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是說「媒介即訊息」,但你真的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2020-12-18 辛勤小蜜蜂小赤赤

「媒介即訊息」可能是通信領域最著名的句子,如今他已經超越了專業學科範疇而廣為人知。說這句話的人是20世紀最影響力麥克盧漢的媒體思想家。他的著作和理論,尤其是這句名言,直接開啟了媒介環境學派的發展歷程。

過去,這句話的意思總是令人費解,然而隨著媒體形式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在半個多世紀前就開始真正理解麥克盧漢這個驚人的結論。

媒體環境學強調,正是不斷變化的媒體形式塑造了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隨著循著的出現,技術本身被賦予了很高的歷史地位,由此產生了著名的媒體革命。正如法國的哲學家鮑德裡亞所說,麥克盧漢所倡導的革命並不依賴於媒體所呈現的內容,而僅僅依靠其技術結構。

那麼,對於的人們,麥克盧漢理論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啟示呢?此外,我們真的完全理解麥克盧漢?而深受其影響的媒介環境學派,其對媒介的解讀和定義是否具有說服力?

由於麥克盧漢理論在當今的媒體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有著非常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反思這些觀點和理論,以便更好地理解資訊時代的基本特徵。

媒體的魔力

當我們理解「媒介即訊息」時,首先要明白麥克盧漢眼中的媒體是廣義的技術媒體。在他的書《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他首先指出機器的意義在於如何改變人際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至於機器生產的「內容」是玉米片還是汽車,他是無關緊要。他還談到了鐵路如何擴展人類的功能,然後創造可以產生一種新的城市和一種生存方式,當然,這場革命與鐵路媒體運輸的具體「內容」無關。

同樣的道理也反映在電光源上,麥克盧漢認為,在用電光源印刷商標廣告之前,人們完全忽視了電光源本身的媒體屬性,只關注他的「內容」:用於腦外科手術或棒球比賽的照明。因此關於媒介本質的討論自然成為「人在新技術形態中受到的肢解和延伸」的話題。

如果我們按照一般狹義原則來定義媒體(畢竟沒有人會認為鐵路工程師從事媒體傳播),那麼麥克盧漢的整個前提設置會造成一些混亂。在這個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媒介即訊息」實際上已經成為技術哲學或社會學的一個話題。

也許正如這本書的編輯特倫斯戈登所說:「麥克盧漢的目的不是提供人類傳播理論,而是探索我們與周圍世界打交道時所用的任何事物和一切事物的效應」。

然而後來的作家,尤其是新聞傳播領域的作家,無論持何種態度,都或多或少地習慣於把他放在有限的媒體語境中去審視和評價。麥克盧漢擅長的思維方式,材料的組織技巧和相匹配的敘事風格都被後來的許多作家所繼承。

如果我們不太糾結於概念邏輯的清晰性,讀者將閱讀麥克盧漢中的靈感火花和新見解。他採用了一套通用的修辭策略來批判人類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偏見,並不斷用生動的修辭技巧填補自己的基本立場。

在他看來,這是麻木對技術的態度:「因為媒介的『內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鮮美的肉,破門而入的竊賊用它來吸引看門狗的注意力。」

很容易聯想到這一點:當缺乏足夠抵抗力的人面對新技術下的媒體形式時,他們似乎很容易被某種莫名其妙的魔力所吸引。在這個時候,內容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總是以特定的形式在某種媒介中反覆出現。

如今的人們總是不自覺地看著手機屏幕,麥克盧漢也提到,過去,人們總是不停地打開收音機和電視,而不管節目的內容。這些現象不僅印證了媒體技術的獨立性,也削弱了內容本身的價值。

麥克盧漢為了服務於他的特定位置,可以毫不費力地組合、轉換和擴展各種概念和觀點,此外,他所使用的各種概念和術語具有幾乎無限的擴展性,這使得整個討論系統呈現出一種萬花筒結構,而不是研究人員常用的主幹結構。

然而就麥克盧漢的個人旨趣而言,這種寫作風格可能只是他刻意追求的,而他豐富多彩的修辭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追求。

硬決定論與軟決定論

或許正是上述這些特點,使得這類作品具有預言文本的潛質,在網際網路和資訊時代大放異彩。然而由於《理解媒介》中許多的閃點並非針對媒體本身的狹義,其許多話語也有更廣闊的解讀空間。

上述觀點無疑有助於我們獲得一種技術哲學的思維方式:在理解人與技術的關係方面,他涉及到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的問題,即技術人工製品如何導致感知的擴展和物理經驗的擴展。

