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推動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

2020-12-27 環球網

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舉行視頻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出席。耿爽在發言中指出,不久前舉行的伊核問題外長視頻會議對外發出了積極和強烈的信號,各方應以此為契機,抓緊接觸磋商,加強外交努力,推動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當務之急,是美方迷途知返,早日無條件重返全面協議並恢復履約。耿爽發言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我感謝迪卡洛副秘書長、歐盟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斯科格大使和比利時常駐代表克裡德爾卡大使所作通報。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多邊外交重要成果,業經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核可,具有法律約束力,應得到切實有效執行。維護全面協議就是維護多邊主義,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持續對伊朗極限施壓,破壞各方維護全面協議努力,是造成伊核問題當前困境的根本原因。今年以來,美公開在安理會推動延長對伊武器禁運,要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單方面宣布對伊制裁已經恢復,不顧國際社會觀感,連續上演多出鬧劇。面對美方無理訴求,安理會成員堅持客觀公正立場,拒絕為美背書,不承認美方行動具有任何法律、政治或實際效力。安理會主席也作出不對美方要求採取行動的結論。這是公理正義對霸凌行徑的堅定拒絕,多邊主義對單邊主義的有力回擊,國際人心向背的生動寫照。

主席先生,

當前伊核形勢醞釀重要變化,面臨新的機遇挑戰。各方應保持冷靜克制,堅定履行全面協議,在聯委會框架下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恢復全面協議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昨天,伊核問題外長視頻會議成功舉行,各方重申致力於維護全面協議和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確保其得到完整有效執行,認可美重返全面協議的前景,同意共同努力,推動美方儘快重返全面協議。這次外長會對外發出了積極和強烈的信號,各方應以此為契機,抓緊接觸磋商,加強外交努力,推動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當務之急,是美方迷途知返,早日無條件重返全面協議並恢復履約。

中方理解個別國家對地區安全等問題存有關切,但將其與全面協議直接掛鈎、要求重開全面協議談判將為解決伊核問題困境設置新的障礙,增加新的複雜因素。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10月20日安理會海灣地區局勢部長級會議上倡議,成立一個海灣地區多邊對話平臺,啟動包容性對話進程,就地區安全問題開展討論,由易到難不斷凝聚共識。我們願將中方倡議同俄羅斯等提出的類似倡議進行對接,相互借鑑,形成合力。安理會成員和地區國家可以此為基礎,秉持誠心善意,認真對話探討,逐步積累勢頭,爭取最終達成共識,解決各方合理關切,回應國際社會期待。

主席先生,

秘書長在報告中肯定全面協議作用,稱其為全面、徹底解決伊核問題的最佳途徑。秘書長呼籲各方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建設性化解分歧,感謝各方支持「貿易結算支持機制」運作,認為各方在當前經濟和疫情背景下與伊開展經貿合作至關重要。中方對這些內容予以讚賞。

剛才迪卡洛副秘書長在通報中也介紹了美方不顧國際社會共同呼聲,執意推動安理會全面恢復對伊制裁遭到安理會成員普遍抵制,和伊朗方面未能完整履行全面協議義務的事實,以及秘書長對當前海灣地區緊張局勢的擔憂。中方希望秘書長和秘書處能繼續推動並協助各方的外交努力,繼續為伊核問題的解決發揮重要作用。

中方始終致力於維護安理會決議的權威性,維護全面協議的有效性。中方將繼續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堅定奉行多邊主義,同有關各方一道,為推動伊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不懈努力。

主席先生,

根據本月工作計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安理會在2020年舉行的最後一場會議。藉此機會我要向比利時、多米尼加、德國、印尼和南非五個非常任理事國道別,感謝你們在過去兩年裡為推動安理會工作所作的努力與貢獻,希望你們離開之後一如既往地給予安理會支持與配合。

