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在後臺給J媽發信息,說自己的孩子剛剛出生,但是吃了一會奶就睡著了,這種情況需要叫醒寶寶,讓他們繼續吃母乳嗎?
這可能也是很多新手媽媽的疑問。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問題,到了哺乳時間或者哺乳期間 ,寶寶睡著了怎麼辦?
是否需要叫醒新生兒去哺乳
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大多數新生兒每天需要8到12次餵養,大約每2到3個小時餵一次。如果到了哺乳時間,寶寶還在大睡,要怎麼辦?
美國梅奧診所的婦產科醫生詹姆斯博士認為:是否應該叫醒一個正在睡覺的新生兒去給他們餵養,取決於嬰兒的年齡、體重和整體健康狀況。
大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的頭幾天體重都會減輕。在新生兒體重恢復之前,通常在出生後一周內,經常給寶寶哺乳是很重要的。這可能意味著媽媽偶爾需要為了餵食而叫醒寶寶,尤其是當寶寶睡眠已經超過四個小時的時候。
然而,一旦新生兒體重增加並達到出生時候的體重,一般來說等到他醒來再進食是可以的。
頻繁餵奶對新生兒的重要性
雖然把熟睡的寶寶叫醒似乎不是個好主意,但早期頻繁餵奶很重要,原因如下:
※ 哭泣是飢餓的先兆
媽媽越早開始餵奶,就越不需要安撫狂亂的嬰兒。媽媽要學會辨別寶寶飢餓的早期跡象,如翻動、躁動、吮吸動作和嘴唇的動作。
※ 頻繁的餵養有利於早期母乳的產生
如果你是母乳餵養,頻繁的餵養可以幫助你促進母乳分泌。
寶寶在餵奶時睡著的原因
很多媽媽對這種場景很熟悉,你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寶寶正在快樂地哺乳。然後,他的吮吸減慢了,身體也放鬆了,但是奶嘴還在寶寶的嘴裡。當寶寶在餵奶時睡著了,一切都很平靜。但是作為媽媽來說,可能會擔心他是否得到了足夠的奶量。
加州大學認證產科護士麥克米倫認為:「那些早期難以有效餵養的嬰兒,有時會在母乳餵養時睡著,因為奶量和奶質都不能滿足新生兒的需求。」
這些嬰兒可能會在短時間的吮吸後打瞌睡,他們很容易疲勞,或者他們可能會沮喪地放棄,因為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餵養,只能選擇去睡覺。
父母們經常被告知,嬰兒在吃奶時睡著了,這意味著他吃飽了。當他們發現寶寶並沒有增重,而且他們的乳汁供應可能因此開始減少時,父母才知道他們錯了!
有很多母親在餵養的時候還存在很多誤區 ,她們常常指望時鐘的指引,而這並不能真正告訴媽媽們,寶寶是否吃好了。有的嬰兒可以母乳餵養5分鐘,而且已經喝了很多乳汁,而另一個嬰兒可以母乳餵養20分鐘,然後就睡著了,可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喝多少牛奶。
如果哺乳時候寶寶睡著,如何判斷他們是否吃飽
如果寶寶在餵奶過程中睡著了,如果有這些跡象,證明寶寶已經獲得足夠的乳汁:
寶寶開始餵食時眼睛睜大,表情專注、警覺。在短時間的快速吮吸之後,嬰兒在每一次吮吸之後,或者至少在每幾次吮吸之後,都明顯地在吞咽。餵完奶後,媽媽胸部會感到明顯的柔軟和不那麼飽滿。如果嬰兒在媽媽胸前處睡著了,在吃飽的情況下,寶寶的手是張開的,放鬆的,手臂自然地垂下。如果寶寶的手握著拳頭,或者臉看起來很緊張,寶寶可能仍然餓著。
嬰兒含著媽媽奶嘴睡著,應該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專家也是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1、有兒科專家認為不要讓10周以前的嬰兒含著媽媽的奶嘴睡覺。一旦在十周前,寶寶養成這個習慣,在以後就很難改正。
因為寶寶會分辨不出什麼時候應該吃奶,什麼時候可以停止。如果10周前,沒有阻止寶寶的這個行為,餵奶會變得越來越有壓力,寶寶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吃奶被打斷。
2、但是生物學家卻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從生物學角度講,嬰兒天生就是要抱著媽媽胸部睡覺的。從母乳的成分和嬰兒對母乳餵養的激素反應來看,很明顯,母乳餵養意味著嬰兒睡覺。有研究實驗表明,母乳的成分在白天和晚上也是不同的,在晚上會有更多促進睡眠的成分。
3、在世界各地,由於文化的不同,很多媽媽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很多特別追求「個性獨立」的文化中,許多人希望嬰兒獨自入睡,寶寶在哺乳時候睡著了,媽媽會把他們叫醒,然後換上尿布,放在小床上,讓寶寶重新睡著。
而在東方,崇尚「自然餵養」的文化中,即使寶寶在吃奶時候,在媽媽胸前睡著了 ,很多媽媽也會抱著孩子,就怕打擾孩子的睡眠。
但是J媽認為,寶寶含著奶嘴睡著了,是否需要拿開,不能一概而論。
哲學上說:在問題出現之前,把他們解決掉是最聰明的方法。
所以J媽建議,母親儘量不要讓嬰兒在吃奶的時候睡著。
如果媽媽擔心寶寶睡著吃不飽,就要仔細觀察孩子,試著在寶寶快要睡著的時候換另一側餵養,或者在寶寶吮吸的時候用拇指和食指擠壓胸部,來促進更多的乳汁流出。這些方法可能會讓寶寶哺乳時間更長,更有效,也能防止他們在哺乳時候睡著。
總結下,寶寶在哺乳時候睡著,可能是餵養不足或者效率低所致。寶寶剛出生一周內,需要叫醒,繼續喂,寶寶身高體重不達標需要叫醒繼續喂。
此外最好的辦法是防止寶寶在哺乳時候睡著!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