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海都君 海峽都市報
N 海都記者 陳江燕
昨日,
家住福州鼓樓區某小區的林女士
向海都報反映:
3月31日,她生產後,接到了五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簡訊和電話,對方稱是林女士月子期的負責人及母乳餵養指導師,之後將上門訪視。
但4月12日,她接到了另一個電話,對方確認完居住地址後,當天便直接上門了。
「對方在電話裡能直接說出我的名字和地址,上門時又問,社區有聯繫過吧,我以為是社區的工作人員。」林女士說,之後她才知道,這名催乳師是福建姆康母乳餵養指導中心(以下簡稱「姆康中心」)的。
對此,鼓樓區五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從未與姆康中心等其他公司合作。
市民:被推薦去「姆康中心」通乳
林女士說,4月12日,這名催乳師來到她家時,並沒有告知身份。在通乳前,對方也沒有告知需要收費,但在通乳時說,她的乳房有炎症,「勸我去姆康中心通乳,讓我交了450元,說可以無限次通乳」。林女士說,她這才知道對方是姆康中心的。
4月17日,林女士發現又有炎症,於是去姆康中心通乳,結果,現場的工作人員卻說,之前花450元購買的通乳,需在沒有炎症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
「之前的催乳師並沒有告知這一點,姆康中心的工作人員又說我的炎症是因為乳房增生,向我推薦3388元的通乳服務,我多次拒絕,表示還要再考慮一下,但是工作人員直接就把產品包裝拆了讓交錢,之後還將發票收走了。」林女士說,當天她做了一次通乳服務。4月18日,她出現發燒的症狀,感覺炎症更嚴重了,去醫院檢查得知是因為細菌感染而得了炎症。
林女士說,之後她和姆康中心協商,對方退了2888元。但林女士很疑惑:「這個催乳師是怎麼拿到我的姓名、電話、地址等聯繫方式的?該中心是否存在強買強賣問題?」
姆康中心否認強買強賣
根據林女士提供的電話,海都君聯繫了這名催乳師。這名催乳師姓遊,她表示,自己是姆康中心的,並不是社區的工作人員,上門通乳一次收費450元。她表示,產後出現炎症的原因有很多,不能確定就是因為通乳造成的。
遊姓催乳師向海都君出示了一份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頒發的催乳師(高級)資格證。而對於如何拿到林女士的聯繫方式,對方則表示,「不是很清楚」。
昨日上午,海都君來到位於鼓樓區五一中路18號正大廣場附近的姆康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遊姓催乳師確實是該中心的員工,負責通乳等項目,但姆康中心跟社區並沒有合作關係,對於遊女士冒充社區工作人員的做法也並不知情。
而對於林女士反映的在購買過程中存在強買強賣的問題,姆康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否認。
社區:上門服務均免費
海都君又聯繫了之前和林女士聯繫的五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疫情並未上門服務,姓遊的催乳師並不屬於社區工作人員。
隨後,海都君聯繫到五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社區從未與姆康中心等其他公司合作。
該負責人表示,社區在孕婦分娩後,會有產後訪視醫生上門,給寶寶測黃疸、體重,為產婦測血壓、指導母乳餵養等,但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社區工作人員不可私下收費,若存在收費項目,都需到衛生服務中心現場繳費。
該負責人提醒,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時,可要求對方出示工作證,若出現工作人員收費的情況,則需警惕外來人員冒充工作人員的可能。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群發提醒簡訊給孕婦和產婦,相關孕婦管理群內也會及時發消息提醒。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相關科室的醫生表示,對於市面上的一些產後修復項目,真實效果存疑,若產婦的症狀確實較為嚴重,建議最好還是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公益平臺福建母乳媽媽聯盟的負責人林姍說,目前,催乳師行業魚龍混雜,催乳師的證件由各種各樣的機構頒發,可信度存疑。之前也有一些家政公司的月嫂、保姆培訓了很短時間就直接上崗,並聲稱培訓內容已涵蓋母乳餵養相關知識。
有的催乳師甚至在上崗前沒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即使是持證上崗的催乳師,市民也不要掉以輕心,「如果服務過程中,產婦有疼痛的感覺,那就說明提供的服務有問題,應及時叫停」。
原標題:《「催乳師不請自來,通乳後還發燒了!」福建姆康母乳餵養指導中心的解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