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姑娘到哈佛大學?仰仗母校臨一中

2020-12-11 網易新聞

2020年3月7日,臨汾一中2016屆畢業生(文科503班)朱安迪收到哈佛的offer(錄取通知書),得知這一喜訊,全體一中人倍感振奮、自豪。朱安迪申請了14個學校,在已出結果的12個學校中,她拿到了11個學校的offer,她的卓越、她的風採將在這個平靜的小城掀起火熱的沸騰。快來認識下她吧!

夢想從來都不遠

一個真實的現在可以開墾一萬個美麗的未來。

這是復旦送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句話,也是最能表達我現在心情的話。

2016年6月24日,看到高考成績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人生還沒開始就已經一片慘澹了。一邊祈禱老天加上自招的30分一定要讓我上人大,一邊不得已在有限的選擇裡報志願。無奈天不遂人願,我還是沒收到人大的通知書,去往華東政法大學。

也許是命運,我接觸到上海的插班生考試,知道還有一次進入復旦的機會。當時的心情,就像失足跌落懸崖,醒來卻發現自己掛在一棵歪脖子樹上,還有得救。經過一年「一個人的高四」,如願以償。那一年我常常想,我又沒做過什麼壞事,為什麼要故意給我一道這麼難的題呢?但後來我知道了答案。

STUDY●

●在玉樹支教

在復旦的日子充滿了新奇與挑戰,但更充斥著焦慮與壓力,完全不是長輩所說「上了大學你就輕鬆了」。學校裡的分野特別明顯,金字塔尖上的就那麼幾個。沾沾自喜的「啞巴英語」,在那流利的口語面前敗下陣來。當我還在一句一句啃英文文獻的時候,他們已經熟讀法語原版和老師談笑風生說著我聽不懂的話,拿遍國內外所有我聽過還是沒聽過的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努力掙扎在按時交作業的普通人遍地都是。明明抓著通知書的那一刻就覺得踏上了光明坦途,現實卻是還沒飛起來就落地了。我怎麼就變得這麼渺小無名了呢?

仔細一想,自己的努力遠達不到去自我懷疑、比拼天賦、埋怨不公的程度。準備考插班生的日子,讓我突然發現在高中的學習其實自己只付出了50%的力氣,因為覺得很簡單所以開始輕視。進入大學後,期末努努力運氣好就能考得不錯,便覺得該放鬆休息了。但校園裡所有的見識和經歷,還有不甘心,讓我明白,像慘澹的高考成績那樣看似偶然的結果,其實在過程中都有它註定的必然。只有一直努力下去,才能盡力做好一個普通人。

在倫敦政經大學上summer school

出國讀書的念頭從高中就有。當時計劃著去人大讀法學,將來去哈佛念JD,畢業後做一個美劇裡那樣的律師。所以在大學裡,我選修法學課程,但無奈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因為在校媒的快樂體驗,便去報了新聞的第二專業,去《第一財經》實習;但四個月的記者生活只有寫不完的稿件、趕不完的ddl、還有無法落地的新聞理想,巨大的不適感讓我最終放棄。我始終在探索「自己喜歡什麼」、「自己能做什麼」、「自己適合做什麼」,希望找到一個集合三者的答案,最終直到大三才確定了心理學。

但出國留學與保研、考研不同,不僅要求一定的專業成績,還需要語言考試、科研經歷、個人文書、以及與所申專業相關的實習。於是2019年,我做了三份教育和心理相關的實習;往返於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為了取得滿意的語言成績,託福和GRE一共考了9次;給陌生的心理系老師們發很多封郵件,最終加入課題組彌補了科研上的空白。回想過去一年,擁擠的早晚高峰地鐵,不斷推翻重寫的文書,做不完的成績認證交不完的材料,還有無數個因為太累和焦慮而崩潰痛哭的夜晚。和朋友們聊天,不論考研、保研還是一起申請,彼此能做的只有加油打氣,畫餅充飢。就像身處鏡子迷宮裡,他和你同哭同笑並肩行走,但最終的喜怒哀樂只有自己消化。要做的事情太多,所有情緒必須及時清零,哭過發洩過,睡醒了那就繼續去做。自己是唯一的畫餅者,唯一的執行者,唯一的監工人。而且我始終認為,100分的目標才可能取得80分的結果,所以從準備申請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給自己畫了一張巨大的餅——我要去哈佛。

2020年3月7日,打開郵箱,收到哈佛的offer。做過的夢成真了。比起其他同學集齊哈佛耶魯斯坦福的博士,我真的無比普通(斯坦福只給了我待定)。但我知道,我跳到了最高,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怕自己沒學上,申請了14個學校,現在已出的12個學校中,拿到了11個offer。真的是太好的運氣獲得意料之外的大豐收。我學會了一件事,從前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卻說不出到底想怎樣,而整個申請季就是不斷逼我搞清楚我到底要什麼。不斷嘗試,不斷試錯,一旦確定,就低頭去做。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選最好的。在追逐答案的路上,最終自己就變成了答案。

