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要求孩子就愛討價還價?別急,這幾個辦法教你見招拆招!

2020-12-13 萌娃兒baby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說他家的孩子越來越會討價還價了。

早上讓他吃飯,他說要用糖果來換;

中午讓他認真寫作業,他說得看完動畫片才要開始寫;

晚上讓他睡覺,他說得讓媽媽講睡前故事聽,才願意去睡;

在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裡,孩子不停地和父母討價還價。

對此,朋友很頭疼,相信許多的家長也有類似的煩惱,那麼,為什麼孩子這麼喜歡討價還價呢?父母又要怎麼做才好?

孩子喜歡「講條件」,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在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裡》中,兒童行為研究專家把孩子的自我意識比喻成洋蔥。伴隨孩子漸漸長大,通常從三歲開始,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顯現,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心裡想要什麼,就會想辦法去爭取。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目的也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他們也有了維權意識。

當孩子到了七八歲的年紀,他們的獨立意識和權利意識就越來越強,講條件就是他們維護自己權利的一種體現。他們知道自己有權向父母提出要求,並且知道猜測父母的心理,和父母鬥智鬥勇。

但是孩子養成做事之前,要和父母討價還價的習慣,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的關係是分不開的。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就會願意滿足孩子的任何調價你。

比如說,讓孩子乖乖吃飯,就給他買玩具車;讓孩子好好寫作業,就承諾帶他去公園玩;讓孩子按時睡覺,就答應他給他買冰淇淋。

這樣的場面並不少見,家長們和孩子進行各種條件的交換。讓孩子停止某種行為或者完成我們的某項要求,我們就滿足他的某項願望。

父母答應讓孩子做某事或者為他們提供獎勵,實際上就是在和孩子講條件。長此以往,孩子就習慣了講條件的模式。

孩子習慣了討價還價,會有哪些危害呢?

一旦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那麼就會對他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也不利於我們對孩子的教育。

1. 造成孩子的「被動狀態」

當孩子每次通過討價還價獲得了東西,那麼他每次做事情都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成長的狀態更多地呈現被動性。另外,每一次討價還價成功後,會讓孩子養成關注「即時效益」的習慣,以後看不到利益的事情就會不願意去做,失去學習新東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2. 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

孩子習慣了討價還價才去做某件事,會讓父母對管教孩子這件事失去控制。當你不再滿足孩子的要求,並讓他去做某件事,任你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耐心細緻地勸導,孩子還是無動於衷,這時候,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沒有了權威,更無從談孩子的教育了。

3. 導致「拆屋效應」

當父母在勸說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總是屢勸不聽,堅持要得到獎勵,父母的耐心會逐漸消失,最後情緒失控,做出過激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拆屋效應」的產生。

魯迅曾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很多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比如父母因為孩子討價還價批評、責罵孩子後,孩子選擇離家出走,最後在焦慮、擔憂中找回孩子後,反而不會追究孩子其他的錯誤了。

這裡「離家出走」就是「開天窗」,討價還價惹父母生氣就是「拆屋」,而孩子為了逃離懲罰,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家長要怎麼做?

討價還價的危害我們都清楚了,但是有些家長很頭疼,覺得難得能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如果這也不能用,那在生活中,我怎麼教育孩子呢?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說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對5歲和7歲的兄弟,經常在媽媽面前胡鬧,弄得媽媽手忙腳亂;但面對爸爸時,卻會變得非常規矩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因為孩子們很清楚,媽媽總是容易妥協,而爸爸卻是言出必行。

只有我們堅定了底線和原則,擺正態度,孩子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

1. 制定規則

沒有規則感的孩子會「無法無天」,所以《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強調:孩子兩歲左右,父母應該首先設立一些需要孩子遵守的規矩,然後逐漸地增加規矩。

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寫作業,以及生活中其他方方面面的細節,都要對此進行一些規定,而且最好在制定規則的時候,允許孩子的參與,一起制定,讓孩子今後更好地遵守,而且制定之後不能輕易更改。

如果制定的規則是寫完作業可以看半小時電視,但是之後,孩子說要看完電視才寫作業,而且還就地打滾,這時候父母也不要輕易退讓。

2. 談條件,不如劃底線

哲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教育的對立面就是操縱。

談條件本身就是一種變相的操縱,操縱雖然能夠幫爸爸媽媽省卻很多麻煩,卻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教育不能貪圖省事方便,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條件來解決的,就算孩子哭鬧,也要令行禁止。

