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若不懂如何掌控,請不要讓孩子輕易嘗試

2020-12-16 騰訊網

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我們的生活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5G技術的逐步完善,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網絡。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不斷發展,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也是不斷湧現,手機作為通訊工具最為常見。

這些電子產品不僅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通訊手段,而且還是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還因具有一些輔助開發孩子智力和促進學習的教育功能深受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像今年這樣的疫情,全國的教學任務基本都是通過上網課的形式,利用電子產品來完成。不得不說,網絡背景下的電子產品不僅功能強大而且方便快捷。

但是,電子產品的普及同樣也帶來一些問題,尤其是針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喜憂參半。

前幾天在網上看見過這麼一則故事:一位4歲孩子的寶媽,有段時間發現孩子看東西時總是不停的眨眼,晚上連睜眼都變得很牽強。

昔日兩個炯炯有神大眼睛,都快眯成了一道縫。寶媽捉摸著,孩子是不是被電焊晃了眼。但是仔細回想過後,基本上排除了這個可能。

孩子的症狀一直沒有消失,寶媽心理很著急。隨後,這位寶媽就帶孩子前往縣城的醫院給孩子做了眼部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得了乾眼症。

寶媽這才緩過神來,通過跟孩子求證以及自己的回憶,終於明白孩子的眼睛是因為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導致眼部極度疲勞從而誘發了眼部疾病。

這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小小年紀遊戲癮倒是挺大,就連在去醫院的途中還在"切水果"玩,一旦拿開手機就哭鬧不止。

可見,這個孩子有多痴迷電子產品,可見這位寶媽有多無知,為了讓孩子不哭鬧任由孩子玩電子產品,最終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這其中的因果關係孰輕孰重?這就是典型的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最終又沒能掌控好的家長。

網絡時代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電子產品進入人們生活的潮流已勢不可擋。

電子產品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有目共睹,平常各種網購快遞都是基於網絡平臺依靠各種電子產品的個人終端來實現。

視頻通話、視頻會議,都可以遠程進行操作,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新鮮蔬菜到家的方便,坐在家裡就能知道幾千公裡以外發生的新鮮事,晚上在家孩子還可以查找一些學習相關的知識。這些電子產品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同時還有助於孩子學習,一舉兩得本該是很美的一件事。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既然網絡時代能給人們生活帶來這麼多方便,在方便好的同時也能方便壞的發生,網絡漏洞、網絡安全一直都讓人憂心忡忡;

網上既能傳播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好信息,也會傳播一些負面的、低俗的、虛假的垃圾信息;電子產品能夠開闊孩子眼界,也能把孩子引入歧途;

幫助孩子學習不假,但也會讓孩子陷入遊戲的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家長們一般對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往往有以下這幾種情況:

1、哄孩子開心,只要給看手機就能不哭不鬧。

2、支持孩子使用它來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3、孩子寫完作業後適當玩一會兒,也可以理解,畢竟孩子需要娛樂放鬆。

4、讓孩子隨意使用,縱容嬌慣,肆無忌憚的滿足孩子好奇心。

這幾種情況裡面,尤其是第4種情況最為可怕,家長不加以掌控,孩子不懂得收斂,以後會出大問題。

孩子隨著年齡逐漸變大,養成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說,這樣長期看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同時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網路遊戲或者其他不健康的東西,孩子走上不歸路的可能會非常大。

對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不能一味的縱容讓孩子沒有節制的玩,也不能蒙著頭只知道嚴格禁止。

社會的發展趨勢是沒辦法靠個人的阻止就能切斷的,必須順應潮流,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在教會孩子認清危害的同時替孩子把控好使用的度。

這些準備工作都應該在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之前就做好,因為孩子一旦嘗到樂趣就不會願意撒手。

孩子對於電子產品只會抱著越來越強的好奇心,如果這時候再去斷絕他們和電子產品之間的往來,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甚至為了電子產品不惜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這些不好的結果就背離了當初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初衷。

如何掌控電子產品讓其促進孩子的成長學習

1、掌控的方式其實是疏導

電子產品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說明電子產品不可否認有好的一面。

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遲早的事。 不能因為電子產品存在很多弊端就堅決廢棄,順應趨勢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孩子接觸過電子產品會被很多新奇的東西所吸引,加上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對待電子產品肯定是愛不釋手。

