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他的一生是每個男人的夢想

2021-02-23 陽光網視iSunTV


顧維鈞,字少川,江蘇省嘉定縣人。出生於清光緒年間(1888年),赴美留學並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於1985年逝世於紐約,享年97歲,被稱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歷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國民政府駐法國、英國大使,駐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

無論是袁世凱政府還是北洋軍閥政府抑或是國民政府,無論近代中國的政局如何變幻,無論哪一股勢力佔據權力頂峰,顧維鈞始終是中國外交第一人,始終能在權力核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上個世紀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艱難時刻,顧維鈞在列強環伺中折衝樽俎,以外交手段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抒寫「弱國外交」的傳奇。

「東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穌,孔子的出生地山東就如同耶路撒冷,是東方的聖地。 因此,中國不能放棄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樣!」 1919年,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慷慨陳詞,為中國在國際社會贏得了廣泛的同情與支持。

顧維鈞的一生,官運與桃花運並行。

他曾有過四段婚姻:主命,與張潤娥完婚,算是舊式家庭的舊式婚姻;主貴,與唐寶鑰聯姻,藉以發展自己的政治地位;主富,與糖王之女黃惠蘭完婚,可以多財善舞;主愛,與嚴幼韻結合,相親相愛,以期白頭到老。



張潤娥:有名無實

張潤娥的父親張衡山與顧維鈞的父親是同僚,兩家在顧維鈞12歲那年定了親。張潤娥是舊式女子,三寸金蓮性格內向。顧維鈞留了洋,又是個極有野心的男人,認為張潤娥無法融入上流社會的交際圈,對自己的事業毫無進益,內心很不情願這樁婚事。1909年,顧維鈞提出協議離婚,並起草了一份離婚合約,徵求張潤娥意見。張潤娥說她看不出合約有什麼要改的,如果顧維鈞要她籤,她便籤。顧維鈞說為制止外界的非議和雙方父母的不快,他希望她親手謄抄四份副本交給雙方父母和各持一份。張潤娥順從的照辦。1911年,他們籤了離婚協議。之後張潤娥回國,落髮出家,青燈古佛相伴,張父也抑鬱而終。1933年,已經在國民政府中身居要職的顧維鈞得知張潤娥在上海生活清苦,特意寫了一封書信並附上5萬元支票以示懺悔,張潤娥將信和支票原封退還。

顧維鈞晚年時,寫回憶錄提到張潤娥,頗有愧疚之意,稱她為「一個淳樸、善良、寬容、忍耐的好女人」。

唐寶鑰:官運亨通


1908年,唐紹儀以清廷特使名義訪美,返國前夕,順便邀請40位在美留學的學生作為他的客人訪問華盛頓,顧維鈞被推舉為代表在歡迎宴會上發言,顧維鈞一表人材受到唐紹儀賞識,並有意招其為乘龍快婿。1912年,經唐紹儀舉薦,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的顧維鈞回國出任袁世凱英文秘書。唐寶鑰端莊大方,精通英語,受過良好的西方教育,非常仰慕留學生。顧維鈞與唐寶鑰彼此相識後,郎才女貌,互生好感,加上唐紹儀的有意撮合,兩人感情漸濃,決定步入婚姻殿堂,從此顧維鈞在北洋政府中的地位更穩固了。兩人婚後琴瑟和諧,嶽父有知遇之恩,妻子也十分合自己的心意,不僅為自己誕下一雙兒女,更是不遺餘力的為自己周旋在各個社交場合。

