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有「紅線」的鯽魚能不能吃?別光顧著釣魚,還要知道隱藏危機

2020-12-23 工作之漁

轉眼二月初,隨著最後一波冷空氣的離去,天氣一天比一天溫暖了,春的氣息越來越濃厚,耳邊拂過的輕風,地上偷偷冒出的新芽仿佛在訴說著什麼……又是一年春回大地,釣魚人也迎來了春天,最近在網絡平臺上看到因冬日低溫封竿,沉寂了許久的釣友們迫不及待地拾起魚竿,來到水邊,談起了春季作釣的方法,分享魚獲帶來的喜悅。春季釣魚確實有其特殊性,釣技釣法不同於其他季節,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過介紹,有興趣的釣友可以關注查看。看到大家都在關注春季鯽魚的釣技釣法,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鯽魚尾部的「紅線」?

思考:春季鯽魚尾巴上的「紅線」是什麼?

近期陸續在網上看到有釣友反饋釣起來的鯽魚尾巴後面有紅色的絲線,仔細一看還會蠕動,一條鯽魚多的有數十條,少的也有一兩條,並且主要是在鯽魚身上,其他魚類發現的比較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也在逐漸提高,看到此情景,出現了很多結論,簡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一種有害的寄生蟲,釣到這種鯽魚不能吃,只能放生;還有人說只要高溫煮透就沒事,更有甚者說這說明水裡有大量的寄生蟲,不適合釣魚……這可把釣魚人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到底紅色的絲線是什麼?釣起來的鯽魚能不能吃?該水域又可以不可以釣魚?帶著這幾個問題,我們接著往下說。

問題一:鯽魚尾部的「紅線」是什麼?

相信很多釣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大一部分人認為這是紅線蟲或者紅蟲,原因很簡單,從外形上面判斷確實和我們冬季釣鯽魚用的紅蟲很像,加上很多黑坑或者養殖塘都禁止用紅蟲作餌,據說是紅蟲會汙染水質,變成魚體內的寄生蟲。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是錯誤的,只是因為紅蟲是非常天然的動物餌,極具吸引力,黑坑老闆為了減少損失編造的謊言而已。這種紅色的絲線是一種寄生蟲,名字叫嗜子宮線蟲,只是比我們常規認知的寄生蟲更大而已,肉眼可見,喜歡寄生在鯽魚和鯉魚的鱗片下面,長成成蟲後游離到空間更大的尾鰭上。

問題二:鯽魚是哪裡得罪了這些「紅線」?

有釣友可能會問,為何這種寄生蟲在鯽魚身上最為常見,鯽魚到底做錯了什麼?其實這跟鯽魚的生活習性有關,大家都知道鯽魚是雜食性魚類,簡單的說就是啥都吃,不挑食,在自然水域鯽魚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水生植物、浮遊生物等,而這些食物上面正好是寄生蟲卵附著的地方,鯽魚正是吸食了帶有寄生蟲卵的藻類或者浮遊生物,才會因此受到牽連。寄生蟲將鯽魚作為宿主並不會導致鯽魚死亡,但會吸收鯽魚的養分,還會破壞鯽魚的鱗片和皮膚組織,看起來像「發炎」一樣。

問題三:為何春季是高發期?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由於溫度回暖,空氣溼潤,很適合動植物的生長,同時各種微生物、病毒和細菌也比較喜歡這種環境,所以春季又是一個「危險」的季節,我們常說春季要警惕各類疾病的發生,不是沒有道理的。嗜子宮線蟲會在春季環境溫度舒適時產卵,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質富營養化更利於這種寄生蟲的繁殖,所以發現攜帶嗜子宮線蟲的鯽魚可以側面反應出釣點的水質不佳,可能已經受到了汙染。

碰到尾巴帶「紅線」的鯽魚到底該如何處理?

