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區中藥材產業揚優成勢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3 金投網

近年來,我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視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秉承歷史傳統,發揮比較優勢,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利用獨特的自然資源,發揮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條件適宜等優勢,規模化種植中藥材達180餘種,加強優勢資源向優勢產業轉化,著力培育三峽中藥材區域公共品牌,促進GAP標準化生產基地不斷擴大,原產地初加工水平有了不斷提高,擴大了中藥材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打造中藥材強鎮

近段時間以來,被譽為「中國木香第一村」的關面鄉泉秀村迎來中藥材木香豐收季,村民們正忙著採挖、分揀、晾曬、烘烤,高山上一派繁忙的景象。

據了解,關面鄉木香佔據全國木香總產量的半壁江山,號稱「中國木香之鄉」「秦巴藥材寶庫」,以木香為代表的中藥材,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脫貧致富產業。

我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核心區,日照和雨水比較充足,氣候條件優越,藥用資源豐富,藥材品質優良,被列為全市中藥材重點生產基地,享有「三峽中草藥寶庫」美譽。

據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中藥材生產質量標準體系和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抓好中藥材品種地理標誌認證,我區先後編制《開州區中藥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0—2020年)》《開州區中藥產業「十三五」規劃》和《開州區中藥產業木香專項發展規劃》,圍繞木香、玄胡、黃連、黨參、天麻等重點中藥材品種,因地制宜選擇中藥材主導品種,優化全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布局,逐步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模式。目前,已成功打造關面木香、大德玄胡、河堰黃連等中藥材產業強鎮。

按照有機標準及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制定木香、玄胡、黃連等技術標準,推進有機及GAP等示範基地建設,支持「三品一標」建設,加強化肥、農藥在中藥材生產過程中的管控,加強標準化生產技術在種植及加工生產中的推廣運用,提升中藥材質量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近30萬畝,年產量5萬餘噸,綜合年產值10億元,被評定為木香、玄胡國家級生產基地,中藥材面積和產量均位居重慶市前茅。

帶動貧困戶增收

每年農曆五月,是大德鎮磨梁村最熱鬧的時節,村民們在田間地頭挖玄胡,每畝地能創收4000多元,若將玄胡與其它經濟作物(如西瓜、玉米)套種,效益更高,玄胡已成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產業之一。

為促進中藥材產業集約化、組織化發展,我區創新發展理念,大力培育中藥材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類型的經營主體。全區有中藥材種植大戶1750餘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55個、家庭農場29個、農業企業12個。太極集團、天聖製藥、盛物農業、康百佳、天致藥業、大巴山、百順等中藥材龍頭企業新植中藥材品種達12個,總面積5萬畝。

通過中藥材主體發展,我區探索出「租金+薪金+股金」產業發展模式,採取「公司+農民合作社+貧困戶」「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全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1.5萬餘戶,戶均年增收7500元。

為充分挖掘中藥材初深加工、觀賞、體驗等功能,延長產業鏈條,開發新業態,我區以開州道地藥材、特色藥材、藥食兩用藥材為重點,推動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與鄉村旅遊、文化推廣、生態建設、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開發藥茶、藥酒、藥膳等新產品和服務,提升中藥材綜合產值。大力培育中藥材休閒觀光體驗產業、中藥材飲片、製成劑加工業、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等新業態。

截至目前,全區有康萬佳藥業、天致藥業、融康堂藥業3家中藥材飲片加工企業,有11家中藥材經銷企業。康萬佳藥業、天致藥業、融康堂藥業3家企業獲得中藥飯片GMP認證;天致藥業取得批准文號的中成藥品種30種,形成年產片劑31億粒、顆粒劑2億袋、散劑5000萬袋的中成藥製造能力。

推進品牌化發展

我區採取商標註冊、專利申請、產地產品認證等方式,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組織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加強中藥材生產技術交流合作,大力培育中藥材品牌。加大中藥材交易市場建設,大力培育中藥材經紀人,發展農村電商,多渠道解決中藥材市場銷售難題。

