所需要的能量比創造狗屁需要的能量高了幾個數量級。不過,兩位老師認為:這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是人們不善於分辨狗屁。如果這門課可以使得更多人意識到身邊大量存在著狗屁,並且學會分辨和駁斥狗屁,那麼這條定律或許會發生改變:狗屁將變得越來越難以傳播。
這當然是一種樂觀主義的估計。也許過於樂觀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去做,世界只會變得更糟糕。
《抵制狗屁》說白了也就是批判性思維應用到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實際上,為了讓課程更吸引人,美國高校始終不忘在課程中嘗試創新,並在新穎的題材和形式中植入深刻的教學理念和知識。
下面就盤點盤點出現在美國大學中的奇葩課程:
爬樹課——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戶外體育部給學生提供爬樹課,根據康奈爾大學課程目錄的介紹,這門課程將教會你: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樹,並在上面自由移動,甚至在樹木之間靈活穿梭。喂喂喂名校的風範呢!
同性戀音樂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在上世紀90年代,UCLA將同性戀理論和音樂學融合,創造了一門全新的課程。你可以在HerbAlpert音樂學院選修這門課程,它試圖解決這樣一個問題:由同志創作的音樂,當它的聽眾是同志和直男時,效果會不會有不同。
星際迷航與哲學——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
《星際迷航》(StarTrek)是一部充滿哲理的系列劇,至少那是喬治城大學的教授在課程描述中所說的。學生們會「觀賞《星際迷航》,閱讀哲學並仔細討論這其中的聯繫」,思考這樣的問題:時間旅行究竟有不有可能?如果現實與我們的認識徹底相反會怎麼樣?好吧,就算這些僅僅是我們重溫一遍《星際迷航》的藉口,不過至少這個藉口還算不賴。
楓糖汁,原裝貨——阿爾弗雷德大學(AlfredUniversity)
這堂課上,學生們將和老師探討楓糖汁是如何製作的以及這個製作過程自從美國原住民時代就沒有改變過。學生們還有機會進入當地的製造廠、餐館參觀製作過程,甚至親手製作,當然也有很多試吃的機會哦。這個課程毫無疑問是最受歡迎的。
向Youtube學習——匹茲學院(Pitzer College)
傳媒研究教授AlexandraJuhasz教授的這門課程將由學生們觀看、討論、評論YouTube上的視頻。
垃圾的樂事——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
這門課將會從技術角度探索垃圾的分解和處理過程,尤其專注於兩類垃圾:腐化的和不腐化的垃圾。同時,也會探討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社會公正問題,例如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總是位於比較貧困的社區,美國印第安人部落也是美國政府處理核廢料的理想場所。
哈利波特與科學——霜堡州立大學(Frostburg StateUniversity)
這堂課上,物理學教授George Plitnik會帶領學生們去檢驗J.KRowling的小說中出現的魔法事件,並試圖通過物理學原理來解釋。這門課已經幫助這所大學和GeorgePlitnik教授賺取了大量的媒體關注度。
行走的藝術——森特學院(Centre College)
當代語言學教授Ken Keffer想要帶領學生探索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批判力之批判》,他設計了這門3個星期的特別課程。在戶外漫步而不是在教室正襟危坐,Keffer帶領學生們穿越自然保留地、戰場、墓地,在完全自然地情境下討論康德的哲學。
推·薦·閱·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讓【美國研究生留學】一直陪伴你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