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叫獸] 記不記得下面這張圖...
如果2013年有網紅這個詞的話,本田傑德絕對算是當時汽車圈的網紅...
在還不流行溜背的年代,本田傑德的溜背造型絕對驚豔當世。這款車可以說是開創了6座家用車的先河。
這種6座車,針對擁有一到兩個孩子並且三代同堂的家庭,可以一次性讓五到六個家庭成員一起出行。因為普通五座車滿足不了這種使用場景。
繼凌派之後,傑德算是本田家裡第二個基於中國市場研發,但立足於全球擴張的產品線,由日本設計師主導研發。
因此這款車的外觀是脫胎於同樣由日本研發的兄弟車型,思域&思域旅行版。
旅行車在中國市場沒法打開局面是當時公認的事實,而中低端MPV,又看上去像拉客的司機,所以單純的造MPV或者旅行車,沒法在中國市場上立足。
所以傑德打算在一臺車上解決這兩個痛點:裝人、載物。
為了解決這兩個痛點,本田在思域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外形來增加空間,在內部增加座位,以及設計成6座布局,來打造一個全新的品類,跨界車。
傑德一誕生,就豔壓群芳,沒有對手,因為這個6座跨界轎車的定位在市面上找不到第二輛...
而且定位全球車型的傑德,既滿足日本滿大街立體停車庫的1550mm高度限制,又包含一個第三排,如何利用車內空間就成了車型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所以,根據本田的MM理念 - Man Max Machine Min。(乘坐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傑德就設計成了這樣,最低的離地間隙(110mm,奧迪A6的離地間隙是142mm),最高的車輛高度(1535mm,不能再高了)。
車頂後部專為三排乘客設計了尾門一體化玻璃,整個第三排頭頂和後備箱門是一塊整體,因此第三排的頭部空間和壓抑感都處理的很好。
低到幾乎極限的底盤,加上18寸輪轂和溜背造型,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因此傑德當時的廣告讓很多人都看的口水直流。
看看什麼叫一低遮百醜...
你能猜出哪輛車改裝過嗎?天生低趴姿態的傑德,讓很多人慾罷不能。
這款基於九代思域底盤開發的車型,有很多思域的特性,特別針對前後配重設計的軸距,使車輛的操控有先天的優秀基礎。
作為一款動感奶爸的專屬車型,奶爸要的動感外形已經給足了。傑德除了顏值外,到底還有什麼別的特點呢?
首先說說動力。作為一個從轎車基礎上研發的車型,動力總成肯定也是脫胎於轎車。最初,傑德的動力總成是一套1.8L+CVT的組合,這套總成類似於早期別克、日產的風格,一個字,肉。
比如早期別克凱越的1.8L,或者是後來的騏達1.6/2.0,想超個車還得猶豫半天,只能基本滿足日常需求。去年傑德改款後,換了思域那套秒空氣的1.5T+CVT,本來以為可以雄起一下了...
但傑德基於轎車開發成旅行MPV的問題就產生了,首先調教方向是偏重平順穩定,其次是傑德比思域多出300公斤重量,相當於思域車裡長期坐了倆成年男性。可想而知動力也完全沒有什麼看點了。
在配置方面,日系一直是落後同級的,跟大眾一直上新技術不同,日系喜歡把錢都花在質量穩定性上面。
比如傑德的中控,讓人以為是一個大尺寸觸控螢幕,但實際上顯示區域只有中間的一塊,感覺質感瞬間就下來了,像極了華強北淘回來的改裝件。特別是這個雙跳燈按鈕...實在是不搭。
所以配置和動力,都不是傑德所擅長的領域,靈活多變的乘坐和行李空間,才是他的主戰場。
傑德在2013年剛推出的時候,普通家庭用戶還沒人會考慮MPV,一方面國產自主品牌都是以微面為主的低價產品,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則都是以商務為主的高價產品,因此這個需求一直沒法得到滿足。
12-18萬的三代同堂家庭的出行車輛,市場上沒人做,那麼本田就先做了。
本田看中這個時機,讓傑德果斷上市,唯一可以作為競品的馬自達5、大眾途安,價格都超了一點,而且外觀、配置都完全跟不上。
當年傑德的6座可以說是引領潮流的。本田其實是搶在別的品牌之前,提前預見到了中國市場將來的家庭結構改變,瞄準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出行需求用戶。這步棋下的不可謂不快。
