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杯奶茶,呷一口,仿佛時光在倒流……」香港咖啡紅茶協會主席黃家和呷了一口香滑的奶茶,開始說起了奶茶背後的故事。
小時候的黃家和經常在上環碼頭一帶的海安冰室玩耍,他當時看到那些碼頭工作的苦力,在搬完貨後都會走進冰室「嘆杯茶」。
「紅茶加煉奶,配客多士,跟夥計與茶客聊聊,像老朋友般無所不談。有時忘記帶錢在身,沒問題,後數,下次算帳。一杯奶茶,可喝出這份感情。」黃家和說,那時是五十年代的香港,而奶茶也正是那個時期開始盛行。
經過半個多世紀演變,港式奶茶不單變成港人至愛,一杯出色的奶茶甚至是不少茶餐廳的「鎮店之寶」,早前更獲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牛奶與茶的融合,就產生了奶氣茶香的奶茶。在中國內地、印度、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都有奶茶的芳香。香港奶茶則以「絲襪奶茶」著稱,是港人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製出來,茶味濃鬱,奶香悠久,風靡香港半個多世紀而歷久不衰。
「要衝一杯奶茶,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但要衝一杯好的奶茶,十年功夫也未必得。」出生於餐飲世家的黃家和說,港式奶茶背後有很多學問,所以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複雜。
獨創秘方,提神健康
在充分考慮了茶的天然與否、粗細、顏色、產地之後,蘭芳園的奶茶選定了5種斯裡蘭卡天然頂級紅茶調配而成,主選斯裡蘭卡科倫波季後紅茶,搭配其他四種茶葉。這也奠定了港式奶茶不同於其他奶茶的特點,即茶味濃鬱。
原料天然,選材考究
斯裡蘭卡中部地區雨水穩定,茶葉出產好,尤其是自然產出的2月~10月季後茶,茶葉飽滿,顏色很深,成色好看。
茶葉又分為粗茶、中茶、幼茶三類,展現不同的作用:粗茶出色,中茶負責茶味與回甘,幼茶負責茶香。
蘭芳園精選這裡的天然茶葉,保證正宗茶味。
黃銅小壺
最初用大壺煮茶,茶湯經過一天翻煮,茶香味消失,喝了容易產生胃脹的感覺。林老先生託人特製小銅壺,一壺茶只可衝十杯奶茶,超過兩小時便直接倒掉,嚴格控制茶湯質量。
自製白色布袋
最初採用麵粉袋過濾茶渣,為了保證茶湯的口感,林木河和太太自製質地細密的白色布袋,以此阻隔大量茶渣。白色布袋多次過濾茶湯後呈咖啡色,狀似絲襪,這也是絲襪奶茶得名的直接原因。
八手撞茶,釋放茶香
拉起布袋放進茶壺,再衝入原先的茶壺為一手,每一手都要待茶滾起才可衝拉。來回撞足8手,茶香茶味得到完全釋放。
要衝一杯港式奶茶,除了衝茶基本動作,還有焗茶、撞茶、撞奶等步驟。師傅拿著兩隻茶壼把紅茶衝來衝去如表演魔術般,衝茶過程茶香四溢,已令人唾涎。
而港式奶茶又稱為「絲襪奶茶」,原因是用作過濾奶茶的棉紗網經奶茶浸泡後,顏色與形狀猶如絲襪。據說以棉紗茶袋濾過的奶茶口感特別細滑,茶味更均勻。港式奶茶也不會只用單一種茶葉,不然便會色、香、味缺一;粗、中、幼茶葉不同比例配搭,衝出來的茶便有所不同。
「衝茶的茶葉也分很多檔次,五十年代香港經濟沒現在好,所以大都是用下等茶葉。現在較多用高檔次的茶葉。」黃家和說,奶茶演變也跟隨香港的經濟步伐,由貧苦階層走入各個階層,不少城中富豪都鍾情於濃鬱茶香和香滑口感的港式奶茶。「香港700多萬人口,現在每天消耗的奶茶有250萬杯,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據業界估計,香港目前有約7000間茶餐廳,約14000名衝茶師傅。1952年 林木河先生先生在香港擺花街創建了蘭芳園品牌和蘭芳園大排檔,首創絲襪奶茶和鴛鴦奶茶,統稱為港式奶茶。1956年港式奶茶盛行。蘭芳園依舊是披著鐵皮的排擋店,卻有最好喝的港式奶茶。20世紀,對很多處在高壓力工作環境下的香港人來說,蘭芳園奶茶富含可以健康醒腦提神的茶多酚,每天早上喝一杯蘭芳園奶茶,已成為白領們生活的一部分。據統計,香港的700萬人口,600萬人喝奶茶。每天消耗的奶茶有250萬杯,一年就得喝掉近10億杯,由此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就超過100億港元。2016年,為了讓更多內地人喝到正宗的港式絲襪奶茶,蘭芳園推出「蘭芳園杯裝絲襪奶茶」,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打出「困了累了新選擇!香港蘭芳園」的口號。
黃家和說,每家茶餐廳的師傅都有自己衝奶茶的秘訣,所以味道也不會完全一樣,這也是港式奶茶精彩之處。「老師傅一般都不肯把衝奶茶的配方外傳,但港人靈活多變,每一代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茶香千變萬化,我們喝出來的是一種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