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不同水體,不同水溫,在不同季節都有不同差異。有的水質偏瘦一些,有的水體偏肥一些,有的水體就比較均衡。好比鯽魚在四季中,在不同水體,攝食習性都是有所差異,鯽魚屬雜食性魚。在肥水中喜吃素餌,而在瘦水中喜吃葷餌。而在肥瘦合適的水中,鯽魚不在挑食,基本上任何餌料都可以使他們開口。所以在冬季,要想把魚釣好,不僅要看別人用紅蟲,自己就用紅蟲,也要根據自己的垂釣環境進行調整。
釣魚人都會發現,魚不但對餌料的種類有明顯的選擇性,就是用同一種餌料釣同一種魚,就近採的餌料效果也別從別地帶來的餌料效果好。譬如同樣用蚯蚓釣魚,河邊挖的蚯蚓要比漁具店買的效果更好,因此冬季釣魚,遠比平常時節難釣一些,畢竟天冷魚本身就不愛開口,再選不對餌料,釣魚難度無限加大。所以有釣友在網上買蚯蚓,就為了省去幾毛錢,卻不知道本地蚯蚓遠比外地蚯蚓更適合本地魚。就好比紅蟲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好用是一個道理,餌料在冬季四川等地還是面餌效果更加合適。
紅蟲危害性很高,但與同樣效果的水蚯蚓相比,效果上雖有所不足,但安全性要強很多,主要注意不要讓傷口接觸到紅蟲就好,但冬季不接觸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要想釣到魚,還要不接觸魚餌相當難。眾所周知,北方釣魚冬季釣鯽魚,是離不開紅蟲的。但在這個季節我們可以採用一些類似於羊油,蝦滑這樣的餌料也比較常見,但也有一些釣友另闢蹊徑,他們採用紅蟲打成血漿,開制面餌時添加,以達到有肉有素的效果。但卻沒想到,紅蟲都成水了裡面的毒素,可想而知。也可以說是捨近求遠了。
在合適的情況下選用合適的餌料才是重中之重。捨本逐末可不是好的選擇,有紅蟲的情況下,戴上手套。或者乾脆直接用蘋果或者蘿蔔,切開後將紅蟲放置在上面,用魚鉤扎紅蟲,一條條扎,卻不用手碰觸紅蟲。
冬季用紅蟲,也要分情況,選用合適的紅蟲用法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