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

2021-01-09 金臺資訊

實行史上最嚴擇校令、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組建74個教育集團、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1月5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教育局獲悉了一組「十三五」期間瀋陽教育大數據。

教育發展更公平

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

749個大班額班級歸零

目前,瀋陽學前教育資源普惠率達到80%,出臺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認定與管理相關規定,建立與公益普惠要求相適應的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分擔機制。

在全面消除大班額方面,採取新建改擴建學校、新增教學班,嚴格招生管理、統籌城鄉師資等方式。2016年,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有82個,56人以上的大班額667個。到2019年底,已全面完成大班額消除任務,實現56人以上大班額歸零。

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目前全市共組建74個教育集團,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已覆蓋409所學校。承辦全省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現場會,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城鄉一體化統籌推進發展。投入21.5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解決大班額工程、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中小學廁所改造等。

教育內涵建設有效提升。「立德樹人」的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建設正細化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十三五」期間,共培育遴選出瀋陽市教育專家33人、市優秀校長134人、瀋陽市首席教師128人。

民生關切有回應

新增291所幼兒園

中小學入學實現「零擇校」

為化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瀋陽市進一步加大新建改擴建及綜合改造幼兒園力度,五年新增幼兒園291所、新增學位1.7萬個。學前獎補由原來2013年每生每月100元提高到2018年最高補助每生每月365元。建立起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機制。

針對「課後三點半」問題,全市中小學校實行「彈性離校」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約2億元專項經費。2019-2020上學期,全市54.8萬名學生參與,小學、初中、高中的參與率分別為97.7%、94.6%和98%,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為「擇校熱」降溫。一方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到2019年底,全市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達到84.8%,優質化普通高中達到91.3%。另一方面,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陽光分班」和普通高中均衡編班工作。實施史上最嚴擇校令,中小學入學實現零擇校。