目前,我區已培育「開縣木香」「開縣黃連」等特色品牌,被定為木香、玄胡國家級生產基地,黃連、杜仲市級生產基地。其中木香是全國最大產量區縣,年產量達2500餘噸,佔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開縣木香」被列為全市三大道地中藥材品牌,被評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據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中藥材出售給外資公司,由外資公司出口給相應的國家和地區。今年10月下旬,該委通過外貿客商賣出天麻、菊花、木香等8個中藥材品種達300餘萬元。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區通過市外經貿集團旗下「渝貿通」平臺,將中藥材直接出口到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此次「藥博會」,打造出健康產業行業品牌盛宴,新加坡福華集團將與我區某中藥材企業籤訂3000萬元的採購訂單。

相關焦點

  • 重慶醫藥高專與開州區經信委合作推進地方大健康產業發展
    近日,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市開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提升開州區特色中藥材質量、拓展開州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內涵、建設重慶三峽中醫藥研究院、搭建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等方面展開合作。
  • 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
    新華社重慶9月11日電題: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返鄉創業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勇、徐旭忠、趙宇飛在大巴山深處的重慶開州區關面鄉姚程村,村支書張步億一大早就出了門,沿著梯田仔細查看中藥材的長勢。
  • 全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新起點 度小滿助農免息貸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其實每個鄉村脫貧摘帽的背後,都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一場需要拼搏的硬仗。這其中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助力。從產業扶貧到消費扶貧,從教育扶貧到就業扶貧,產業資金幫扶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持。地裡是寶、山裡也是寶,有了產業資金支持,重慶隘口東坪村的葉茂,帶頭在山間發展了珍貴藥材黃精的種植,除了自己申請了10萬元的免息貸款用於發展黃精的種植規模,他還幫助村裡近10名農戶申請到了1-10萬額度不等的免息貸款,加入到了中藥材的種植產業中。
  • 他們這樣助力鄉村振興
    民辦學校託管公辦學校,是天問教育集團助力五峰鄉村振興的一攬子行動之一。記者了解到,去年4月,該集團啟動教育助力五峰鄉村振興試驗區建設,計劃投資5.5億元,在長樂坪鎮實施集公益託管、研學基地、網教培訓和避暑康養「四位一體」的項目行動,被中國教育報中教傳媒智庫稱為鄉村教育綜合體。
  • 市委黨校開展「重慶推進鄉村振興」結構化研討成果交流會
    ,市委黨校60期「鄉村振興戰略」專題教學班開展「重慶推進鄉村振興」結構化研討成果交流會。忠縣供銷社主任何小軍圍繞「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從產業結構不優、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鏈條不長、產業品牌不強、產業保障不足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問題剖析,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 鄉村振興先要產業振興,水稻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產優質稻品種
    近期「中國糧」、「中國種」、 「鄉村振興」、「上天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等話題成了輿論的熱點,折射出我們重視三農,不僅要解決中國人的飯碗,還要實現「共同富裕」。現在都在講鄉村振興,這是好事,關乎農民,關乎國家。回顧歷史,會發現我們的崛起,根基是農業,而今實現全面脫貧,偉大復興的夢想道路,起航在鄉村。
  • 武都馬營鎮:中藥材產業成脫貧「良方」
    在中藥材種植基地裡挖藥材的李五平,曾是馬營鎮碌壩村的貧困戶。如今,在中藥材產業的帶動下,他逐步摘掉「窮帽」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我通過資金入股合作社,再加上平時在合作社務工,一年下來不僅能領到分紅,還能拿到1萬多元的務工收入。」李五平給記者算起了經濟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助力鄉村振興,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考察特色產業發展
    為拓寬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創新發展,5月19日下午,菏 澤市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行10人前往單縣李新莊鎮、單縣東城辦事處等地, 考察農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情況。「單縣李新莊鎮、東城辦事處立足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創新方式助力群眾增收 致富。從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到特色高效農業、合作社建設等等各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服務隊隊員劉持良感慨地說。服務隊隊長帥志星表示,此次考察學習收穫良多,獲益匪淺,考察地發展特色產業 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 太和縣「產業升級」奠定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太和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總要求,全面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努力提升產業扶貧特色、規模、質量和效益,助力脫貧攻堅戰,奠定鄉村振興基石。一是強化主體帶動。針對產業扶貧基礎和條件較差,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的問題,建立健全了產業扶貧風險防範監測機制,縣財政投入203.7萬元,設立「四帶一自」特色產業保險扶持資金,為實施自種自養項目的貧困戶、參與「四帶一自」的帶貧主體購買特色種養扶貧保險,提升自種自養和帶貧主體生產積極性和抵禦自然風險、疫病風險的能力。