不幸的是在顧維鈞出任美國大使期間,唐寶鑰在一次外交活動中感染了西班牙流感,年僅29歲便香消玉殞了。


黃蕙蘭:多財善舞


黃蕙蘭是東南亞「糖王」黃仲涵的女兒,家資雄厚,富可敵國。

黃蕙蘭精通六國語言,音樂舞蹈馬術無一不曉,活躍於歐洲的社交場合,被《Vogue》雜誌評為最會著裝的中國女性,被稱為「遠東最美珍珠「。

顧維鈞相中了黃蕙蘭並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攻勢,每天都差人送玫瑰花,一天幾次登門造訪,噓寒問暖,讓本有些看不上他的黃蕙蘭有些感動。某日,當言及次日到楓丹白露去郊遊時,顧維鈞馬上用比英語還流利的法語對她說「明天我來接你,坐我的車去。」那是一輛由法國政府供給的享受外交特權牌照的車,有專職司機,黃蕙蘭的心理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婚禮十分隆重,娘家的陪嫁奢華闊綽,但是黃蕙蘭的新婚之夜確是在火車上度過的,因為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團長必須要在出席笠日位於日內瓦召開的國聯大會。他們的婚姻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愛情,他們的聯合是沉著理性盤算後得出的公道搭配。旁人從此要稱黃慧蘭為"高尚的夫人",顧維鈞則能夠用她的錢發展自己的事業。黃蕙蘭成為了出色的外交官夫人,與西方人觥籌交錯應答如流,並且在中國使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為顧維鈞的外交應酬埋單。波特蘭廣場破舊的中國使館,黃惠蘭覺得很丟中國人面子,便自掏腰包將其翻修一新。顧維鈞回國內工作時,她一擲20萬美金購下北京獅子胡同陳圓圓的故居做公館…一次, 當眾人稱讚顧維鈞為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做出貢獻時,宋美齡還特別提醒大家「別忘了大使夫人也起了重要作用」。顧維鈞組閣前有人問章士釗:「顧少川要組閣,你看可能成為事實嗎?」章士釗回答:「以顧夫人的多金,少川要當總統也不難,豈僅是一個國務總理」之後,顧維鈞果然成功組閣。

但是生活中的兩人有著南轅北轍的差異。

黃蕙蘭在自己的回憶錄《沒有不散的筵席》中寫道:「顧維鈞很有才華,但他缺少溫柔和親切的天賦。他對我不是很親熱,而是常常心不在焉,有時令人生厭。他最關心的是中國,為國家效命。「黃惠蘭希望能得到丈夫的關心與讚賞,「但是當我打扮整齊,等待他的讚許時,他往往只不過心不在焉地看我一眼而已。」「他對待我,就是忍讓,供吃供住,人前客客氣氣,私下拋在一邊」「他是個可敬的人,中國很需要的人,但不是我所要的丈夫。」「他娶妻子把她當做家庭中的一件裝飾品,就像託爾斯泰一篇小說中的那位丈夫一樣,把妻子當做家中的一把安樂椅。當這把椅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時,這位託爾斯泰筆下的主角就會感到厭煩和氣憤了。」

因為種種矛盾,顧維鈞的第三段婚姻終究逃脫不了貌合神離,黯然收場的結局。



嚴幼韻:白頭到老

嚴幼韻是有名的上海灘大小姐,復旦大學的第一批女學生,十分時髦,自己開著汽車去上學,因為車牌號是「84」,所以被仰慕者稱為「愛的花(車牌號諧音)」。

嚴幼韻的第一任丈夫楊光泩是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也在外交領域工作,在出任中華民國駐菲律賓總領事期間,被日軍殺害。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嚴幼韻帶著三個女兒前往紐約,在聯合國任禮賓官。

與顧維鈞結婚後,嚴幼韻把主要精力傾注在照顧丈夫的生活上:煮好牛奶放在保溫杯中,還附上一張「不要忘記喝牛奶」的紙條放在床邊;為他備大量的中英文報紙供他閱讀;同他聊天,讓他身心愉悅;陪他散步,讓他恬靜怡然;為他安排牌局,供他消遣取樂。她充當了「好管家、好護士、好秘書」的角色。

顧維鈞晚年在談到長壽秘訣時,總結了三條:「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顧。」

前半生,他把自己奉獻給了國家,少年得志,一身榮耀。

後半生,他功成名就,他已經不是年輕氣盛醉心於名利場的那個外交奇才,國家也不再是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得到了第四段婚姻。

