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正式上線,不用找出版社也可以出正版詩集

2020-12-25 澎湃新聞

長期以來,在民間活躍著無數寫作者,其中大量作者的作品儘管達到了出版水平或準出版水平,但因受限於出版資源等因素,使這些作品難有機會實現更廣泛交流並以出版物的形式呈現。

日前,由中國詩歌網與北京歷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全面、權威的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正式在中國詩歌網上線。經過反覆測試,詩人鄒進、汪劍釗、胡弦、年微漾的電子詩集作為首批電子詩集上傳成功,標誌著一直困擾出版界、詩歌界的紙質書和電子書的規模化轉換問題,在中國詩歌網和歷銘傳媒的共同探索下,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據悉,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編委陣容強大,由著名詩人、學者、評論家擔綱編審,保證了中國電子詩集的質量。

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籤約儀式。採用國際通用的電子出版模式,未來不排除會出紙質詩集

中國詩歌網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管,《詩刊》社主辦的中國最大的專業詩歌網站,五年來,以其高質量的詩歌作品和會員服務,吸引了數十萬會員加盟。歷銘傳媒是人天書店集團旗下的專業出版公司,致力於打破作者和出版社之間的壁壘,作為廣大作者的代理人,幫助作者按照出版的要求和規範,進行選題策劃、編輯、審校,最終成為正式出版物流通於社會。兩家聯手打造的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將是一個集版權管理、新書發布、電子書採購、銷售、閱讀與知識發現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詩歌網很早就有一個建設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的計劃,但由於人力等各方面限制,一直沒有實現。今年年初疫情突發,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出門,隔離封閉在家,所以網絡手機成為了主要的閱讀平臺。中國詩歌網的閱讀量也因此暴增,從原來每日最高瀏覽人次50多萬,暴增到每日最高達百萬人次。」

同時,主要從事傳統印刷發行出版的歷銘傳媒也遇到了困難。「它們的三位負責人鄒進、蘇歷銘、李戰剛都是知名詩人,想轉型做電子詩集的出版,跟我們的想法正好不謀而合。」經過多次洽談,最後雙方決定合作。

在李少君看來,電子出版是趨勢和潮流,是融媒體發展的未來的一個方向。「我們現在採用國際通用的電子出版模式,首先根據讀者要求,提供電子閱讀。如果電子閱讀的數量比較大,且有較多讀者要求出紙質書的情況,我們再接著出紙質詩集,這是未來出版的一個方向。」

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的上線,有望幫助無數寫作者,成全他們的詩人夢、作家夢。詩人不僅可以出版詩集,還能獲得經濟上的收益

關於具體的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的新書發布渠道和銷售模式,人天書店集團副總經理蘇歷銘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新書發布可以依靠中國詩歌網、《詩刊》微信公眾號、《中國詩歌網》微信公眾號、歷銘傳媒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發布。除了中國詩歌網適時展示之外,由人天暢想之星平臺利用人天書店集團強大的館配資源進行線上銷售和推廣。目前,讀者可在中國詩歌網和暢想之星平臺免費閱讀。

「我們其實也想達到一個公益文化傳播的目的。」 北京歷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李戰剛談道。

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的建立,意味著詩歌資源通過融媒體形式在人力、內容、閱讀、傳播、知識發現等方面進行多方面、精準化整合。這將為無數活躍在民間的寫作者,解決紙質出版資源匱乏、出版路徑閉塞的難題,幫助廣大詩人朋友們的詩歌作品以電子出版物形式與讀者之間建立更廣泛的交流。

「現在出版社書號資源越來越緊缺,造成個人自費出版成本大幅度提高,出版周期也比過去延長,阻礙了很多打算出版書籍的詩人、作家圓夢。」蘇歷銘說道。而即使出版社願意承擔風險出版紙質詩集,詩人也很少有獲得版稅或稿費的情況,往往是以書代籌。

所以,在李戰剛看來,電子詩集資料庫不僅給更多詩人提供了一個出詩集、圓夢想的機會,同時對詩人來說,還能有經濟上的收益,更能在精神上鞏固自己的身份認同。「更多普通詩人可以實現自己的詩集夢。通過電子詩集這種成規模的傳播方式,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對詩人們來說,是多了一個很好的傳播渠道。」

據悉,即日起,中國電子詩集編委會將面向中國詩歌網會員、廣大詩人朋友們徵稿。

附:中國電子詩集徵稿啟事

為充分展示當代中國詩人的創作面貌和成果,給廣大詩人朋友提供優質的展示閱讀平臺和電子詩集出版機會,由中國詩歌網、人天書店集團旗下歷銘傳媒共同打造的中國電子詩集資料庫正式投入運營。本著為廣大詩人朋友推出優質電子詩集的基本原則,我們將在編委會的領導下,以更加嚴謹、專業的態度,參照紙質圖書出版流程和排版、設計要求,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把好質量關,向廣大詩人朋友提供更加權威、品質更高的電子詩集製作服務。

