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成都武侯區文創企業——成都聯創眾娛文化公司推出的「古畫場景復活計劃」三部曲視頻依次上線,引發網友熱議。
名畫動起來 !「成都造」的古風女子樂團演繹國風新潮流
在「古畫場景復活計劃」系列視頻中,古風女子樂團穿著晚唐服飾,用古琴、琵琶、二胡等民樂演奏著經典曲目,勾起了80後、90後的回憶,展現出東方之美,演繹國風新潮流。
仔細看,古風的宣紙背景下,12名女子環案而坐,她們高挽髮髻妝容精緻,雍容華貴中不乏俏皮可愛。輕快的笛聲響起,熟悉的旋律帶人們穿越古今,古箏、揚琴、二胡等樂器的依次上場,也豐富了音樂的層次。精緻復古的畫面中融入時尚,古今對話裡演繹著千年古都——成都的生活情趣。
這支標準「成都造」的古風女子樂團——「伎樂少女101」在眾多平臺推出後,立即引起不少國風愛好者的關注,圈粉無數。
據介紹,此次推出的「古畫場景復活計劃」三部曲分三次上線。三期視頻一經發布,便收到了網友們的熱情點讚,大家紛紛從服化道、音樂、場景等各個細節進行點評。
文博IP運營!武侯企業逆境突圍
據介紹,「古畫場景復活計劃」的主角——「伎樂少女101」,是武侯區重點文化企業成都聯創眾娛文化公司推出的「二十四伎樂」國風集成IP下的一個網絡化內容,此前作為成都永陵博物館「二十四伎樂」IP全球獨家運營方,該企業推出的國樂觀念劇《伎樂·24》等作品,通過將國樂與國畫、國繡、國服、詩詞書法的融合,呈現出了靈動的東方美學,成為成都音樂IP運營的先行者。
談及組建「伎樂少女101」的初衷,聯創眾娛相關負責人透露,由於疫情期間國樂觀念劇「伎樂·24」無法在線下演出,該企業便結合當下的古風新國潮,通過復活古畫中的場景,以國樂為主要形式重新演繹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吸引年輕觀眾和熱愛古風傳統文化人士的關注。
作為此次「古畫場景復活計劃」的主創之一——吹笛伎扮演者白矖認為通過民族器樂演繹「小劇場」,生動展現唐人生活場景,讓傳統藝術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讓「民樂」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走近年輕人,不失為一種全新的嘗試,希望未來可以創作更多的音樂作品,多維展現成都千年音樂之都的魅力。(武侯融媒記者 張霽)
揭秘:《唐人宮樂圖》咋個動起來了,名畫還能這樣賞?
站在博物館裡看畫,畫中的山川河流、人物風景突然動了起來,你便走入畫中徜徉其間。自《清明上河圖》等中國名畫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便打開了人們對於名畫的全新解讀方式。最近,武侯文創企業——成都聯創眾娛文化公司推出的「古畫場景復活計劃」系列視頻更是如此,伎樂少女們重新演繹中國名畫《唐人宮樂圖》,帶來全新視聽效果,好看好聽好耍得很!
看!著晚唐裝束打扮的樂師們從畫中走來,「伎樂少女」101正式出道!視頻裡精緻的服飾、妝發、樂器、茶道、香道、禮儀等傳統文化引人入勝,引發網友開啟「誇誇模式。想讓《宮樂圖》「活」起來,究竟怎麼做到的?跟著小編一起走進武侯知名文創企業——成都聯創眾娛文化公司了解下。
「首先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與考證,大到畫中人物的服飾、妝容、樂器,小到畫中的茶具、耳杯、「叵羅」等。成都聯創眾娛CEO吳彥霖介紹道:「《唐人宮樂圖》完成於晚唐,我們對古畫《唐人宮樂圖》中人物、服飾、樂器、什物等進行研究,並結合實際情況對服裝、妝造、樂器復原,再現古畫場景,融入國風音樂,希望『古畫活起來』。」
唐代是中國樂舞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構思讓「讓古畫活起來」時,團隊就加入了唐末五代前蜀「二十四伎樂」宮廷樂隊音樂文化元素。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此次「古畫場景復活計劃」中,特別挑選出《Summer》《天空之城》《牛仔很忙》三首曲子,選擇傳統樂器,邀請青年作曲家趙俊毅進行樂曲改編。
如何對流行歌曲進行全新民樂改編呢?針對這個問題,青年作曲家趙俊毅介紹說:「大家對中國民族樂器的印象,部分還停留在『藝術範兒』或者 『高雅藝術』。重新改編流行曲目,就是通過新的途徑讓大家看到,民族樂器也可以很時髦,很有當代感。「改編作品的過程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保留傳統樂器自身的語言,同時還創作新的音響可能性。」趙俊毅這樣表示。
伴隨著國學熱的漢服熱,儼然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追逐的國風新潮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覺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古畫場景復活計劃」三部曲中,用「美」打開了人們走進傳統藝術的一扇窗,在這裡我們可以窺見民樂的神秘,可以探索漢服的魅力,還能品味到傳統生活美學。看視頻畫面中每位坐立的仕女手拿樂器:琴、箏、琵琶、楊琴、二胡、碰鈴、笛等,共同彈奏曲子。桌案上放著茶盞、水果、酒具、器皿等物品,根據節日和節氣加入端午粽子、香囊、時令瓜果等,輕鬆愉悅中呈現古畫中宮廷仕女的宴樂場景,引發今人對於唐人生活的無限嚮往!
還沒看過視頻的小夥伴還在等什麼?趕緊戳視頻啦!(通訊員 張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