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省身微分幾何之父|名校傑英5

2021-02-08 文化交流創意


        陳省身(Shiing-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祖籍浙江嘉興,是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前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創始成員、英國皇家學會國外會員、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1930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1934年獲清華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36年獲德國漢堡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8年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3年為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研究員。1946年為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代所長。1949年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1960 年至1979年為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1961年加入美國籍。1981年至1984年任美國伯克利數學研究所首任所長。1984年至1992年任天津南開數學研究所所長,1992年起為名譽所長。

        2004年12月3日,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陳省身發展了Gauss—Bonnet(高斯一博內)公式,被命名為「Gauss-Bonnet-陳省身公式」,提出了「陳氏示性類」;他發展了微分纖維叢理論,其影響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創立複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論,包括Bott-陳定理,影響及於代數論;他為廣義的積分幾何奠定基礎,獲得基本運動學公式;他所引入的陳氏示性類與陳-Simons微分式,已深入到數學以外的其他領域,成為理論物理的重要工具。


人物生平

        1911年10月28日,陳省身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少年時就喜愛數學,覺得數學既有趣又較容易,並且喜歡獨立思考,自主發展,常常「自己主動去看書,不是老師指定什麼參考書才去看」。從秀州中學 畢業後,1922年隨父遷往天津。


        1923年,進入天津扶輪中學。

        1926年,從天津扶輪中學畢業。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該系的姜立夫教授對陳省身影響很大。在南開大學學習期間,他還為姜立夫當助教。

        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成為中國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孫光遠博士指導下,他在《清華大學理科報告》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關於射影微分幾何的《具有一一對應的平面曲線對》。

        1932年4月,應邀來華講學的漢堡大學教授布拉希克對陳省身影響也不小,使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在清華,陳省身曾經聽過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的課,並且做過當時還是本科生的楊振寧的教師。




        1934年夏,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同年,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一說受清華大學資助),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漢堡大學數學系留學。

        1935年10月,陳省身完成博士論文《關於網的計算》和《2n維空間中n維流形三重網的不變理論》,在漢堡大學數學討論會論文集上發表。

        1936年2月,陳省身獲科學博士學位;畢業時獎學金還有剩餘,同年夏得到中華文化基金會資助,於是又轉去法國巴黎跟從嘉當(E.Cartan)研究微分幾何。1936年至1937年間在法國幾何學大師E·嘉當那裡從事研究。E·嘉當每兩個星期約陳省身去他家裡談一次,每次一小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師面對面的指導,使陳省身學到了老師的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終身受益。陳省身數十年後回憶這段緊張而愉快的時光時說,「年輕人做學問應該去找這方面最好的人」。

        1937年夏,陳省身離開法國經過美國回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

        1938年,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任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講授微分幾何。



        1943年,應美國數學家奧斯瓦爾德維布倫(O.Veblen)之邀,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任為研究員。[5-6]  此後兩年間,他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奠定了他在數學史中的地位。

        1946年抗戰勝利後,陳省身回到上海。

        194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陳省身任代理所長,主持數學所一切工作。他還入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此後兩三年中,他培養了一批青年拓撲學家

        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遷往臺灣,陳省身應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院長奧本海默之邀舉家遷往美國。

        1949年夏,在芝加哥大學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職位(E.P.Lane正是陳省身的碩士導師孫光遠在美留學時的導師)。

        1960年,陳省身受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為止。

        1961年,陳省身被美國科學院推舉為院士,並加入美國國籍。

        1963年~1964年間,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

        1969年,陳省身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1972年9月,陳省身首次偕夫人回到新中國,與當時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等會見。

        1981年,陳省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籌建以純粹數學為主的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 [10]  ,擔任第一任所長,直到1984年。

        鄧小平復出後,中國數學界恢復了同外界的交流。陳省身也開始幫助推動中國數學的復甦。1977年9月26日,鄧小平會見了陳省身。1984年8月25日,鄧小平設午宴招待陳省身夫婦,支持他任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鼓勵他為發展中國數學所做的努力。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聘請陳省身擔任南開數學研究所所長(任期至1992年)。

        1985年10月17日,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陳省身隨即以南開為基地,親自主持舉辦學術活動,在中國數學界的支持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青年數學家。

        1986年11月2日,鄧小平設午宴招待陳省身夫婦。正是這次會見,引發了提高國內知識分子工資待遇、頒發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措施。



        1989年10月10日,剛當選幾個月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南海會見陳省身夫婦,並設宴招待。後來,江澤民數次接見陳省身和夫人鄭士寧。

        1992年~2004年,陳省身任天津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1998年,他再次捐出100萬美元建立「陳省身基金」,供南開數學所發展使用。

        2000年,他與夫人鄭士寧回到母校南開大學定居,親自為本科生講課,指導研究生,2001年開始,陳省身設想在南開大學建立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以招攬人才,推動南開數學學科的發展。副校長胡國定在2001年7月22日致信中央,以陳省身的名義申請建立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這件事得到了江澤民的支持。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主要成就


