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山在和順縣松煙鎮小董坪村為村民宣傳講解扶貧政策。白英傑 攝
本報記者 郭 娟 通訊員 劉曉旭
從警十六載,他先後7次榮立「三等功」,連續4年被評為晉中市「優秀公務員」。
紮根基層十餘年,他心繫百姓、無私奉獻,始終堅守著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民警為人民的初心使命。
他就是市公安局高校分局警務保障室主任韓鳳山。
盡心盡責當好第一書記
2015年8月,韓鳳山被選派到示範區晉中開發區西榮村擔任第一書記。到任之初,西榮村村內新戶老戶矛盾頻發,越級上訪不斷,幹群關係緊張,村級組織軟弱渙散。
韓鳳山到村後抱著鋪蓋一頭扎進了村委會,把家搬進了辦公室。他跑遍了村內每一家每一戶,了解村情民意,並耐心與村「兩委」負責人和村民進行溝通,逐步消除化解了群眾與村幹部之間的矛盾糾紛。短短8個月的時間,韓鳳山通過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重點工程落地、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為群眾心中敢說真話,敢與不良現象作鬥爭,能辦實事、關心群眾的好書記。經過不懈努力,他帶領村民一舉摘掉了全市掛牌督辦後進村的帽子,使全村的黨建工作考核從最初在示範區晉中開發區排名倒數第一躍居為正數第二。他個人也被省委評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市公安局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全心全意做好扶貧工作
位於和順縣松煙鎮東部的小董坪村,被譽為「山西東大門」,但全村貧困發生率達98%。
2017年10月在西榮村任期結束後,韓鳳山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精準扶貧政策號召,前往小董坪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兼任第一書記。他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撲下身子、一心為民。田間地頭、鄉間小路,經常能看到他帶領村民辛勤勞作、謀劃發展的身影。逢年過節,他還自掏腰包為全村低保戶和孤寡老人購買生活用品。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小董坪村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村裡新建了香菇大棚種植園區和養牛畜牧產業基地,發展起了主導支柱產業。村民也擺脫了過去陳舊的思想觀念,人均收入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全村實現了實質上脫貧。
期間,他個人還出資10萬餘元資助了14名大學生完成學業,照顧殘疾、孤寡、重病邊緣戶27戶的生活,直接幫助13戶村民年收入平均增長2000餘元。
牢記使命不忘為民初心
疫情發生後,韓鳳山挺身而出,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在參與和順康家樓出省口等疫情防控執勤任務時,因每日值勤時間長、任務重,他在工作崗位上一站就是十餘個小時。長有1.5公分骨刺的腳踝病再次復發,他仍始終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同事們都勸他休息一下,不要太拼,可是韓鳳山卻說:「這種危急關頭,這點傷痛算不了什麼。」
在執勤工作的前線,他時常強忍疼痛認真查驗過往車輛。在他的帶動下,工作小組全體成員不怕吃苦,配合屬地防疫部門認真履行好疫情查驗每項工作職責,保質保量完成了執勤任務。他帶領工作小組共查驗出省車輛1.5萬餘輛,按照規定勸返人員45人,守住了進出我市以及出省進京的重要通道。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韓鳳山的身影還經常出現在愛心志願者服務工作一線,出現在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前沿陣地。特別是自2015年起,他連續5年來義務獻血達65次,共計近3萬毫升,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
韓鳳山就這樣以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名義,默默無聞地詮釋出共產黨員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使命擔當。
原標題:《恪盡職守 忠誠奉獻——記市公安局高校分局警務保障室主任韓鳳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