另外,麥克盧漢在談到電力技術與機械技術之間的對立,然後延伸到書面文化和口頭文化之間的差異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這些見解可以從他的預設邏輯和修辭策略中分離出來,這些策略往往顯得更為隨性,形成了一套更為集中、更準確的理論話語,儘管他們所闡述的觀點既有啟發性又有爭議性。

由於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風格,麥克盧漢在闡述媒體的社會意義時所表達的一些觀點往往模稜兩可或充滿歧義。例如,他曾經用一種神秘的風格描述了他的著名觀點:「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感官同樣是我們身體能量上『固持的電荷』。」

他曾宣稱:「倘若電視在希特勒之前問世,希特勒這樣的人物根本就不可能產生。」意思是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崛起並控制了德國人們的思想,這完全是由於特定的媒體形式——廣播的流行。

在媒體環境學派著名學者保羅列文森看來,這種誤解是典型的媒體硬決定論。為了突出媒體對人類社會的塑造作用,麥克盧漢經常使用令人吃驚的詞語來製造媒體「具有硬決定論的殺傷力」。然而列文森認為,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只能是軟決定論,「使事件可能發生」缺乏媒體與社會之間的絕對因果關係。

在列文森看來,媒體自然傾向於信息技術:信息就像一個軟武器,如果他在媒體上傳播,媒體就成為一種處理和傳播信息的技術手段。在闡述軟決定論時,他認為媒體技術「是一套系統,它說明事物之可以然——沒有技術,其結果就不可能發生,但不說明,技術必不可免、毫無疑義地產生那一結果。」

關鍵概念的使用缺乏統一的規則,這是傳播科學家在討論媒體、信息和技術的核心問題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這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有時不是明朗。

什麼是媒體?

作為麥克盧漢的繼承者和保羅·萊文森的老師,尼爾·玻爾茲曼對媒體的定義有時是不準確的。在他的著名著作《娛樂至死》中,玻爾茲曼通過一系列有力的論據證明了媒體對於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然而當他闡述「公眾話語的方式」如何調節和決定「話語內容」時,他舉了一個奇怪的例子

作為信息交換的原始技能,印第安人的煙霧信號只能承擔簡單的通信任務,為了突出媒介形式對內容表達的決定性作用,波茲曼強調「你根本不可能用煙霧來表現哲學,它的形式已經排除了它的內容。」

因此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媒體,如果我們把媒體看作是一種外部存在,或者是由他構成的交流工具,那麼語言本質不可能就是這個序列中的東西。即便是為了凸顯載體的重要性,也不應忘記哲學可以用語言表達這一基本事實,相反,他證明了內容的表達並不完全依賴於作為對象的媒體。

然而缺乏清晰的邏輯定義,卻讓波齊曼陷入困境。如果說煙霧信號的例子似乎表明他有意有意區分開物理語言和工具載體,並強調後者作為媒介形式在內容表達中的決定性作用,那麼在隨後的敘述中,他很快忘記了剛才的預設,而把語言視為語言,文字和電視鏡頭作為媒介,因為他們都可以被視為工作人員的會話。

玻爾茲曼認為,媒介本身並不具備信息的功能,即「關於這個世界的明確具體的說明」,這對於煙霧信號等載體來說無疑是正確的,相同的範疇是石牆、竹簡、紙張、手機屏幕等。他把語言、文字和煙霧信號視為工具性媒介載體,實在令人費解。

如果語言和文字不具備信息的基本功能,從而承擔了世界的具體解釋和解釋,那麼什麼才算是信息呢?只是一種只有人腦才能理解的腦電波嗎?問題是,這樣一個客觀的信息內容怎麼能清晰具體呢?

總之,玻爾茲曼一方面想突出媒體對信息的規範作用,另一方面,他刻意強調媒體與信息的區別,但他對卻這兩個概念的態度不夠嚴謹。在他的敘述中,總是出現一種模糊的信息。

後記

媒介環境學派的理論界一直試圖證明媒介技術的獨立性及其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但這一立場不能取代信息本身的生產邏輯。也就是說,形式和內容不衝突,沒有必要突出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的重要性。

過分強調媒體形式的獨特地位和相對於傳播內容的優先地位,無疑從另一個維度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如美國學者約翰·希利布朗和保羅杜誇德說:信息「不僅獲得了它自己的速度,而且還獲得了它自己的生命。」

事實上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呈現比過去更為可能。任何形式的媒體都不會限制人們提前提供信息的方式。技術和內容,或者說媒體和信息,最終將達到動態平衡。

