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框架 fast.ai 2.0 正式發布

2021-02-13 玉樹芝蘭

經歷了長久的等待之後,深度學習框架 fast.ai 2.0 版本終於正式發布了。

fast.ai 課程,是為了踐行 Jeremy Howard 「讓深度學習不再酷」的承諾。這話的意思是也消除掉門檻,讓更多沒有高等數學和統計專業基礎的人,都有機會來了解和應用深度學習。關於這個事兒,我在《如何從零基礎學最前沿的 Python 深度學習?》一文中,給你介紹過。

課程的第一個輪次,使用的是 Keras 作為框架講解。這在當時是個不錯的選項。因為比起當時存在的各種深度學習框架,Keras 是其中最為簡單易學的。我也不止一次,在教程裡面給你推薦過 Keras 作者 François Chollet 的配套教材。

但是很快,Jeremy Howard 就發現了 Keras 存在的問題。這個框架提供的 API 雖然簡單,但是如果用戶希望進行深度定製,會比較費勁。因為一旦嘗試定製,就必然需要調用後端框架。而 Keras 的後端框架是 Tensorflow (當時還是1.x 版本)。Tensorflow 在當時幾乎是以「用戶不友好」著稱。

可是 Keras 明明已經提供了深度學習的模型建構、訓練、調試等功能,為什麼用戶還需要定製呢?這是因為 fast.ai 並不是一門 101 課程。Jeremy 不會認為只教你調用軟體包,做個 "hello world!" 就滿足了教學的目標。相反,他總是希望把最前沿的東西融入課堂。

例如文本深度遷移學習 ULMfit,在當時的理念上,著實是劃時代的。可以說,後面 BERT 和一系列的 Transformers 架構,都從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特點。

這麼重要的一個架構,別人肯定是先把論文發了,然後再找時間看要不要在課上講解。Jeremy 不是。他先在課程中對 ULMfit 做了介紹,讓學生們第一時間嘗試這種新的語言模型,然後才受邀發了論文。ULMfit 裡面採用了一種「差序訓練速率」(discriminative learning rate),即對於不同層次,訓練速率都不同。這種對於模型架構的深度修改,沒有可擴展定製能力,顯然是不行的。

因為用 Keras 不順手,Jeremy 做出了一個決定:

一開始, Jeremy 是打算基於 Tensorflow 來做的。在準備迭代第二次課程的時候,PyTorch 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PyTorch 的 API 更加簡潔,一致性更強,用戶友好程度比起 Tensorflow 1.x 要好很多。於是 Jeremy 修改了方案,基於 PyTorch 開發前端 API ,名字就叫做 fast.ai 。

這個框架當時是為了上課用的。一邊備課一邊編寫,所以開發的時候非常緊迫。甚至導致他晚上上課,下午還在調代碼。進度趕得真叫一個驚心動魄。

好在,儘管過程磕磕碰碰,Jeremy 總算沒有因為 fast.ai 的開發進度耽誤上課。這一框架受到了初學者與研究界廣泛的好評。這好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是低門檻。fast.ai 把一切能自動化完成的過程全都包裹了起來。這種簡便性,使得你只要看得懂函數名稱,就大致會用了。而且還有完整的課程,從頭教起。遇到問題,論壇上的回答氛圍也很活躍。

其次是高天花板。簡單並不一定意味著能力弱。fast.ai 不斷融合吸收大量深度學習領域前沿技術。例如數據增強、模型解釋等。

2019 年春天,fast.ai 課程進階部分第三次迭代。我原本以為這次的迭代,是提供了新的功能講解,或者更深度和前沿的應用樣例。但是沒有。Jeremy 嘗試帶著學生們從頭去實現框架的功能。

這個工作,我覺得很有意義。對一個框架從源頭掌握起來,學會怎麼從底層的 PyTorch 構建 fast.ai API ,對學生深刻理解深度學習的基礎知識,大有裨益。但這並不是全部。我發現 Jeremy 確實對於第二輪迭代的時候,因為趕工期做出的代碼耿耿於懷。我知道,一次大版本升級,甚至是重構快要開始了。

與更新的框架代碼同時推出的,還有一系列的配套產品。

這次的課程,包括了 8 講。利用 fast.ai v2.0 新的 API,把深度學習的各個領域應用橫掃了一遍,內容覆蓋相當全面了。基本上你把這門課學完,別人再想用深度學習中的概念來蒙你,就很難了。甚至,你可能在參加學術報告的時候,發現某些人把深度學習方法完全用錯了。

以前 Jeremy 的 fast.ai 課程,都是把課堂錄像,放到網上。這種形式的壞處,是你時刻都知道,Jeremy 不是在給你自己講課。代入感不夠強,不容易保持專注。

當書的第二作者 Sylvain Gugger 在網上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人們沸騰了。

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點讚數量已經超過 700,而且獲得了將近 70 次的轉推。這就是奔走相告啊。

我立即在亞馬遜 kindle 商店下單,買了一本。

從目錄來看,講的內容比課程更系統全面。而且節奏可以由學習者自行把握,也便於檢索內容。

不過,你不要急著下單。因為 fast.ai 給你提供了一項福利:

