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停產治汙":"非常手段"可用 更要平時用功

2020-12-13 央視網

人民日報評"停產治汙":"非常手段"可用 更要平時用功

原標題:

  ■治理汙染,只要依法合規,沒有什麼手段不能用。但也要提醒,若只為年底交差,「非常」就變了味。

  11月7日,河北省下達了1號大氣汙染防治調度令,提出對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及定州、辛集市的重點行業和燃煤鍋爐實施生產調控措施。調控的關鍵詞基本就是採暖季的錯峰停產。

  11月17日,河北省又發出大氣汙染防治2號調度令,決定對完成大氣汙染防治年度目標任務進度滯後、近期汙染嚴重的城市實施重點調度。針對6個城市的問題,實施不同的調度措施,要求強化揚塵面源、劣質散煤、企業排汙、縣域汙染以及油品車輛監管。

  無獨有偶,在河北的調度令下發之後,山西運城等地同樣以調度令的形式強力治汙。

  按照專家的說法,以政府文件出現的調度令,平時非常少見,常在救災等特殊情況下使用。治汙用上調度令這一「非常手段」,確實是史無前例,地方治理大氣汙染決心之大、手段之嚴厲顯而易見。這樣的「非常手段」讓人不由得點讚。

  然而,這非常手段一出現,也遭到了非議和質疑。有人說,為了治汙這麼不計成本,有點小題大做;也有人問,政府讓企業停產,有法律依據嗎?企業因此蒙受的損失,誰來補償?

  相信質疑者中,不乏平素對空氣品質敏感的人,但一遇非常舉措,慣性思維就跳出來——GDP至上的老思想,讓他們擔心經濟受損;自我為先的小私心,讓他們擔心生活不便。

  筆者認為,這樣的思維模式必須摒棄。長期以來,不少地方以犧牲資源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使得經濟總量增長、人們的財富增加,但日益嚴重的汙染也讓我們失去了美好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健康損害。發展的目標,是讓國家更富強、百姓生活更美好。如果走不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換來的只能是不再秀美的山河、不再健康的身體,這樣的發展誰願意要?

  最近一段時間,受天氣條件及採暖等因素的影響,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汙染天氣頻襲。經過多年治理,雖然汙染強度已經有所下降,但灰霾依然是心肺之患。百姓盼藍天的心情愈發強烈,對政府鐵腕治汙的期待前所未有。「大氣十條」年度考核在即,各地做得如何,不僅關乎環境質量,也關乎政府的公信力。從這個角度說,治理汙染,只要依法合規,沒有什麼手段不能用。

  客觀地說,兩地的調度令也不是全無瑕疵。以河北2號調度令為例,「非常手段」其實也平常,強調的都是平時該做沒做好、該嚴格卻鬆懈的事,但把時間截止到12月31日,似乎有點「年底交差」、完成年度任務的意味。有的地方更是「為了排名別再倒數」,有急功近利之嫌。在此,也給相關地區提個醒,非常手段在非常時段當然能夠起到一定效果,但大氣汙染治理是個長期過程,只有久久為功,才能真有長效。

