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預產期臨近,不少準媽就容易慌亂,隨便小小的一個動靜都會被當成「生產徵兆」,最後卻往往是白跑一趟。那麼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臨產徵兆呢?跟著小萌一起看看吧~
一、上腹部感覺輕快
一般在預產期前2-3周,因為胎頭下降到骨盆腔,準媽的整個肚子似乎就消了一些,所以會感覺胸部和上腹部的壓迫減輕,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感覺會跟明顯哦~
二、黏液栓和「見紅」
隨著宮頸變軟、變短以及開始擴張,孕期封閉宮頸口多時的黏液栓脫落,通常就會表現為少量鮮血或棕色黏液排出,也就是傳說中的見紅。
萌動溫馨提醒:當然,儘管「見紅」大多發生在臨近分娩,但也可能發生在分娩前6周。但不論怎樣,一旦出現「見紅」,準媽都應該儘快就醫。
三、破水
一般出現破水就說明已經進入第一產程了,應住院待產。而如果是在陣痛初期或更早就已經先破水,有可能是胎膜早破,準媽應立即前往醫院。
四、規律性宮縮
也就是常說的「陣痛」。指的是每10分鐘1-2次出現宮縮,每次持續30秒左右。只有這樣規律而有效的宮縮,才能使宮頸口持續不斷地開大,為胎寶寶娩出最好準備。
因此,當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之一,準媽都應當立刻去醫院:
1、規律性宮縮,間歇期5分鐘,超過1小時
2、若孕媽感覺背部每5分鐘疼一次
當出現這些徵兆時,準媽也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應對。畢竟這也是件好事,說明孕期長徵程即將結束,小寶寶就要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