1、通過上文可知,在水體受到汙染的水域或者水面比較小的不流動河溝裡面嗜子宮線蟲更容易繁殖,選擇這種水域作為釣點並不是明智之舉,即使這種寄生蟲無害可能也有其他類似血吸蟲、肺吸蟲這些可致病的寄生蟲,因此考慮更換釣點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2、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到每一條鯽魚都去檢查,即使檢查並不能完全排除有寄生蟲的可能,由於釣起來的鯽魚很多都是作為食物,那麼我們在烹飪時一定要注意將魚肉完全煮透,並且在高溫下持續一段時間,這樣即使含有寄生蟲也會被殺死,這是相對安全的做法,切勿盲目食用半生不熟的魚肉或者直接吃生魚片。

3、如果釣上來的鯽魚發現尾部含有較多的嗜子宮線蟲,不必驚慌,只要離開宿主,其幾分鐘內就會死亡,為了不讓嗜子宮線蟲繼續繁殖危害魚類健康,可以用鑷子或者釣魚用的剪刀將嗜子宮線蟲取出,然後再將魚放生。

寫在最後

其實不僅在魚的體內,像我們經常接觸的蝦、蟹、貝類等體內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嗜子宮線蟲只是個體較大肉眼可見而已,對那些肉眼不可見的寄生蟲,我們不可以忽視,需要充分煮透之後才能食用,這樣可以保證食物的安全。在野外釣魚時,水域情況複雜,寄生蟲的危害也是釣魚人需要警惕的危險之一,對於這種看不見的危險,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杜絕,一是不靠近有血吸蟲等明確標誌的水域,二是不管何種情況不下水,不飲用生水!

