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臨產時,有哪些不同於一胎的臨產徵兆?

2020-12-20 逗媽育兒路

二胎的臨產徵兆反應那些其實和第一胎的時候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是第二胎,很多孕媽對於臨產前的一些症狀就沒那麼重視,會比較容易忽視掉,可是二胎又很容易發生急產的現象,很有可能剛剛出現一些臨產反應,在還沒有到達醫院的時候,孩子就已經出生了,甚至是還沒到預產期,寶寶就急著要出來了,所以很多臨產前身體的症狀孕媽們要重視,這樣子可以做好萬全的準備防患。

胎頭入盆

當孕媽有胎兒快要掉下來時錯覺時,這代表著胎兒的頭部已經下降到媽媽的骨盆裡面,這個情況大多數都發生在分娩前的一周或者數小時,但是因為是二胎媽媽,他們的骨盆和宮頸口都比較鬆弛,當胎頭下降進骨盆會給宮頸口帶來一定的壓迫感,那麼胎兒就很有可能會提前發動。

宮頸黏稠分泌物

陰道的分泌物會變多,這是因為孕期的時候黏稠的分泌物長期累積在宮頸口,因為過於黏稠的原因,平時他們就像塞子一樣將其它一些分泌物堵在裡面,等到臨產的時候,宮頸脹大了,那麼這個塞子也就堵不住,大量的分泌物就會流出來,因為在孕晚期的時候分泌物本身就會比之前會多,所以很多二胎媽媽可能就不太會注意到這方面的變化,其實這也是臨產前的一種非常明顯的徵兆,一旦發現比較黏稠的分泌物時,二胎媽媽就要特別注意了。

有規律的腰酸,痙攣

當第一胎分娩的時候,可能很多孕媽都會感覺到肚子一陣陣的縮緊,然後腰痛、肚子痛,各種痛,這是因為第一胎的時候各個身體的部位都比較緊緻,所以開宮口的過程中痛感就會比較強烈。可二胎的時候因為宮頸口跟產道原先都已經被打開過,比較鬆弛,二次經歷也會容易打開,所以很多二胎分娩的症狀是腰酸,痙攣的比較明顯,痛感卻沒有腰酸那麼強烈。