當父母拒絕了孩子的要求時,又因為孩子做出妥協,那麼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會逐漸失去威信,也不利於給孩子樹立一個遵守承諾的好榜樣。有很多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看到孩子哭了,就立馬心疼了,向孩子妥協,答應他們的需求。但是孩子發現大人會在自己哭鬧時滿足自己的要求,今後他會越來越得寸進尺。所以,之後遇到孩子哭鬧著要家長滿足不合理的要求時,我們不能輕易妥協,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我們要知道的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討價還價是試探性的行為,只要家長守住了底線,堅守了原則,那麼,相信孩子討價還價的壞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用上這幾招,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手買房那麼多「坑「購房指南教你見招拆招
    見招拆招: 知道了定金與訂金的區別,在與開發商籤訂認購書的時候就要看清楚了,相信聰明的你一定不會搞錯。 見招拆招: 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名牌大型樓盤,購房人切不可因為內部認購商品房的所謂價格而麻痺大意。
  • 別讓老一輩把孩子變「寵物」,隔代親的溺愛套路,家長要見招拆招
    很多隔代親往往都是把孩子變成了寵物,抱在懷裡疼在心裡,每天就是各種溺愛,長期下來對孩子發展也不利,對於隔代親的這些溺愛套路,家長要學會見招拆招。☑見招拆招☑見招拆招這個時候常常就會有老人責怪父母,孩子不愛吃為什麼還讓吃,做些孩子喜歡吃的不就得了,或是直接給孩子拿一些零食吃。
  • 年金改革今日拼付委 藍促協商 綠見招拆招
    華夏經緯網4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7日將處理年金改革「修法」付委,國民黨團要求臺「立法院長」蘇嘉全召集協商,甚至不排除霸佔主席臺。民進黨團表示,見招拆招。    民進黨團書記長李俊俋說,「院會」最重要就是讓年金改革相關「法案」付委,付委後才有辦法審查、討論,國民黨團要求蘇嘉全召集協商,協商內容包括召開公聽會、不能縮短複議期等訴求,年金改革社會已討論一段時間不是現在才開始,24次年改會議、4次分區座談、「國是會議」,該講也夠了。
  • 期末這麼累,特級教師程紅兵教你見招拆招 好老師
    繁忙而疲勞的考試季即將到來,你準備好如何「應戰」了嗎?沒事兒,程紅兵幫你見招拆招!從考試「常識」出發,看看他都有哪些好的做法吧!寒假前「最後一戰」,程紅兵為你支幾招!考試多了就有用嗎?關鍵是緊貼學生實際,發現問題我反對這兩種考試:區域聯考和迷信名校試卷。我們有的負責人特別喜歡考試,比如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他們總是提要求:「校長,我們要模擬考試。」講得多了我就煩了,於是我就說:「英國有句教育諺語:『不斷地給豬稱體重,是無助於提高豬的重量的。』」
  • 孩子喜歡"討價還價"?家長先別發火,說不定是自己"惹的禍"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孩子實在太精了,對於不想做的事情總有各種辦法跟家裡人談條件。分析其實不難看出,一個愛討價還價的孩子,很大可能是家長自己惹出來的禍,在孩子年幼時許以條件讓孩子聽話,圖省事只要孩子不闖禍,卻忘了教育孩子很多事情即使沒有報酬也是必須要去做的,並不是任何事都是為別人而做。
  • 如何反擊家長的歪理「你遊戲就不可以暫停一下嗎?」教你見招拆招
    「你就不可以暫停一下嗎!」同樣這招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但是為了追求真理是值得一搏的!下面幾個歪理,相信多少孩子都會感同身受!面對家長的外力,孩子該如何求生存呢?記住見招拆招,學好了,不要學廢了。學習能有什麼壓力?成人的「996」工作制壓力大,可曾想過學生的學習作息時間更恐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收拾,住讀的開始晨讀,走讀的六點出門。
  • 當我的兒子半夜哭鬧要吃烤鴨,我見招拆招把他拿下
    「terrible 2」這個詞,在我還沒生孩子的時候就聽同事姐姐提到過好多回了,都說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可怕的2歲到底有多可怕呢?恩,比如說我家牛牛,半夜不好好睡覺就罷了,半夜要起來玩一玩鬧一鬧也不說了,他還很可能大半夜的把你拉起來,在你還沒弄明白我是誰、我在哪裡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棒,告訴你:「我要吃烤鴨!」
  • 情侶一吵架就說分手,脫口而出的氣話,高手們是怎麼見招拆招的
    沒有吵過架和沒有提過分手的戀愛,幾乎是不太存在的。有很多情侶在相處的時候,由於性格磨合的不夠,所以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大發脾氣,甚至撂下狠話「分手」。有些人特別忌諱提「分手」這個詞,一旦提了是非常傷對方的心的,如果一個人每次吵架都提分手,久而久之你的伴侶也不會對你還像以 前那樣認真了。
  • 當事人當庭翻臉「不認帳」 看法官如何見招拆招
    當事人當庭翻臉「不認帳」 看法官如何見招拆招 2020-12-18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杜夢畫 1301|見招拆招的「藥神」
    當時,像「格列衛」這類進口藥都不在醫保範圍內,得了這個病,想要續命,就得花錢,每天的藥錢就是大幾百元,沒多長時間就讓患者家徒四壁,然後,錢沒了,命也就沒了。但是在印度,卻有著藥效和世界製藥巨頭研發的品牌藥一樣的仿製藥,關鍵是價格親民。
  • 孩子愛上說「不」怎麼辦?見招拆招很重要