在等結果的日子裡,翻到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朋友寫給我的留言,「自己的路一定要自己走的漂亮」。是啊,我就走這一次,一定要對得起自己。最後,借裡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的一段話,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喪。你想,如果春天要來,大地就使它一點點地完成,我們所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會比大地之於春天更為艱難」。

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漂漂亮亮的走好自己的星光大道。

編輯:趙康

圖片:郭麗麗

來源:山西省臨汾第一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喜報:臨汾一中2017屆畢業生從中北大學保送中科大攻讀碩士研究生
    ——臨汾一中  528班 冀萌盟  日升月隱,花開花落,所有的繁華在塵世的起起伏伏中都已散盡。三年中的點點滴滴,此刻如同潮水般全部湧上思緒,從高一的矜持到高二的活潑,高三的成熟,臨汾一中的一切默默地見證了我們的每一次成長。日子總在不經意間慢慢逝去,仍記得高三時各奔東西時的不舍,仍記得離開一年後再次相見時的喜悅,仍記得...原來我離開母校已三年有餘。  三年後的我,順利保研到自己曾經喜歡的學校,卻始終不會忘記當年高考失利時那個頹廢的自己。
  • 臨汾一中高考成績單,響噹噹!
    這也是一份「日盛」的成績單延續了臨汾一中  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部署和全力支持下,臨汾一中每年從教育部直屬六所師範大學及重點綜合性大學招聘教師有著百年積澱的臨汾一中恰是這樣,始終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立自強,讓他們不致沉溺世俗而迷失自我。其充滿詩意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高端多維、整體和諧地發展、成長著,守護著師生的精神家園。
  • 臨汾一中舉行2020屆學生「雨露工程」 助學金發放儀式
    臨汾一中舉行2020屆學生「雨露工程」 助學金發放儀式「雨露工程」助學金發放儀式為幫助我校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畢業生順利接受高等教育, 9月3日上午,臨汾一中舉行「臨汾一中雨露工程,為有這樣關愛我們的社會愛心人士而深感幸福,我們從內心深深感謝為我們付出的人,是你們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更給了我們心靈的支持和慰藉,今天,我們從這份愛中汲取了力量,明天我們一定會以更多的愛來回報母校,回報社會,讓愛的力量傳遞下去!
  • 【校訊】臨汾一中校長張楊管在臨汾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做典型發言
    ,很榮幸能接受大家的檢閱,也真誠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對臨汾一中一直以來傾注的支持、幫助和關懷。臨汾一中清北錄取人數從2016年的3人,逐年遞增,一直到今年的7人,一本A類錄取670人,一年一個臺階。被保送清北研究生、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等一大批一中的畢業生紛紛給母校報來喜訊,我們以此不斷對學生進行反哺家鄉、建設「大美臨汾」的教育,呼籲「良禽擇棲鳳歸巢」,拓展聯絡臨汾的人才資源,凝聚全體一中人共同擘畫臨汾美好明天。
  • 2020高考臨汾文、理科狀元出爐,臨汾一中、侯馬一中摘走桂冠!
    今天上午,隨著2020年高考成績的正式揭曉,備受關注的臨汾高考狀元炙熱出爐。臨汾一中和侯馬一中將文、理兩科狀元各收入囊中:臨汾一中高三(1725)班的田雨同學以644分奪得我市2020年高考文科第一名;侯馬一中高三的張佳悅同學以697分摘走我市2020年高考理科第一名。
  • 臨汾一中6人被清華大學錄取,200多人被985高校錄取……
    看文之前,請先點擊上方《圖說臨汾》關注!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力副書記龍清林教授蒞臨臨汾一中
    12月8日上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力副書記、龍清林教授一行來我校交流訪問。臨汾一中校長張楊管在辦公樓會議室與王力副書記一行親切交流,就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融合發展問題、派優秀師生到西北農林大學研學交流問題交換意見。
  • 臨汾12所學校高考喜報匯總,快看看你母校成績如何
    臨汾一中2020年高考我校再創輝煌,應屆生參考人數1389人,達二本線B以上1362人,達線率98%。其中達一本線1089人,達線率79.9%。1725班田雨同學以644分榮獲臨汾市文科狀元;1701班史笑屹同學以694分榮獲臨汾市理科第二名。 清北及高分段人數取得重大突破。
  • 蔡英文母校承認一中 「小英」不爽要找母校說叨
    蔡英文母校認同一中原則,校內地圖上臺灣和大陸「顏色一樣」。  中國臺灣網4月5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有一個地球裝置藝術品。這個碩大的巨型地球雕塑上,原本將大陸與臺灣分成不同顏色,結果引發大陸留學生抗議。為此,倫敦政治經濟學院3日找來大陸與臺灣留學生開會,最後決議把臺灣塗成和大陸一樣的顏色,並且把臺北從「首都」標記改為城市標記。