漢代的讀者在竹簡上讀《論語》,而的讀者可能在手機屏幕上讀《論語》。無論媒體技術如何變化,他們最終都將承擔起傳播人類智慧的職能和使命成果。

相關焦點

  • 2016北大公傳 王俊秀:「媒介即訊息」
    編者按:王俊秀老師談起對其影響較大的一句名言時,他提到了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這個觀點「媒介即訊息」。在麥克盧漢看來,真正有意義的訊息並不是各個時代所提示給人們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 你知道「你喜歡就好」這句話的意思嗎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到一句話,那就是「你喜歡就好」,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你知道它又代表著什麼嗎?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很簡答,這句話就是:雖然我不喜歡這樣,但我喜歡你,所以,一切的不喜歡好像都不那麼重要了。
  • 麥克盧漢「媒介即按摩」的時代媒介意義
    《媒介即按摩》一書中的「媒介即按摩」觀點作為馬歇爾·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之後的又一傳播學觀點,具有超前的時代目光和媒介意義。麥克盧漢作為傳播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學者,其主要觀點值得我們深入分析和探究。《媒介即按摩》是麥克盧漢繼《媒介即訊息》後的又一力作,他在書中用獨到的媒介眼光和詩意化文字犀利地評判了媒介與人類生活之間的聯繫。全書以圖文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媒介環境變遷史,即人類所發明的媒介機器是如何構建人類環境的,而被構建的環境又是如何影響人類自身的。媒介即按摩這一觀點,作為麥克盧漢對媒介的又一思索蘊含了更深層次的內涵,值得我們反思和探討。
  • 都在說「存在即合理」,你真的懂它的意思嗎?
    「存在即合理」,這句話被很多人用來為自己支持的事物做辯護,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評論:我覺得xxxx沒什麼問題,畢竟存在即合理嘛。但是有好多人會說這是狡辯,」殺人、強姦存在,難道殺人、強姦是合理的嗎?「那些用」存在即合理「這句話為各種不合理事物做辯護的人,其實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出自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原意是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符合理性的。這句話最早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我們還處於文言文時代,所以才會有這樣文言色彩濃厚的翻譯。
  • 你知道962464是什麼意思嗎?說出來比「我愛你」還要甜!
    其實情侶們在一起,說過的情話即使沒有幾千句,也該有個幾百句了吧,畢竟一對熱戀中的小情侶基本上是情話不離口的,各種各樣的情話張口就來,把對方甜得心花怒放,這都是情話的力量啊,尤其是一些肉麻的情話,男生一旦說出來,女生必定會紅了臉。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情話是962464,你知道這句情話是什麼意思嗎?說出來比「我愛你」還要甜!
  • 微信聊天,女人說「我想你了」,大概有這些意思,你真的懂嗎?
    可是,你知不知道,微信聊天時,女人說「我想你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女人說這句話大概有這些意思,你懂了嗎?我真的想你了有時候,在這個複雜的世界生活久了,我們都變得有些疑神疑鬼了,對於對方的話,我們總是有著諸多的猜測。女人的一句「我想你了」,男人都會想一想到底她在表達什麼意思。
  • 語言為媒介,媒介即隱喻,隱喻創造文化
    但這並不是說,除了語言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媒介,人們還能夠同樣方便地以同樣的方式講述同樣的事情。我們對語言的了解使我們知道,語言結構的差異會導致所謂「世界觀」的不同。人們怎樣看待時間和空間,怎樣理解事物和過程,都會受到語言中的語法特徵的重要影響,所以,我們不敢鬥膽宣稱所有的人類大腦對於世界的理解是一致的。
  • 女人在微信上發這3句話,就知道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你,真的很準!
    意思就是說,男人喜歡一個人,不一定想著娶她,但是,如果男人愛一個人,就會想要娶她為妻。所以,男人就被認為是花心的,他跟你在一起,並不一定是真心的!女人在微信上發這3句話,就知道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你,真的很準!1.
  • 新傳er表示:這不就是媒介情境論嗎?
    貓哥說:為什麼中性風逐漸流行?為什麼兒童越來越心理早熟?「朋友圈裝死,微博上蹦迪」說的是不是你?這些現象,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梅洛維茨所提出的媒介情境論。今天就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這個媒介環境學派的重要理論!
  • 你知道嗎,多說這4句話,就是在毀掉你的孩子
