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孵化器很多,卻缺少「加速器」大學科技園—— 「畢業」企業為啥不「離校」

2021-02-25 中國大學生就業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間上百平方米的屋子,瓶瓶罐罐等實驗設備佔了大部分空間,屋內還有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隔擋,擠滿8個電腦工位……這是蘭州百源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在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研發部。

成立於2004年底的百源是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首批入駐的留學歸國人員創業企業,本應於2009年從科技園「畢業」,但實際在科技園已紮根10年。

根據《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企業在大學科技園孵化時間不超過42個月,海外高層次創業人才或從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設計等特殊領域的創業企業,不超過60個月。

然而,記者近日在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3所高校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採訪發現,共有二三十家像百源一樣「畢業」卻未「離校」的企業。

蘭州比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蘭州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也有10個年頭,其辦公地在科技園一間70多平方米的房間,進門是一張桌球桌,還有幾張電腦桌,全部員工都在這裡辦公。

企業達到孵化期,相當於「畢業」,應當「離校」,騰出來的空間留給新的企業,進入下一輪孵化,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但百源、比兔等企業在畢業後為啥不離校呢?

一是離不開。科技園孵化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孵化期滿後大都仍處於起步階段。對很多企業來說,離開科技園這個保護殼,就難以生存。

以房租為例,大學科技園租金相對較低。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不收物業費,辦公房每月每平方米22元、生產廠房每月每平方米12元,低於周邊地區同類用房。

「我們創業前幾年主要搞研發。2014年才首次實現盈利,當年銷售收入420多萬元、利潤160萬元,今年銷售收入和利潤有望翻番。」百源總經理車團結說,「我們創業10年才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要是2009年畢業就離開科技園,很可能就沒我們這家企業了。我們曾想搬遷到幾十公裡外的蘭州新區,但無法承受交通、時間等成本。」

「我們去年營業收入80多萬元,這在科技園能生存,但到了外面就不好說了。」比兔總經理王永賢說,大學生創業企業能堅持三五年的沒幾個,同期在科技園創立的企業迄今只剩下他們和另外一家。

二是不願離。大學科技園背靠高校,有高校這一無形品牌,且地處中心城區、創業企業密集,良好的創業環境讓企業不願割捨。

2010年,蘭州博實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遷入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目前正準備把生產部門遷出園區。總經理李建東告訴記者:「我們雖是高科技企業,但過去人家覺得你是個山寨企業,入駐科技園後,就很少有人質疑我們了。雖然我們生產部門要遷出,但總部還在這裡。」

受訪的大學科技園負責人和創業企業負責人認為,「畢業」不「離校」現象,反映出西部地區孵化創業企業的短板,一是孵化時間通常比中東部地區長;二是孵化機制不完善,如孵化器有很多,卻缺少「加速器」,致使很多創業企業未能快速壯大,只好一直待在科技園。他們同聲呼籲:西部創業不易,應給予更多耐心。

事實上,甘肅3所國家大學科技園也沒有強行讓「畢業」企業「離校」。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張紅兵說,許多企業由學校師生創立,裡面有感情因素,更重要的是「鼓勵創業必須寬容失敗,失敗都能寬容,對生存下來的企業就更應寬容。多孵化幾年,企業扛過了瓶頸期,有的就會長成參天大樹」。

