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隨著大人的手機不斷升級和淘汰有的用過的手機就給了孩子,最小的上小學三四年級就已經有自己的手機和微信號了,很多家長都說給孩子手機是為了能夠方便隨時的聯繫到孩子,但是手機是把雙刃劍,很多孩子很難正確利用手機,日復一日的沉溺,給孩子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
信息化時代,電子產品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許多家長都希望通過電子產品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據調查顯示,有6成的父母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結果造成種種的危害。
今天說一下孩子玩手機的危害
1.破壞專注力
拿起手機想要查一道題,卻被一個新聞吸引; 坐在書桌前想要寫作業, 隨手拿起手機有和同學聊會微信。
正在為一道題的解法苦思冥想,腦子裡閃出一句歌詞,不由自主拿起手機找歌聽一聽; 時間就這樣匆匆過去,好像一直在努力,卻總是熬到12點還沒有把該做的作業完成。 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少對某個問題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這似乎已經成了手機操控下的現代人的「通病」,「專注」狀態正變得越來越難得。
2. 破壞家庭氣氛
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全家吃晚飯後圍坐在一起看一臺電視機,看著電視裡的播放內容全家人其樂融融的一起談論或者說笑,而現在,一家三口甚至五口,從小到老全部一人一臺手機拿在手裡自顧自的看著自己想看的內容
3. 傷害視力
電子產品是對孩子視力最傷害的,尤其是5歲以前,孩子的視力傷害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不要讓孩子儘早的接觸電子產品。電腦和手機一樣,快速變化的圖像和相對較小的屏幕,以及在玩過程中眼神的專注,會讓孩子的眼睛長期聚焦在某個點上,再加上孩子的視覺系統發育還不成熟,而手機的畫面顏色鮮亮,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電子產品強烈的光線,搖晃的動態圖像以及濃烈的色彩對嬰幼兒的眼睛來說都是刺激,容易導致近視、散光、斜視等問題,嚴重的話還造成視網膜的永久性損害。分析發現,患有急性內斜視的兒童的孩子的視力問題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密不可分。
4. 影響大腦的發育
如果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動腦動手的機會將大大減少。碰到問題時,孩子會傾向於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作答。孩子過早專注於電子產品,可能會導致他們注意力缺乏、認知力延遲、學習能力下降、變得更衝動以及缺乏自制能力,表現為暴躁、易發脾氣。另外,電子產品並不能如很多家長所預期的那樣會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相反,它反而會降低孩子的主動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等,影響孩子生長及智力發育。
5. 影響社交能力
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沉迷科技產品,疏於照顧孩子,這就變相也讓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慢慢上癮。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減少了孩子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尤其是傳統的同伴之間的遊戲活動,這是孩子提高社交能力最主要的途徑。沒有了語言上的互動和思考,孩子的表達、描述能力也會減弱。讓他描述一件事或者一個東西時,他的大腦裡可能會清晰的浮現出圖像甚至細節,但卻不知道怎麼描述。
大家想一下,在學校一個班裡三十多個孩子,同一個老師為什麼每個學生的水平都是不一樣的?也許會有人說孩子上課吸收的效果不一樣,沒錯,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有的孩子在學校一天老師教育非常好,但是孩子到家後立馬拿出了電子產品玩,把老師一天的授課內容完全拋去不想,繼續沉迷在電子產品內,久而久之您說差距是怎麼拉開的呢?
那我們如果把孩子從手機裡面拉出來呢,假期就快要結束了又到了家長和孩子之間上演手機爭奪戰的時候了。作為家長的你,也要換一種認識,不再去簡單的制止,而要認識到手機問題反映的是孩子對它的精神依賴。 本著耐心,循序漸進,給孩子一個放下手機的過程。 理解與接納 對於我們看不慣的東西,也許深入了解其中的趣味和吸引力,會獲得不錯的效果。
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消耗大量的精力,帶他去戶外活動,分散他們玩手機的注意力,還有最主要的是言傳身教,我們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去玩手機,更不要玩遊戲,孩子都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如果你在玩遊戲孩子肯定會被吸引,我們可以到家後全部把手機放到固定的位置,多陪孩子聊聊天談談心!你的陪伴做到了,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拋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