文:釣魚領域作者【工作之漁】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圖: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釣魚別光顧打窩,學會「養窩」更重要,這樣才有釣不完的魚!
    相信大家在野釣時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打下誘餌後成功把魚誘進了窩,但釣著釣著就沒口了;或者連續幾天在同一個釣點釣魚,漁獲卻一天比一天少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認為主要還是在「誘魚」這個環節出了問題釣魚別光顧打窩,學會「養窩」更重要,這樣才有釣不完的魚!
  • 冬天釣魚,光靠紅蟲就可以了麼,還要了解這些
    眾所周知不同水體,不同水溫,在不同季節都有不同差異。有的水質偏瘦一些,有的水體偏肥一些,有的水體就比較均衡。好比鯽魚在四季中,在不同水體,攝食習性都是有所差異,鯽魚屬雜食性魚。在肥水中喜吃素餌,而在瘦水中喜吃葷餌。而在肥瘦合適的水中,鯽魚不在挑食,基本上任何餌料都可以使他們開口。
  • 冬釣鯽魚選紅蟲好釣,但是你知道使用紅蟲釣魚,需要注意的事嗎?
    此時用面餌基本是無魚問津,如果是用腥味十足的麵食可能會釣到,但也別期望有什麼大魚。但是相比紅蟲蚯蚓等來說麵食的效果還是差得遠,冬季釣鯽魚紅蟲是首選,紅蟲對鯽魚有特別的吸引力。下面就來講一講冬季使用紅蟲來釣鯽魚的幾個注意事項。
  • 釣魚時「誘餌」比「釣餌」更重要,用紅蟲這樣釣鯽魚效果絕佳!
    在釣魚的時候大部分釣魚人都會注意餌料這個問題,但有多少人明白餌料也分為「誘餌」跟「釣餌」呢?我們經常都是使用商品餌料或者一些其他自製餌料,掛鈎之後就開始拋竿垂釣了,但對餌料並沒有深入細緻的理解。正所謂「窩裡有魚靠釣技,窩裡無語靠誘力」,我們使用的窩料跟餌料都需要具有誘魚效果,這樣才能讓魚兒有進窩跟咬鉤的欲望,我們釣魚人才能把它們釣起來。尤其是在這個氣溫低下的季節,魚兒們已經不怎麼活動了,這時候我們想要釣到魚,就得先從誘餌上面下點功夫,而在這個季節又是釣鯽魚的好季節,我們想要釣到鯽魚,首先就得先把鯽魚誘進窩才行。
  • 釣上奇魚,看著像鯽魚又像鯉魚,又有牙齒,什麼魚?釣友也不知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鯉魚和鯽魚可都是兩種常見的魚類,而且不少釣魚人釣魚時也常常釣上它們,所以對於鯉魚和鯽魚,他們還是很容易的區分開來。然而,卻有一釣友在野河釣魚,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類,怎麼說呢?這條魚看起來像鯽魚又像鯉魚,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剛開始以為是一條鯉魚呢,但到手上一看,體型像是像,但不是吧,因為鯉魚嘴邊會有兩對小「鬍鬚」的,但這條魚沒有,所以應該不是鯉魚,而且它的背鰭只是一點點,鯉魚的背鰭一般差不多長到尾巴部分呢。可是呢,它的魚鱗則是和鯽魚有點類似,乍一看還以為鯽魚。鯽魚鱗片也大,但有十分明顯的側線,它和鯽魚的某些特徵還是挺像的呢。
  • 大蒜能不能釣魚,適合釣什麼魚?你想知道的,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大蒜大蒜本身是一種食物,可以直接吃,可以作為調料。釣到的魚因此,在這裡奉勸老釣友,時代不一樣了,釣魚的方法,也得跟得上潮流。因此想嘗試的釣友心理始終沒有答案,大蒜到底能不能釣魚!準確來說,可以釣魚!首先大蒜的味道比較濃,穿透力比較好,尤其是釣鰱鱅魚,那叫一個好!
  • 初春手竿釣鯽魚,看釣魚大師怎麼說
    初春是手竿釣鯽魚的好時節,很多的釣魚人都喜歡在初春鯽魚,不過初春釣鯽魚也是考驗釣魚人技巧的時候,如果相應的垂釣技巧掌握不是很全面也很容易導致空軍或白板,那麼初春釣魚要用到哪些技巧呢?下面就來看看釣魚大師對於初春手竿釣鯽魚的技巧分析,希望能幫到喜歡釣魚的朋友漁獲滿滿。
  • 知道冬季鯽魚在哪個水層遊動,才能準確釣到它們,豈能一味釣底?
    小門聽說過不少冬季釣魚的技巧,其中基本的一項就是天冷了就釣底,天略暖就要釣浮,這是根據魚的趨熱性而定的,估計這個技巧很多釣友都知道。但知道歸知道,具體釣底時要釣多深,是直達水底嗎?釣浮時是釣上水層嗎?其實很多釣友都錯了,今天的《釣魚有門》咱就來給大家講講。
  • 鯽魚湯雖好喝!但是以下「鯽魚」是不能吃的?為啥,釣友們知道嗎
    「鯽魚湯雖好喝!但是以下「鯽魚」是不能吃的?為啥,釣友們知道嗎?」本身鯽魚就是我國經常見的一種魚類,而且鯽魚也能經常端上我們的餐桌,而且鯽魚也能做出很美味的鯽魚湯,一般鯽魚湯非常適合產後婦女,但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鯽魚多數是人工養殖的鯽魚,這種鯽魚肉質也沒有野生的好吃,口味也非常淡。
  • 釣魚技巧:輕口魚和滑口魚的垂釣技巧,學會了對釣鯽魚有大用處!
