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乾貨丨27種地理「效應」

2021-02-22 高中地理

又稱地理滯後作用、地理遲滯效應,是指地理系統對輸入因素的非及時反應(左大康,1990)。自然方面,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不是一二年內可以立竿見影的。社會方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質,對發展經濟的效應,要經過十年、二十年才能見端倪。經濟建設中和規劃工作中,不少爭論的難題,往往與地理滯後作用有關。短期行為的表現是忽視地理滯後作用。

「綠島效應」是指在一定面積(約3公頃)綠地裡氣溫比周邊建築聚集處氣溫下降0.5℃以上。  

森林是最高的植被。在成片的森林地區以及林冠層的下部能形成一種特殊的氣候。

森林可以減小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減低地表風速,提高相對溼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氣候。這就是森林的綠島效應。

森林能改變風向,減弱風速,阻滯沙土,起著防風、固沙、保土的作用,因此,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往往成為改造小氣候的有效措施之一。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地理現象,即山的迎風坡多雨,而相反達到同時,背風坡少雨乾燥. 這是因為山脈阻隔暖溼氣流,把水汽集中在迎風坡,水汽聚集併到達一定強度時,就會下雨.同時背風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以至於蒸發量相對跟大,使土壤相對乾旱. 這種現象被稱為雨影效應。  

觀測結果表明,綠洲農田上不同高度層的氣溫,晝夜均比附近的戈壁顯著要低,綠洲在夏季相對於周圍環境(戈壁或沙漠)是一個冷源和溼源,即相對獨立的「冷島」。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戈壁沙漠較綠洲的比熱小,在陽光照射下地面增溫比綠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熱的暖空氣,通過局地環流作用輸送到綠洲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使下層冷空氣以保持穩定,於是形成了一個比較涼爽、溼潤的小氣候。這種特殊的氣象效應,稱為綠洲的「冷島效應」。  

綠洲上空的這種效應,使湍流發展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騰和地面的蒸發,非常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這對於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綠洲節約水源、種草種樹和發展農業,是很有利的。   

由於山體隆起,對山體本身及其周圍環境造成的氣候效應。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上,山體表面積越大,山體效應也越大。山體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並將其轉換成長波熱能,使溫度遠高於相同海拔自由大氣的溫度,而且氣候的變化也比低地大。

山體效應對山體本身也有影響,與低地相比,山地的氣壓、氣溫和溼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輻射則有所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時有較大的降雨量、在山坡上,多種不同氣候帶的分布,與從赤道到兩極氣候帶的分布有些相像。在低緯度地區,高度可起調節溫度的作用,因此,即使在赤道上,高山也會終年積雪。在山地,每天的風向都要變換一次,和海陸風的情況差不多。一般來說,較大山體的氣候效應類似於大陸度增加,其溫度變幅比小山體大。植物生長的上限較高,垂直自然帶的相應界線也高。山體效應在山體上比邊緣地區明顯。  

城市化的過程增大了人類社會與周圍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城市興建和發展後,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為街道、工廠和住宅等建築物所代替,下墊面的滯水性、滲透性、熱力狀況均發生明顯的變化,集水區內天然調蓄能力減弱,這些都促使市區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過程發生相應的變化。城市的熱島郊應、凝結核效應、高層建築障礙效應等的增強,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數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地表不透水面積比重很大,地下滿布著排水管道的市區,截留、填窪、下滲的損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匯流歷時和滯後時間大大縮短,徑流係數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遊的洪水過程線變高、變尖、變瘦,洪峰出現時刻提前,城市地表徑流量大為增加。

城市迅速膨脹,人口高度集中,工業迅速發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劇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額平均為農村居民的5~8倍,新興工業的耗水量更多,對水質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城市供水日益緊張,原來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設施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許多城市超量開採地下水,使地下水資源日趨枯竭,不僅帶來了水資源危機,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為此,不少城市採取遠距離引水的途徑,以解決城市供水不足的問題。

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向河流排放,工業廢氣向大氣排放後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體受到汙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嚴重危及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節,河川徑流減少,稀釋能力削弱,水質更趨惡化。在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其下遊水體一般都受到汙染。天然水體水質惡化更加劇了城市水資源的緊缺。

指水庫與其水文因素和它們變化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指水庫蓄水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稱「水庫水文影響」。水庫是由人工改建或修建水工建築物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積和一定用途(目標)的水量交換緩慢的水體。水庫與湖泊有許多相似之處。水庫既是一個自然綜合體,又是一個經濟綜合體。

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調節河川徑流、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漁業、航運、木材浮運、旅遊、改善環境等,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意義。

水庫水文效應①首先表現在對水文地理條件,即水象網的影響。水庫興建後,湖泊率與水網密度普遍增大,庫區原有森林、耕地、草場、沼澤、村落、道路等發生淹沒和浸沒,水體水文地理特性漸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轉變。②同時,地區內淡水貯量明顯增多。在乾旱地區尤為突出,水庫實際上成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體。③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過程發生急劇變化。

