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腎病症候群是很常見的腎病,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小於30克/升(< 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腫、高脂血症為主要臨床表現。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以及這些症狀的危害。
腎病症候群是很常見的腎病,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小於30克/升(< 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腫、高脂血症為主要臨床表現。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以及這些症狀的危害。
一、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症候群主要的臨床表現。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情況下人體尿中的蛋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當腎功能受損,腎臟重吸收功能減弱,尿中就會出現大量蛋白,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
危害:
長期腎病蛋白尿會導致腎臟硬化纖維化,並終腎衰竭。所以,大量蛋白尿不僅僅是腎病症候群的臨床表現,更能進一步加重腎臟的損害,形成惡性循環。
二、低白蛋白血症
當大量蛋白質從尿液中丟失,進入人體內以及肝臟合成的蛋白質不足以抵償其丟失時,血液中的蛋白質成分將降低,從而形成低蛋白血症。由於尿液中丟失的蛋白質以白蛋白為主,因此,腎病症候群發生低蛋白血症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因此,也稱為低白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腎病症候群診斷的充要條件,滿足這兩個要求即可診斷為腎病症候群,它們也是腎病症候群早期診斷、治療的關鍵。
危害:
血清白蛋白每下降1g/dl,患者終末期腎衰竭發生率和死亡率分別增加89%和137%,血栓栓塞風險亦增加,同時易並發嚴重感染;同時還使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三、水腫
腎病症候群患者由於腎臟濾過功能降低,導致水在體內瀦留無法排出;同時由於血中蛋白等丟失,血漿滲透壓降低,血中的水分往組織間隙滲透而使組織之間的液體增加,從而導致水腫。腎病症候群導致的水腫為凹陷性、全身性水腫,再進一步的就是腹水胸水和各個臟器的水腫了,比如肺水腫。
危害:
水腫會對各個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還會加重各個器官的負擔,需要及時控制。
四、高脂血症
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膠體滲透壓降低及(或)尿內丟失一種調節因子而引起肝臟對膽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的合成增加。另外,腎病症候群時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致使脂類清除障礙,從而引起高脂血症。
危害:
高脂血症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加:比如血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嚴重時可出現生命危險。
河南譽美腎病醫院提醒:患者要在發現病症後及時的到醫院進行診治,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疾病,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讓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