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症候群是一個包含多種病理分型的疾病,最基本的特徵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腫和高脂血症。還有好多人不了解它的併發症,併發症也不能忽視要提前預防。
一 、感染
感染是腎病綜合的常見併發症,常見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導致腎病症候群復發和療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 、 血拴栓塞
血栓塞是腎病症候群嚴重併發症之一,血栓栓塞與腎病症候群存在高凝狀態有關,因此腎病症候群易發生血栓栓塞併發症,以腎靜脈血栓最常見佔10%-50%,其次為下肢靜脈血栓。
在膜性腎病中可達40%-50%,其次為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明確診斷需進行靜造影檢查此外,肺血管、冠狀血管、腦血管的血栓也不少見。
三、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是腎病症候群最嚴重的併發症。患者血肌酐迅速上升,尿量減少,持續6小時以上。腎病症候群患者因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腎血流量下降,可誘發腎前性的氮質血症,經擴容、利尿可恢復。
少數患者可發生腎實質性急性腎損傷,多見微小病變型腎病,多無明顯誘因,表現為少尿或無尿,經擴容、利尿無效。
四、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
長期低蛋白血症可導致營養不良、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免疫球蛋減少引起機體免疫力降低,易致感染。內分泌激素結合蛋白不足可誘發內分泌紊亂,金屬結合蛋白丟失可使微量元素(鐵,銅、鋅等)缺乏,藥物結合蛋白減少,影響藥物療效。
高脂血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促進血性塞並發的發生,還可增加心血管系統併發症,促進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一間質病變的發生,加重腎損傷。
這四類併發症互相作用只能加重病情,所以併發症不能忽視要注意預防。
感染
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選用對致病菌敏感、強效且無腎毒性的抗生素積極的治療,有明確感染灶者應儘快去除。
嚴重感染難以控制時,應考慮減少或者停用激素。
血栓栓塞
當血漿白蛋白低於20g/L時,提示存在高凝的狀態,應開始預防性的抗凝治療,可以選用低分子肝素,也可以服用華法林,同時輔以抗血小板的藥物。
對於已經發生的血栓,應儘早給予尿激酶或者是局部的溶栓,同時配以抗凝的治療。
急性腎衰竭
腎病症候群合併腎衰竭,如果處理不當會危及到生命,應當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包括應用大劑量的袢利尿劑,血液透析,針對原發病的治療,最後就是鹼化尿液。
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紊亂
應當調整食物中蛋白和脂肪的量和結構,必要時可以採用降脂、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