    當孩子用語言或行動對你說「不」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帶娃有時候就是和娃過招,當寶寶出招,寶爸寶媽還能怎麼辦,只好見招拆招咯○對大一點的孩子,鼓勵他自己洗就能調動他洗澡的積極性。○對於不喜歡用澡盆的寶寶,可以讓他和你一起淋浴,記得腳下放上防滑墊哦。不願洗頭怎麼辦○寶寶對洗頭抗拒,可能是害怕水流進耳朵和眼睛,所以在洗頭時,一定要選擇無刺激的專用香波。
  • 老會計教你見招拆招,會計必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和講解一下,如何見招拆招。(一)利潤表秘籍第一招:市銷率第二招毛利率第三招終級淨利潤(二)資產負債表秘籍第一招資產負債率第二招淨資產收益率(三)現金流量表秘籍(四)報表分析法(五)拆招識別真假會計報表
  • 12星座寶寶性格不同,教育不同,收好這篇攻略,讓你「見招拆招」
    不同的星座我們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我們掌握這個星座的性格,才能與之更好的溝通,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育兒方面也是如此,今天整理了一篇十二星座寶寶帶娃攻略,讓家長在帶娃的路上能夠「見招拆招」!
  • 王者榮耀推最強防沉迷系統 未成年人見招拆招仍有辦法繞過
    據騰訊內部調研分析,《王者榮耀》遊戲的玩家中12歲以下佔比3.62%,13至17歲玩家約佔比14.5%,全國約有3600萬中小學生熱衷這款遊戲。7月4日,騰訊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中國遊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12歲以下每天限玩一小時, 晚上9時以後禁止登錄。與此同時,平臺將增加硬體設備綁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過多帳號登錄繞開家長監護。
  • 媽媽要學會「見招拆招」
    媽媽要學會「見招拆招」。1、寶寶餓了寶寶如果因為餓了而哭鬧,聲音是很有特點的。聲音很有力,也很規律,哭聲會逐漸變得急促。媽媽們作為判斷,可以把手放在寶寶嘴巴附近、臉頰處摩挲,如果寶寶擰著頭往手指的方向找,並出現吮吸的動作,那一定就是要吃奶的信號。母乳餵養的話,按需進行;奶粉餵養,則要選擇容易讓寶寶吸收消化的。
  • 見招拆招才重要,「寶媽36計」讓你招招見效
    首先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正確認識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通過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發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家庭教育的因素,從而找到合適的教育方式。「寶媽36計」讓愛升級!
  • 學會這幾招,尤其是第三招,輕鬆搞定愛討價還價的客戶!
    作為銷售員特別是推銷員,肯定會遇上一些喜歡討價還價的客戶,面對這類客戶如何應對才能讓客戶爽快下單呢?這是很多銷售都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三招小技巧,輕鬆搞定愛討價還價的客戶!首先要塑好產品的價值,讓客戶充分了解產品的價值,顧客才會有心動的感覺,讓顧客心動之後,再報價,效果會更好,而不是先報產品的價格,因為一旦你報了價格之後,客戶就會只關注產品的價格而非產品的價值,如此這樣,客戶就會一直糾纏價格,一直要求銷售員給其最低的價格,這樣對銷售員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舉動。
  • 孩子和你「討價還價」怎麼辦
    □尚娟    易鵬媽媽最近被6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晚上,你要求他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周末帶我去動物園,要不彈完琴我可以吃三塊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過牛奶後刷次牙,他說:「行吧,但今晚光看動畫片不學拼音……」易鵬媽媽發現自從在家裡「發揚民主」、「與兒子平等對話」後,兒子哪怕在穿什麼襪子上都攪纏……    看透孩子「討價還價」的心理活動    孩子為何愛討價還價?
  • 如何讓客戶不再和你討價還價?只需要這一招,便能輕鬆搞定
    如何讓客戶不再和你討價還價?只需要這一招,便能輕鬆搞定當我們作為銷售人員的時候最怕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和客戶討論價格,討價還價對於某些客戶來說就是他們生活的樂趣,並且對此甘之如飴。討價還價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小型的博弈談判,談判的核心就是價格的高低,爭執的雙方自然是我們和客戶。如果你是一個經驗老道的銷售人員自然對於和客戶討價還價的過程不會擔心害怕,但是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在剛接觸銷售行業就和客戶對壘爭鋒還是有點點難度的。他們在和客戶降價的過程中會極容易地被客戶牽著鼻子走,要麼以極低的價格將產品賣出去,要麼和客戶一拍兩散,生意破滅。
  • 別急著拆下來,教你幾招紗窗潔淨如新,非常管用
    雖然說這紗窗確實是不太美觀,但是他的作用其實還是挺大對策,夏天的時候,有了他確實蚊蟲都會不進入室內了。還可以對室外的一些灰塵雜物起到過濾的作用。但是紗窗用久了,也是很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如果沒有及時的去清潔的話,其實紗窗上會堆積這很多灰塵的,不僅是影響透氣了,還會滋生細菌的,會對家裡的人產生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