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小學: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

2020-12-16 名城徐州

星源小學: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

本學期星源小學開展了以「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為主題的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近日,六年級組進行了「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說理文教學——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教研活動。

確立主題

小學階段的說理文作為一種應用性文本,其教學以語言為平臺,將教學的中心指向言語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為達到這一教學目標,經研討,六年級組確立了「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說理文教學——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教研主題。

課例展示

劉楠楠老師所執教的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節課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劉老師緊扣三個具體的事例,引導學生採用抓關鍵詞,和作批註的方法,感悟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好之後」的深刻哲理。整個課堂環節設計絲絲入扣,不落痕跡地處理了課文的重難點。整節課教學充分體現出說理文的語言簡練、層次清晰、邏輯感強等文本特點。

黃校長和許校長帶領全體語文老師參與現場,一同聽課,共同研討。

教學研討

研課結束後,全體語文教師歡聚一堂,開展了微型教學研討會。六年級組老師依次闡述了自己對說理文的教學策略,並對劉老師的這節展示課各抒己見,提出建議和意見。

趙老師認為劉老師課堂語言組織精煉,教法靈活,課堂設計環環相扣,學生全身心參與,體現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充分突顯出本次「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說理文教學——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教研主題。

蔣老師從深度學習的角度對這節課進行了分析,肯定了劉老師在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善於抓住本課的重點詞語和題眼來感悟科學家善於發現,勤於思考,敢於探究的優秀品質。

張老師對劉老師的這節展示課做了高度的評價,肯定了劉老師能夠結合自己的特色和學校學生的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培養最佳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獲得最優的發展。

活動總結

活動最後,許校長讚賞了劉楠楠老師對這節課的巧妙設計和深刻的反思,並對本次的教學研討活動的高效完成作出了肯定。

在本次「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專題研討中,讓星源小學老師認識到深度學習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全身心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每次教研活動都讓星源小學老師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蛻變,不斷地自我更新。