相關焦點

  • 這裡治水治汙更「智慧」
    為全力做好「五水共治」工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舟山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工作部署,著力構建「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智慧監管服務機制」,有效提升「五水共治」、「治水治汙」水平,發揮出較好效用。
  • 治汙不力,「罰」領導與百姓同住?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地方領導還是公眾,都應該認識到,環保承諾無戲言,不能因為其並非常規的環保督察手段,就不嚴肅認真對待。當然,這也需要有關方面加強事中監督,有的市領導若只是在那裡住個一兩天,做做樣子,也需要按照「弄虛作假」問責。所謂言出如山,既然已經有承諾,當地領導就當不打折扣地如實履行,讓公眾看到整改的決心,當然更重要的是,最終要讓公眾見到整改的成效。
  • 煤礦出事 停產該不該「一律」
    這種對安全生產負責的通行做法遭到質疑  北京今天消息 據今天《人民日報有關部門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安排死者善後外,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讓本地區煤礦一律停產整頓,確保安全生產。但是,這種對安全生產負責的通行做法,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山西神州煤電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同志說,停產整頓的矛頭應該直指那些發生責任事故的煤礦,而不該搞「一刀切」,讓那些平時安全生產抓得好的企業也「連坐」,這多少有些不公平。
  • 「關店治汙」是典型的家長式作風
    (原標題:「關店治汙」是典型的家長式作風) 日前,有網友報料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是怎麼回事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說了什麼
    今日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上了熱搜,是怎麼回事?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說了什麼呢?一起去看。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是怎麼回事  下沉社區終端,將線上流量與線下供應鏈整合,加大優惠補貼力度,用價格優勢換流量,用戶下單就能等菜上門……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或許又是一個網際網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
  • 人民日報評浙江高考加權賦分:要避免拍腦門決策
    取消英語加權賦分:做好改革的「答卷人」 | 銳評原創: 何鼎鼎 人民日報評論 今天管理者要成為合格的「出卷人」與「閱卷人」,更需要成為合格的「答卷人」一次英語考試加權賦分調整失策引發社會輿論後,浙江省省長親自掛帥任調查組組長,這樣的「高配置」,讓處在焦慮中的師生家長情緒平復;隨後組織評卷專家對試卷評卷過程和結果進行嚴格核查後,通過認定閱卷評分過程「嚴格公正」,確認考生的原始得分合法有效,這樣的及時糾偏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期待;查明事實後,第一時間免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的職務,對省教育考試院院長予以誡勉,更充分展現了「誰主管,誰負責」「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決策失誤不能拍屁股走人
  • 阿城一秸稈加工廠被停產!
    阿城一秸稈加工廠被停產!哈爾濱市阿城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來到了現場,要求企業暫時停產,必須安裝應有的治汙設施,拿出必備的防治手段,調查取證之後再生產。不能一邊生產清潔能源,一邊汙染環境。對於已經給土地造成的影響,企業負責人也進行了有效處理。原標題:《執法·曝光丨人為製造「沙塵暴」?阿城一秸稈加工廠被停產!》
  • 治汙與取暖...
    《方案》同時強調,汙染治理中堅決反對「一刀切」,不再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產、大範圍停工停產等要求,散煤治理要以保證溫暖過冬為前提。汙染指標靠什麼才能「雙降」?清潔取暖和溫暖過冬,如何才能「兩全」?加法今年特別突出,比方說好的企業可以不限產停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從園區入手,這是之前沒強調的,比如有產業特色的,通過園區發展,環境保護統一採取措施,有的是樹立一批標杆,改造提升一批,鼓勵優等生,原來是一個個企業做加法,現在是一個個園區做加法,既保證經濟發展,同時又保證整個區域環境質量能夠達到目標。減法就是該淘汰關停就真的要淘汰關停,要實現預定目標,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任務、指標要逐級分解、量化。