科研綜述

        陳省身是20世紀的偉大幾何學家,在微分幾何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是Gauss,Riemann與E.Cartan的繼承者與拓展者。證明了一般的Gauss-Bonnet定理;建立微分纖維叢理論,並引入陳示性類,由此創立了整體微分幾何;引進了幾何的G結構,研究其等價問題;創立了複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論;為廣義的積分幾何奠定了基礎等。

數學研究

        陳省身是20世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早在40年代,陳省身他結合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方法,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為大範圍微分幾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這些概念和工具,已遠遠超過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範圍,成為整個現代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教育



        陳省身曾先後任教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原中央研究院數學所、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南開數學研究所的創始所長。培養了包括廖山濤、吳文俊、丘成桐、鄭紹遠,李偉光等在內的著名數學家。其中,丘成桐是取得國際數學聯盟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第一個華人,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個獲沃爾夫獎的華人。


榮譽表彰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人物軼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複雜的數學題,並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嶽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於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很快,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餘的都送人。到發作文時他才發現,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很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為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於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學系。

        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很大。數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於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後來因為姜立夫,轉到了數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為終生知己。姜立夫為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很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後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啊。

        考入南開後,陳省身住進八裡臺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過海光寺,那裡是日本軍營。看到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揚威的模樣,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裡臺校園,他才感到鬆了口氣。 

社會影響

        在那個國門初開的年代,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戶曉。其實,那時陳省身早已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卻為國人所不知。有人根據狄多涅的純粹數學全貌和巖波數學百科全書、蘇聯出版的數學百科全書綜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紀數學家排名陳省身先生(S.-S.Chern)排在第31位,華羅庚排在第九十位,陳景潤進入前1500名。 陳省身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成就,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拉、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又一裡程碑式的人物。也許你沒有聽說過他,因為他很長時間都在美國工作,但是至少中國數學界應該是知道的,因為他早已蜚聲海內外。



人物評價

        陳教授既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又是一位偉大的數學活動家。他為2002年北京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以九十高齡的年紀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其中的高尚與睿智將永遠留在世界各地朋友與同事們的記憶中。(國際數學聯盟主席約翰・鮑爾評)

        陳教授是我們這個時代主要的數學代表人物,並在他所從事的幾何學科和更廣的數學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貢獻已被沃爾夫獎和近來頒發的邵逸夫獎所公認。他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學生並且永遠鼓勵年輕的數學家。他另兩個重要的貢獻是創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在伯克利)與中國的南開數學研究所。雖然令人悲傷的是他沒有健在到明年南開數學所新大樓的揭幕式,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業已努力完成了重大事情,而且將會為其運作而感到驕傲。(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阿蒂亞評)

        陳省身先生是當今國際著名的數學大師。陳先生開創並領導著整體微分幾何、纖維叢微分幾何、『陳省身示性類』等領域的研究;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陳省身先生的逝世是國際和中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也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師長。陳省身先生獻身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在科學上的功績將永垂青史。(路甬祥評)



數學大師陳省身


陳省身 - 數學之美


丘成桐演講:陳省身的工作



         聲明:本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用於交流學習,由文化交流創意團隊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編輯:zi