最後,期待即將到來的2021年帶給大家健康與安寧,和平與安全,團結與合作。

謝謝主席先生。

相關焦點

  • 伊朗反對就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重新談判 稱對該協議立場堅定不變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德黑蘭12月7日電(記者夏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具有裡程碑意義,伊朗反對就其重新進行談判。 哈提卜扎德是針對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日前就伊核協議的相關表態做出這一回應的。
  • 國際觀察|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新華社德黑蘭12月10日電(記者夏晨)近期,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再度成為國際「熱詞」,多國做出重要表態。協議前景如何,尤其是美國能否在當選總統拜登就任後重返協議備受關注。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8日表示,伊核協議5年前經各方談判籤署,不需要重新談判,也不需要新成員加入。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美國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
  • 伊朗希望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於1月15日前開始執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新社11月26日消息,伊朗原子能機構(AEOI)主席薩利希(Ali-AkbarSalehi)稱,希望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的核問題全面協議在2016年1月15日前開始實施。伊朗原子能機構(AEOI)主席薩利希說道,11月24日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朗代表團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的談判具「積極的」性質。
  • 【德國外長稱需達成升級版伊核協議,外交部:希望各方著眼大局...
    【德國外長稱需達成升級版伊核協議,外交部:希望各方著眼大局】華春瑩表示,中方認為,無論形勢如何發展,繼續維護和執行好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應該是任何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方案的基本前提。我們希望各方著眼大局,始終保持冷靜克制,進一步鞏固維護全面協議的共識,並推動美方儘快無條件重返全面協議並恢復履約,包括解除所有相關制裁。
  • 伊朗敦促英法德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義務
    新華社德黑蘭1月11日電(記者夏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11日敦促英國、法國和德國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義務。他表示,一旦相關歐洲國家恢復履行協議義務、美國重返協議,伊朗也將恢復履行其在協議中作出的承諾。
  • 反對極限施壓 德外長訪伊試挽伊核協議
    反對極限施壓 德外長訪伊試挽伊核協議閆潔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9日晚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嘗試挽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就美國方面一年多來針對伊朗不斷加碼施加的壓力,馬斯認為,極限施壓方式和威脅不會有幫助。
  • 一菡:伊核協議,開啟希望謹慎樂觀
    如今達成協議,其本質是外交妥協的結果,互不信任的跡象依然清晰,雖談不上脆弱,但也絕不是穩固得可以一勞永逸,一旦有觸發事件發生,事態可能反覆。伊核問題六國14日與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這份協議,簡單來說,是用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來換取伊朗有限度、可監督、更透明的鈾濃縮活動,其框架符合過去20個月來各方追求的談判意圖,但協議在監督方式、實施進度、評判標準等具體細節問題上仍未最終敲定,一些關鍵環節留有隱患。準確地說,這份協議只是給解決伊核問題開闢了一個有希望的新時代,協議本身並沒有徹底解決核心問題。同時,在謹慎樂觀之餘,還需警惕在這個新時代裡可能出現的新動向。
  • 歐三外長發表伊核問題聯合聲明,外交部:願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有記者提問,6月19日,法國、德國、英國外長就伊核問題發表聯合聲明,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中方注意到歐三外長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方始終認為,維護和執行好全面協議是解決伊核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 伊朗總統稱願意有條件恢復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新華社德黑蘭12月14日電(記者夏晨)據伊朗國家電視臺14日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表示,如果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其他籤字方履行承諾,伊方也願意恢復履行其在協議中作出的承諾。  魯哈尼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伊朗敦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領導的下屆政府重返伊核協議並履行相關承諾。  魯哈尼表示,伊朗不會允許美國推遲結束對伊朗的制裁。伊政府將竭盡全力使伊朗人民擺脫來自美方的「壓迫性負擔和錯誤制裁」。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 歐盟試圖挽救伊核「心有餘力不足」?
    ,隨後與伊核協議籤署方三個歐洲籤署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外長舉行會談。歐洲聯盟5月16日和17日兩天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召開首腦會議,核心議題之一是如何「挽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同時儘量減輕美國退出協議、恢復對伊制裁對歐洲利益的影響。然而,一些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能源企業擔心美國制裁風險,考慮退出伊朗市場。
  • 英法德3國發聲明:敦促伊朗撤回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措施
    【環球網快訊】法新社最新消息說,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詹森發表聲明,敦促伊朗撤回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措施。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向外界表示,5日晚伊朗政府將舉行一次重要會議,討論並最終決定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第五階段的具體措施。法新社注意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這一表態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馬尼將軍遭美國空襲死亡兩天後作出的。
  • 伊朗發聲提高濃縮鈾豐度 中止履行伊核協議
    央視網消息: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阿拉格希,及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今天(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針對美國去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及其對伊朗的不斷施壓,從即日起,伊朗將逐步提高濃縮鈾豐度,不再受伊核協議3.67%的限制。
  • 外交部回應伊核問題:決不接受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
    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公眾號消息,在7月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7月6日,伊朗核問題外長會議在維也納舉行。請問中方對此次會議有何評價?中方在會上發揮了什麼作用?華春瑩表示,這次伊朗核問題外長會議是美國退出全面協議後的首次外長會議。當前,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正處於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外長會召開本身就體現出各方對全面協議的支持。會議發表外長聯合聲明作為成果,釋放出積極政治信號。伊方繼續留在全面協議中,其他方也顯示了維護協議的明確意志,這是此次外長會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 記者手記:從布希爾核電站看伊核問題
    新華社伊朗布希爾11月10日電 記者手記:從布希爾核電站看伊核問題  新華社記者馬驍  伊朗布希爾核電站向新聞媒體開放參觀了,雖然時間短暫,約束頗多。  在某種意義上,布希爾核電站經歷的風風雨雨也反映了伊朗核問題的複雜性。  伊朗一直反覆強調發展核技術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這是伊朗「不可剝奪」的合法權利,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  不過,美國指控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開發核武器。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更指責2015年籤署的伊核協議也不能完全阻止伊朗謀求核武器。
  • 傅聰:當前伊核緊張局勢始作俑者是美國
    【環球網軍事報導 特約記者 楊鐵虎】當地時間11月9日,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在2019年莫斯科防擴散大會(Moscow Non-Proliferation Conference 2019)上就伊朗核問題做專題發言時指出
  • 伊朗內鬥激化:政府和議會就伊核協議產生分歧,最高領袖未表態
    還規定,若伊核協議各方不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必須停止聯合國對其核設施的視察。意思就是在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的前提下,如果制裁還不解除,那麼伊朗就不玩了,實際上是為下一步退出伊核協議提供法律支撐。路透社稱,伊朗方面希望通過該法案「復興核工業」,並根據本國的需要制訂核計劃,進而用於對抗西方國家的制裁。
  • 伊朗:不就伊核協議已經達成共識部分進行任何新談判
    伊朗外長扎裡夫3日表示,伊朗絕不會就伊核協議已經達成共識的部分進行任何新的談判,如果美國和歐洲尊重伊核協議,伊朗也將重新履行其承諾。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伊朗的權利、解除對伊制裁,如果歐洲和美國選擇重新遵守伊核協議,伊朗則不但不會執行這個法案,同時我們根據伊核協議第36條所採取的措施也會被取消,我們也會完全遵守伊核協議。
  • 中方:近三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有效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說,中方認為,近三年來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有效的,對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中東和平與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