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來說,出國深造幾乎是他們必然的選擇。這些家長送孩子出國的目的是好的,希望他們接觸不同的環境,能夠增長眼界,增長知識,最後學成歸國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
不可否認的是出國留學之後確實有許多棟梁之材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其中家喻戶曉的錢學森同志就是一名「海歸」。但是並不是出國的人就都能夠學有所成,為國家作出貢獻。也有一些人出國只是為「鍍層金」,就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而言,他們都不一定比得上在國內的人。最近就有一個人表示她的弟弟就是個廢物,留學八年花費了300多萬,畢業回縣城考公務員。
美利堅留學八年,花費300多萬後去縣城靠公務員。
這個人表示他的弟弟高中畢業之後留學美利堅八年,在疫情時回國,在北上廣深鄭轉了一圈之後,沒有找到適合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回到縣城考了公務員。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也算是沒有辜負這留學的300多萬,考上了公務員進了財政局。其實如果有一份這樣的工作也是不錯的,她的姐姐也不至於這樣的恨鐵不成鋼。最讓他姐姐分開的是留學美利堅八年花了300多萬,精英沒學成精神病倒是學會了一大堆。
留學回來後精英沒學成,學了一身「精神病」。
他的姐姐表示,他在單位加班時間開溜、開會的時候藐視領導、分內的事,幹完分外的事看都不看、吐槽單位制度弊端、還發朋友圈等等。最後就導致她這個小科長三天兩頭的挨領導訓。弟弟身上的這些「精神病」才是讓姐姐恨鐵不成鋼,怒斥弟弟:「他就是個廢物」的最大原因。其實這個人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不論是從他留學美利堅八年花費的300多萬來說,還是從他「硬剛」領導來看都說明他家還是比較有人脈和資源的,如果換成一個普通人的話,早就不知道被開除多少次了。
拒絕「鍍金」和「紙老虎」。
其實近年來像這種從國外「鍍金」回來的留學生並不少。而且自認為自己是「海歸」,總是眼高於頂,但是如果就能力而論,還沒有什麼能力。總是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其他人甚至看不起工作單位。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一些國外留學生披著華麗的外衣,但是對於一個基層單位來說,他們到底能夠給單位帶來什麼呢?
如今在就業中競爭的並不是只看學歷和來歷,以前那種留學生高高在上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更注重的是能力。如果你有能力即使你是一個專科學歷,也會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沒有能力,那麼即使你是碩士、博士甚至是留學生也只是一個「紙老虎」。時間久了也不可能得到重用,這種「紙老虎」得到的最大好處可能就是說給那些不知情的人,引來這些人的羨慕。
對於那些出國留學,學有所成之後還不忘回到祖國建設祖國的人,國家是非常歡迎的,給出的各種福利待遇也是非常的高。但是對於這種出國「鍍金」,回來之後變成「吸血蟲」的人,國家是真的不需要。出國留學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出國留學也並不代表著成功,而且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和進步,我國的教育也並不比外國差。
當大家都盲目的奔向國外那些所謂的「名牌大學」時,為什麼不想一想建設一個自己的名牌大學。正如當年某高中學生憑藉一己之力讓所在高中文明時所說的:我不選擇名牌高中,因為有我所在的高中就是名牌高中。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自信,應該對我國的教育有這樣的自信。你身邊是否有這樣「鍍金」回來的留學生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面留言討論。想了解更多內容,歡大家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