該版本包含了全書的圖文內容和代碼,採用了 Jupyter Notebook 形式存儲。

我跟 kindle 版本對照一下,內容沒有區別。而且使用 Jupyter Notebook 版本學習,你還能直接復用其中的代碼。

你想學這本書的內容,根本就不用花錢。是不是很慷慨?不過如果有實力的話,建議你買書支持一下作者。畢竟,一項事業僅僅依靠熱情,而沒有經濟基礎支撐,是無法長期維持的。

fast.ai 還發布了一篇學術論文,講這次改進後的 API 層級架構。如果你想從專業的角度了解新框架的設計思路,這篇論文值得認真閱讀。

另外如果你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了 fast.ai v2 框架,別忘了引用該論文。這也算對作者貢獻的肯定與回饋吧。上面介紹的相關資源連結,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fv2」獲取。

感覺有用的話,請點「在看」,並且把它轉發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視頻號已經上線,發布了教程和經驗分享視頻,歡迎關注。

訂閱我的微信公眾號「玉樹芝蘭」,第一時間免費收到文章更新。別忘了加星標,以免錯過新推送提示。

如果你希望能與其他熱愛學習的小夥伴一起討論切磋,答疑解惑,歡迎加入知識星球。

相關焦點

  • 深度學習入門Fast.ai 2.0上線!自帶中文字幕,所有筆記、資源全部免費!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Fast.ai,最受人們歡迎的MOOC課程和深度學習框架之一。重代碼而非數學,這讓不少使用Fast.ai的初學者稱霸各種Kaggle比賽。昨天,最新的Fast.ai 2.0版本上線。
  • 我們拿到了全球最贊深度學習課程fast.ai授權,中文版免費放出!
    由大數據文摘發起的「fast.ai課程翻譯項目「,集合眾多志願者,耗時4個月,終於上線啦!我們與fast.ai的創始人兼研究員Jeremy Howard通過郵件多番輾轉,終於得到了官方授權!同時,大數據文摘漢化版中文課程也同步給了Jeremy,會在fast.ai官網作為多語言課程內容補充發布!
  • 全新教材,全新實戰案例:fast.ai最新2019深度學習課程出爐
    最近更新了新版本的針對開發者的深度學習實踐課程,將原來的14課時縮短到7課時,比較適合經常加班做開發的程式設計師。fast.ai最近剛剛發布了《Practical Deep Learning for Coders》第三次迭代版本。新智元編輯看過以後,覺得有必要向還在苦惱如何入手機器學習的同學們,推薦一下這個新課程。你從未體驗過的船新版本:本版本號稱是全新教材,全新實戰案例。
  • 「2017深度學習框架大事記」PyTorch成TensorFlow最大競爭對手...
    微軟開發了名為CNTK的內部深度學習框架,在2017年正式推出2.0版本,並將其重新命名為微軟認知工具包(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2017年,Facebook還推出了Caffe2。它將成為眾所周知的Caffe框架的繼承者。
  • PyTorch 1.0 正式版發布了!
    同時放出了 PyTorch 1.0 預覽版。近日,在 NeurIPS 2018 大會上,Facebook 官方宣布 PyTorch 1.0 正式版發布了。,「我們在 PyTorch1.0 發布前解決了幾大問題,包括可重用、性能、程式語言和可擴展性。」
  • 深度學習入門指北——從硬體到軟體
    在fast.ai上發布了一篇博文《What you need to do deep learning》,他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回答一些深度學習入門者經常會問到的問題:什麼樣的電腦才能用來做深度學習?Crestle 提供了一套已經配置成熟的雲服務方案(由 fast.ai 的學生 Anurag Goel 開發),雲伺服器中已經預裝了所有的主流科學計算與深度學習將使用到的框架,並且還配置好了相應的 GPU 支持。而且你能夠通過瀏覽器輕鬆地進行訪問。每位新用戶都將免費獲得 10 個小時的體驗時間以及 1GB 的存儲空間。體驗過後,帶有 GPU 支持的伺服器收費是每小時 0.59 美元。
  • 一文讀懂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fast.ai創始人&ANTLR之父出品
    這位ANTLR之父和fast.ai創始人Jeremy Howard一起推出了一篇免費教程,旨在幫你快速入門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簡明,易懂。DeepMind研究科學家Andrew Trask評價說:如果你想跳過不相干的內容,一文看盡深度學習中所需的數學知識,那麼就是這份資源沒錯了。只需一點關於微積分和神經網絡的基礎知識,就能單刀直入,開始以下的學習啦。
  • 如何用 fast.ai 高效批量推斷測試集?
    痛點通過咱們之前幾篇 fast.ai 深度學習框架介紹,很多讀者都認識到了它的威力,並且有效加以了利用。fast.ai 不僅語法簡潔,還包裹了很多實用的數據集與預訓練模型,這使得我們在研究和工作中,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跟著教程跑一遍,你會發現做圖像、文本分類,乃至推薦系統,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 十行代碼就能搞定深度學習?飛槳框架高層API,一起輕鬆玩轉AI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嚮往深度學習技術,可是深度學習框架太難學怎麼辦?百度傾心打造飛槳框架高層 API,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深度學習,一起來看看吧?為了簡化深度學習的學習過程、降低深度學習的開發難度,百度飛槳框架歷經近一年的打磨,不斷地優化深度學習 API,並針對開發者的使用場景進行封裝,在飛槳框架的最新版本中,推出了高低融合、科學統一的飛槳全新 API 體系。飛槳框架將 API 分為兩種,基礎 API 和高層 API。