其他的常見症狀也就是以上所說的「見紅」「破水」的症狀,這兩種是很明顯很常見的臨產症狀了,二胎媽媽如果出現這兩種反應,不用耽擱,可以直接去醫院了,以防急產的發生。

相關焦點

  • 生二胎臨產徵兆和一胎有什麼不同?
    我生天天的時候,從發動到成功分娩用了三天的時間,但我婆婆說生二胎會比一胎快,讓我早點住院。請問生二胎臨產徵兆和一胎有什麼不同?那是截然不同的,生第一胎我們醫生不害怕,因為子宮是原裝的,它沒有經過任何收縮或擴張的作用,所以生一胎的時候她的子宮頸是很緊的,它要擴張的話要經過一個漫長的疼痛的過程,它就等於我們穿褲子的橡皮筋一樣,新買的褲子褲頭很緊,穿得很舒服,但是穿多了就鬆了,最後還可能管不住就掉下來了,所以第一胎不會那麼快生,我們醫生並太緊張、也不是那麼害怕,病人她不會害怕的,但是病人痛苦
  • 二胎分娩前有哪些徵兆?
    二胎分娩前有哪些徵兆?這些都是對二胎分娩認識不足引起來的。二胎臨產前的徵兆與第一胎是很不相同的。第一胎臨產前2周左右,胎頭會入盆,孕婦感覺走路輕飄飄的,胎頭會下降,宮底會「縮短」。但是第二胎往往是臨產後才有入盆這個動作,臨產前不會出現走路輕飄飄、胎頭下降、宮底縮短等情況。這與第一胎有很大的不同。無論第一胎還是第二胎,妊娠晚期都會有分泌物增多的現象。這點是一樣的。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出現這幾點說明快生了
    離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很多準媽媽都緊張不已,肚子一有風吹草動就以為要生了。今天帶大家了解真正的臨產徵兆,並學會正確應對,隨時為寶寶的出生做好準備。 破水:馬上去醫院 有的準媽媽會提前破水,即臨產前下身就有羊水流出。破水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感覺: 有的比較明顯,感覺到下身有一股暖流突然湧出。有的不太明顯,感覺下身有液體流出來,內褲變溼了,但是不能確定是不是破水。這時候可以改變一下姿勢,如果有更多液體流出來,那麼破水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 孕婦臨產前有哪些徵兆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孕婦在臨床前有哪些徵兆呢。.產前反應:指臨產前,孕婦的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異常表現,如破水、見紅、宮縮等,提示胎兒即將出生。何為假臨產????正式臨產前1—2天陰道出現少量血性粘液自陰道流出,稱為見紅。有些孕婦可於正式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羊水自陰道流出,此時孕婦應臥床,立即到醫院就診,特別是臀位的產婦,要預防臍帶脫垂。 胎兒下降感:隨著胎頭下降到骨盆,宮底隨著下降,多數孕婦感到上腹部較前舒適,進食量增加,呼吸輕快. 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徵象.如果出現茶色帶血的陰道分泌物,就該住院了.
  • 孕產知識:孕晚期臨產時會有哪些徵兆?
    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徵兆。準媽媽在預產期已經到了,而且有不規律宮縮的時候,應及時發現這種徵兆。若發現靠陰道口的內褲處有潮溼不適的感覺時,應立即查看內褲上是否有血性分泌物,如有應立即去醫院,以防不測。若陰道只是流出少量淡血絲,準媽媽可留在家中觀察,不要過度操勞,避免劇烈運動。
  • 二胎和第一胎臨產的徵兆有什麼不同嗎?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信
    區別於首胎孕媽,經產婦往往會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就順利分娩完成,因此首胎孕媽只需羊水破後或者見紅及時趕往醫院即可,而經產婦從分娩徵兆開始會很快的分娩,育兒建議在預產期內可以安排在醫院附近居住
  • 二胎分娩前有哪些徵兆?
    這些都是對二胎分娩認識不足引起來的。二胎臨產前的徵兆與第一胎是很不相同的。第一胎臨產前2周左右,胎頭會入盆,孕婦感覺走路輕飄飄的,胎頭會下降,宮底會「縮短」。但是第二胎往往是臨產後才有入盆這個動作,臨產前不會出現走路輕飄飄、胎頭下降、宮底縮短等情況。這與第一胎有很大的不同。
  • 這些臨產前的徵兆,準爸媽們必須知道!(建議收藏)
    對於準二胎媽媽來說,面對孕晚期隨時可能臨產的情況,該什麼時候去醫院不是問題;但對於初產婦來說,選擇什麼時候去醫院還是有很多困惑。接下來恩恩子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臨產前的三大徵兆:1、見紅見紅的原因是子宮內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少量的出血與子宮黏液混合從陰道流出。
  • 了解臨產徵兆,和我一起淡定待產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的臨產徵兆…… 每個人情況不同,有人先見紅,有人先破水,也有直接宮縮的! 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都不要害怕不要緊張,從容應對! 到了37周胎兒足月,這個時候隨時可能生產了,臨產徵兆開始出現,臨產前的1~2周,胎兒逐漸下降,進入骨盆,媽媽會感覺上腹部輕鬆多了,呼吸比以前暢快,食慾也會大開,吃的也多了。也會感覺下腹部沉重,有下墜感,好像胎兒要掉出來一樣。還會出現宮縮,有的小便次數增加,陰道分泌物增多。這時,距離生產大概還需要2星期左右,不需要太過緊張的! 然後就是出現下面幾種情況中的一種!
  • 分娩前有徵兆,但臨產也有真臨產與假臨產之分,記住這點很好區分
