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蟲」是釣魚人再熟悉不過的餌料了,不僅可以說和蚯蚓齊名,在許多釣場和環境,釣效甚至遠超蚯蚓。其實,「紅蟲」這個稱呼,釣魚人一直都叫錯了,因為生物種類的紅蟲,都不是我們釣魚所用的「紅蟲」。而且,我們釣魚使用的「紅蟲」還分許多品類,這些種類也都有各自適合的應用,甚至能夠有效地針對不同魚情和釣法。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紅蟲」:
釣魚說了幾十年的「紅蟲」,本來的學名和別稱應該叫什麼?
「公蟲」是什麼?釣魚應該如何使用?
「母蟲」是什麼?如何開餌才能效果最佳?
「江米蟲」又是什麼?適合什麼魚情和餌料?
「伢子」又是什麼蟲?為什麼有人說他不好用,又有人說它是最好的粉餌用蟲?
結合這些問題,咱們再分別介紹這些蟲子開制「紅蟲白餌」的效果,讓大家更形象的體會他們的區別。好啦,咱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本文~
釣魚人說了幾十年的「紅蟲」,其實不叫這個名字
生物界的名稱,其實才是一個物種或蟲類的學名,所以,紅蟲一直是——水蚤,俗稱魚蟲的東東,根本不是我們釣魚所說的「紅蟲」。而我們釣魚所用和稱呼的「紅蟲」,其實學名叫:搖蚊幼蟲,別稱:血蟲。如果擴展別稱,那還有,如:赤蟲、血紅蟲、紅赤蟲、赤紅蟲等。漢字太發達,沒辦法,名稱名詞混亂,其實生活中的各領域都常見,這裡就不過多表述了。這裡也僅是指明和提醒的意思,因為筆者也按照約定俗成,稱釣魚的血蟲為「紅蟲」;也沒辦法,這就像從小大家都叫小名,改叫大名反而不知道叫誰了~
回到正題,搖蚊幼蟲其實有許多種,具有紅色的原因是富含血紅素。「紅蟲」幼蟲需要經過四次蛻皮後逐漸成長,最後成蛹。隨著體內血紅素增加,體色也會越來越紅,越接近4次蛻皮後期的「紅蟲」,越會呈現深紅色。釣魚不是生物研究,就此打住,咱們還是回到釣魚吧——釣魚所用的紅蟲其實常見有四類,下文會分別的介紹,尤其結合近些年流行的「紅蟲白餌」,咱們分別來說這四類紅蟲適用和使用的方面。
大血蟲,釣魚人說的「公蟲」
釣魚人所說的公蟲,特指黑頭、體大、體圓、肉厚、皮硬、紅色最深的搖蚊幼蟲種類。這種蟲子是釣魚「紅蟲」中的魁首,也是價格最貴的。公蟲由於「倔硬」、活性高、售價高,所以一般不適合開制常規的「肉夾饃」餌料、膠拉蟲——反而在常規的用餌中,公蟲一般適合綁紮或扎蟲使用。
但是如果不計成本,是可以開制「紅蟲白餌」使用的。由於白餌刺激度很低,所以不同於常規的膠拉蟲和「肉夾饃」,餌團紅蟲外逃現象並不明顯,而且白餌可以在公蟲的幫助下,實現拉出的餌團更鬆散。這就具有最佳的紅蟲入水脫落狀態,餌料到底,鉤上殘留的紅蟲更少(相對母蟲),這綜合來說,是垂釣成魚較好的一款紅蟲類別。但是注意,釣一天的成本,常見遠超其他紅蟲和蝦肉拉餌的數倍。具體的「紅蟲白餌」說明,請看下邊的擴展連結。
血蟲,一般指釣魚人說的「母蟲」
