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一個孩子而言,幸福的家庭能夠讓他們開心快樂的成長,但是不幸的家庭卻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
所以每一位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應該竭盡所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有愛的生活環境,這才是為人父母者應該做的事情。
李女士兩年前和前夫離婚之後,一個人帶著9歲的女兒生活,雖然之前一直沒有想過再婚,但是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的壓力讓她漸漸的感到力不從心。
看到其他的孩子平時都有爸爸媽媽一起陪伴,李女士也開始動搖了最初的想法,她想找一個合適的人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讓女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後來經過別人介紹,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兩個人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方對她卻格外關心體貼,更重要的是對她的女兒也特別好。
每次看他們的時候都會大包小包的幫孩子買很多生活用品和零食,女兒也開始跟對方熟絡起來。
這一點讓李女士很欣慰,所以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兩個人就組成了一個小家庭。
結婚之後,現在的丈夫確實對她不錯,但是李女士卻發現女兒在家裡越來越不願意說話了,每次問孩子時孩子都搖搖頭,什麼也不說。
這天,孩子突然半夜發起了高燒,雖然之前孩子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是這次孩子發燒的同時還總是在說胡話,嘴裡不停的念叨著&34;。
起初李女士也沒有太在意,只顧著給孩子吃退燒藥,可是孩子卻反反覆覆的念叨著,為了讓孩子安心,李女士特地打開了洗衣機,雖然洗衣機是好的,但是她卻在裡面發現了一張紙條。
上面是女兒並不特別工整的字:我很討厭這個家,那個人總是打我,可是我又不敢說,為什麼媽媽不能帶我離開呢?
當時李女士就情緒失控,近乎崩潰,她已經顧不上找丈夫理論,第2天早上孩子燒退後她就直接和丈夫選擇了離婚。
1、性格的變化
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的性格往往是比較開朗樂觀的,因為父母讓他們很有安全感。
但是單親家庭卻不同,孩子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家庭狀況明顯和他人不同,總是擔心其他同學嘲笑自己,甚至覺得父母離婚的罪魁禍首就是自己,所以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自卑孤僻,不願意和他人接觸交流。
2、對未來的恐懼
父母失敗的婚姻會讓孩子對未來產生悲觀失望甚至是恐懼。他們害怕自己的婚姻會和父母一樣,害怕自己的孩子會和自己一樣,所以在骨子裡他們是牴觸婚姻的。
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對婚姻不嚮往,而只是怕自己不幸的婚姻會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壓抑自己,來儘量減少對未來的恐懼。
1、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
不管夫妻雙方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婚,撫養孩子的一方都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怨恨。
但是血緣關係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孩子內心會非常糾結,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對方的關心,一方面卻又不得不選擇排斥。
2、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會因為父母的離婚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當孩子有了一個新的家庭之後,父母更應該對孩子多加關注。
要真正了解孩子是否能夠真的融入新的家庭,和家庭成員相處的是否真的融洽,如果發現孩子情緒不對,必須及時疏導,以免釀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