  •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9月14日上午,我校一九五七屆高中三班學生郭洪岐與夫人一行回母校參觀。於校長熱情地陪同郭洪岐先生參觀了一中校園。郭老雖年過八旬,但仍精神矍鑠。重返母校,難掩郭老內心的喜悅和激動。
  • 中央音樂學院潘振宇:致我的母校——臨朐一中
    時光飛逝,轉眼間從一中畢業已經三個多月了。雖然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但我還是想把對母校的懷念、對恩師的感激之情寄托在這封信中。
  • 青島一中畢業學子重回母校,特別的祝福把老師惹哭了
    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  每年的教師節期間,青島一中優秀學子黃曉明都會為母校的老師們送上黃曉明「優教獎」,這個經典項目已經常駐一中師生心中並走過了五年。2020年,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10位一中教師在大家的祝福聲中走上臺前,分別領取到了鮮花和5000元的大紅包。
  • 青島一中畢業學子重回母校 特別的祝福把老師惹哭了
    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每年的教師節期間,青島一中優秀學子黃曉明都會為母校的老師們送上黃曉明「優教獎」,這個經典項目已經常駐一中師生心中並走過了五年。2020年,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10位一中教師在大家的祝福聲中走上臺前,分別領取到了鮮花和5000元的大紅包。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亓佳彤向母校泰安一中捐贈個人作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侯海燕 通訊員 王麗「這裡是泰安一中。這裡是許多人生命中,重要的一站。來往行道匆匆,可當他們站在操場上、穿梭於樓道間、埋頭在書本中時,人們希望,他們的胸懷裝有道義,目光投向遠方……」這是泰安一中畢業生亓佳彤《秉燭展望》中的文字。
  • 臨汾市中考成績公布:臨汾一中596.5分依舊霸氣
    臨汾市教育部門公布了2020年當地中考成績及各類錄取分數線,小編給大家摘錄如下:其中公立高中:臨汾一中排名第一,臨汾三種排名第二,然後是翼城中學跟襄汾中學。民辦高中當中:臨汾同盛實驗中學的574.5分,排名第二的是臨汾同盛中學的546.5分,然後是臨汾新華中學的526.5分。
  • 哈佛學霸,一個真實的何江
    ,其母校寧鄉一中昨舉行座談會,師友講述他們眼中的他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最近,走上哈佛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大陸第一人何江博士火了。昨日,寧鄉縣學習宣傳何江座談會在其母校寧鄉一中舉行,何江的父母、班主任、老師及同學、學弟學妹們,講述了這個他們眼中不一樣的孩子、學生和學長。  學成會考慮回國,計劃在寧鄉開公司  美國東部時間5月26日,哈佛大學第365個畢業典禮日。
  • 桃李春風母校情——記範縣一中校友陳家重
    走進範縣一中的大門,左面就是校友陳家重捐建的桃李園。桃李園佔地16畝,設計精巧,風格獨特。徜徉在桃李園內,長廊蜿蜒,曲徑通幽,花草繁茂,綠樹遍布,聖人雕塑莊嚴肅穆,名人石刻點綴其間,優雅秀美,如詩如畫。桃李園建成以來,這裡成為全體師生怡神娛心調節張馳的絕佳之地。
  • 母校承認一中,蔡英文氣炸:我們不會從地球消失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母校認同一中原則,校內地圖上臺灣和大陸「顏色一樣」。中國臺灣網4月5日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有一個地球裝置藝術品。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於社會科學的大學,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並稱為「英國G5大學集團」,更被譽為世界領先的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這也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母校。蔡英文母校認同一中的消息傳回島內,氣得「獨派」勢力跳腳。
  •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2019-09-19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鄉男孩何江:希望在哈佛看到更多長沙學子
    哈佛演講男孩何江與母校師生跨洋交流 「希望在哈佛看到更多長沙學子」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愷安)「10多年前,我也坐在你們的教室裡讀書。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早日實現自己的目標。」昨日,被譽為「走上哈佛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大陸第一人」何江博士,通過視頻與母校寧鄉縣壩塘鎮南田坪中學師生進行交流。 「當年我在這裡讀書時,條件遠沒有現在這麼好。現在學校的教學、學習環境比那時好多了。」何江說。據介紹,近三年來,寧鄉縣壩塘鎮政府先後投資1.2億元,對全鎮多所學校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其中,南田坪中學新修了教學大樓、田徑場、教師公寓等基礎教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