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8個多月!最近心血來潮,盤點了下上半年炒股「成績單」,發現這帳戶收益也沒跑贏滬指多少,交易額卻已超過200多萬元,光是券商佣金和印花稅,都去掉了不少成本。
遺憾的是,在大部分的時間中,兩分鐘金融的佣金率都是萬3,上周才調低到萬2!
事實上,作為十多年的老股民,這是近年來的第二次調低佣金,接下來要以跟大家聊下券商佣金那些事,如果你也是老股民,相信能感同身受。
券商佣金率一般是多少?
一般來說,炒股的成本有三大塊,一是券商佣金(包括交易所規費);二是印花稅;三是過戶費。
其中印花稅稅率比較高,1000元成交就要交1元稅,不過還好只在賣出的時候收取,也算是變相鼓勵持股。過戶費則不高,10萬元成交額收2元,即費率只有0.002%。
至於券商佣金(包括交易所規費)則是大頭,但是相比於印花稅和過戶費是固定的,券商的佣金率是「因人而異」的,而且可能差距懸殊。
比如官方公布的2019年券商平均淨佣金率是0.0349%,加上交易所規費0.00687%,也就是萬分之4.18左右。
但問題是,目前券商網上開戶的佣金率一般在萬3或萬2的水平,個別甚至能達到「萬1免5」。即券商之間還在打「佣金價格戰」,為啥平均的佣金率還這麼高呢?
答案很簡單:出在老股民身上。
老股民親歷:你不申請就不會調
很多新股民可能不知道,十多年前,A股不但開戶要90塊錢,而且佣金率普遍在千分之2左右!而且,如果你不主動跟券商申請,券商也就不會調。即你當年開戶時多少,現在還是多少。
像兩分鐘金融是2008年左右開的戶,佣金率最初是千分之2左右,當時遇到金融危機,沒交易多久就退出股市了,因此也沒注意變化。
後來重新入市,沒過多久就遇到「小牛市」,在帳戶資產不斷增加的時候,自然也無視佣金。直到2015年下半年的大跌,看了下交割單,才意識到自己佣金已經跟身邊的人差距太大。
於是第一次打了券商的客服電話,罵罵咧咧中給我調到萬3,也就是以前交易10萬元,佣金是200元,那次之後10萬元交易,佣金降到了30元。
然後萬3的佣金一直保持在7月底,當時無意跟一個朋友聊到這個話題,結果發現她和我是同一券商、同一年開的戶。就幫她算了下,發現佣金率是千分之1.8。
這個朋友最後在我的「勸說」下,給券商客服打了個電話,佣金率馬上就給降到萬2。這下又輪到我不開心了,畢竟我的資金量是她的幾十倍,憑啥還萬3?
不過我懶得打電話,只是跟對方在線客服表達了「不調就換」的意思,最後也順利調降到萬2(當然,其實還是比較高,因為客服當時主動問我希望調到多少,我脫口說出萬2,她馬上就答應了)。
你是老股民嗎?你目前的佣金率又是多少?是否調降過?歡迎留言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