目前,3所國家大學科技園均處於飽和狀態,為解決新創業企業入駐難問題,它們都在制定擴容計劃,蘭州交通大學國家科技園準備新建20萬平方米的新園區,是現有面積的近6倍

相關焦點

  • 【科創動態】通州灣大學科技園獲批
    近日,省科技廳與省教育廳聯合發文同意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與科創城內各大學共同籌建省級大學科技園。
  • 上海同濟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再次獲評「A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上海同濟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再次獲評「A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來源:上海同濟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   時間:2020-12-14  瀏覽
  • 黃河科技學院大學科技園孵化器獲評優秀(A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關於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的通知》,黃河科技學院大學科技園孵化器通過層層審核被評為優秀等級(A類)國家級孵化器。
  • 企業孵化:高校孵化器如何孵出「金蛋」
    目前,國內眾多重點高校都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實踐平臺,將孵化器引入校園,以真實項目驅動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推動我國「雙創」建設。截至2017年,我國共有115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孵企業超10000家,並輸出了眾多優質企業和人才。
  •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孵化器平臺不斷爭創一流
    從培養學生,到培育科技企業;從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名創業孵化者,邵林說,支撐他一路走來的是浙江工業大學的三創精神——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邵林,原為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的黨委書記、教授,現在是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總經理。2006年,「臨危受命」的他隻身來到江幹,與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同呼吸、共命運」。
  • 張世珍副省長調研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和蘭州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8月6日,張世珍副省長一行先後來到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和蘭州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分別聽取了園區建設情況介紹,實地走訪了蘭州立盛達鐵路新技術有限公司、蘭州理工大學建築勘察設計院艾薇通公司等7家入駐企業。
  • 合肥市5家孵化器獲評「國優」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結果,合肥市的國家大學科技園、高新創業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安大科技園、原創動漫園等5家國家級孵化器被評為優秀(A類),佔全省六分之五。
  • 孵化企業過百家,約30%畢業企業獲認高新技術企業,這個國家級孵化器你不能不知道
    在全國上下積極響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之際,大亞灣科創園於2016年獲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這個認定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大亞灣科創園在對科技型企業孵化、成果轉化方面做出貢獻的認可。大亞灣科創園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中心方面的「浪頭」,目前已累計引進孵化企業和研發機構141家,已畢業孵化企業56家,其中15家企業獲認定高新企業。大亞灣科創園已成為引領和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 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建設加快推進
    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快速推進,兩座中試廠房已完成外部裝修,將於5月底投入使用,科研辦公主樓也已正式開工建設,同步籤約入園企業研發中心7家。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是我市重點引進的高端研發機構,位於西海岸新區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佔地150畝,規劃建築面積約17萬平米,總投資6.4億元。
  •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簡介
    上海交大科技園於2000年由科技部、教育部聯合命名為首批國家大學科技園。上海交大科技園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月,恪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科技企業、服務區域創新發展使命,開展園區建設運營、科技創業與成果轉化服務、科技投資等主要業務。
  • 「十佳項目」巡禮|北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金鄉分園):打造科技創新...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爽爽)在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現場觀摩評比中,北京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金鄉分園)項目入選「十佳項目」名單。項目藉助北工大研發平臺和科技力量,建立從人才引進、成果轉化、孵化加速到產品產業化的配套體系,為產業提檔升級注入新動力。
  • 北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金鄉落地,投產倆月創收超千萬元
    日前,在濟寧市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評比中,金鄉縣北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項目以93.95分的優異成績進入全市十佳項目名單。該項目為2020年省優選項目,由北京工業大學和山東億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建設,2019年7月開工建設,2020年10月一期建成投產。項目總投資27億元,一期投資15億元,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標準化智能工廠、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企業綜合服務中心。
  • 安泰MBA校友會受邀參訪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探討合作交流
    2020年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MBA校友會(以下簡稱「校友會」)受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交大科技園」)盛情邀請,由校友會副會長周國來帶隊,秘書長蔣悅煒、副秘書長楊怡、常務理事孫崇理、高翔以及秘書處辦公室吳璟怡、羅湘一行前往科技園閔行園區—創想600座談交流。
  • 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連續4年獲評優秀國家大學科技園
    西南科技大學12月19日,據西南科技大學官網消息,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再次榮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A類)評價,為四川省近四年唯一連續獲優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近日,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布了《2019 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結果》。根據評價結果,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再次被考核評價為「優秀」(A類)。據西南科技大學稱,西南科技大學科技園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的考核評價均為「優秀」(A類),成為四川省唯一連續獲優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
  • 新論:發揮大學科技園創新試驗田作用
    當前的國際環境和產業發展生態,對基礎創新和科技創新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強化科技人才培養,集聚創新勢能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顯得尤為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形成了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特色產業園區等多種形態的發展平臺,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產業加速器等創新孵化載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蘭州市一科技企業孵化器有望「晉升」國家級
    我市一科技企業孵化器有望「晉升」國家級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記者1月5日從市科技局獲悉,科技部火炬中心對2020年度擬確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名單進行公示,我市「甘肅西軟科技孵化器」名列其中,成為國家級孵化器的擬選孵化平臺。
  • 首屆中英人工智慧對話會議在英國劍橋啟迪科技園舉辦
    來源:新華網近日,首屆中英人工智慧對話會議在英國劍橋啟迪科技園成功舉辦。來自中英等國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國際組織代表出席會議,圍繞大會主題——「人工智慧時代的技術預測與社會影響」展開深入對話與研討。
  • 找找適合你的孵化器
    □本報記者 田珊  「孵化器」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新鮮詞,其實,從十年前濟南開始出現創業基地,目前由政府各部門認證的孵 化 器 已 有 106家。如果你是在校生或剛畢業  大學在校生和畢業不久的創客,還可以享受更多優惠。位於齊魯文化創意基地的濟南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要求入駐企業法人大學畢業5年以內、企業註冊一年之內或未註冊。進駐創孵中心辦公後,第一年房租全免,第二年免60%,第三年免50%。  歷下區政府與山東財經大學聯辦的山財大大學生創業園,主要面向歷下區戶籍普通全日制在校大學生與畢業10年內的創客。
  • 為企業成長安裝「3.0版孵化器」
    趙志枚坦言,運營實業的關鍵是目光長遠,至少規劃10年,做事才能不慌亂、不浮躁,遇到暫時的困難及挫折保持淡定、專注和定力。2014年起,在國家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趙志枚接連出招,投資、改造、興辦坦南創客園,在遠離中山城區的坦洲鎮打造出全市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標杆。接下來,「孵化基地3.0」將升級為「加速器」模式,同樣在坦洲鎮,趙志枚要為未來企業家打造全新的「坦南智谷」。
  • 中國園區經濟行業市場調研預測與標杆企業分析報告(2020年)
    industry benchmark for enterprise analysis Chinese Park (2015)    一、大學科技園主要發展指標    二、大學科技園運行模式分析    三、大學科技園發展模式分析    四、國內大學科技園發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