這時候需要的是正確疏導而不是快刀暫亂麻的果敢,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電子產品,了解一些網絡上面的危害,通過簡單的是非觀念啟發孩子的自覺性 。

正面的這種疏導孩子都是樂於接受的,耐心教導孩子效果顯著。

2、掌控的核心不能少了規矩

對於孩子玩電子產品這件事,一定得樹立起雷打不動的規矩。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這樣不僅是對現在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有益乃至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規矩立起來就要身體力行的去遵守,每天學習任務完成之餘可以適當的放鬆娛樂,周末節假日也可以放鬆娛樂,但是平時上課或者臨考的空當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如果出現違規的情況就必須做出相應處罰。

如果表現非常好,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百萬軍隊都是靠嚴明的紀律來管控的,何況是個孩子,只要規矩立起來了,從孩子剛開始接觸起就執行,一定能養成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好習慣。

3、掌控的關鍵是帶好頭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在潛移默化中會教會孩子很多東西。

電子產品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大街上的"低頭族"隨處可見。對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如果父母成天對著手機就是玩遊戲,沒有盯著手機不放,孩子自然而然會學習父母的這些行為。所以說,針對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父母一定要給帶個好頭。

電子產品是個好東西,但是再好的東西也會有弊病。

充分發揮電子產品的長處來方便我們的生活,利用網絡的知識庫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相關焦點

