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媽們,你家寶寶幾歲了,如今的他們會獨立使用筷子吃飯嗎?
對於有的寶寶來說,估計早已把獨立吃飯這件事掌握的熟能生巧了,可不得不說還有部分寶寶是需要媽媽追著餵飯的。
寶寶不會用筷子或者勺子吃東西,家人就只能東一口、西一口的喂,吃一頓飯少說也得一個小時,飯碗裡的食物也總是熱了涼、涼了熱。
有的寶媽也許會說:「孩子還小,等他們長大了,就會自己拿筷子吃飯了」。這一句話深深的透漏出媽媽對孩子的溺愛,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種溺愛有可能會毀了孩子。
4歲孩子入園不會用筷子,媽媽:給我娃配勺專人喂,園方:退學吧
今天去表姐家看望許久不見的小侄女璐璐,飯桌上3歲的小侄女抱著自己的飯碗,大口大口吃著可口的飯菜,別提有多香了。我記得小傢伙的2歲多的時候正在學用筷子吃飯,沒想到現在筷子用的這麼利索。
表姐說當時小傢伙學用筷子,自己也是下了狠心的,以前吃飯的時候璐璐都要媽媽喂,拿起筷子就只會在盤子裡瞎搗亂,弄得地上和衣服都髒兮兮。那段時間表姐每天要不斷的洗衣服、擦地。
好在經過後期的練習,現在已經完全掌握用筷子的技巧了,要不然現在還得追著餵飯,沒準幼兒園都上不了,想想都糟心。
不會用筷子上不了幼兒園?我好奇的問道表姐,這上幼兒園還和這個有關係?原來璐璐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已經4歲了,自己不會用筷子吃飯,就連拿勺子也都特別勉強,在家裡都是家人輪流餵飯。
這到了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發現這位小朋友不主動吃飯,起初還以為他緊張害怕,可是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根本不會用筷子吃飯。老師問小朋友的家長,沒想到這位媽媽卻說:讓老師找一個專人餵孩子吃飯,而且要用勺子,筷子餵飯他吃不了。
幼兒園老師面對這樣的家長,真是不知道這位媽媽是愛孩子還是在害他。於是告訴這位家長說,讓孩子退學吧!對於這種不能自行獨立吃飯的孩子,園方真是愛莫能助。
如果你是這位家長,你會不會認為這是一件小事?
一個4歲的孩子還不能獨立用筷子,確實是一件撓頭的事,可是家長卻不這麼認為。孩子不喜歡或者不願意學習用筷子吃飯,那好家長就一直餵他們,想的等他們長大了,自然而然也就會學會用筷子吃飯,何必那麼著急呢?
其實,讓孩子學習自主用筷子吃飯,本來就是人類的一種自然發展規律,人從出生到長大這麼長的時間裡,都是在不停的學習。人們也常說:「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所以作為家長從根源上就不能溺愛孩子,這樣才能夠促使他們進步、成長。
可你總是認為孩子用筷子吃飯是一件小事,大不了家人餵就好了,殊不知就這麼簡單的事情,如果得不到你的重視,那務必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3歲後還不會用筷子意味著什麼?再不教真晚了,習慣、脾胃、性格都得毀了
對於孩子不會用筷子吃飯,家長人認為是小題大做,他們之所以給孩子餵飯:
第一覺得孩子太小,不會吃飯,所以需要餵飯;
第二覺得孩子吃不飽,如果家人餵飯的話,孩子就可以吃的飽飽的。
說實話你真的低估了寶寶們的能力,他們決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笨。
1)不會自主吃飯讓他們缺乏獨立意識
在眾多的家長裡,爺爺奶奶更是溺愛孩子,他們總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會自己吃飯,所以一定需要餵飯才可以。當孩子習慣了家人餵飯,即便肚子非常的餓,可礙於自己不會使用餐具,就只能餓著肚子等著家長來喂。
當孩子沒有這種自主吃飯能力時,他們也會降低對食物的欲望和興趣,從而讓孩子喪失了自主吃飯的主動性,甚至會對吃飯產生抗拒心理,繼而讓孩子徹底失去了自我鍛鍊的機會。
其實讓孩子學習用筷子吃飯,不僅僅是讓他們學會自主吃飯這麼簡單,更多的時候是對孩子個人能力和獨立意識的一種培養。
2)追著餵飯影響他們的腸胃健康
有些孩子原本是有自主吃飯的能力的,可是一大部分卻被家長活生生的扼殺在搖籃裡。為什麼這麼說?
最初孩子自主吃飯的時候,你是不是嫌他們弄的那裡都是?桌面、地面以及衣服上全是殘羹剩飯?你甚至嫌棄孩子們吃飯慢,不願意等待?甚至覺得孩子自己吃飯吃的少,擔心他們沒有吃飽?
