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徐志摩《《再別康橋》》
徐志摩的一生正如他的著名詩句《再別康橋》一般,浪漫卻又短暫,讀他的詩句,總會令人聯想到美妙的愛情,正如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細細的描繪著他的一生。他追求自由的愛情,大膽地求愛,不顧師友的阻礙,只為了追隨內心的嚮往,讀了他的詩句,會讓人猶如沉浸在花花世界中,卻又能品味到當時時代的各種辛酸。
書本大小 210mm*210mm
厚約10mm
書本整體為正方形,代表了徐志摩被愛情,世情所困,深陷其中無法脫身的一生。書中也有不規則的排列,代表了即便如此,他仍奮力反抗,追隨自己內心想法的精神。
書籍採用了裝線騎馬訂的裝訂方式,可以平攤開來閱讀,也是為了書中幾個設計服務。缺了個圓的封面,表示著徐志摩得不到林徽因心中的空缺。
書中用兩面大篇幅的聊天框形式寫出了現代人們對於徐志摩的評價,正好貼合了書籍的設計方向
類似於筆記本的詩集內文貼在書籍內頁上,人們可以在了解到三個不同的女人對於不同時期徐志摩的詩集的影響。
徐志摩是現代新月派代表詩人,接受了外國教育的徐志摩受西方教育和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影響,詩詞風格偏向於浪漫主義。除了幾首久經傳誦的詩歌,他「渣男」、於三個女人糾纏的形象至今人們仍津津樂道。所以書籍的設計方向為「現代人如何評價徐志摩」,在多年以後的今天,結合他的詩集,希望能夠讓人們了解徐志摩。
前妻張幼儀,篇幅有一個同心圓貫穿其中,但每過一頁,圓逐漸分為兩半並向兩側展開,代表了他們婚姻的破裂。
而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可望不可及的女人,篇幅中心的正方形,正是一語雙關,既表示了徐內心的空缺,也表示了他們受限於當時時代的愛情。
陸小曼,這個和徐一樣不懼世人看法,打破封建思想的女人,關於她的詩句,排版自由且輕快,以此展現了她的性格。
不同於林徽因和陸小曼,對於兩個確切深愛過的女人,其相對應篇幅中心頁有徐志摩用詩句代表情意的詩句,而張幼儀則隻字未提,這表示著在徐的心中,對於張幼儀,是沒有愛情的。
仿照民國時期的報紙,刊登了徐志摩空難的新聞,並且在後頁詳細地介紹了和三個女人的關係,仿佛把時間拉回了那個時期,讓讀者更好的了解徐志摩的生平。
到公眾號後臺寫下
您對本次設計分享的評論吧!
▇ 掃碼關注我們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