  • 紅遍AI圈的fast.ai課程上新啦!親自跟著Jeremy一起上課是種什麼體驗?
    fast.ai的創始人Jeremy Howard之前授權大數據文摘對《fast.ai深度學習實戰V3 Part1》課程進行漢化,並在網易雲課堂和b站免費放出了中文版課程,目前課程已經有超過3000學員學習,廣受好評!
  • ...Java工程師轉型AI的秘密法寶——深度學習框架Deeplearning4j...
    雷鋒網AI研習社按: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巨頭都圍繞深度學習重點投資了一系列新興項目,他們也一直在支持一些開源深度學習框架。目前研究人員使用的深度學習框架有 TensorFlow、Torch 、Caffe、Theano、Deeplearning4j等,而Deeplearning4j是為數不多以Java/JVM為基礎,能與Apache Spark無縫結合,支持CPU/GPU集群分布式計算的開源框架。本文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深度學習框架Deeplearning4j的重要組件,不同環境下的操作用法及實例分享。
  • 超越Keras:深度學習新庫fastai「落戶」PyTorch
    在下文中,論智給讀者帶來的是fast.ai發布的一個簡便、好用的PyTorch庫——對PyTorch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先從這個庫開始試手。隨著網際網路和知識傳播的深度結合,現在在線課程對許多人來說已經不是新鮮事物。在深度學習領域,最受學生歡迎的MOOC課程平臺有三個:Fast.ai、deeplearning.ai /Coursera和Udacity。
  • 機器之心專訪吳恩達,深度學習課程項目Deeplearning.ai正式發布
    作者 | Tony Peng、李澤南編者按:6 月 23 日,吳恩達通過 Twitter 宣布自己離職百度之後的新一步動向——Deeplearning.ai,並宣稱將在 8 月份公布有關 Deeplearning.ai 的更多細節。今日,機器之心獲得消息,Deeplearning.ai 項目正式發布。
  • 全球最火DL課程Fast.ai 2020版今日上線!我們拿到了獨家授權,中文版同步免費放出
    大數據文摘全程參與了課程錄製上線,並且再次獲得了Jeremy獨家授權,攜手「最新版fast.ai課程」重新歸來!這次,漢化版課程視頻不僅依然免費發布,還與美國fast.ai官網同步上線哦~說起這次漢化工作,這次也和fast.ai課程錄製同時開啟。
  • 如果AI框架工具被禁用,中國深度學習框架能崛起麼?
    2021年,發展深度學習技術,需要十分重視的就是深度學習框架。 01深度學習框架受到高度重視 隨著技術的不斷前進和應用的大規模增長,產業開發者們面臨的挑戰,也是日漸地突出。 03深度學習框架,你是時候該學一學了 深度學習框架則提供了進行深度學習的底層架構和接口,以及大量的神經網絡模型,可以減少開發者重複編程的時間和精力,提高深度學習效率,降低應用開發難度。
  • 【深度學習自學指南】微軟&頭條實習生現身說法:我是這樣進大廠的
    深度學習入門非常重要的兩套課程,分別是吳恩達的deeplearning.ai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deep-learningJeremy Howard和Rachel Thomas的fast.aihttp://course.fast.ai
  • 獨家 | kaggle季軍新手筆記:利用fast.ai對油棕人工林圖像進行快速分類(附代碼)
    詳情見這裡:https://www.kaggle.com/c/widsdatathon2019我的隊友(Abundshakur,Halimah,和IfeomaOkoh)和我採用了fast.ai框架來應對這一挑戰。
  • 這是一份超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資源清單(105個AI站點),請收藏!
    ,主流的都涵蓋到,是深度學習從業者不錯的一個導航,歡迎使用!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4~A&&f=49376145):David Silver 深度強化學習課程fast.ai (http://www.fast.ai/): Making neural nets uncool againliuyubobobo (https://coding.imooc.com/class/169
  • 最流行的深度學習框架比較 I Tensorflow, PyTorch, Keras 與 FastAI
    TensorFlow無疑是深度學習框架的重量級冠軍。Pythorch是個年輕的菜鳥,很有風頭。🐝在過去的24個月裡,領先的深度學習框架的情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查看了Monster、LinkedIn和SimplyHired上的招聘信息。我還評估了Google搜索量、GitHub活動、媒體文章、ArXiv文章和Quora主題關注者的變化。
  • 11種深度學習框架影響力對比
    編者按:Jeff Hale根據網上招聘、調研報告、網絡搜索、論文、教程、GitHub等數據,評估了11種深度學習框架的影響力。 現在數據科學領域最熱門的方向仍舊是深度學習。相應地,深度學習框架也處於飛速變革之中。現在最流行的框架,除Theano外,5年前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