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症候群沒有想像中可怕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腎病症候群沒有想像中可怕

  目前中西結合治療腎病已得到了臨床共識。最近,在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利用中醫中藥治療腎病症候群,顯著的療效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楊阿姨是一名退休職工,5月份因服藥後出現全身水腫,家人帶她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知她可能是患上了腎病症候群,並為其做了腎穿刺,病理活檢顯示是IgA腎病。五天後,情況急轉直下,楊阿姨的肌酐數值急劇升高至200多,醫生告訴她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楊阿姨和家人一時慌了神,聽說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與杭州市中醫院腎病科合作,有專家固定坐診,就來到了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就診並住院治療。

  該科執行主任姚國明詳細了解病人病情後,考慮是腎病症候群,予以使用中醫中藥的特色療法進行治療。經過幾天治療,楊阿姨的血肌酐逐漸下降至正常範圍,尿量逐漸增多、白蛋白逐漸升高、水腫逐漸消退,體重也在半月之內從最開始的64公斤逐漸減到了50公斤,更神奇的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竟然從9.8克轉陰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應小於150mg/24小時),楊阿姨為此高興不已。

  與楊阿姨類似,李同學是一名患上腎病症候群的高校學生。據了解,李同學在今年4月份沒有明顯誘因下出現了雙下肢浮腫,到其他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建議他腎穿刺。由於李同學不理解病情的嚴重性且對腎穿刺術缺乏了解,因此拒絕了腎穿刺術。自主停藥後,下肢水腫更加嚴重,出現乏力不適,來到了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就診,腎病科醫生詳細告知了病人腎穿刺的意義後,為他做了腎穿刺,病理活檢是IgA腎病。

  隨後,李同學在嘉興市中醫院腎病科住院後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用糖皮質激素聯合中醫中藥治療半個月後,白蛋白逐漸升高,水腫逐漸消退,且沒有出現其他腎病症候群的嚴重併發症。更讓李同學和他的爸爸高興的是,經過中醫中藥治療後,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逐漸減少最後轉陰,半月之內蛋白尿也消失了。

  據姚國明主任介紹,腎病症候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腎病疾病,臨床表現以不同程度的浮腫、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表現為主,進一步診斷都需要做腎活檢,以明確病理、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中醫中藥在本病的治療中有突出的優勢,可以減少西藥的毒副作用,對抗不良反應,預防感染,提高療效等等。

  姚主任說,本病治療若及時規範,可有效控制蛋白尿,保護腎臟,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栓栓塞、感染等。因此,如果出現眼瞼或下肢的浮腫,或小便量少、泡沫較多等情況,要儘早到醫院腎病科診治。在飲食上,應該要適量補充優質蛋白飲食,注意少鹽低脂,不要吃富含嘌呤和核蛋白多的食品如動物內臟、海鮮等,水腫嚴重又小便量少者要限制水分攝入。

(責編:王麗瑋、吳楠)