    文|墨媽育兒經 現在很多新聞都報導,有的女性生孩子特別的輕鬆,買個菜走在路上,一點徵兆都沒有就把孩子生出來了,看到類似的新聞,大多人都表示比較震驚,心裡在想,難道要生孩子之前不會有反應嗎?確實,大部分孕媽媽在分娩之前都會出現一些臨產徵兆。
  • 這些臨產前的徵兆,準爸媽們必須知道!(建議收藏)
    對於準二胎媽媽來說,面對孕晚期隨時可能臨產的情況,該什麼時候去醫院不是問題;但對於初產婦來說,選擇什麼時候去醫院還是有很多困惑。接下來恩恩子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臨產前的三大徵兆:1、見紅表現形式:常常表現在內褲上,有一點暗紅色血跡或者有少量淡紅色或褐色分泌物
  • 如何區別真假臨產?產前最強有力的徵兆是這些
    第一胎產程常常持續12-14小時,當宮縮開始時,產婦可以在家中先等幾小時會好些。在周圍慢慢活動一下,若需要休息就休息一下。醫生可能會建議產婦一直等到宮縮十分強烈並且每5分鐘左右就出現一次時再離家去醫院。假性宮縮:無需太擔心妊娠最後3個月,有些準媽媽的子宮出現間歇性收縮的情況,醫學上稱為假陣縮。
  • 臨產前一天,孕媽媽會有哪些徵兆?
    臨產前一天的徵兆是什麼?隨著預產期的到了,很多孕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什麼時候出來呢?臨產前幾天的徵兆有哪些的啊?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下臨產前的徵兆都有哪些,好讓孕媽有所準備。臨產前的徵兆都有那些?6、宮縮頻繁,而且有規律。如果宮縮5~8分鐘一次,孕媽及時就醫。7、見紅:一般在見紅幾小時內應去醫院檢查。但有時見紅後仍要等1~2天,有時是數天之後才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
  • 產婦有哪些症狀該去醫院待產?孕媽需知:一胎二胎的時間不一樣
    其實發生這些情況的有大部分是二胎媽媽,因為二胎媽媽有過生產經驗,她們會以為自己生二胎跟第一胎一樣,會比較慢,所以就沒有在有臨產預兆之前提前到醫院待產。對於一胎媽媽來說,當她們在孕晚期有一點徵兆就會急著去醫院,其實這樣做也能更好地保護孩子和自己的安全。
  • 產婦有哪些症狀該去醫院待產?孕媽需知:一胎二胎的時間不一樣
    引言: 為何孕媽把寶寶生在半道上,產婦要清楚,一胎二胎的時間不一樣 大家經常看到一些產婦把娃生在了廁所裡,或者生在去醫院的路上的信息。 其實發生這些情況的有大部分是二胎媽媽,因為二胎媽媽有過生產經驗,她們會以為自己生二胎跟第一胎一樣,會比較慢,所以就沒有在有臨產預兆之前提前到醫院待產。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遇到這幾點就是快生了
    準媽媽在臨產時主要有以下幾大信號:1、下腹墜脹準媽媽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2、腹部輕鬆感準媽媽在臨產1—2周,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以前相比更加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 孕婦有這5種容易忽視的臨產徵兆,恭喜你馬上要分娩當媽媽了
    孕婦有這5種容易忽視的臨產徵兆,恭喜你馬上要分娩當媽媽了。懷孕280天,往往最後的日子特別難熬。但其實在生孩子之前會有一些臨產徵兆,有些容易發覺,有些卻常常會被忽略,接下來讓我們談一下最容易被忽略的5種臨產徵兆。01.快生孩子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症狀?
  • 預產期快到了,臨產徵兆掌握了嗎?
    其實,每一個媽媽都是可以戰勝焦慮心理的,因此,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哦!如果你能掌握好胎寶寶發動前的一些臨產徵兆,仔細留意每個小信號,將會對你的分娩更有利哦!那都有哪些小信號呢?1、宮縮(1)什麼是宮縮?臨近分娩時,為了將胎兒推向產道,子宮會開始收縮,肚皮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並且還伴隨著疼痛。剛開始時,收縮是不規律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縮變得很有規律,每次間隔3-5分鐘,疼痛也慢慢加強,每次會持續30秒以上,這種規律性的子宮收縮就是臨產宮縮。(2)宮縮時要注意什麼?
  • 孕期必看:究竟哪些才是真臨產徵兆?
    隨著預產期臨近,不少準媽就容易慌亂,隨便小小的一個動靜都會被當成「生產徵兆」,最後卻往往是白跑一趟。那麼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臨產徵兆呢?跟著小萌一起看看吧~一、上腹部感覺輕快一般在預產期前2-3周,因為胎頭下降到骨盆腔,準媽的整個肚子似乎就消了一些,所以會感覺胸部和上腹部的壓迫減輕,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感覺會跟明顯哦~二、黏液栓和「見紅」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發現這6點就是快生了
    準媽媽在臨產時主要有以下幾大信號:1、下腹墜脹準媽媽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2、腹部輕鬆感準媽媽在臨產1—2周,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以前相比更加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