相關焦點

  • 「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
    【簡介】陳省身是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1911年10月28日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
  • 20世紀最偉大的華裔數學大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
    陳省身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成就,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拉、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又一裡程碑式的人物;現代抽象代數幾何的奠基者韋伊曾說,「我相信未來的微分幾何學史一定會認為他是嘉當的繼承人」。
  • 中國近現代數學之最——陳省身先生
    要說中國近現代數學成就最高的數學家那毫無疑問是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徐自豪|「陳省身猜想」裡的吳大任夫婦與陳省身
    2018年1月,微信上大熱的答題小程序「頭腦王者」中出現了這麼一道題:「被稱為『現代微分幾何之父』的數學家是 ?」很多人會誤選華羅庚,其實正確答案是陳省身。一位答題的朋友說,因為前不久看到我買了陳省身籤贈書,所以才做對了。2017年下半年,由陳省身的籤贈本起,短短的三個月內連續在舊書網上收羅到多件數學大家的舊藏資料,而且都有關聯,有意思極了!
  • 陳省身:堪稱華人數學第一人,楊振寧、丘成桐都是他的學生
    證明了一般的Gauss-Bonnet定理;建立微分纖維叢理論,並引入陳示性類,由此創立了整體微分幾何;引進了幾何的G結構,研究其等價問題;創立了複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論;為廣義的積分幾何奠定了基礎等。他就是20世紀偉大的微分幾何學家,被譽為「現代微分幾何之父」的陳省身,蜚聲海內外,他是第一位獲得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沃爾夫獎」的華人,說他是整個華人圈取得成就最高的數學家也不為過,被楊振寧稱之為繼歐拉、高斯、黎曼之後又一裡程碑式的人物,「陳省身獎」後來更是作為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終身成就獎。很多人不知道,這位偉大的數學家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
  • 【關注夏季學期】新世紀人才論壇:鄧少強談「陳省身與黎曼的對話」
    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鄧少強教授帶來了題為「陳省身與黎曼對話」的專題講座。雖然整場講座圍繞兩位數學大師思想精髓展開,但少見深奧的數學公式與推理,言語之間也十分淺顯易懂,受到了學生和市民的歡迎。  6點半,講座準時開始,偌大的教室裡坐著的,有頭髮花白的老教授,也有帶著孩子「長見識」的市民。大家帶著好奇,也帶著尊敬。鄧少強個子不高,微胖的體型顯示出沉穩的氣質。
  • 人生幾何風範長存 《陳省身傳》作者追憶數學大師(圖)
    gt;>> 文/本報記者江世亮 王勇  「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描繪出93年精彩的人生軌跡,平靜地走了。《陳省身傳》作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張奠宙,前不久曾專程前往天津看望陳省身,對面對面交談的情景記憶深刻。  點燃華人科學之光第一人  「他是在20世紀世界科學史上點燃華人之光的先驅,或許就是第一人。」作為現代數學史研究專家的張奠宙,如是評價陳省身。  1943年,二戰正酣。
  • 陳省身: 一生只做一件事
    8歲那年,陳省身才去浙江秀水縣城今嘉興市裡的縣立小學上學。可那天下午放學時,不知什麼緣故,老師卻用戒尺挨個打學生的手心。陳省身雖然因為老實沒挨打,可這件事卻對他刺激太大,從此便不肯再邁進小學校門一步。第二年他考入中學,4年中學之後,於15歲考入南開大學理學院本科。在南開,陳省身先生做出主修數學的第一次選擇。
  • 丘成桐:陳省身的幾何貢獻
    回顧微分幾何的發展歷史,我認為嘉當(E. Cartan)是微分幾何的祖父,陳省身是現代微分幾何之父。他們合力創造了一門美妙而豐富的學科,影響遍及數學與物理的每個分支。這些工作深刻影響了陳省身後來的工作。霍奇(W. V. D. Hodge)、龐特裡亞金(L. S. Pontryagin)和惠特尼(H. Whitney)的工作   他們都是偉大的微分拓撲學家,後兩位在示性類上的貢獻直接影響了陳氏類的產生。陳省身說過,黎曼幾何及其在微分幾何中的推廣有局部的特徵。
  • 只上過一天小學的奇才陳省身:他憑一己之力令中國數學進步十年
    要說少年天才,陳省身算一個。他只上過一天小學,卻自學考進中學、15歲上南開大學、19歲又考入清華大學讀碩士,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在這樣野蠻生長下,他成為「微分幾何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也用一己之力令中國數學進步十年。
  • 比華羅庚還厲害的陳省身,93歲逝世,留下2個子女,現狀如何?
    」這首詩是著物理學家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給陳省身的評價,陳省身生於1911年,他從小就對數學十分的喜愛,在陳省身的眼中數學充滿趣味並且簡單。他喜歡獨立思考,善於發問,在學習上十分自覺。作為一位在數學領域心無旁騖潛心鑽研長達七十餘年的數學大師,陳省身成績斐然、碩果纍纍。
  • 陳省身與夫人的故事:60年來沒吵過架
    1930年陳省身以優異成績從南開大學畢業,考上清華研究院數學系。而小他四歲、文靜秀美的鄭士寧則是清華數學系創系元老鄭桐蓀教授的女兒。陳省身曾在鄭老先生家裡見過她,彼此都留有良好印象。鄭桐蓀十分賞識陳省身的才華,很希望這名傑出學生能做自己的乘龍快婿。他的摯友、清華數學系教授楊武之(楊振寧之父)十分理解他的心意,就同夫人一起充當紅娘,徵求陳省身的意見。
  • 陳省身,華人數學家的最高成就
    比如有一位華人數學家,他做的是微分幾何領域,而且他把微分幾何領域做到了極致,得到了一個非常讓人崇敬的稱號,這就是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1911年,陳省身出生在浙江嘉興秀水縣,這是一個書香門第,陳省身從小就接受到了來自家人的良好教育。為什麼叫省身這個比較奇怪的名字呢?
  • 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誕生
    昨天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就在這一天,由陳省身先生所創辦的南開數學研究所在慶祝建所20年之際,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昨天,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的數學所成立20周年暨紀念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大會上,陳省身的弟子吳文俊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術辦公室主任楊衛院士以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南開大學原副校長胡國定共同為由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所名揭幕。
  • 從天才少年到幾何巨匠,南開之星陳省身!
    他發展了Gauss—Bonnet(高斯一博內)公式,被命名為「Gauss-Bonnet-陳省身公式」,提出了「陳氏示性類(Chern Class)」,成為經典傑作。他發展了微分纖維叢理論,其影響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
  • 數學家陳省身:不要考100分!易成為平庸之才!他何以出此言?
    近代時期,中國湧現了為數不少的數學大家,而陳省身先生,也是其中的一個。楊振寧為他寫下「千古寸心事,歐高黎嘉陳」,讚譽他為繼歐幾裡德、高斯、嘉當等人之後,數學領域又一裡程碑式的人物。他也是中國首批外籍院士之一,是傑出的華裔數學家。陳省身作為一代幾何宗師,他的輝煌數學人生,理應被世人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