相關焦點

  • 腎病症候群有哪些可怕的併發症你知道嗎?
    腎病症候群是一個包含多種病理分型的疾病,最基本的特徵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腫和高脂血症。還有好多人不了解它的併發症,併發症也不能忽視要提前預防。 二 、 血拴栓塞 血栓塞是腎病症候群嚴重併發症之一,血栓栓塞與腎病症候群存在高凝狀態有關,因此腎病症候群易發生血栓栓塞併發症,以腎靜脈血栓最常見佔10%-50%,其次為下肢靜脈血栓。
  • 腎病症候群的定義 腎病對身體有這些危害
    腎病症候群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可能有些朋友對它不是很了解,那你知道腎病症候群的定義是什麼嗎?在平時我們應該怎樣一方腎病症候群的發生呢,腎病症候群的危害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腎病症候群能活多久 腎病症候群這樣護理
    腎病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腎部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腎病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的病因有許多,生活中要注意預防腎病症候群,那麼請問腎病症候群能活多久?腎病症候群的護理怎麼做?治療腎病症候群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腎病患者,出現了這些情況,需要當心腎病症候群的發生
    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腎病,只要患者的尿蛋白指標大於3克,或者尿蛋白肌酐比大於2克,同時又出現了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腫的問題,這位腎病患者就會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的患者。
  • 什麼是腎病症候群 腎病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在生活中,生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人體的每個器官每天都在運行著,如果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很有可能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那麼什麼是腎病症候群呢?腎病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什麼是腎病症候群腎病症候群(NS)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
  • 腎病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怎麼治療?
    1、針對病因治療:原發性腎病症候群,自身免疫參與了腎損傷,所以需要使用激素抑制免疫,或者聯合使用免疫抑制劑。繼發性腎病症候群,除了糖尿病腎病之外,大多數也是自身免疫導致了腎損傷,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系統性小血管炎等。
  • 腎病症候群最佳飲食是什麼
    患有生病症候群的患者可以說是非常的痛苦的,因為在平時的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很多的問題,那麼腎病症候群最佳飲食是什麼呢?患上腎病綜合症該怎麼辦?腎病症候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日常的飲食方面,腎病症候群吃什麼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腎病症候群醬油能吃嗎?
    腎病症候群在臨床上表現為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腫,以及高血脂症候群,但是有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問題,當然根據腎臟活檢檢查也可以分為5個類型,對應不同的類型治療效果不一樣的。有的可以治癒,有的難以治癒的。這個疾病目前為止來說的話,還是一種免疫相關性腎炎的問題。腎病症候群醬油能吃嗎?
  • 腎病症候群,哪些食物千萬不要碰?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最近你的身體有沒有浮腫?尿液是否非常的渾濁?請再拿起生化報告單,仔細地查看白蛋白是不是偏低、甘油三酯或膽固醇是否偏高?如果有,那你已經是腎病症候群了。認識腎病症候群腎病症候群(NS)是對具有相同臨床症狀的表述,即我們俗稱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嚴重水腫、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1、蛋白質大量丟失因大量蛋白尿而丟失過多蛋白質是腎病症候群臨床症狀的根源。表現在生化單上,則是血漿白蛋白降低;表現在體格上,則會出現水腫。
  • 腎病症候群患者為什麼容易發生血栓?
    腎病症候群患者為什麼容易發生血栓?大多數人對血栓的認識一般都是老年人突然摔倒,去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得了腦血栓,其實腎病患者也會發生血栓,發生率還不低。血栓是腎病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成人腎病症候群的血栓發生率為10%-40%,兒童腎病症候群的血栓發生率為1.8%-5%。
  • 腎病症候群究竟是什麼病?如何治療呢?
    腎症候群其實指的是一組臨床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大於3.5g/天、低白蛋白血症(血白蛋白 腎病症候群能否治好? 根據病因、病理表現、藥物反應、依從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不同的情況的腎病治療效果不同,有些腎病症候群是可以治好的。
  • 北京腎病症候群治療哪家醫院好
    核心提示:  對於腎病症候群的治療,大多採用控制尿蛋白、尿潛血的藥物,如激素、環磷醯胺、雷公藤多甙、環孢素A、驍悉等,將破壞的腎小球基底膜漏洞堵塞起來,以為就控制了蛋白的漏出,蛋白指標也就被控制住了,緊接著蛋白就轉陰了。其實不然,這些人在再次遇到感冒、感染等誘發因素時,病情還是會反覆發作,不斷加重,終發展成腎衰竭,走上了終生透析的道路。
  • 大同市哪家醫院看腎病症候群更好些?
    核心提示:腎病症候群是很常見的腎病,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小於30克/升(< 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腫、高脂血症為主要臨床表現。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以及這些症狀的危害。
  • 得了腎病症候群等於腎衰竭?積極治療,可以延緩腎衰
    這不看還好,一看王大爺查出一堆的病,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腎病症候群。很快,王大爺就被迫轉院忻州市人民醫院。檢查發現血肌酐超出正常值,24小時蛋白定量高醫生接診後,發現王大爺的水腫越來越厲害,隨後便給王大爺進行了尿常規檢測,發現潛血(+-),尿中出現3個蛋白質,但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中不允許出現蛋白質。
  • 腎病症候群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併發症又有哪些情況?趕緊看看
    大多數症候群患者,對本病不了解,對自身的病情也是一臉懵,看著身上腫得厲害,就急得不行,卻缺乏醫療資源,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天跟大家了解腎病症候群的特徵、檢查診斷和治治療,送給想要恢復健康的腎綜患者。什麼是腎病綜合症?
  • 就算腎功能正常,腎病這7種併發症或比尿毒症可怕,卻可防可治!
    而尿毒症本身並沒有「危險」,它主要表現為血肌酐升高到707μmol/L以上,同時伴有雙腎萎縮及其它多系統損害。另一方面,腎功能正常的腎病患者卻「盲目樂觀」,認為只要不是尿毒症,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其實,腎病患者就算腎功能完全正常,如若出現某些併發症,有的時候比尿毒症可怕。
  • 腎病症候群增多 發病年齡轉移至學齡前
    (原標題:腎病症候群增多 發病年齡轉移至學齡前) 昨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了解到
  • 腎病症候群患者可以吃的3種食物?
    腎病症候群患者可以吃的3種食物?腎病綜合症患者如何吃才能補充營養供應?腎病症候群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如果處於腎病症候群的緩解期,那麼飲食可相對放寬,豆腐及豆類可以少吃一點,禁止服用鈉含量較高的食物如香腸、火腿、醬菜、榨菜、豆腐乳等。下面具體的為大家介紹。
  • 腎病症候群是怎麼回事?身體有這2個明顯變化,得引起重視
    所以,腎病症候群的病人要對自身的疾病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這樣才能避免患上相關的併發症,享受更加高質的生活品質。腎病症候群的病因是什麼?腎病症候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原發性腎病症候群,一種是繼發性腎病症候群。原發性腎病症候群是找不到原因的腎病症候群,也有被叫做特發性腎病症候群,換句話說,這類病人的病因尚未查找清楚。
  • 得了腎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這5點
    所以腎病並沒那麼可怕,人們之所以覺得腎病可怕,不在於腎病本身,而是以下5方面:1.發現腎病就是尿毒症很多腎臟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除非每年都有體檢,否則很難發現。我國慢性腎臟病發病率10.8%,總人數達到了1.3億,但知道自己有腎病的只有10%,9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腎病,等發現的時候腎功能已經處於腎衰中晚期。這種沒有任何症狀的腎臟病只能通過每年的健康體檢發現,所有如果你的工作單位有每年體檢的福利,千萬要珍惜。發現腎病就是尿毒症,就像發現癌症就是晚期一樣。早期的腎病可以治癒,癌症在早期也可以治癒(原位癌未轉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