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腎病症候群沒有想像中可怕
目前中西結合治療腎病已得到了臨床共識。最近,在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利用中醫中藥治療腎病症候群,顯著的療效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楊阿姨是一名退休職工,5月份因服藥後出現全身水腫,家人帶她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知她可能是患上了腎病症候群,並為其做了腎穿刺,病理活檢顯示是IgA腎病。五天後,情況急轉直下,楊阿姨的肌酐數值急劇升高至200多,醫生告訴她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楊阿姨和家人一時慌了神,聽說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與杭州市中醫院腎病科合作,有專家固定坐診,就來到了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就診並住院治療。
該科執行主任姚國明詳細了解病人病情後,考慮是腎病症候群,予以使用中醫中藥的特色療法進行治療。經過幾天治療,楊阿姨的血肌酐逐漸下降至正常範圍,尿量逐漸增多、白蛋白逐漸升高、水腫逐漸消退,體重也在半月之內從最開始的64公斤逐漸減到了50公斤,更神奇的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竟然從9.8克轉陰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應小於150mg/24小時),楊阿姨為此高興不已。
與楊阿姨類似,李同學是一名患上腎病症候群的高校學生。據了解,李同學在今年4月份沒有明顯誘因下出現了雙下肢浮腫,到其他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建議他腎穿刺。由於李同學不理解病情的嚴重性且對腎穿刺術缺乏了解,因此拒絕了腎穿刺術。自主停藥後,下肢水腫更加嚴重,出現乏力不適,來到了嘉興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就診,腎病科醫生詳細告知了病人腎穿刺的意義後,為他做了腎穿刺,病理活檢是IgA腎病。
隨後,李同學在嘉興市中醫院腎病科住院後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用糖皮質激素聯合中醫中藥治療半個月後,白蛋白逐漸升高,水腫逐漸消退,且沒有出現其他腎病症候群的嚴重併發症。更讓李同學和他的爸爸高興的是,經過中醫中藥治療後,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逐漸減少最後轉陰,半月之內蛋白尿也消失了。
據姚國明主任介紹,腎病症候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腎病疾病,臨床表現以不同程度的浮腫、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表現為主,進一步診斷都需要做腎活檢,以明確病理、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中醫中藥在本病的治療中有突出的優勢,可以減少西藥的毒副作用,對抗不良反應,預防感染,提高療效等等。
姚主任說,本病治療若及時規範,可有效控制蛋白尿,保護腎臟,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栓栓塞、感染等。因此,如果出現眼瞼或下肢的浮腫,或小便量少、泡沫較多等情況,要儘早到醫院腎病科診治。在飲食上,應該要適量補充優質蛋白飲食,注意少鹽低脂,不要吃富含嘌呤和核蛋白多的食品如動物內臟、海鮮等,水腫嚴重又小便量少者要限制水分攝入。
(責編:王麗瑋、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