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簡介
小天,家居美妝3c等類目賣家,自有IT團隊管理系統。團隊200多人,多類目top1。跨境多平臺都有參與,年銷售額5億+。接下來的分享,是他在跨境領域積累的經驗之談,涉及多方面的思考和總結,值得一讀。
我是獅友會的小天,跨境電商賣家,主營平臺有亞馬遜、速賣通獨立站,像lazada、蝦皮、wish、沃爾瑪、樂天小眾平臺我們也做,經營類目包括家居、美妝、3C數碼。很高興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跨境方面的經驗。
跨境常見的10個問題
一般想做跨境(亞馬遜)這塊的朋友,都會有這樣幾個常見問題,比如說語言、貨源、物流、利潤怎麼樣,還有怎麼開店之類的,那麼下面我就來說一說。
問題一:跨境電商到底怎麼樣?值不值得做?
我做了5年的跨境,我認為如果我們布局早、布局好,未來10年甚至20年跨境電商都有很大的機會。因為亞馬遜上有2-3萬個類目,我們在做的也有很多品類,而且都是自己的品牌,做得還不錯,所以說接下來我們還會在跨境上加大投入。如果你有不錯的產品線都可以進來。
另外,目前跨境電商的發展相當於國內16年、17年的水平,競爭壓力沒那麼大。但是壓力小不代表沒壓力,拿亞馬遜來說,它就很重資產,要入倉,有點像我們國內的京東。
問題二:跨境電商有什麼門檻?
亞馬遜門檻其實不高,我認識一個只拿8000塊錢在亞馬遜創業的,現在就做到了月銷500萬。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資金一定是首先要備好的,我就是從10萬塊開始創業到現在。
問題三:跨境還有很大的市場,可是為什麼做的人依然相對比較少呢?
跨境相比國內電商來說,還是有點門檻,很多人第一感覺是做跨境,要英語,然後各個平臺、站點的規則也比較複雜,所以很多國內電商的大佬第一選擇不會做跨境。
問題四:現在跨境平臺很多,為什麼我建議首選亞馬遜?
因為亞馬遜目前來說規則明確、流量穩定、體量也是最大的。
問題五:亞馬遜要不要註冊商標?
一般都要註冊商標的。
問題六:亞馬遜上賣什麼好?
跟國內電商差不多,很多產品都可以賣,就看我們要賣什麼,然後調研平臺的數據。
問題七:語言
有人擔心自己不懂外語影響大嗎?我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語言只是一個工具,主要還是看你運營思維。
問題八:貨源
工廠資源;各種產業帶資源;1688線上資源等等。
問題九:物流
主要用fba國際中轉貨運。如果你是新手,其實我建議可以從自發貨做起,也就是從國內直發,這樣能控制風險,一開始不要發很多,30到50個就行。
問題十:利潤
亞馬遜上的定價一般是不準確的,像50塊錢的產品,我們拿過來要翻3倍去賣,增長空間很大,我們很多做跨境定目標的時候,第二年基本上都會翻倍。扣掉人工、房租和推廣費什麼的,我們的淨利潤大概是12個點左右,疫情期間,我們提了價,淨利潤有22個點,淡季的話就是七八個點。我們月銷售我們現在整個公司月銷售額大概是在6000~7000萬,大概六七千萬。整個下來大概1000來萬美金,一天大概30多萬美金。
亞馬遜部分實操玩法
01選品
亞馬遜和淘寶一樣看重選品,俗話說,7分選品,3分運營。產品選好了,其實亞馬遜做起來是很簡單。亞馬遜上面有很多類目,但不是每個類目都適合我們,建議一定要避開紅海產品線,比如像耳機、數據線和鋼化膜這些,而是選一些藍海的類目去做。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實力,你也可以加入廝殺大軍。建議做某個類目之前,先調研一下數據,如果競爭激烈,就不要去做了。
02判斷藍海產品