  • 南化公司首度全面公開「治汙進度表」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省市領導集體「會診」中,被公開點名的南化公司,也首度全面發布了「治汙進度表。」徐鳴:化工廠搬遷後要注重土壤修復記者從南京市政府了解到,當天上午,江蘇省副省長徐鳴一行先後實地察看了南京鑫沛化工廠、六合磷肥廠、常豐農化等企業的關停及拆除情況。
  • 媒體評空氣品質排名範圍擴至169城:要形成「比趕超」氛圍
    媒體評空氣品質排名範圍擴至169城:要形成「比趕超」氛圍 胡建兵/北京青年報 2018-07-27 10:15
  • 有溫度,有態度|高中語文人民日報「金句精評時文」天天讀
    高中語文人民日報【金句精評時文】天天讀▼完整資料獲取方式見文章底部▼2020高考已經結束,各位準高三的同學們也要開始自己的複習備考計劃了,學姐已正式開始為我們會保持一天或者兩天一更。01目錄(部分)高中語文人民日報【金句精評時文】天天讀(第一期)專題01人民日報評論硬核摘抄50句(一)專題02人民日報評論硬核摘抄50句(二)
  • 治汙不能一曝十寒
    然而,作為華北地區冬季高發的「慢性病」,大氣汙染要全年重視,「冬病」可「夏治」。一些地方治理大氣汙染,有點類似童話寓言裡的寒號鳥。寒號鳥貪圖安逸,不及時築巢。天氣暖和時,它喜歡睡大覺。天氣變冷了,它一邊哆嗦一邊叫: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等到天氣轉暖,傷疤沒好,又忘了疼,繼續優哉遊哉,最終被凍死了。
  • 明明很聰明,卻不肯用功讀書的星座
    校園的生活美好的,同學之間的關係是純淨的,遠離現實社會的複雜化,有的人很有上進心,為了自己的目標用功讀書,爭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有的人他們天生聰明,但就是不肯用功讀書,不會利用自己的優點。那麼在12星座裡面,明明很聰明,卻不肯用功讀書的星座都有哪些?
  • 用功在細處(一線行走)
    如今的流水潺潺,一頭源於治汙,一頭則歸功於家家戶戶的「汙水零直排」。兩年前,雙溪啟動「汙水零直排」,鄉裡發動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儘管事前已有規劃,但操作起來各種具體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在史姆村傅方明家,施工隊要改造排水管網時,發現他家門口的洗衣槽沒有就近的地下汙水管道可連接。
  • 中南財大督促學生用功 27門課平時成績佔六成
    據統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有27門課主要看平時成績。  該校教務部考試中心負責人張慶娟昨日介紹,為督促學生平時用功,校方鼓勵加大平時成績在整個課程成績中的比重。  據悉,高校學生考試成績通常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涉及辯論、交流、研討、論文等多個方面。往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部分課程的學生平時成績佔總成績的20%。
  • 人民銳評:用各種手段懲罰中國?大白天說夢話只會等到噩夢
    人民銳評:用各種手段懲罰中國?大白天說夢話只會等到噩夢 蘇秦/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05-01 22:20
  • 精準治汙,讓山水顏值更高
    辯證法裡有句俗語,叫作「牽牛要牽牛鼻子」,強調解決主要矛盾的重要性,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環保究竟是壯美願景還是痴纏難行,有時或不在於種幾棵樹、治幾條河,而在於敢不敢拿汙染源開刀、能不能將汙染者治罪。   這個道理也不複雜:擒賊先擒王,碧水青山守衛戰裡最大的「敵人」,就是存量的汙染問題和增量的先汙染再治理思維。
  • 平心而論丨成功背後是用功
    筆者認為,她們的成功也許有個體差異或不同路徑,以及家庭或多或少的支持,但無疑更來自於各自成功之前默默無聞、異於常人的用功。若要追根溯源,那就是湖南人骨子裡霸得蠻、耐得煩、呷得苦的精神。鍾芳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上六年級開始住校,一直到高三畢業。據光明日報報導,她的班主任評價她,「悟性高、性格沉穩……學習有規劃,能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 提前「放年假」,山東一大批企業面臨限產停產!
    當地企業甚至直言:「今年要提前放年假了」。 這還沒幾天,又啟動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看來,真應了那句話了「今年要提前放年假了」。 菏澤市自2021年1月3日20:00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 新型汙染物引起關注 院士認為廣西治汙重在管理
    我們平時使用的抗生素、洗髮精、化妝品等直接用於人體的「安全」化學品,對環境也有汙染嗎?曲久輝指出,這些醫藥和個人護理品,也是新興汙染物的主要來源。也許每一種單一化學物質的含量都不超標,但它們進入環境,進行複合作用,就會產生人所未知的汙染問題。他說:「我們注意到近年來關於各種『癌症村』、怪病多發地的新聞報導,很多病因未能確定,很可能與環境中的化學品複合汙染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