目前編委會已製作完成海子、鄒進、胡弦、汪劍釗、年微漾等五位詩人的電子詩集樣本,正式上傳,以饗讀者。為答謝廣大詩人朋友一直以來對中國詩歌網和歷銘傳媒的厚愛和支持,中國電子詩集編委會現面向全國詩人徵稿,具體事項如下:

一、徵稿範圍:中國電子詩集面向所有漢語詩歌寫作的詩人朋友長期徵稿。來稿須為原創作品,不涉及政治、色情、宗教等敏感內容,文責自負;

二、所有來稿須控制在4500行至5000行之間,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送,文末附作者簡介以及通聯信息,方便編委會審核通過以後與作者取得聯繫。郵件主題請註明「中國電子詩集」;

三、來稿一經製作成電子詩集,將在中國詩歌網和人天書店集團旗下「暢想之星」平臺同步展示,成為永久電子藏書;

四、電子詩集製作、審校、發行周期為一個月;

五、來稿請寄lmgs@rtbook.com,廣大詩人朋友也可通過中國詩歌網詩人信息提交頁面提交個人信息,並與歷銘傳媒工作人員取得聯繫。

歷銘傳媒中國電子詩集相關事宜諮詢電話:

周曉靜 19933395593 馬澤平 15719534971

中國電子詩集編委會

2020年8月6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三學生穿「道袍」出詩集 同學驚呼「這很詩意」
    誰曾憶起,昨日風光……」12月15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行知學院踐行班大三學生羅畢錕所著詩集《彳亍集》正式首發。羅畢錕一襲「道袍」、手撐一把油紙傘蒞臨現場,瞬間成為校園名人。這是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建校以來學生出的第一本詩集。該校老師介紹,「以前,還有個學生出版了一部小說。」
  • 黎志敏的英文詩集《Zhongalish: Think and Feel Globally》在美國費城正式出版
  • 48位小學生「雲上」出詩集
    「本周閱讀為現代詩歌打卡,孩子們可以通過詩集、報紙、網絡等搜索現代詩進行摘抄、批註。」結合近期語文課教學內容,天正小學七色花中隊語文老師鄭健,為孩子們布置了這項特別的作業。據悉,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選取名家名詩。在引導孩子們閱讀、朗誦、批註了一周的現代詩後,鄭健老師欣賞了孩子們的批註,分享了孩子的想法。「很多孩子對現代詩很有想法。」
  • 谷禾出詩集《北運河書》
    詩人谷禾日前推出詩集《北運河書》,他說:「運河對我來既是一條存在的現實之河,也是精神的河流。」《北運河書》是谷禾的最新詩集,收入了他移居北京通州北運河畔十三年以來所創作的一系列詩作。詩人歐陽江河認為,谷禾是一個特別適合寫河流的詩人,他可以將人、河、土地、語言一體化呈現出來,《北運河書》是詩人谷禾的一個自我鏡像。通過河流塑造的、呼吸到的、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世界,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文學評論家何向陽坦言,改革開放40年來,文學史中對於運河的描寫非常多,而谷禾寫的運河是詩人心中的運河。
  • 九旬翻譯家屠岸 手抄詩集紀念莎翁
    日前,海天出版社準備出版中國完整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譯者——93歲高齡的翻譯家、詩人屠岸親筆手書抄寫他耗費數十年光陰精心翻譯的莎翁十四行詩集。據悉,該詩集將限量編號出版,還有特別設計的莎翁青銅紀念像章,有一定收藏價值。
  • 旅法詩人張如凌詩集《中國紅》《法國藍》亮相巴黎
    [摘要]旅法詩人張如凌中法文對照版詩集《中國紅》《法國藍》將亮相巴黎圖書沙龍,國家大劇院設計者、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為其詩集配畫。身兼設計師身份的張如凌更希望自己僅僅被稱作詩人。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她首次出版了個人詩集《中國紅》,每本定價為1997美元,用詩集售賣的收入購買了法國雕塑師阿曼的兩件作品,捐贈給上海大劇院。去年,她的詩集《中國紅》與《法國藍》在上海一併出版,保羅·安德魯成為兩本詩集中20餘幅插畫的作者。 「安德魯與我是合作20多年的老朋友了。」張如凌笑著說。
  • 長沙市發布《榜樣的力量》有聲詩集 百名兒童齊頌道德模範
    少年兒童展示有聲詩集配套手冊與光碟。圖片來源:長沙文明網 陳宇 攝  12月28日晚,《榜樣的力量—百名詩人萬行長詩頌道德模範》有聲詩集首發式在馬王堆街道隆重舉行,標誌著由百名兒童參與錄製,歷時百天精心製作的有聲詩集正式對外發布,郎朗誦讀童聲既清脆悅耳,富有童趣,更有道德溫度,滋潤人心。
  • 冉雲飛:蘇轍的《詩集傳》
    比如其所著《詩集傳》上承歐陽修等懷疑《詩經》毛傳鄭注孔疏的傳統,導夫朱熹《詩集傳》之先路:從對詩序的駁斥、詩旨的訓詁詮釋、詩篇名及解題諸問題,均受小蘇影響。以至於朱熹《詩集傳》徵引宋人說詩二十家,獨引小蘇達四十三條為最多。但有一點,我們不要忘了,小蘇之解詩論經,本於父兄的人情說,朱熹這樣道學氣重的人自是不會採納的。
  • 泰戈爾詩集推薦
    泰戈爾詩集推薦當《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它包括325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首次出版於1916年。這些詩的基本題材多為極其常見事物,不外乎小草、落葉、飛鳥、星辰、河流等等。由於詩人忠實於自己的思想,具有敏銳洞察自然、社會的能力和一支善於表達心曲的妙筆。這些形似隻言片語的小詩 就蘊涵了豐富的思想、深奧的哲理,表現出一種清新明快、優美雋永的風格。
  • 餘秀華詩集面世在即 兩家出版社與時間賽跑(圖)
