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了嗎?這一年間,家門口的社區健身苑點紛紛翻出新花頭!

2020-12-22 新民晚報

室外較大幅度的降溫,擋不住申城市民的健身熱情,也給市體育局牽頭的「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此外,市體育局還會同市衛健委新建智慧健康驛站134個。

圖說:公園裡的步道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健身立體化

對於虹口區涼城新村的居民而言,家門口的健身場所曾讓他們敬而遠之。器材陳舊,花樣老套,難免有些膩。不過這一切在今年發生了改變。

「我們在『十三五』期間,結合區域內的現狀,對健身苑點的面積、設施等等進行了全面的升級,也通過意見徵詢會等方式,切實了解居民們對於健身的具體需求。」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塊佔地320平方米,適合各年齡層需求、插上智能翅膀的健身苑點,在一個多月前應運而生。手掌輕輕接觸騎行臺的前把手,健身者的心率數據便會出現在顯示屏上,鍛鍊者面前,還有能實時更新消耗能量和完成距離的示意圖……正如虹口區體育局群體科陳處暘所說,「涼城新村健身點讓市民的運動變得更加立體化,也充分激發了社區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的健身熱情。」

圖說:虹口區的健身點吸引了市民來鍛鍊 官方圖

充當「體檢師」

同樣完成升級的,還有徐匯區康健街道體育公園。在佔地1.3萬平方米的康健社區體育公園內,設有足球、籃球、羽毛球、健身步道、智慧健康驛站等多種設施,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位於步道旁的智能監測柱。「只要按一下下方的綠色按鈕,完成人臉識別,它就能通過對面部溫度和心率的檢測,給出當前的健康狀況和鍛鍊建議。」康健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任褚葦介紹,在監測柱的旁邊,設有智能划船器、平板壓力器等設備,居民們可以根據獲得的建議,選擇鍛鍊方法和強度。

此外,苑點內還設有測試反應能力、受傷復健情況的智能儀器,只要用手機掃二維碼便可使用,結束鍛鍊後還可以通過小程序獲得專屬的健身報告。「這些設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體檢的功能,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很受歡迎。」

圖說:康健街道體育公園總是很熱鬧 官方圖

園中園亮眼

在靜安區,有一塊賞景健身兩不誤的體育園中園——大寧公園市民健身長廊。

這片佔地4536平方米的健身長廊,周邊環境優美。「大寧公園的健身點2011年就建成了,但環境一直不算好,器材也漸漸年久失修。」靜安區體育局群體科副科長張祺介紹,隨著市民健身需求的增加,「體綠結合」的概念越發受到關注,「我們和公園運營方共同出資對原有健身苑點進行改造,有了如今這個特別的體育園中園。」

張祺笑著說道:「周末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運動,很多人鍛鍊完了,就去大寧公園遊玩。這也是我們實行『體綠結合』概念的初衷。」

圖說:大寧公園裡的體育園中園 官方圖

在市體育局和各相關方面的不斷努力下,未來的申城還會有更多「體綠結合」的健身點,讓市民在鍛鍊的同時,感受城市發展。(新民晚報記者 陸瑋鑫)