  • 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孩子如何使用好?防止沉迷是關鍵!
    而且更可笑的是,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嚴重問題時,孩子不反省不說,反過來媽媽還要面對家人的指責。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孩子迷上了電子產品,學習成績下滑,學習態度不好,孩子叛逆不好管,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其實,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如何使用才是關鍵?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使用方法,防止孩子沉迷!
  • 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我們使用電子產品時如何保護我們的眼睛呢?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了。家家一臺電視,可以看看新聞,看看娛樂節目。電腦也非常普及了,不管是任何單位機構,家裡也好,人們都離不開用電腦辦公。當然,我們還用電腦網購,聽聽音樂等等。
  • 爸爸媽媽,請不要再讓我沉迷電子產品了
    而孩子因為缺少自控能力,自然成了這些電子產品最好的目標。目前所有相關的研究,也都把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負面地聯繫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健康。它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社交能力,缺乏深度思考能力。不能把孩子和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但又要想辦法去控制使用,那你該怎麼做呢?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轉給...
    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怎麼使用電子產品其實,電子產品就像是把雙刃劍。作為我們成年人,很多人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那麼,我們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應該把握怎麼樣的一個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其中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幹預措施。
  • 童年極易上癮的東西—電子產品的利弊,如何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導讀:童年極易上癮的東西—電子產品的利弊,如何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童年極易上癮的東西—電子產品的利弊,如何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與電子產品化敵為友|孩子過度使用手機怎麼辦
    當孩子第一次使用手機的時候,就需要告訴他規則和要求。而家長往往沒有制定明確的規則,或者輕易破壞規則。因為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大人。當孩子手上有電子產品,他就可以很安靜地自己度過一段時間。家長因此嘗到一點甜頭,獲得一段時間的安寧和自由。於是,為了那點甜頭,放任孩子無限制的使用。當局面難以控制的時候,為時已晚。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報告。報告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接觸任何電子屏幕,2-5歲兒童每天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其實,電子產品就像是把雙刃劍。作為我們成年人,很多人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那麼,我們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應該把握怎麼樣的一個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其中呢?
  • 和平精英:只需簡單1招,輕鬆返回「出生島」,請不要輕易嘗試!
    老實講,刺激哥有點看不懂家長們的心思,因為工作的原因,刺激哥每天都會在電腦前坐十幾個小時。而這個原因,也讓刺激哥的肩膀和腰部非常的不適。刺激哥為了能讓自己工作的環境變得舒適一些,就換了一把好一些的椅子。然後,刺激哥就收到了來自父母的慰問,他們問候的內容並不是關心,而是指責刺激哥亂花錢。
  • 後疫情時代,孩子如何使用數位化產品
    有的媽媽說,為了不給孩子看電視,把電視當成廢品處理了。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已經3年沒有看電視了。還有的媽媽說:&34;這些媽媽們的理由是身邊有太多的年輕父母都用iPad打發孩子,更有甚者孩子才幾個月就開始玩手機,這樣不適當的玩電子產品,孩子都玩傻了。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含: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
    其實,電子產品就像是把雙刃劍。作為我們成年人,很多人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  那麼,我們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應該把握怎麼樣的一個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其中呢?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轉給家長)
    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怎麼使用電子產品其實,電子產品就像是把雙刃劍。作為我們成年人,很多人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那麼,我們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應該把握怎麼樣的一個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其中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幹預措施。
  • 「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
    後來我一搜,類似的求助帖還有非常多:「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用電子產品」、「幼兒適合接觸電子產品嗎」、「孩子每天應接觸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可以肯定的說,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認為與其焦慮地讓孩子杜絕一切電子產品,倒不如順應和擁抱時代趨勢,科學地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讓電子產品轉變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好幫手。
  • 不要輕易否定一個孩子!
    在新加坡的一所小學裡,老師在地上,撿起一位學生丟在地上的草紙,發現上面是這個學生的亂寫亂畫和一連串她根本看不懂的公式:1+1=1;2+1=1;3+4=1;5+7=1;6+18=1這根本不符合數學邏輯的計算公式,引起了老師的好奇。老師就把這個交給了校長,校長看過以後很重視,並和老師商量,如何鼓勵這個孩子,並搞懂這個公式的意思。
  • 請不要在孩子身上尋求過多的掌控感
    有時他們會因為特別想要看到父母開心或不開心的反應而去做或不做什麼,以此來滿足自己想要得到的那種小小的掌控感當孩子意識到父母的管教方式只是在掌控他們時,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實現一部分自己能奪回掌控權的事情,比如不寫作業、不聽講、說謊等等,只不過這些看似惡劣的行為背後只是他們的本能反應而已,他們被塑造行為習慣的過程中,父母也是在靠著本能去教育他們,因此他們就只能養成這樣的習慣。
  • 普通人不要輕易嘗試
    先別急著嘗試。這種飲食模式,可能確實能讓你的體重降下來,但「酮體」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你未必了解。專家,告訴你究竟什麼是生酮飲食,以及這種飲食模式對健康的影響。什麼是生酮飲食?生酮飲食是一種極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膳食模式。
  • 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說明...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報告。報告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接觸任何電子屏幕,2-5歲兒童每天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報導稱,有調查顯示,兒童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太長,會導致家長在管理幼兒情緒和時間方面出現困難。世界衛生組織擔心,5歲以下兒童過多的屏幕時間與久坐行為相結合會導致睡眠不足和活動水平低下。
  •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是寶寶成長的雙刃劍?如何正確引導
    但是朋友家裡奶奶不僅把寶寶帶的很好,而且爸爸媽媽回家幾乎都能馬上吃上可口的飯菜,寶媽曾經試過一人在家帶孩子,發現除了寶寶睡覺能自己做點事情以外,其他時間根本騰不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直到有次無意間提前一個小時回家,才發現奶奶是把寶寶放在嬰兒車內讓寶寶一個人看電視,寶寶盯著電視非常專注的在看,奶奶在廚房準備晚餐。寶媽非常生氣的責備奶奶,可奶奶說,寶寶都是圖個新鮮,現在還小又不懂的。
  • 同樣是懷孕,劉璇「倒立」唐藝昕「遊泳」,孕期運動強度如何掌控
    對於懷孕期間如何掌控運動強度,這的確也是無法定量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孕媽的體質問題。像是劉璇在懷孕期間出現的"倒立""一字馬"等高難度的運動是不提倡的,畢竟劉璇自身有運動功底在,這些動作對她來說沒啥難度,對於普通人來說卻是難以做到,孕媽就更不要嘗試。
  • 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後果比你想像的嚴重
    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隨著大人的手機不斷升級和淘汰有的用過的手機就給了孩子,最小的上小學三四年級就已經有自己的手機和微信號了,很多家長都說給孩子手機是為了能夠方便隨時的聯繫到孩子,但是手機是把雙刃劍,很多孩子很難正確利用手機,日復一日的沉溺,給孩子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
  • 孩子玩手機最好不要輕易阻止,父母這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導讀:孩子玩手機最好不要輕易阻止,父母這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手機最好不要輕易阻止,父母這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