    在野釣中經常會出現輕口和滑口兩種魚情,應對不當很難有不錯的收穫。兩種魚情產生的原因完全不同,但是應對方法有不少類似的地方,所以放在一起介紹下。這兩種魚情我們以鯽魚為例來介紹,貌似其他魚類滑口的現象有,輕口不多,當氣溫低的時候基本都停口了,一般不存在輕口的現象。
  • 初秋釣魚,淺水垂釣鯽魚的幾個技巧
    現在已經進入初秋了,早上和晚上也有點小冷了,可能最北方的釣友已經封竿了,但是在我們這一片,現在卻正是釣鯽魚的時候,這個時候釣到小鯽魚,晚上回去燉個鯽魚湯真的是美滋滋。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淺水釣鯽魚的技巧和方法,咱們說的這個淺水是指水深大概在半米到一米五這個深度。
  • 你知道釣魚的口訣有多少
    下雨天魚兒一般在淺水、河邊,江邊等,這個時候釣就應該選淺水,邊邊釣 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魚來。 水底冒出青苔時,多半是因為下面大魚在拱食 鯉魚耕泥在深潭,鯽魚喜靜不愛歡。
  • 揭秘被大熊貓隱藏起來的尾巴
    揭秘被大熊貓隱藏起來的尾巴 ●●● 揭秘被大熊貓隱藏起來的尾巴 ●●● 大熊貓有尾巴嗎?
  • 「釣魚技巧」冬天鯽魚怎麼釣,這個時辰要記牢
    不過有些初出茅廬的釣友卻紛紛陷入了冬季釣魚的一個天大的誤區,那就是不知道何時才是外出的最佳時間。天氣很重要,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所以看天氣預報判斷也會有偏差,今天我把冬釣鯽魚這兩個「黃金時辰」總結出來,下釣漁獲必翻倍,請大家一定記住,下面就來看看吧!
  • 夏初兩不釣,一不釣大肚子魚,二不釣紅尾巴魚,這是什麼意思呢
    穀雨一過就是夏,天氣再度降溫的概率也是越來越低,只要不是遇到寒流,幾乎天天都是出門釣魚的好天氣,所以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鳥,只要條件允許,都是欣然而往;在釣魚的圈子裡,有經驗的老鳥卻說,夏初兩不釣,一不釣大肚子魚,二不釣紅尾巴魚,這話讓很多新手頗為摸不著頭腦,尤其是第二句,是什麼意思呢?
  • 釣魚小藥並不神秘,自製比買的還要好,大部分自家廚房就有!
    奶粉;廣譜釣魚添加劑,以一段奶粉最佳!某寶上面有過期的奶粉購買很便宜,一罐一二十塊錢用一年!可以用在:鯽魚、鯉魚、羅非、鰱鱅、鯪魚等。基本什麼魚加點兒都能起到給魚開胃的效果,而且誘魚效果也會增加不少。奶粉用多了不會死窩,但是一般也要控制用量,大約在5%左右即可,當然你用到10%也沒有問題。
  • 鯽魚雖好 但四類人不能吃!
    鯽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能增強抗病能力。但不是所以都可以食用。那麼哪些人不能吃鯽魚呢?每100克鯽魚嘌呤含量為137.1毫克,屬於第二等食物。在痛風急性發作期,病人每天的嘌呤攝入量應限制在150毫克以內,此時應禁止吃鯽魚;在痛風緩解期,病人可限量吃鯽魚。  對魚類過敏的人  有些人屬於過敏體質,吃魚就會引起過敏,這部分人最好別吃鯽魚。
  • 吃鯽魚要注意什麼,鯽魚不能和什麼同食,有講究
    鯽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非常細膩,對於調理身體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孕產婦來說更是一道不錯的補品,在製作鯽魚的時候,有很多食物是不能和鯽魚一同吃的,下面就詳細的說一下哪些食物不能和鯽魚一同食用,同時說一下鯽魚的主要功效,以及吃鯽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 和鯽魚不能同食的五種食物!什麼樣的人適合吃鯽魚你知道嗎?
    而鯽魚作為日常生活中一種十分常見的魚類,深受著人們的喜愛,幾乎人人的餐桌上都曾有過它的身影,如紅燒鯽魚和清蒸鯽魚等菜式。人人都說吃鯽魚對身體好,那麼吃鯽魚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眾所周知,食物也有相生相剋之理,又有沒有什麼食物是不能跟鯽魚一起吃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吃鯽魚有什麼好處?鯽魚本身有哪些營養?
  • 初秋釣魚,淺水總是釣到小鯽魚,大鯽魚哪裡去了?
    初秋季節,也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為什麼淺水釣的都是小鯽魚,大鯽魚哪裡去了? 很多釣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初秋季節,按說天氣轉涼了,魚應該好釣了,為什麼在淺水區釣的都是小鯽魚,卻看不到大鯽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