其實沒有特別硬性指標,主要是看同行競爭怎麼樣,然後類目容量大不大,然後流量多不多?然後品牌多不多?像現在比較藍海一點的衛浴、五金類產品都挺不錯的,因為這些產品線相對競爭比較小。
選品軟體我用的最多的是JS和賣家精靈。剛開始做跨境的時候,我們都是在1688上採購的,然後找到線下工廠進行深挖合作。
03推廣
亞馬遜上推廣不像國內那麼複雜,一個朋友和我說,他做國內的一天補上千單,我不要那麼多,一天30到50單就夠了,連續一個月,我的產品就能起來,所以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廣告佔比不大,在4到5個點左右,如果是10萬美金,可能要4000~5000美金的廣告費,然後就是送測的成本,大概有六七個點,也就是總的推廣的成本有10個點左右。另外,我們還有一些站外推廣和秒殺活動,會找一些網紅去合作。
還有前期的送測,也叫測評,相當於國內的SD,但是在亞馬遜上送測成本比較高,因為你要把真正的貨送給他,還要給他佣金。亞馬遜S一單的成本,拿我們舉例,產品30美金,也就是200多塊錢,實際刷的成本在140~150之間,加上佣金幾十,綜合下來一單成本180左右。
04公司管理
我們公司目前有200多人,管理模式用的是阿米巴,思路很簡單,3到5人一組,一共15個組,運營大概有七八十個,一個開發對接一個團隊。
一般我們小組有一個主管,一個組長,然後下面會帶幾個人三四個小夥伴。然後像英國、德國站,我們都會有一個人去做,然後像小站點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我們也會有一個人去做。但是像美國這樣大一點的,會安排兩個人,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做日本,因為日本的市場跟歐美不一樣,需要獨立運作。
我的公司有很多亞馬遜帳號,國外的帳號註冊成本相對比較低,也比較簡單,所以創業成本很低的。
那麼店鋪這麼多,IP怎麼處理?我們一般是用伺服器,最簡單的就是用百度雲阿里雲這種。我們自己也搭伺服器,因為有自己的IT團隊,你們沒有的話,就直接搞百度雲,阿里雲騰訊雲就好了,一個月交六七十塊錢。
跨境電商以後肯定會越來越激烈,我覺得現在大家可以在一些小類目紮根站住腳,以後機會會很大。
總 結
最後,總結幾點關於亞馬遜玩法的常識,供大家參考:
亞馬遜不講究店鋪,只看listing,也叫做連結。亞馬遜上面有多個站點,一般大的站點像美國、德國、日本和英國,歐洲是我們在做的最大一個,沒有做美國是因為它的競爭很激烈,雖然體量大,但是沒什麼利潤。如果大家覺得自己不懂跨境這一塊,但是又想做的話,可以先找個運營。亞馬遜上一個店鋪能做的類目沒有限制,但是要注意它有類目審核,要準備發票、授權書。亞馬遜的規則很簡單,掌握好關鍵詞,等連結和排名都上去,有差評就補單、補貨。做跨境運營前期難熬,但是後面就會輕鬆一點。醫療器械在亞馬遜上需要認證,像FDA認證、醫療備案,你的產品有資質門檻更好。引流主要在Facebook。亞馬遜上很重視評價。現在所有的亞馬遜的看銷量的工具都不準,只能看個大概。
蔣暉老師點評
可以說未來5年,跨境電商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因為電商賺的信息不對稱的錢,放到全球領域,電商的信息不對稱會更多,所以機會多得做不過來。
比如說在國內競爭大的低價產品,現在跑東南亞電商,生意會非常好,在國內有創新有競爭力的產品,現在通過亞馬遜,可以加倍利潤。
但是大多數機會,如果是純新手,還是沒法把握住。你連國內淘寶沒有幹過,那麼知道了這個機會,想玩起來很困難。我的邏輯是,先幹著跟趨勢相關的事情,機會來了你一定能夠賺錢,先行動,慢慢機會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