更多關於顧維鈞的婚姻故事,

敬請關注陽光衛視紀錄片《百年婚戀:顧維鈞》。

⇣陽光新媒體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民國第一外交官顧維鈞的「幸福生活」
    顧維鈞,字少川,上海嘉定人,生於1888年。 在哥大期間有兩個人影響了顧維鈞的一生:一個是哥大博導約翰·繆爾,一個是他的未來的嶽父唐紹儀。  唐紹儀非常欣賞顧維鈞,袁世凱執政後,唐出任袁世凱內閣總理,他立即向袁世凱舉薦了顧維鈞,邀請他回國擔任總統府英文秘書。能當總統秘書,可謂平步青雲,但是顧維鈞正在準備博士答辯,論文只寫了一個序章,去還是不是,極其為難,他找到了導師約翰·繆爾。
  • 顧維鈞225盒數位化外交檔案回滬,嘉定用一場音樂會紀念他
    12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珍本手稿圖書館合作,將哥大珍藏的225盒顧維鈞數位化檔案,捐贈給了復旦大學圖書館。12月8日,上海嘉定區歷時一年半重新修建並布展的顧維鈞紀念館將開幕。當晚,嘉定保利大劇院還將舉行紀念音樂會,用音樂歌詠這位愛國者的一生。
  • 顧維鈞檔案重歸故國記
    曾為顧維鈞做口述記錄的唐德剛說他講一口「流利的,甚至連英美人都讚嘆的標準英語」,身為英語語言大師的邱吉爾也在和顧維鈞打過交道後為他的英文所折服。顧維鈞在長期的外交生涯中以英語作為主要工作語言,日記、備忘錄、會談記錄等基本都以英文寫成,少數為中文、法文,這給檔案整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 顧維鈞到美國留學,為何放棄公費選擇自費,他到美國的動機是什麼
    照片左一為中國大使顧維鈞與法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外交官我記得還有費用問題。一天,我和父親談起了此事。要知道,當年橫渡太平洋的旅費儘管比現在便宜得多,還是很可觀的。父親告訴我,費用沒問題,要我不必擔心。他告訴我說,事實上,和他相識多年的兩江總督端方曾為我提供了官費,因為江蘇省政府正在派遣一些學生赴美留學。
  • 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一生貢獻給外交事業,口味獨特好吃臭菜
    顧維鈞,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職業外交家之一,有「民國第一外交家」之稱。他生於1888年1月。他老家在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區),他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4歲就進入私塾讀書。1899年考入上海英華書院。1901年,考入基督教會所辦的上海聖約翰書院。
  • 顧維鈞是一個傑出外交家,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堅定的愛國心!
    顧維鈞,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後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國民政府駐法、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 她是最土豪的中國總理夫人,連宋美齡都自愧不如.每個女人都該看看!
    她的確美豔動人,婀娜多姿,從社會名流、學者到軍閥,都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她還夢想有朝一日和公爵結婚,能戴上公爵夫人的寶冠。直到有一天,她遇到這個男人——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有次,姐姐邀請中國代表團,到巴黎家中做客,顧維鈞也在其中,他見鋼琴上放著的黃蕙蘭玉照後,很是欣賞,看了許久許久。當時她正和母親在義大利生活,姐姐黃琮蘭急忙寫信給母親:「馬上來,因為代表團很快就要走了。整個晚上他不斷地去看蕙蘭的照片,我深信他愛上她了。」她和顧維鈞經母親和姐姐牽線搭橋見面了,剛見面時,追求時髦的她大失所望,覺得顧維鈞不會跳舞,裝扮老氣。
  • 上海名媛黃蕙蘭為何和顧維鈞離婚,孤獨至百歲,據說和嚴幼韻有關
    民國可以說是一個群英輩出的時代,群英不僅僅限於男人,也包括當時的女人。黃蕙蘭和顧維鈞的相遇其實得益於她的姐姐黃棕蘭,她的姐姐在巴黎結識了顧維鈞,此時的顧維鈞剛剛喪妻,倧蘭覺得他和黃蕙蘭挺合適的,於是給妹妹去了一封信,約她見見顧維鈞。開始黃蕙蘭並不怎麼鍾意這位民國第一外交官,在她看來顧維鈞太過於保守,馬不會騎,車不會開。
  • 看相大師見到顧維鈞後說:此子必成大器 猜中開頭卻沒猜中結果
    而民國時期最出名的外交家,當屬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的顧維鈞。顧維鈞把一生都投入到了外交事業上,並取得了巨大成就。1919年因山東主權問題,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籤字 ,此事至今仍被人們傳為美談。關於顧維鈞的外交成就,這裡就不做過多講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查找資料,或去翻閱顧維鈞的代表作《顧維鈞回憶錄》。本文接下來將重點說說顧維鈞的第一段婚姻。
  • 他一生娶4個老婆,個個都帶來好運,活到97歲,如今名字享譽全球
    聽到這話,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裡孟梭上前緊緊握著顧維鈞的手,稱讚他為中國最優秀的「青年外交家」顧維鈞是我國民國時期外交場上不可多得的偉人,他的事業無比成功,而他的感情,亦如的他事業一般,很是美滿。
  • 每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情人,且一生只有一個