  • 鄉村振興怎麼做?專家學者這樣說……︱聚焦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
    論壇期間,8名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專家圍繞論壇主題「發展富民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建言資政。,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農業為基礎,以產業融合為關鍵、以服務保障為依託,做到「理念正、項目優、抓手實、保障全」。
  • 全國民間中醫藥文化網紅臨岐論壇順利召開,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探索新模式(二)11月28日,全國民間中醫藥文化網紅臨岐論壇順利召開,此次論壇由龍興超人中醫藥文化平臺和臨岐鎮政府聯合舉辦。當日,浙江省農業廳中藥材首席專家、中藥材產業協會副會長何伯偉,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瑞平,臨岐鎮黨委書記錢江,臨岐鎮鎮長徐娟芳、廣東中醫藥文化產業投資人梁朝晃、雲南中醫藥文化產業投資人蔡祥明、龍興超中醫藥文化平臺創始人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墊江縣普順鎮紅巖村屬縣級扶貧重點村,2018年縣委、縣政府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該村,助力脫貧攻堅。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6日16時訊(通訊員 普順鎮紅巖村駐村工作隊蔣明航 胡延)墊江縣普順鎮紅巖村屬縣級扶貧重點村,2018年縣委、縣政府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該村,助力脫貧攻堅。
  • 重慶:「養生菜」枸杞芽20元/斤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養生菜」枸杞芽20元/斤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2020-05-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春節特別節目 | 寧德: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十三五期間,我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抓好「一村一品」建設布局,全市形成了茶業、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畜牧業、漁業、林竹花卉和鄉村旅遊「8+1」特色產業,築牢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長久支撐。
  •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0-22 11:29 四川新聞網宜賓10月22日訊(陳建 趙晨希)風景如何變錢景?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黨建+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三專服務」: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釋放出農業農村對金融的巨大需求。鄉村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離不開金融專業人士的幫助。當前,農村地區金融需求普遍存在碎片化、多樣化、複雜化的特點。
  • 無為市「旅遊+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這裡雖然到處有荒山,但地形特別,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交通也很便利……」在專業人士眼中,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恰恰成為紅廟鎮發展生態旅遊,助力鄉村扶貧振興的動力源,就此,昔日的廣袤之地恢復神採。到了旅遊旺季,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人頭攢動,熱鬧非常。一系列帶動當地農民致富、貧困戶脫貧的「好門路」也就此打開。
  • 重慶:圍繞「五大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作為2018年中央1號文件起草組成員之一,張季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圍繞『五大振興』全面展開。」
  • 越秀集團積極助力廣東貴州鄉村振興工作
    在這場硬仗中,廣州國企新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堅不可摧的力量。  越秀集團作為廣州市屬國企,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千企幫千村」、市屬國企助力北部鄉村振興等工作的過程中,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布局、上下鏈條、就業發展等核心要素,發揮集團綜合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幫扶對口鄉村,注重實現從單一幫扶到立體幫扶、從物質幫扶到合作共贏的轉變,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體現出國企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