    父母們,你們知道嗎,多說這4句話,就是在毀掉你的孩子!01「你別動,放著我來」為了避免孩子處於危險的環境,或單純覺得孩子只會越幫越忙,你可能會拒絕讓他成為你的小幫手。02「我都是為你好,所以你要聽話」「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簡直是中國父母的魔咒,問一問現在的80、90後們,你會感受到對父母深深的怨念。
  • 張國榮"最後訊息"被指是臆想 陳淑芬言語激怒網友
    她稱最想對哥哥說「多謝」,「多謝哥哥讓大家認識到世間美麗的事。」  昨晚,在紅館玻璃門入口,放滿圈中人的致意花籃,包括張學友、劉德華等。張國榮生前好友施南生、劉嘉玲、劉偉強、任達華等也齊齊到場。音樂會開始,即播出陳淑芬的錄音,她所說的埋藏了多年的秘密終於揭曉。
  • 笨蛋,女人的這4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我喜歡你,別再不知道了
    女人不喜歡直接對男人說我愛你我喜歡你,女人喜歡用一些比較委婉的動作,比較委婉的話語來表達對男人的愛意。可是大多數男人都沒有那麼好的悟性,不會立馬明白女人的意思。這不僅會讓女人心裡著急,也會讓男人女人很容易就錯過。笨蛋,女人的這4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我喜歡你,別再不知道了!
  • 情商很低的人,總愛說這4句話,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蔡康永曾經說過:「你越是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那麼什麼是情商呢?情商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的情緒指數,有人會說我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不是我的情商就高呢,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並不直接意味著高情商,高情商更多的是指與內在自我相處的能力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 女生說這4句話的真正意思,你都猜對了嗎?
    女生說這4句話的真正意思,你都猜對了嗎?首先,點進來的你或者你的男朋友,和身邊的女性朋友是不是總是聊著聊著女方就突然不開心了呢?如果是,那麼這篇文章你就有必要繼續看下去了,通常女生說這4句話的真正意思,男生懂幾句呢?1,還是模特圖穿出來有感覺。
  • 大家都在說「存在即合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合什麼理
    「存在即合理」,出自某位哲學家之口,是被誤解最多的名言之一。有人說這句話的原意是「存在就是有理由的」,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有理由的」一詞被翻譯成了「合理的」,所以才有了「存在即合理」這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拋開這些不談,「存在即合理」這句話究竟是正確的嗎?
  • 一個男人是否在意你,對他說這4句話就知道!
    所以,當你不確定男人是否真正愛你,是否對你付出的是真心,是否在意你,對他說這4句話就知道了!1、我好害怕女人天生就很柔弱,像小貓一樣,膽子很小。有的時候外面天氣突變,震耳欲聾的雷聲傳到耳邊時會很害怕,需要有人在身邊陪伴。
  • 你知道tug是什麼意思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說拉什麼東西、拽什麼東西。那你知道拽、拉在英語中該怎麼表達嗎?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tug這個單詞。首先,我們看一下tug做動詞的用法。這句話中tugged是tug的過去式,意思是拉、拖、拽,通常指幾次用力。常用的表達方式是tug at/on sth。 令人心酸的故事可以表達為 a sad story that tugs at your heartstrings;扯頭髮可以表達為tug one's hair;拉開門可以表達為tug the door open。
  • 一個女人肯對你說這3句話,就別猶豫了,她真的對你有點心動!
    特別是對廣大男同胞來說,這種焦慮會更明顯一點,因為在印象裡,女生即使再差也有人願意娶,而男生則只能淪為光棍。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盯著目標,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比如有人正喜歡著自己。男人就要學會主動出擊,相處的時候,如果女人對你說這3句話,別猶豫了,她真的對你有點心動。你以後的老婆肯定會很幸福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還不懂的話,就不要怪僧多粥少了。
  • 你知道tap是什麼意思嗎?
    說到tap這個單詞,有人會想到水龍頭,也有人會想到輕敲、輕拍。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tap這個單詞。首先,我們看一下tap做動詞的用法。這句話中tapping是tap的現在分詞,意思是用……輕輕叩擊。3、The movie seems to tap into a general sentimentality about animals.這部電影似乎在激發人們對動物的普遍憐惜之情。這句話中的tap的意思是利用、開發、發掘。
  • 你知道bail是什麼意思嗎?
    有人保釋你嗎?這句話中bail的意思是保釋金、保釋,是一個不可數名詞。put up的意思是提供、支付。2、Bail was set at $1 million.保釋金定為100萬元。這句話中bail的意思是保釋金。其次,我們看一下bail做動詞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