水庫建成後,河川水文情勢變化十分複雜。大體可以把水庫影響的區域分為3個部分: (1)庫區 (2)下遊影響區(3)引水區和受水區。

⑴庫區的水文過程和水量平衡特性與天然湖泊近似,庫區水文情勢主要取決於大壩造成的壅水,並表現為水位顯著上升,形成廣闊的水面。庫區由於水面遼闊,蒸發量有明顯增加趨勢,庫區降雨、滲漏、氣候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⑵下遊影響區是受水庫影響較劇烈的地區。水庫下遊的水文過程主要取決於水庫的調節程度、開發目標和運行方式,世界上沒有無調節作用的水庫。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下遊河谷的水位及流量變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喪失,而成為半人工河流。洪水期間,水庫削減洪峰,滯蓄洪水總量的作用非常顯著。水庫對河流洪水僅具有滯蓄作用,主要是進行時程再分配,洪水進入水庫後,洪水波展平,流速變小,洪峰削減,洪水被滯蓄在水庫中,通過水庫調節後再陸續洩放到下遊河道中。水庫下遊由於來沙量驟減,河床侵蝕-沉積平衡發生明顯變化,多數水庫下遊衝刷和侵蝕活動加劇,河岸和河底趨於不穩定狀態。入海河流,由於河流上興建水庫,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減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線後退。

