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美優品入主十來天后,「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迎來管理層變動。
澎湃新聞5月16日晚間獲悉,淘票票原資深總監原源加盟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街電」)任CEO,兼聚美優品(NYSE:JMEI)高級副總裁。街電方面並未透露原CEO王哲的去向。
5月4日,聚美優品以3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街電60%股權,聚美優品創始人兼CEO陳歐宣布出任街電董事長,這也是聚美優品投資項目中陳歐唯一親自坐鎮的項目。陳歐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聚美優品對該項目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的資金。」
真正讓陳歐這筆投資被廣泛知曉的,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普思投資董事長王思聰的一條朋友圈。
5月5日一大早,陳歐就在微博轉發了疑似王思聰朋友圈的截圖。截圖顯示,王思聰怒批共享充電寶:「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陳歐在微博上回應稱,「謝謝思聰監督,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這場互懟引來大量「吃瓜群眾」圍觀。
澎湃新聞記者在當時的採訪中還得知,淘票票資深總監原源已於今年4月向阿里影業提出離職,將加入街電擔任高層。現在答案揭曉。
澎湃新聞獲得了原源在入職街電第一天發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他表示,「在董事會安排下現已成立了包含原街電高層和聚美高層在內的新管理層,並由我行使CEO職責。感謝創始團隊堅持自己的理想創造並發展了街電,感謝所有的團隊成員支撐了這樣一個每天給幾百萬用戶創造不斷電環境的優秀網際網路平臺。」
原源認為,「我們選擇的共享充電領域是一個比單車更迅猛的風口,過去幾個月裡,共享充電的融資速度遠超共享單車,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會比此前網際網路領域裡的任何一場大戰都要驚心動魄。此刻,我們在風口中心,在片刻的寧靜中整裝待發。」
「現在我們有團隊、渠道、份額、資金、硬體供應鏈上的優勢,我們獲得了來自聚美集團3億元的資金支持,未來聚美無論從資本、資源層面都會進行毫無保留的戰略性支持,這都是街電敢於挑戰自我、挑戰任何競爭對手的最堅實的後盾。我相信在未來的1年內,街電一定會成為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者,實現人人隨時隨地暢享移動互聯的社會價值。」原源說。
資料顯示,原源於2011年加入阿里,負責支付寶錢包運營推廣和支付寶O2O業務,2014年調任淘票票,是淘票票最早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淘票票的前身為「淘寶電影」,2015年底,阿里影業從阿里巴巴集團收購淘寶電影業務,經過業務整合,使其成為阿里影業網際網路宣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5月,淘寶電影正式更名為淘票票,還獲得17億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估值達137億元。
據悉,街電是移動充電品牌Anker(海翼)內部孵化的一個項目,其採用自助租借的機櫃模式,將充電機櫃布放在合作的如商場、電影院、餐廳等,用戶通過掃描機柜上的二維碼,即可取走,用完在街電旗下服務網點歸還。簡單來說,該模式類似「有樁單車」。今年3月底,街電獲得億元級別的A輪融資,由IDG資本、欣旺達資本領投,海翼股份跟投。
王思聰的一條朋友圈讓共享充電寶領域競爭的白熱化受到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共享充電寶行業已有20多家創業公司入局,規模較大的包括「來電科技」、「街電科技」和「小電」等,A輪融資都已接近或衝破億元。
目前,共享充電寶有兩種共享形式,一是類似街電的機櫃式租賃機器,租賃機固定,用戶可以帶走實體充電寶。二是實體充電寶,主要是桌面固定充電寶,這類充電寶不可移動,主要投放於餐廳、KTV、咖啡廳等地。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4.8億,預計到2021年,全球手機用戶將達到55億。業內人士認為,共享充電準入門檻低,線下布局容易,只要抓住「流量」和「剛需」,共享充電幾乎是一樁可以看得見盈利的生意。
也有聲音指出共享充電寶存在一定的隱患:假如用戶拿到了經過別有用心的人改裝過的共享充電寶,手機裡的個人帳號以及支付密碼等信息將被盜取;如果有不法分子將共享充電寶的借還二維碼進行篡改或覆蓋,也有可能讓市民受到損失。
此外,隨著手機電池續航能力不斷提升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移動充電市場的前景也存在一定變數。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目前共享充電寶領域排前三的公司中,已經有兩家的負責人出自阿里系:除了原源來自阿里系的淘票票。小電的創始人唐永波也曾是阿里巴巴旗下淘點點業務的創始人。
以下為原源內部郵件全文:
各位街電的小夥伴:
大家好!
