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時不時來點小毛病,比如發燒感冒就是常有的事。其實,普通發燒在家護理就好,過不了幾天孩子就能很快恢復,民間也有很多退燒的好方法。下面,育姐就給大家介紹小兒退燒最好土辦法。
小兒退燒最好土辦法
孩子發燒不退,使用這些土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退燒效果:
1.冰袋冷敷
大家可以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先放在冰箱裡冷凍,等到冰袋從凝膠狀態變為固體後取出,然後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孩子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冷敷。
2.熱水泡腳
用熱水泡腳不但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幫助孩子緩解發燒帶來的不適感,還有助於降溫。大家可以在小桶或足盆裡倒入三分之二的水,水溫在40度左右略高於平時,讓孩子感覺可以適應即可。孩子泡腳時,大家要給他揉搓腳丫,從而加快血管擴張,讓孩子感覺舒服。
3.溫水洗澡
給孩子洗溫水澡是很好的散熱方法。孩子發燒時精神狀態尚佳,可以給他多洗澡。洗澡時,將水溫控制在27℃-37℃之間為好。請注意,不能給孩子洗熱水澡。熱水澡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量,極易造成缺氧缺血的現象,導致病情惡化。
小兒體溫多少度是發燒?
對很多新手父母而言,孩子發燒可不容小覷。如果護理方法不正確,甚至會引發非常嚴重的併發症。那麼,小兒體溫多少度是發燒呢?
正常情況下,孩子腋下的體溫在36℃-37℃之間,體溫大於37.4℃即為發熱。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在一定範圍內波動,超過37℃就是發燒了,體溫在37.5℃-38.4℃之間是低燒,體溫超過38.5℃就是高燒了。請注意,每個孩子身體狀況不同,要根據他的體質具體判斷。
如果測量肛溫,正常孩子的基礎體溫是36.9℃-37.5℃,如果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就算是發熱了。其中,體溫在38℃附近波動是低燒;體溫在39℃以上就是高燒了。連續發燒兩個星期就是長期發燒。
通常而言,孩子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低03℃-0.5℃,腋下溫度又比口腔溫度低0.3℃-.0.5℃。
孩子發燒時,大家應先用物理降溫法幫助他退燒,當體溫大於38.5℃時,方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退燒。在使用藥物降溫時,同時也應使用物理降溫法進行配合。
以上這些就是小兒退燒最好土辦法,非常簡單,能幫助寶寶儘快恢復~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