⑶引水區和受水區水文條件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引水量、引水距離及引水方式。規模較大的引水,對引水沿線及受水區水文條件將產生較強烈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地理乾貨丨高中地理必修知識框架圖,文科生必看
    地理乾貨丨高中地理必修知識框架圖,文科生必看
  • 高三複習:27種地理「效應」,高考模塊強化,抓住「考點」細節
    高中地理怎麼複習?理清思路、強化記憶是關鍵。 以下幾點建議,供同學們參考:圖像聯繫。把教材中的圖像,按照某些聯繫結合起來複習。比如氣候類型圖、洋流分布圖和自然帶分布圖的結合;大陸東、西岸的氣候、洋流、風向對比等,整體把握地理分布知識。時間聯繫。把握時間變化。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鄭直領航工作室  【鄭直領航工作室】(微信號hs2zzhengzhi)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地理教師鄭直老師創辦的教育公益平臺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兩者相比,前者大於後者,因此總的效應是使氣溫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陽傘效應。
  • 地理百科|地理中各種各樣的「效應」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焚風效應▲圖片來自網絡翻越山坡的暖溼氣流,在迎風坡形成地形雨。地理滯後效應又稱地理滯後作用、地理遲滯效應,是指地理系統對輸入因素的非及時反應(左大康,1990)。自然方面,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不是一二年內可以立竿見影的。社會方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質,對發展經濟的效應,要經過十年、二十年才能見端倪。經濟建設中和規劃工作中,不少爭論的難題,往往與地理滯後作用有關。
  • 高考地理丨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匯總!更有你意想不到的乾貨
    ❤天氣不錯,我覺得適合更新地理哈哈哈哈哈!大家猜一下學姐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什麼資料呢?❤今天學姐給大家準備的是高考地理--世界地理部分,為大家整理了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都是一些❤除此之外,更有各大洲地理特徵等重要知識點匯總,看了你就賺了,快跟學姐看看這些乾貨知識吧!
  • 氣象學中的四個地理效應
    暴雨雲團一個接一個地經過珠海,__ __效應發威。(2)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5月25日,在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由於__ __效應,風力加大,登山隊只能在路線上匍匐爬行。(3)5月1日至10日,海南全省共12個市縣出現1-9天的高溫天氣過程,多地最高氣溫均突破當地5月歷史極值。
  • 【資料分享】高中地理高頻考點整理
    ,氣旋,颱風,準靜止鋒,溯源侵蝕,地震,三峽工程,束堤衝沙,大氣逆輻射,焚風效應,乾熱風,離岸風,土壤,降水,航天基地,競爭力,乾熱河谷,答題模板,地理界線,自然災害,工業,城市和人口,氣候,地形地質,地理計算,農業,植物,森林,河流,涇渭分明,夜雨,大壩,知識框架,民居,高頻考點,湖泊,塞上江南,農田覆蓋,喀斯特地貌,河流襲奪,都江堰,概念辨析,海嘯,自然帶,交通,熱力環流,地理知識,易錯易混,產業升級
  • 【高清地圖】中國地理高清地圖集
    ,大湖效應,潮汐,寒潮,凍土,調水調沙,氣旋,颱風,準靜止鋒,溯源侵蝕,地震,三峽工程,束堤衝沙,大氣逆輻射,焚風效應,乾熱風,離岸風,土壤,降水,航天基地,競爭力,乾熱河谷,答題模板,地理界線,自然災害,工業,城市和人口,氣候,地形地質,地理計算,農業,植物,森林,河流,涇渭分明,夜雨,大壩,知識框架,民居,高頻考點,湖泊,塞上江南,農田覆蓋,喀斯特地貌,河流襲奪,都江堰,概念辨析,海嘯,自然帶,
  • 地理乾貨丨最全自然/人文/區域地理思維導圖,進階學霸秘籍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兩大板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對生活的經驗,知識的廣度要求很高;而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更具有規律更易形成系統,同時也是學正確世界觀形成的必要組成。
  • 地理答題技巧幹貨
    地理是文綜中比較難的科目,但是運用好做題規律,掌握好解題技巧,一樣可以很簡單。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地理的答題技巧!因為篇幅過長,所以分成幾個部分發送,準高二準高三同學注意收藏!一、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標準模板,按規則出牌(1)絕對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緯度帶位置、溫度帶位置);(2)相對位置和相鄰位置(位於XX地區的XX方位,東西南北中靠、瀕、臨、接XX地區)。
  • 【備考乾貨】一文詳解高考地理常考的城市五島效應?!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據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的「熱島效應」理論: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或稱「下墊面」,青藏高原由於下墊面大面積抬升,(相當於把「火爐」升高),故其熱量較同緯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區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區也要高得多。   青藏高原的「熱島效應」對環境的多要素影響極大,如冰川、生物等。
  • 【地理視頻】海底火山「生島」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火山島按其屬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洋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沒有聯繫;另一種是大陸架或大陸坡海域的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有聯繫,但又與大陸島不盡相同,屬大陸島嶼大洋島之間的過渡類型。
  •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高考文綜考試中地理是其中的一個科目,選擇題短小精悍不容小覷,主觀題答題量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涵蓋面較廣。那麼作為一名高考生如何讓自己在高考文綜地理中發揮超常,取得理想的高分呢?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僅供大家參考。
  • 高考必考的十六個地理效應及專項訓練
    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地理效應往往是解答某個問題的命門所在,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高中地理學習中涉及到的十六個效應。因而城市近地面空氣就難以像其它區域一樣,從土壤和植被的蒸發中獲得持續的水分補給,造成城市空氣中溼度較低,稱為「幹島效應」。不僅是城市,湖泊作為相對獨立的地理系統也引出了諸多的地理效應,例如大湖效應和湖泊效應。
  • 地理答題技巧幹貨(中)
    今天繼續更新地理乾貨的第二部分。都是總結出的滿滿精華,趕緊學習起來吧!八、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選擇大題雙管齊下人類活動——通過等溫線的局部特殊情況來處理這類題型,80%選「市區」這個選項。如果遇到冷空氣,會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區和冬季的美國五大湖沿岸最為突出);(4)海陸位置:如果是大區域,離海近降水多,離海遠降水少,如我國的降水空間分布是由東部沿海向西北內陸地區遞減(但如果是局部範圍有根據等降水量線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如福建的東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區地區就是一個特例);(5)洋流:暖流經過,增溫增溼作用明顯,寒流經過,降溫減溼作用明顯;(6)人類活動: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島效應等
  • 昭通2020名師助考69丨地理複習,簡單易行
    作為一名擁有多年地理畢業班教學經驗的老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同學們談談,怎樣複習地理,才能在中考時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一、圖文並重,狠抓「雙基」「無圖不成題」是地理試題的重要特點。「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靈魂,若學習地理不會讀圖、分析圖、填圖,用圖,那麼就相當於你沒有抓住學習地理的靈魂。
  • 地理乾貨丨高考地理萬能公式,根據各種方向回答的問題
    像地理這種文理兼備,學法兼用的學科,學習的時候應該更偏向用理科的方式來學習它。最好是理解著來記住它。因為你會發現,就算是你把他全背下來了,答題的時候也答不對。這就靠你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平時要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為了能幫大家更好的理解並記住地理答題時的方法我整理出了一份萬能公式。篇幅有限,只能上傳部分截圖,家長務必給孩子免費領一份複習。
  • 【地理視頻】颮線及其天氣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巖石圈地殼物質循環【地理視頻】中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地理視頻】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地理視頻】冰川及冰川地貌【地理視頻】流水侵蝕地貌【地理視頻】外力作用與地貌【地理視頻】冰川湖形成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視頻】冰鬥 、冰川U型谷形成【地理視頻】熱力環流與風
  • 「重磅」高考地理大氣環境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
    「重磅」高考地理交通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荒漠化與風沙問題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農業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高考地理城市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高考地理人口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
  • 【地理】寒假地理這樣學 從此愛上學地理
    給力教育 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為了讓假期的同學們也能夠欣賞到地理學科的魅力,梳理教材知識,分析考點、重難點、親自熬夜刷抖音、小破站、終於趕在大家寒假開始之際,為大家奉上以下大招:供各位同學躺屍學習。適用對象包括但不限於曾經學過地理和未來還要繼續學習地理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