今天是我正式加入街電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寫郵件給大家,街電的每一位同學跟我已然是親密的戰友,這段時日心中也有一些感慨,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
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叫原源,大家可以叫我Daniel。加入聚美之前,我有過三年的創業經歷,之後在阿里巴巴一起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澎湃激揚的6年,既參與了支付寶從支付工具到網際網路金融第一平臺的探索過程,也見證了淘票票從單個頻道到中國在線票務平臺領先者的奮鬥歷程。
我在阿里的6年恰好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碰撞最為激烈的6年,線上線下支付取代現金成為主流的消費方式,美團、滴滴、摩拜等獨角獸公司都是移動網際網路跟線下場景碰撞下的產物,這讓我意識到線下消費場景中蘊含著巨大潛能。我的理想就是藉助網際網路的平臺效應,不斷擴展這種新經濟的外延,源源不斷地給用戶創造難以替代的價值。
人生很奇妙,6年前我的工作是把功能越來越多的在線金融服務提供給用戶,讓線下的商戶和用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獲取更大的發展勢能和服務。6年後,用戶完成了移動網際網路化,我們再審視巨大的線下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際網路服務還能做成什麼樣?
從計程車到共享出行,從自行車到共享單車,從充電寶到共享充電寶,從已知的到未知的,無一不讓人興奮、不讓人期待。我們選擇的共享充電領域是一個比單車更迅猛的風口,過去幾個月裡,共享充電的融資速度遠超共享單車,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會比此前網際網路領域裡的任何一場大戰都要驚心動魄。此刻,我們在風口中心,在片刻的寧靜中整裝待發。
在董事會安排下現已成立了包含原街電高層和聚美高層在內的新管理層,並由我行使CEO職責。感謝創始團隊堅持自己的理想創造並發展了街電,感謝所有的團隊成員支撐了這樣一個每天給幾百萬用戶創造不斷電環境的優秀網際網路平臺,感謝街電董事長陳歐在過去近幾個月裡讓我以一名領導者的身份逐步了解這個行業和我們這個企業,並賦予我這個光榮而沉重的職位,讓我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奮鬥,一起去實現心中的夢想。
現在我們有團隊、渠道、份額、資金、硬體供應鏈上優勢,我們獲得了來自聚美集團3億元的資金支持,未來聚美無論從資本、資源層面都會進行毫無保留的戰略性支持,這都是街電敢於挑戰自我、挑戰任何競爭對手的最堅實的後盾。我相信在未來的1年內,街電一定會成為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者,實現人人隨時隨地暢享移動互聯的社會價值。
從現在起,我希望街電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具有這樣的意識:
從組織、流程、考核直至潛意識裡永遠以用戶體驗為第一追求;
聚焦、執行、閃電一樣的速度;
搶先構築別人不具備的技術和規模壁壘;
勇於變革,不怕犯錯。
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最最重要的是人,街電將會無比重視員工的個人價值。我知道,街電經歷了很多、大家付出了很多。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總會遇到顛簸和峰迴路轉,街電不會停滯不前,我會盡最大努力給大家創造一個平等、創新、充滿正能量的工作環境,讓大家每一分付出都得到該得的回報。在對於人才的投入與激勵上,街電永遠只增不減。
就我自己的個人評價而言,我驍勇好戰,喜歡簡單有效的溝通方式,帶領團隊一起贏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滿足感,我的職責就是帶領大家一起打仗,打勝仗!
當然遇到壓力、挫折和迷茫時,我是你對面的那個酒友或那個堅強的肩膀。
這會是一場苦戰,越往後戰況就越複雜,它不僅是戰略規劃和執行能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持久戰,每一位同學都需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準備。我相信在同學們的努力下,街電未來一定會是一家偉大的公司,深刻影響人們的移動互聯需求,讓我們拿出黃沙百戰穿金甲的勇氣和信心,不破樓蘭終不還!
(來源:澎湃新聞 歐陽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