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的是一個從淘寶、拼多多國內電商平臺轉型到蝦皮跨境電商的學員,而且嘗試蝦皮短短2個多月,就做到了月入過萬的好成績!
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電商經歷
大家好,我叫鑫寶,24歲,溫州人。
我大學時期學的就是電商相關的專業,所以早在2013年的時候,我就開始做淘寶了,當時做的是玩具類目,想著兼職掙掙零花錢。後來大學畢業,大概17年的時候,拼多多突然火了起來,於是我就也帶著做起了拼多多,這期間我都是一個人操作的。
利潤的話,淘寶一直都還可以,拼多多前年去年也都還不錯,但是今年感覺都難了,一方面過了爆發時期,另一方面國內做電商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隨之越來越激烈。
我就想著能不能試試看跨境,因為我微博有關注蔣總,3月份的時候,看到蔣總微博有在說蝦皮東南亞跨境平臺,我就特別感興趣,就聯繫到蔣總報名了蝦皮課程。
因為自己國內電商這塊也不想撒手,畢竟也做了這麼多年,就找了另外3個合伙人一起同步做,淘寶拼多多蝦皮都做。主要是蝦皮。
店鋪經營狀況
我申請了2家店鋪,選擇的是臺灣站點,家具類目,一開始沒經驗,啥也不懂,就一邊聽課熟悉課程,一邊完成助教布置的作業。然後就是每天上新傳產品,我們四個人每天輪流上新,保證一天一家店鋪上傳30個新品,所以時間上也不是很忙。
實操的過程中也走了很多彎路, 犯過很多錯誤。所以前一個月好像也沒賺到多少。
後來慢慢的,一切都在變的更好。充分了解了蝦皮平臺的規則,加上有了第一個月的經驗,第二個月做的順手多了,出單量也變多了。
目前是4家店鋪,兩家臺灣,一家泰國,一家印尼。主要做的是臺灣站的店鋪,另外泰國和印尼兩家店鋪剛申請下來,還在研究中。出單量的話,兩家店平均每天二三十單,利潤也不錯,這個月已經月入過萬了。錢不多,但我相信之後會越掙越多。下面是一些我店鋪的出單截圖,分享給大家看看。
遇到的問題、以及個人心得
在做蝦皮的兩個月中,還是遇到過一些困難踩過一些坑的,不過在王裡老師和助教的指導幫助下,都解決了。在這裡對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前面我也說了我是做家具這個類目的,我覺得家具在臺灣市場還行,但是東南亞市場就賣不了了,畢竟產品價值太低,運費太貴。所以對於新下來的泰國和印尼站點還要再思考思考做什麼類目。
做臺灣站點的兩家店鋪整體還算順利,之前遇到過最大的問題就是店鋪風格定位、採集和運費了。
店鋪風格定位
一開始上產品的時候根本沒考慮什麼店鋪風格,只是一股腦的瞎上,就連有的產品類目都上錯了,像是牙刷本來只要選擇家居就可以了,結果選了口腔護理,這個是藥之類的,就是特貨了,應該選擇家居裡的類目就是普貨了。還有一些東西選擇了「其他」,很多其他都是特貨。
後來認真看了課程,才明白了好的垂直類目加上風格定位對於一家店鋪的重要性,有風格的店鋪,客戶更願意購買並且一次買很多件。
所以,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做這個事情,期間我還尋找了很多跟我們相同類目的別家店鋪,看別人做的好的店鋪到底是怎麼設計的,而且自己也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買家的身份,想要在什麼樣的店鋪買東西。而事實證明,在做了這一系列的工作之後,我慢慢找到了適合自己店鋪的風格,出單量也變得越來越好。
採集
我們做的模式其實是有貨源結合無貨源,其中我們自己的貨源佔一小部分,另外絕大部分都是在阿里巴巴採購,因為我們在義烏,所以就自己打包 ,然後倉庫物流來拉貨。
但是這個採集的過程我們也踩過坑。有一回我們上了個阿里巴巴的產品出單了,然後我們去採集的時候才發現那個產品要100件起批,而且價格也不是特別便宜,當時就很崩潰。
所以之後再上產品的時候,我都會特別注意採集的起批量。另外其實大家還要注意採集的地域選項和銷量選項。我們是自己在義烏,所以不需要貨代幫我們打包。
像是如果需要貨代的話,就要看採集產品的發貨地是不是離你的貨代地點比較近,要優先選擇距離近的採集連結;還有就是所採集的產品必須是有銷售有評價的,銷售高的優先採集,最大程度確保現貨,節省運輸時間。
運費
家具類目有些產品本來體積重量就大,稍微沒算準確,運費就差的太多了。就像我之前上的那個浴室置物架,體積沒算好,導致運費虧損。而且蝦皮平臺有個特色是需要賣家藏部分運費在銷售價格裡面,這麼做的原因當然就是為了顯得前臺的運費很便宜。
因為實際運費比較貴,若全部顯示出來,會降低客戶的購買慾望,影響轉化(想想咱們國內都默認包郵了)。所以做蝦皮,必須要學會藏價。
然後我發現優惠券能大大的增強買家購買慾。所以我就在店鋪首頁增加了很多價格梯級的運費優惠券,比如滿399運費30,滿599運費25等等,然後在很多買家把商品添加至購物車裡的時候,及時提供告訴買家有這麼一張優惠券的存在,提高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同時又把真實運費很好的隱藏了起來,一舉兩得!
不過這個前提是你預先精密計算過哈,避免虧損!
(我們自己打包的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