你每天變著法的追著寶寶餵飯,這樣你不僅僅可以省去一部分的時間,還會覺得孩子能夠吃的飽。可是隨著孩子長大思想能力的提升,你才發現,餵飯的過程更累,他們總是會玩一會吃一口,整個吃飯的過程會長達一個小時,甚至更長。
孩子還會經常吃一些冷飯,這些冷飯吃到肚子裡難免會影響腸胃,孩子不是拉肚子就是消化不良。
除了影響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腸胃健康,家長給孩子餵飯的危害還不僅如此,看看這些危害,毀掉一個孩子足以!
①讓孩子缺乏飢餓感和飽腹感
如果孩子不主動進食,就會讓他們部分喪失吃飯的興趣從而缺乏飢餓感;而如果一昧的餵飯,也會讓孩子吃起來沒有節制,把自己塞成一個大氣球從而缺乏飽腹感。
②影響孩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在我們看來,吃飯是再也簡單不過的一件事,可是一個人用筷子吃飯卻需要手部有一定的靈活性,而手口協調配合才能夠把飯送到嘴裡。
③這樣會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長餵飯,那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在食物上,而是東張西望的做著其它的事情。當家長逼迫這孩子吃飯時,孩子們會認為家長打擾了他們玩耍,有時更會抗拒吃飯,把吃飯發展為一種負擔。
④生理傷害
家人在餵孩子吃飯的時候,速度都是比較快的,往往都是一勺接著一勺,可是孩子嘴裡的食物還沒有充分的咀嚼,就稀裡糊塗的咽了下去,這樣很容易造成食物難以消化,甚至影響營養的吸收。
⑤心理傷害
有的孩子上幼兒園還不會用筷子,而現在有些幼兒園會要求孩子們用筷子吃飯,當看著別的小朋友可以熟練的使用筷子,自己肯定會自卑。因為自己動手能力欠缺,在今後他們很容易出現生活能力低下、懶惰、依賴父母等各種問題。
小小的一雙筷子,透露出來的危害遠比吃飯這件事更可怕
雖然,只是一雙小小的筷子,可是危害卻一點也不少。其實餵孩子吃飯原本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就在於家長的心理,總是認為孩子做不好,所以不敢放手去讓孩子去嘗試,從而讓他們不斷的依賴家人。
溺愛永遠都培養不出一個高智商孩子,反而還會害了他們,如果你連一個讓孩子自主學習用筷子吃飯機會都不給他們的話,那才是真正的毀了他們。讓他們形成「飯來張口」習慣,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自卑,也讓他們失去了獨自自主的能力。
作為媽媽應該怎麼做?拒絕溺愛從吃飯開始
事實上,有很多的寶媽意識不到孩子拿筷子吃飯的重要性,其實寶寶能夠獨立吃飯,會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這些新掌握的技能會讓寶寶成就感十足。而且寶寶自己吃飯,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更會開發孩子的智力。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我們不妨從讓他們學習吃飯開始,那這些小妙招一定可以幫得到你:
1)為寶寶準一雙屬於他自己的筷子
寶寶不會用筷子,是因為掌握不到握筷子的姿勢,現在有幫助寶寶練習吃飯的「輔助筷子」,可以幫寶寶學習怎麼來操作筷子。
當媽媽準備寶寶的專屬筷子,不妨給寶寶來一場有儀式感的交接儀式,讓寶寶來挑戰他專屬的用餐工具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2)通過遊戲讓寶寶提供使用筷子的興趣
在學習用筷子吃飯的時候,寶寶難免會著急的不知所措,所以除了吃飯不妨用筷子和盤子和寶寶來一場遊戲,夾豆子這個遊戲就可以有效的鍛鍊孩子的手部靈活性和協調性。
我相信通過遊戲,更會激發寶寶對使用筷子的好奇心,如果遊戲玩的非常熟練,那在用筷子吃飯那肯定是妥妥的。
3)爸爸媽媽要學會當一名有耐心的好老師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學習用筷子,有的會心疼、有的會著急,其實我也可以理解你們的心情,看著辛苦學習的小寶貝,有些時候就狠不下心來。
其實,不論是孩子學習筷子吃飯,還是以後學習的各個技能,都是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完全掌握。而這時候家長更應該拿出足夠的耐心,細緻的引導孩子去學習。
筷子是人類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史程,也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所以我們不僅讓要孩子獨立的學會用筷子吃飯,更應該讓他們一起了解筷子的文化,將我們的民族文化進行傳承。
寶媽們,你家孩子吃飯需要追著餵嗎?你家孩子會使用筷子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