相關焦點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健身去哪兒」?上海體育不斷探索,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尋找破解難題之道。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
  • 你家門口可以健身嗎?閔行區又新增20處公共體育健身點!
    你家門口可以健身嗎?閔行區又新增20處公共體育健身點!
  • 完善健身網絡 今明兩年重慶將布局建設600個社區健身點
    「現在家門口就能健身,場地、器材、設備一應俱全,還有社體指導員教你科學運動。」說起社區健身點的好處,王涵如數家珍。  為推進我市公共體育服務均衡發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體育健身需求,市體育局提出「體育為民惠民」理念,並制定出臺了《重慶市社區健身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計劃今明兩年在全市新建600個社區健身點,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隨時隨地參加體育鍛鍊,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該項目今年也首次納入我市正在實施的25件民生實事。
  • 今年底前,嘉定將再增10條健身步道、20個健身苑...
    今年底前,嘉定將再增10條健身步道、20個健身苑...、20個健身苑點和10個球場》8月19日,印尼雅加達亞運會射擊比賽展開首日爭奪,在射擊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決賽中,嘉定小夥吳嘉宇聯合另一位中國選手紀曉晶,擊敗韓國隊拿下中國射擊隊在本屆亞運會上的首枚金牌。
  • 17FIT 家門口的塑形健身俱樂部
    活動現場,17FIT項目負責人邱功銳先生帶來「17FIT,即將開到你家門口」主題演講,全面分析了健身產業市場發展前景。   健身也不再是單純的運動,更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一種生活態度。   17FIT一起健身是海派健身(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旗下集智能、科技、社群互動為一體的社區型健身品牌,秉承海派一貫使命「讓健身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並讓健康成為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投資」,讓健身從過去的「奢侈品」變為如今的「必需品」,成為 「家門口的塑形健身俱樂部」。
  • 「未來,社區居民能在家門口運動健身!」三義橋社區積極營造運動...
    8月3日下午,成都市雙流區東升街道三義橋社區兩委幹部來到轄區內的川網國際中心,對這裡正在修建的運動康復中心項目進行走訪。隨著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三義橋社區在轄區內積極營造運動場景。近段時間以來,社區兩委幹部不僅對在建運動項目進行走訪,還與居民們一起商討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運動空間。「我們社區有川網國際、謝菲聯足球基地等專業運動場館,還有運動公園供市民休閒,但是能讓居民平時就能比較方便使用的運動場景卻不算多。」
  • 重慶九龍坡:社區公園換「新顏」 家門口有了「健身房」
    68歲的九龍鎮廣廈城社區居民彭名世每天一早就會到家門口的康體公園打太極拳,作為九龍鎮廣廈城社區健身點的「常客」,彭名世和愛人幾乎都會來這裡打拳,早上在這裡打拳,運動一小時,晚上再過來散步,「出出汗,全身通透,整個人都舒服多了。」68歲的彭名世(右)每天一早就會到廣廈城康體公園打太極拳。
  • 社區健身器使用不當或致傷 社區健身有哪些"禁忌症"
    市民在社區健身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器械。 晨報記者 殷立勤  幾乎每個小區都有一塊健身「自留地」,你有注意過這些健身器械的注意事項嗎?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小區健身苑內的提醒標誌並不明顯,而絕大部分市民也對功能、禁忌症等缺少了解意識。對此,專家提醒,市民在社區健身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器械,同時也要注意運動的頻率、幅度和力度。
  • ​家門口就是健身房 江北區首個「全民健身社區體育服務站」來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16時訊(袁傑) 家門口就是健身房,健身還能看到一線江景是種什麼體驗?今(17)日,重慶市江北區首個「全民健身服務站」——17健身北濱驛站店正式開業,江北區體育局局長程靜代表江北區體育局向17健身北濱驛站店授牌「全民健身社區體育服務站」。
  • 元旦健身走 竹輝社區全民健身迎新年
    1月1日上午8點整,滄浪街道竹輝社區百餘名居民在社區黨委書記楊建衛的一聲令下,邁出了竹輝社區第十七屆元旦健身走的第一步,拉開了2019年社區全民健身活動的序幕。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旦兩字合起來便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 「浦東」新高苑地區新添兩處熱門健身「打卡地」
    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豐富社區體育生活,提高居民身體素質,解決新高苑地區居民健身場所少、健身步道無的問題,新高苑地區新添兩處熱門健身打卡地,下面小編帶您詳細了解一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楊園社區持續推進「15分鐘服務圈」建設,切實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的問題,進一步拓展社區居民的活動空間,豐富居民業餘文化體育生活,增強社區居民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積極性。
  • 燃燒你的卡路裡!益陽首個智慧社區健身中心開放,邀你來鍛鍊
    說到運動健身 已經成了不少人休閒放鬆的方式 益陽首個智慧社區健身中心開放邀你來鍛鍊 好奇裡面長啥樣子嗎?
  • 佳利壹品苑|家門口有白楊坡公園,真是太幸福了!
    鋼筋水泥的大廈鑄就了嶽陽這座城市的牆,錯綜複雜的交通化作了嶽陽的網。
  • 家門口實現科學健身,上海首家社區體育場完成智能化改造
    家門口實現科學健身,上海首家社區體育場完成智能化改造 近日,上海徐匯區的康健社區體育場依託「網際網路+」的新思路、新模式完成智能化改建工程後重新開放。
  • 健身場所搬到「家門口」 讓淄博「動起來」
    12月16日,周法軍指著廣場上的便民健身器材對記者說。在周法軍的記憶中,作為存在時間比較久遠的老小區,過去潘苑社區的籃球場是水泥地,而且到處都是坑,晚上燈也不太亮,老人小孩走路一不小心會摔倒。 但如今,一切都改變了。「地平整了很多,健身設施也全了,大家都來這裡活動,加上社區文化活動也在這辦,晚上很熱鬧……」周法軍說。
  • 過去一年,上海新增了52座城市公園,有你家門口的嗎?
    趕緊隨著掌門君一起來看看 有你家門口的嗎? 當然啦,這只是普陀區公共綠地建設的一部分,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城市綠地出現在你的四周~ 萬泉花園
  • 九龍坡:家門口的「健身房」讓人羨慕
    九龍坡區九龍鎮廣廈城社區68歲的居民彭名世每天一早就會到家門口的康體公園打太極拳,作為九龍鎮廣廈城社區健身點的常客,彭名世和愛人早上在這裡打拳,運動一小時,晚上再過來散步,「出出汗,全身通透,整個人都舒服多了。」  今年,九龍坡區加快建設社區健身點,推進區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兩江四岸」智慧健身長廊示範點、黃桷坪重點山城步道一期建設前期工作。
  • 好消息 閔行這座文體中心旁建了條健身步道
    閔行已有43條健身步道,今年還將新建改建5條。  網友  閔閔,最近我去我們家附近的文體中心時發現,文體中心旁邊多了條健身步道呢!  這位網友提到的,就是位於馬橋鎮文體中心(青年路33號)體育場東側的敬南路文化廣場健身步道。
  • 咖喱牛肉粽、八寶粽...老字號叕搞新花頭!
    咖喱牛肉粽、八寶粽......老字號叕搞新花頭!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早晨6點半,昌裡路上的德興菜館點心檔口前,顧客明顯多起來。除了琳琅滿目的各式招牌點心,新上市的粽子也頗受周邊居民們歡迎。「我從4歲起,外婆就帶著我吃這裡的粽子,吃到現在已經快30年了,每年端午都要來買的。」市民高先生向小布展示了他手裡滿滿當當的兩大袋粽子。
  • 加微信互點讚 晶都茗苑大走訪挺時尚
    中國江蘇網8月17日訊(通訊員 李陽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仲永) 晶都茗苑小區是西崗街道唯一的拆遷安置高層居民樓,小區居民當中,大病、低保等困難戶共28戶、黨員戶79戶、殘疾人10戶。大走訪活動開展以來,支部幹部與受訪群眾互加微信,通過線上互動、線下跟蹤落實的方式,有效落實居民反映的問題。而居民們紛紛在線上「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