    這篇文章被網友改為《餘秀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微信圈瘋傳。家住湖北鍾祥市石排鎮橫店村的餘秀華,被貼上各類標籤,被媒體輪番造訪,一夜爆紅。  這位女詩人的詩集即將趁著熱潮亮相。1月20日,湖南文藝出版社稱,他們籤下了餘秀華的第一本詩集,目前正在加班編輯,書名暫定為《搖搖晃晃的人間》,預計2月初上市。
  • 徐志摩的最後一部詩集
    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徐志摩的感情生活也一直是廣受爭議的1915年,18歲的徐志摩與15歲的張幼儀奉長輩之命成婚張幼儀與徐志摩1920 年,他又愛上了比自己小六七歲的林徽因並為此與剛剛生子的張幼儀離婚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起協議離婚案
  • 7歲小學生出抗疫詩集,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楚天都市報5月24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李璐)今日,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202班58名學生得知,他們的抗疫詩集《冬天的話說到了春天》被中國教師博物館收藏。而此前,這份記錄著孩子們童心和詩意的作品,已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
  • 科學詩:如何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
    科學詩:如何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原創張文靜中國科學報昨天作者 |張文靜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大批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登上了抗疫的「戰場」。「優秀科學家身上體現出的愛國主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科學創新、團隊合作、勤懇育人等精神,不僅應該為科研工作者學習和繼承,也可以為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提供啟示和借鑑。科學家精神,應該得到傳揚。」
  • 90後海歸出詩集 記錄留學生活 分享人生感悟
    千龍網北京訊 1月31日,從美國留學歸來的「90後」男孩李子澄的處女作詩集《度日如年》三聯韜奮書店舉辦詩友會,作者與讀者直接對話,共同分享詩詞創作和對人生的感悟。據了解,詩集《度日如年》作者李子澄是一位從美國留學歸來的「90後」,他從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畢業後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習,開始了自己的異國大學生活,也開始了詩歌創作。
  • 機器人「微軟小冰」出詩集 這些華麗的詩句能打動人麼?
    原標題:機器人「微軟小冰」出了一本詩集 這些語言華麗的詩句,能打動人麼   就在幾天前,「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出版方湛廬文化噱頭十足地宣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機器人寫的詩集。「小冰」的詩歌和九段棋手柯潔惜敗AlphaGo的消息幾乎在朋友圈同時出現,人工智慧與人類關係的話題也再次變得熱門。
  • 中俄文對照詩集《你好,俄羅斯!》出版
    近日,青島詩人、一級作家毛秀璞創作的一部中俄雙語詩集《你好,俄羅斯!》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發行,受到了包括俄羅斯駐華大使、文化參贊在內,及中國俄文專家等多方人士好評。
  • 詩集《風吹過梅山》深情「守望」故鄉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3日訊(記者 陳薇 通訊員 吳凱)今天,由百花文藝出版社、湖南文學雜誌社、毛澤東文學院、湖南省詩歌學會聯合舉辦,益陽市文聯、益陽市作家協會聯合承辦的「李定新詩集《風吹過梅山》作品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來自省內的2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並踴躍發言。
  • 90後詩人李子澄出版處女作詩集《度日如年》(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上官雲) 31日下午,90後詩人李子澄的處女作詩集《度日如年》詩友會在北京舉辦。  從形式看,這部詩集大膽地突破了傳統詩歌的排列,賦予形式更多的意義和內容,包括詩集裝幀的形式和詩句排列的形式,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據出版方介紹,多次榮獲「中國最美的書」設計獎的朱贏椿先生在看了《度日如年》後頓感興奮,因為《度日如年》和他的得意作品之一《設計詩》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本人也非常讚賞這樣一位年輕人有如此靈性。」  尋求突破和創新是李子澄的追求之一。
  • R.S.託馬斯:阿門(詩集)
    阿門(詩集)R.S.託馬斯│著程佳、羅池等│譯 R.S.託馬斯(Ronald Stuart Thomas, 1913—2000),威爾斯詩壇泰鬥,20世紀英語世界最偉大的抒情詩人和宗教詩人之一。 王佐良譯 一扇小窗 在威爾斯有很多寶石讓人採集,但要有眼力去發現。
  • 蕭蕭的詩集《虛妄者的詞條》出版,幾首詩
    前面的話:       我的詩集《虛妄者的詞條》在辛丑牛年來臨前,正式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