相關焦點

  • 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多年來,和平區在學前教育「名園+分園」、高中教育「名校+合作校」的實踐探索基礎上,將義務教育階段所有中小學全部納入教育集團,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全覆蓋,不斷促進教育公平,擴大優質教育輻射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 我市新增24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
    孩子關乎著未來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至關重要  日前,常州市教育局公布  2020年常州市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名單*本次投票僅作互動  今年,全市24所中小學申報「新優質學校」創建評估。
  • 瀋陽優秀教育資源傾向高檔小區
    查看地圖)開辦的分園今年9月份就要開園,他女兒進幼兒園的問題解決了。  和平區是瀋陽市教育資源秀的一個區。隨著長白島地區高檔社區的開發建設,一些高收入、高文化程度的新市民進入瀋陽,出現了群眾對優質教育廣泛需求和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於是,和平區區委、區政府結合長白島地區開發總體規劃,調整了該地區的教育布局,將南寧幼兒園、鐵路第五小學等名園名校引進長白島。用他們的先進辦學理念、優質教育資源和管理經驗,在較短時間內打造出既具名校優勢又有自身特色的新名校。
  • 擴充熱點學校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
    為努力擴大教育資源,全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而這其中的「一體化辦學名校帶動」,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讓城區的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好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名校+」的教育。1「名校+分校」模式擴充熱點學校騰籠換鳥,出城入園。近3年,蘭州市想方設法擴大教育資源,利用省市職業院校「出城入園」契機,把院校原址優先用於開辦中小學和幼兒園。
  • 到2022年,溫州將實現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全覆蓋
    5月22日,記者從召開的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溫州市集團化辦學將迎來3.0版本時代,未來將組建緊密型、聯盟型、合作型、託管型四種形式的教育集團,通過教師隊伍聯動、課程教研聯合、德育活動聯辦、績效考核聯評等方式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力爭到2022年,實現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 寧夏:「網際網路+」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18年以來,寧夏同心縣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建設,在數字校園建設、在線課堂打造、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促進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心縣全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尤其是向農村薄弱地區傾斜。
  •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桐鄉一學校以「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實施精準幫扶...
    相距大約800裡,城鄉兩所學校的同學可以同上一堂課,這得益於「全面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教育』,推進1000所中小學校結對幫扶,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省政府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實驗中學與開化縣蘇莊鎮初級中學成為省域內城鄉結對學校,開啟為期3年的結對幫扶工作。智慧教育猶如一道光,照耀著孩子們的心靈,孕育著無邊的夢想。
  • 於洪新城: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優質學校
    11月5日,記者從于洪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於洪新城規劃建設12所中小學,南京街第一小學、鐵路第五小學、南昌中學三所學校的合作校也將紛紛落戶,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讀好書,上優質學校的夢想將陸續實現。  「名優校」合作新建校即優質校  今年以來,于洪區委、區政府針對於洪新城地區城市化水平不斷加快、人口數量激增的現實狀況,深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下決心將於洪新城地區建設成為興辦教育的熱土。一方面,在於洪新城地區規劃新建12所中小學校,建成後將為該地區新增學位23490個。
  • 信息化助力 全市城鄉義務教育寬帶網絡全覆蓋
    來源:淄博新聞網近年來,淄博市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質量共同提高的重點和突破口,通過改善城鄉學校信息化辦學條件、推進城鄉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等舉措,探索全市未成年人教育協同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
  • 寧夏久久為功助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去年以來,寧夏將南部山區9縣(區)與銀川等地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結對,開展城鄉聯動教學(教研)行動,通過線上線下開展規模化城鄉教育融合互動,探索推進優質教育擴面延伸、加快城鄉學校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今年5月,在區域集團化辦學的基礎上,自治區教育廳組織銀川第二十一小學、銀川唐徠中學西校區、吳忠市第三中學等全區10所優質學校結對幫扶西吉縣10所中小學,拉開了全區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結對幫扶農村薄弱學校的序幕,形成了「優質學校 薄弱學校」「優質學校 新校 農村學校」互助聯盟。
  • 寧夏同心:「網際網路+」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新華社客戶端寧夏頻道7月17日電(記者張亮、馬麗娟)2018年以來,寧夏同心縣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建設,在數字校園建設、在線課堂打造、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促進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心縣全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尤其是向農村薄弱地區傾斜。
  • 安徽天長:「四大行動」夯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路
    作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項重點民心工程,該校建成後,各種「標配」一應俱全,大班額現象隨之徹底解決。聚焦「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目標,近年來,天長市積極打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優質版、升級版,力爭2021年通過國家級認定,率先在全省實現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入優質均衡行列。
  • 瀋陽四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有變更
    瀋陽市教育局今日(1日)印發通知:經瀋陽市奉天學校等四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申請,瀋河區教育局、瀋北新區教育局、蘇家屯區教育局及新民市教育局分別覆核並向瀋陽市教育局報備,現對2020年瀋陽市奉天學校等四所學校招生計劃的部分內容變更如下:1.瀋陽市奉天學校招生範圍由「瀋河區」變更為「瀋陽市」。
  • 巢湖擴大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巢湖消息 8月20日上午,巢湖市世紀新都小學半湯校區正式揭牌,標誌著巢湖市與安巢經開區在教育工作上實現了深度融合,也為巢湖市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探索教育集團化辦學思路注入新動力。
  • 瀋陽四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有改動
    圖文無關近日,懶叔從瀋陽市教育局獲悉:經瀋陽市奉天學校等四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申請,瀋河區教育局、瀋北新區教育局、蘇家屯區教育局及新民市教育局分別覆核並向瀋陽市教育局報備,現對2020年瀋陽市奉天學校等四所學校招生計劃的部分內容變更如下:1.瀋陽市奉天學校招生範圍由「瀋河區」變更為「瀋陽市」。
  • 安嶽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供餐模式全覆蓋
    安嶽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供餐模式全覆蓋9.3萬餘學生免費吃上放心營養餐近日,安嶽縣寶華九年制學校橋龍村小學內,工人們佩戴好圍裙和頭套,精心準備當天的營養餐。橋龍村小學是安嶽縣享受到「兩葷一素一湯」營養餐的義務教育學校之一。
  • 新增3所!青羊區「新優質學校」達16所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19 年義務教育階段「新優質學校」驗收合格名單共計65所學校入選(限於篇幅,僅截取圖片前部)截至目前包括新增的3所在內全區義務教育段已認定「新優質學校」達16所▼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新優質學校」是成都市教育局組織評估、認定的辦學條件優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簡稱「新優質學校」。
  • 合肥市義務教育 城鄉學校結對合作
    近日,合肥市義務教育城鄉學校結對合作儀式(廬江站)在廬江二中隆重舉行,合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張紅貴,蜀山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波、蜀山區、高新區、經開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結對合作儀式上,廬江縣介紹了廬江的人文歷史及教育現狀,宣讀了《蜀山區、高新區、經開區與廬江縣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合作工作方案》。孫波介紹了蜀山區教育資源優勢特別是集團化辦學豐富經驗。近年來,蜀山區以「緊密式教育集團」為主要模式,探索出一條「一體化辦學」的管理機制,先後組建義務教育集團11個,覆蓋全區39所學校,學校覆蓋面達到70%。
  • 瀋陽將建42所小學、21所初中、4所普高
    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新建42所小學、21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確保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公務員收入水平。在編與非在編教師同工同酬。近日,瀋陽印發《瀋陽市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到上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