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四川省彭州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問題引領幫助學生將知識深度思考加工、有意義建構的學習,藉助適時適度與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外顯的活動與內隱的思維聯繫起來,促進學習的真實有意義發生,全面提升學生學力,打造彭州市小學「學力課堂」,彭州市教研室於2020年9月25日在彭州市致和小學組織「問題引領下的深度學習」專題研討活動。此次「問題引領下的深度學習」專題研討活動分三部分進行一是深度學習、聚焦課堂。二是研教結合、交流分享。最後是專家引領、共同成長。
聚焦課堂,深度學習
彭州市致和小學老師餘夢縈主講研究課《買衣服》。結合生活中買衣服的場景,有機運用數學運算知識,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最優的方式,促進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讓生活變得更便捷。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角色模擬、角色互換、角色交流,在遊戲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用多種形式,培養和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善於表達、提升認識。巧妙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領悟,完成認知上的飛躍。
彭州市延秀小學老師蘭瑩瑩主講數學研究課《數圖形的學問》。在課堂上通過故事問題引導,抓住提問時機,組織和推動學習過程,課堂展示以及對學生的思維拓展層層深入。注重學習內涵,注重問題引領課堂,逐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引領學生思維從一維到二維延伸到三維,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漸發現最優解。整堂課發散數學思維素養,充滿濃鬱數學學味,課堂上發出積極、歡快、高效和活力。
縱觀這兩節不同學段的課堂都不乏「精緻」:通過問題引導,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猜想、去探索、去發現、去交流、去碰撞,在問題中找到最優解,體驗策略的多樣性。關注學生學習的思維過程,從低段到高段幫助學生通過知識深度加工、意義建構、深度思考為特徵的學習,促進學習的真實發生,全面提升學生學力,打造「和美學力課堂」。
研教結合,交流分享
彭州市致和小學老師牛曉萍對餘夢縈的課《買衣服》進行了點評。她對此課,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教材處理、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都給予了肯定,通過循序漸進深入教學過程,以最優化的方式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彭州市延秀小學老師吳敏對藍瑩瑩的課《數圖形的學問》進行了點評。她提出,此課引領學生經歷有序數圖形的過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落實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從而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類比能力,充分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彭州市北城小學老師周正平開展《在小學數學深度學習中培養自主探究能力》研討講座。他提出,數學深度學習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需要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臺,為培養學生樂於自主探索的能力,要實現眼、口、手、腦的「全頻道」開啟,「多功能」協調,「立體式」滲透,增強自主探究的實效,形成自主探索的技能。
彭州市丹景山學校老師魏曉蘭開展《精心設計問題,培養思維能力》研討講座。她與大家分享了課堂教學中,需要精心設計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養成有序思考的習慣,精心設計課堂「骨幹問題」,進行有引導性的過渡,適當設計一些有思維維度,有挑戰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在課堂上,教師應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思維的聲音,步步巧設追問,引發學生深度數學思考。教師應容納學生的錯誤,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專家引領,共同成長
活動最後彭州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周啟華為對示範課和專題講座給出了精妙的點評,對本次活動做了總結,並對如何以問題題為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深度思維,更深入地認識的深度學習的理念,同時更加明確了今後的數學教學方向。他指出,通過真實問題的發生,有助於孩子們興趣提升。通過核心問題設計,讓課堂更開放,讓學生思維更具有發散性。核心問題下的深度學習,要讓學生的合作、討論和交流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達到學與教的和諧統一。
通過本次數學教研交流活動,與會老師感受頗深,再一次體會與學習了問題引領下的深度學習,要以問題引領課堂,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用「心」備課,不僅紛紛表示將「核心問題」「最近發展區」「深度」等理念踐行在自己的課堂上,繼續研究,通過問題引導,創設深度學習的情境,積極引導學生發揮學習主體地位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深度學習引導,當然希望在「問題引領下的深度學習」的思維課堂道路上相伴前行,一路向前……(圖/文 趙倩)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