母蟲,常見是飼養最多的血蟲種類,甚至許多地區多半年的時間都可以打撈得到。母蟲相對公蟲,就明顯「柔弱」了一些,體軟、體扁、纖細、皮薄、多汁,而且沒有黑頭、活性偏低。也是由於這些特性,母蟲是釣魚人拉餌和配合粉餌使用最多的紅蟲種類。近些年,優質母蟲的價格也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母蟲拉餌是具有最佳性價比的,尤其在需要拉大餌的時候,無論蟲膠還是粉餌,母蟲配合拉出的餌團都較大。
而且結合母蟲的上述特點,「母蟲白餌」能輕鬆拉出較大且緻密的餌團。餌團入水紅蟲脫落程度適中,鉤餌到底鉤上殘留的紅蟲相對較多。所以,一般母蟲的白餌,更適合加呈味類型的添加劑——針對偏生口或健康度偏好的魚情使用。
小血蟲,釣魚人說的「江米蟲」
首先,江米蟲不是特指一種,而是一類小型的紅蟲都可以稱為「江米蟲」;有一類江米蟲本身就是一種體型較小的搖蚊幼蟲。這類蟲子不僅體短、沒母蟲體扁,還常見顏色稍深、甚至微微發臭。在一些地區,會管這類蟲子也叫做「伢子」,或者稱為臭水紅蟲。優點是價格便宜,製作一般的搓餌、拉餌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在糗釣一些老魚、滑魚的時候,優質江米蟲拉餌的效果常見超過母蟲。正因為其配合粉餌都勝任,本段也就不特殊用開制白餌說明了。
小血蟲之二,釣魚人說的「伢子」
「伢子」也分公母,一些地區把初期採捕或分揀出來的小型母蟲,稱為「伢子」或「二道」。而公蟲伢子,就更著名了,顧名思義是小型的、更早生長階段的公蟲。「二道」一般特指分揀出來的小型「紅蟲」。尤其在一些大公蟲和母蟲脫銷或還沒到捕撈期的時候,「江米蟲」和「伢子」在市面上就會多。尤其「公蟲伢子」,常規的肉夾饃和蟲膠拉餌,一般都不喜歡這個血蟲品類,只是在沒有可選餘地的時候,才用它來開餌。由於明顯的比大血蟲短小,綁紮也不是首選之物,甚至有大母蟲的時候,都不選它。
但是,「公蟲伢子」是非常好的開制紅蟲白餌的用蟲。價格便宜、顏色常見比母蟲鮮豔、又具有公蟲的活性和特點、拉出的白餌餌團蓬鬆、入水的炸裂效果最好……這些,都是推薦紅蟲白餌用公蟲伢子的理由。所以,公蟲伢子的白餌,是綜合釣效最好的「紅蟲白餌」。既能兼顧上邊紅蟲餌料的一些優點,又能保證鉤上紅蟲最佳的活性。關鍵重申:性價比也最高。
最後總結
雖然本文通過闢謠的形式,但表述的不是必須糾正名詞和稱呼,因為稱呼在釣魚界一直是混亂甚至太多「借用」的。目的反而是叫釣魚人更多地了解我們所用的「紅蟲」。通過4個品類的紅蟲,也充分地揭示出一個餌料甚至餌料配方的性質——只有最貴,但沒有什麼本身最好。「好用」均來自用法和是否具有針對性。試問,一個簡單的「紅蟲」都如此,您還不看釣法、環境、魚情……倆眼一抹黑地去尋找什麼神奇藥酒、爆護餌料、絕佳配方嗎?紅蟲都不是這樣吧~
擴展連結:
不去漁具店,照樣開出2款紅蟲白餌,還比買得更好用
它取代了傳統冬釣蟲餌,還不給漁具店1分錢,詳解——紅蟲白餌
2種紅蟲伴侶不死蟲開餌法,餌團入水就炸,誘魚續窩效果好
三種紅蟲肉夾饃開法,保證紅蟲鮮活,不怕化學商品餌
紅蟲掛鈎絕招,蟲子再小也不怕,氣溫越低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