然而現在,競爭格局已經變了。
去年10月上市的6座家用MPV:GL6,同樣定位一家三代五、六個人一起出行的需求,一上市就把身為6座家用轎車的傑德按在地板上摩擦。
這一點不能怪傑德產品力差,只能說,在商務MPV一直領跑的別克,把手伸向低端和民用領域,是具有先天品牌認知優勢的。
GL6這個造型,優缺點同樣明顯。
缺點是讓人沒法不聯想到商務氣息濃重的GL8和化身為接客司機的駕駛員。但是優點是讓潛在用戶已經100%認可,坐在後排是比較舒適和有面兒的。
GL6共上市了三款車型,價格區間為14.49萬到16.69萬,而傑德的6座車型有兩款,價格分別為14.99和17.99,兩款車的終端價格基本重合。
從外形上別克GL6輸在時尚動感,但是贏在「價格感」強。傑德脫胎於思域,GL6脫胎於GL8。作為兩款車型的基因,GL8的價格是遠高於思域的。
所以選擇GL6雖然不夠帥,但是夠有逼格。
先來看看兩輛車的配置,雖然傑德定位更年輕時尚,但配置上卻沒有給年輕時尚的購車者們多少興奮點,反而是GL6有些驚豔,比傑德多了前後駐車雷達、自動泊車入位、遠程啟動、衛星導航、四門車窗一鍵升降、後視鏡加熱。
內飾上都使用的非對稱布局,但別克GL6在內飾的品質感上是要超越傑德的。本田的內飾一向沒什麼可說的點。
GL6在外觀設計上,與傑德也有些相似,都是比較扁平的車頭,但是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都比傑德大一號。
那麼GL6的空間水平怎麼樣呢?很多人吐槽說第三排還是不行。但根據我在4S店親身觀察,往往是平時作為駕駛員的車主自己到第三排嘗試感受,然後回到駕駛座在對比一下空間感受。
這樣得到的結論必然是不夠用了...
但實際上根據我自己試坐感受,這個第三排座椅並不難受。至少相比傑德來說舒服很多了。別說傑德在第三排頭部位置搞了個天窗,GL6就算沒搞這個天窗,頭部空間也絕對夠用。
但是不管是傑德6座,還是GL6,後備箱都沒法看,同類的豐田逸致和大眾途安也是同樣的寒酸。
裝人、裝物,只能選一個,是這類車型的普遍通病,車內空間就這點,想弄個大尾箱出來,要麼犧牲第三排空間,要麼犧牲尾箱空間,如果真的想多裝點東西,不放倒座椅是不可能的。
再說說說進出第三排的頭疼問題,都是四門,都沒有移門,都是222布局,兩家的處理有什麼不同呢?
傑德的2排中間過道都比較窄,人是過不去的,只能放倒二排座椅,讓人進入第三排。
GL6的第二排中間過道可以走人。
作為一個6口家庭的成員,GL6的解決方案要好操作一些...特別是對於年紀大的父母來說。
因為5、6口人的家庭出行,排位基本上是這樣的:夫妻坐前排,二排坐一名兒童+一位老人或者兩名兒童,第三排坐老人。或者第三排坐兒童,第二排坐老人。
所以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互動會較多,如果孩子在第三排,第二排可以從中間過道跨過去一點,幫助第三排系安全帶。
總結一下6座的用車空間和座椅布局,應該這樣理解。6座車是讓5個人坐的更舒服,讓6個人坐的不那麼尷尬,6座並不能讓6個人都很舒服!
試想一下,一輛5座車,塞進兩個安全座椅後,還能坐人嗎?不能。同樣的,塞進一個安全座椅以後,還能坐4個成年人嗎?很難。
所以選擇6座車的人,心態要放平,不是說你花錢買了這輛車,就必須每個座位都非常舒服非常大,這種心態你還是去買7座MPV吧,7座SUV也滿足不了你。
反過來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真的需要7座MPV嗎?其實也不需要吧,多一個位子並沒有什麼用。
最後再來看以上兩款六座車的選購,無非就這麼四個點:1,空間必須滿足4個人坐的舒服,6個人坐的湊合,第三排不能太憋屈;2,第三排必須方便乘客出入,特別是方便兒童老人;3,定位必須精準,外觀和功能設計都必須貼合應用場景;4,配置豐富、實用,保障一家人出行安全。
在上面四點上,別克GL6作為後來者,更平衡一些。它是一款定位清晰的居家出行的車型,配置更多,調教更偏向舒適性,方形的車身也讓乘坐更加舒適。雖然後排乘客進入不太方便,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再說現在1.5T地球夢又出了事,6座傑德又小眾,後期的保值率鐵定十分堪憂...
So,該如何選擇一臺靠譜的6坐車,你應該心裡有數了吧。(文/車友號 車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