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百年名校臨汾一中
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
「驚豔」的成績單
成績單
清北達線人數創出新高7人收到清華、北大錄取通知書1人收到香港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
應屆生達線創歷史最好水平一本達線率79.9%二本線B以上達線率98%
尖子生表現優異1725班田雨同學以644分榮獲臨汾市文科第一名1701班史笑屹同學以694分榮獲臨汾市理科第二名
高分段人數密集理科680分以上7人650分以上59人600分以上358人文科62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21人文理科600分以上共計379人
這是一份「全盛」的成績單
一本達線率、優生率、清北達線率
都取得重大突破
首次佔據全省
文理兩科百名第三的位次
超越了省內眾多名校
各個班級亮點頻現
大批優秀生如
繁花滿樹 光彩照人
這也是一份「日盛」的成績單
延續了臨汾一中
高考成績連年攀升的態勢
勾畫出一道教學質量
持續走高的動人曲線
教學質量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師質量的競爭,建設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隊伍,是一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部署和全力支持下,臨汾一中每年從教育部直屬六所師範大學及重點綜合性大學招聘教師。2011年至今,他們補充了百餘名來自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的教師。
學校全面啟動了「青藍工程」及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把「塑名師」作為一個新的起跑線,先後舉辦「雙百雙優」比賽、「樹標兵塑精品」活動,涵蓋板書大賽、即興表達、演講比賽、匯報課等各種形式,促進年輕教師上臺階,成名成家,脫穎而出。
教育家蔡元培說,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有著百年積澱的臨汾一中恰是這樣,始終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立自強,讓他們不致沉溺世俗而迷失自我。其充滿詩意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高端多維、整體和諧地發展、成長著,守護著師生的精神家園。
校園內,牆壁文化、石頭文化、雕塑文化、園林文化,徜徉在圖書藝術樓、文化長廊……每一面牆壁都「說話」。益智亭、崇德亭、向善亭、尚美亭裡,師生三三兩兩相對而坐,切磋琢磨,笑語盈盈……學子在這樣的環境裡自然會受到濡染,內秀於心,外毓於行,知行合一。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子們的個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發展。每年的「三節兩周」(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感恩周、法治教育周)活動讓學生視野更加寬廣、個性得以飛揚。
學校成立多個學生社團,先後有五百餘學生在中國青少年機器人聯賽、香港「創協杯」機器人大賽、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及全國啦啦操總決賽等各項賽事上獲得驕人戰績。
設定分級分層培養目標,讓每一個學子在原有程度上不斷進步。做好培優揚長,從高一年級後半學期開始,進行生涯規劃,建立梯隊生制度,對其成績與能力提出明確要求,確立奮鬥目標。
抓住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有效勵志活動。高三年級開展了一系列極富特色的勵志活動。高考300天動員大會、200天衝刺高考勵志遠足活動、百日誓師大會、「馬到成功」趣味對抗賽、「歡歌暖語為你壯行」文藝晚會等。難忘「馬到成功」趣味對抗賽上,同學們「搭船過河」「戰船渡河」「摸石過河」,你追我趕,歡笑匯成海洋。更難忘「祭孔明志」活動中,全體師生誦讀儒家經典《大學》,感受古聖先賢智慧,生發出胸懷天下、報效國家的宏大氣魄……
一系列育人舉措,讓一大批擁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優秀學子成為傑出人才後備團隊。
全市文科第一名、1725班學生田雨在寫給母校的留言中這樣說:
「我很幸運成為臨汾一中這所百年名校的學生。一中給了學生最好的平臺和最好的資源,把發展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天地裡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精彩」。
全市理科第二名、1701班學生史笑屹的留言是:
「一中給我的不僅有知識體系、知識營養,更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與人格培養。這些都讓我受用終身。」
1723班劉爽喜獲全市文科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在寫給學弟學妹的信中說:
「老師們的精彩課堂,同學們的時時陪伴,校園的處處美景,讓我成為一個全面發展、有視野、有素養的個體。無論走到哪裡,我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一中的學生,是您給了我拼搏的動力和勇氣。」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全球
但它沒有影響到一中人的鬥志
恰恰從另一個角度
激發出一中人
舍小家為大家的
犧牲精神 奉獻精神
同時間賽跑
與困難較量
全面打贏了疫情期間
教育教學的攻堅戰
「一切為了學生」的超常付出,換來了全線飄紅的成績,再一次擦亮了臨汾一中的名校品牌。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如今,站在新起點上的臨汾一中又一次自覺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站在了高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潮頭。就在暑期,臨汾一中教育集團浮山分校、臨汾二中分校、第一實驗中學分校、蒲縣高中分校先後掛牌。肩負著教育航母舵手使命的臨汾一中,將帶領眾多學校乘風破浪,共濟滄海。
文 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