    人的一生如同驚鴻過隙,幾乎轉瞬之間就虛度了大半輩子的時光。所以有人過來人說,遇到了合適的人就要好好珍惜,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而對於男人來說,不管最後娶到的是什麼人,他們心裡往往都有一個真愛的情人。1.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在男人心裡,永遠住著一個得不到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往往是他們年輕時候追求付出最多的,因為年輕的時候感情最真摯最熱情,所以也就最深刻。等到後來他們經歷了許多,懂得了察言觀色,有了物質積累,那就不是很容易動心了,反而會因為適合而結婚。
  • 《平凡的世界》原著郝紅梅經歷的四個男人,是每個人一生的縮影
    但夢想總是會破滅,灰姑娘終究是沒能遇到她的王子。因為家裡的祖父是地主成分,在村子裡她們家是不受尊敬的,她作為一個女孩子,沒有想過用學習來改變命運,現實證明也不可能,能夠上完高中,已經是意外中的意外了。只是命運待她並不友好,她的一生起起伏伏,先後出現過四個男人,酸甜苦辣,如人飲水,好在最後修成正果。縱觀她的一生,是每個女人一生中必經的四段心理路程,道盡了一個平凡女人的一生。
  • 顧維鈞外交回憶錄-
    顧維鈞回憶在外交部的工作,說那時自己經常去走訪說英語的各國使節,這種做法只限於亞洲國家才有。
  • 顧維鈞留學美國,積極參與美國社會,介紹中國,讓美國人認識中國
    顧維鈞曾經有過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顧維鈞最大的願望是早日學成歸國,報效祖國。因此,他如饑似渴地吸收西學新知,參加學校和美國社會的一些活動,更多地了解美國社會,同時也通過他的參與,讓美國社會了解中國。顧維鈞常常會將一些中國問題講給同學們聽,他關注著中國發生的一切,他的這些演講使美國同學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
  • 顧維鈞遺孀嚴幼韻去了,她經歷戰爭、第一任丈夫被害、幼女早逝,卻說「每天都是好日子」
    領事館8個官員的家庭,頓時都陷入沒有成年男人、沒有經濟來源、沒有住處、群龍無首的境地,各家的太太、孩子、傭人、廚師,還有幾個他們的親戚,總共二三十人,一時驚恐萬分,不知怎麼辦,也不知向何處去,就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嚴幼韻。蕭太太、莫太太、姚太太、張太太、孫太太,還有一位才結婚幾天的新娘子邵秀蘭,丈夫王恭瑋是老外交家王正廷的兒子。
  • 王德順用他的一生向人們證明了追求夢想與年齡無關
    雖然一國之君秦始皇沒有找到讓自己長生不老的藥物,但他一生都在派人苦苦尋找。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但這是一件說來容易做時難的事情,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但在東北瀋陽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中,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王德順。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走上舞臺,成為一個模特,即使年過花甲依然追求著最初時的夢想。他原先是瀋陽電車公司的售票員,後來又去瀋陽軍工廠當工人。
  • 真正能走進男人心裡,讓他一生難忘的,是這樣一種女人
    文/雪落無塵這一生中,每個男人都會遇見很多女人,但是真正能走進他們心裡的女人,卻寥寥無幾。很多女人,對男人來說,來了,就走了,什麼也沒有剩下。唯獨有那麼幾種女人,當她們路過男人的生命,後來雖然離開了,卻一直刻在了男人的心裡。真正走進男人心裡的,讓他一生難忘,捨不得放下的,是這樣一種女人。長得漂亮,又很有內涵的女人。
  • 他是民國著名外交家,一生娶妻四人,皆是當時天之驕女
    張大夫為顧家小少爺顧維鈞診病時,覺得這個小傢伙聰穎過人,十分欣賞,便萌聯姻之意。經媒人一撮合,雙方父母一拍板,12歲的顧維鈞與10歲的張潤娥訂了親。  1904年,16歲的顧維鈞赴美留學,四年後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三年級時接到父親來信。希望他不日學成之後,回國與張小姐完婚,了卻父母最後一樁心願。顧維鈞接信後,很覺茫然。他早把幼時訂婚的事忘在腦後,遂以完成學業事大為由,婉拒父意。
  • 這是每個宜昌男人的夢想!
    每個男人年輕時都曾像我一樣【買房篇】在宜昌念書在宜昌就業在宜昌生活買房,也一定要在宜昌我有一個夢想:早上起床,推開窗戶窗外是亭臺樓閣、鳥語花香窗內是妻賢子孝關於追夢的故事,不僅僅是在國賓壹號發生著,在追夢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感動。也許,你會在短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國賓壹號一座城改變一個城,配套不斷完善,現場國賓壹號&耀萊成龍國際影城等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兌現承諾。
  • 兒時的夢想,男人的玩具——陸巡4000
    可可·香奈兒曾經說過:「當你了解男人都是小孩子,你就了解人生的所有事情。因為男人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無論他們有多大的成就和地位,能力多麼超凡,在他內心深處永遠住著一個小孩子。」對於這句話是表示認同的。男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尋找童年時體驗到的那種感覺,哪怕就是童年吃到的棒棒冰,這些都早已深入骨髓了。童年的記憶就像心靈的避難場所,只要是累了倦了就會不由自主地躲進去。不管是年齡如何增長,男人始終就是在尋找自己的玩具。有三樣玩具是每個男孩子在10歲的時候都會有的,那就是玩具車、紙飛機以及蠟筆。而這三樣東西在30歲以後的進階版本就是汽車、無人機、單反。甚至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