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史上最嚴擇校令、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組建74個教育集團、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1月5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教育局獲悉了一組「十三五」期間瀋陽教育大數據。
教育發展更公平
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
749個大班額班級歸零
目前,瀋陽學前教育資源普惠率達到80%,出臺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認定與管理相關規定,建立與公益普惠要求相適應的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分擔機制。
在全面消除大班額方面,採取新建改擴建學校、新增教學班,嚴格招生管理、統籌城鄉師資等方式。2016年,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有82個,56人以上的大班額667個。到2019年底,已全面完成大班額消除任務,實現56人以上大班額歸零。
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目前全市共組建74個教育集團,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承辦全省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現場會,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城鄉一體化統籌推進發展。投入21.5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解決大班額工程、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中小學廁所改造等。
教育內涵建設有效提升。「立德樹人」的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建設正細化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十三五」期間,共培育遴選出瀋陽市教育專家33人、市優秀校長134人、瀋陽市首席教師128人。
民生關切有回應
新增291所幼兒園
中小學入學實現「零擇校」
為化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瀋陽市進一步加大新建改擴建及綜合改造幼兒園力度,五年新增幼兒園291所、新增學位1.7萬個。學前獎補由原來2013年每生每月100元提高到2018年最高補助每生每月365元。建立起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機制。
針對「課後三點半」問題,全市中小學校實行「彈性離校」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約2億元專項經費。2019-2020上學期,全市54.8萬名學生參與,小學、初中、高中的參與率分別為97.7%、94.6%和98%,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為「擇校熱」降溫。一方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到2019年底,全市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達到84.8%,優質化普通高中達到91.3%。另一方面,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陽光分班」和普通高中均衡編班工作。實施史上最嚴擇校令,中小學入學實現零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