編輯 張宇晨

主編 李旭

監製 周靖霏

總監 朱漢東

相關焦點

  • 馬建明: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
    何為深度學習?語文「新教學」實驗提出的情境、任務、活動與評價如何與深度學習的四個基本特徵高度契合?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如何設計,如何實踐?江蘇省連雲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馬建明老師的實踐與思考,乾貨滿滿。匯報單元選自「新課程資源系列」《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學與教指南 二年級 下冊》(即將出版)第一單元。
  • 【線上教學感悟八】核心素養視域下,基於單元整體、意義優先,探討如何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本文著眼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在單元整體、圍繞主題角度思考,分析繪本與教材的關係,從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原則三個維度,結合兩個案例,探討如何設計、落實和優化小學繪本教學,提升小學生閱讀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最新英語課程改革方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由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構成,其要素應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這一背景下,英語閱讀對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作用愈加凸顯(王薔、陳則航,2016)。一、繪本與教材從割裂走向有機整合。
  • 經典作品視域下的小學情境寫作教學探究
    那麼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習得高能的寫作技巧呢?筆者經過多年嘗試、總結等實踐研究,逐漸摸索出基於經典作品視域下的小學情景作文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多篇名家佳作,通過仔細研讀、甄選,可以發掘出一些富含寫作技巧的句段篇,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結合課外相關作品對寫作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自然習得寫作技巧,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簡約高效。
  • 優先出版|生命觀念視域下的生物學大概念深度學習實踐
    生命觀念的建立在概念學習基礎上,高中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易於接受一個事實性知識,但要建立一個或多個大概念比較困難,需要用一個或多個單元的教學安排逐步完成。大概念處於生物學科中心位置,包括對原理、理論等的理解和解釋,對學生學習具有引領作用。在教學中,基於一個個生物學事實圍繞生物學次位概念、重要概念和大概念來組織並開展教學活動(圖1),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遷移應用,也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生物學觀念。
  • 深度學習 教學相長——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教師參加「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觀摩與研討活動
    7月30日-31日,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山東師範大學漢峪實驗小學)全體語文數學教師齊聚線上,參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團隊研究開發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通過專家剖析教學案例,對照本校已有的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和探索,老師們深入學習了什麼是「深度學習」以及其意義和影響,「深度學習」理論下的教學設計,既注重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又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老師們進一步明確了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只有建立深度學習的實踐模型,把握單元整體設計的要點,才能真正讓學生做到學有目標、學有所成、學有意義。
  • ...教學相長——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教師參加「深度學習」教學改進...
    7月30日-31日,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山東師範大學漢峪實驗小學)全體語文數學教師齊聚線上,參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團隊研究開發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的觀摩與研討。通過專家剖析教學案例,對照本校已有的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和探索,老師們深入學習了什麼是「深度學習」以及其意義和影響,「深度學習」理論下的教學設計,既注重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又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老師們進一步明確了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只有建立深度學習的實踐模型,把握單元整體設計的要點,才能真正讓學生做到學有目標、學有所成、學有意義。
  • 鄭桂華:核心素養時代的「新教學」——指向深度學習的大單元教學
    而要培育學生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就需要我們首先解決現實教學中淺、碎、雜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有探索深度學習的一些方式、策略、活動、情境、任務,等等。在「新教學」的三個追求「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中,我想大單元是核心。大單元教學的核心應該是由零散走向關聯,由淺表走向深入,由遠離生活需要走向實際問題的解決。
  • 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
    上篇分享了「深度學習」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這兩個熱詞的意義。今天與大家分享「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他們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馬雲鵬教授主編的《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學科教學指南·小學數學),揭開廬山真面目。
  • 大荔縣教研室召開深度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12月21日,大荔縣教研室組織全體領導和教研員召開了「聚焦深度學習 落實立德樹人」——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大荔縣教育局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張欣明全程參加會議,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薛彥榮,副局長周明應邀出席會議。
  • 基於深度學習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研究
    提倡單元教學設計。如何突破單元教學的重難點?提倡深度學習。通過對深度學習概念的分析,以及對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的比較,深度學習具有如下特點:(1)深度學習意味著理解與批判;(2)深度學習意味著聯繫與構建;(3)深度學習意味著遷移與應用。促進深度學習有如下一些常用教學策略:(1)基於問題的學習;(2)任務驅動式學習;(3)過程性評價。
  • 深度學習 讓語文學習更優質——奧龍小學語文組教師參加「深度學習...
    舜網訊 語文組全體老師進行觀看深度學習教學改革項目小學語文直播的活動。此次直播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由上海師範大學吳忠豪教授帶來的講座:基於語文學習主題的單元整體設計。第二部分是案例交流,分別由來自寧波、上海、北京的三個教研團隊和大家進行分享:《大自然的畫卷,在想像中發現美好》——三年級下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彩筆繪生活,寫清一件事》——四年級上習作單元的教學設計;《魯迅面面觀,我說大先生》一一「我眼中的魯迅」研讀交流會。通過觀看學習,我們應該變單篇課文教學為大單元整體教學。最後部分是現場研討。研討主題1:活動設計,讓深度學習發生。
  • ...引領深度學習真實發生 下城區第十三屆課堂節開展小學數學學科...
    區內近300名小學數學教師採用「線上+線下」模式深入學習,陳紅霞名師智慧空間站學員全程參與,還有杭州市小學數學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平國強老師與浙江省特級教師顧志能老師就課堂的深度學習做了高屋建瓴地引領。同時,本次活動面向全國進行直播,新疆阿克蘇、湖北巴東,貴州黎平等近20000人次在線共同參與學習研討。
  • 深度學習:從課時教學目標到單元學習目標
    在深度學習項目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我似乎又有了新的理解。 深度學習倡導單元學習,每一個單元主題通常需要若干課時完成。「單元學習目標」是指在完成單元多個課時的學習之後,學生應該獲得的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能靈活應用的知識、技能、策略,能反映學科本質及思想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經歷一定的困難之後學生愉悅的心理感受,還有學生對學科的好奇和期待。
  • 彭州市軍樂小學:探索主題教學,促進語文深度學習
    2020年10月21日上午,彭州市小學語文楊瓊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到軍樂小學開展送課下鄉活動。活動誠邀了川師大李華平教授,駐彭州市學監餘老師,彭州市教研室王濤斌副主任參與指導,工作室全體成員及軍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共計30餘人參與了此項活動。
  • 諸定國:情境學習視域下統編教材「活動·探究」單元的教學策略
    先看「活動·探究」單元編寫體例(見下表):「活動·探究」單元的三個任務,可以進一步抽象為文本借鑑、實踐體驗、表達(演)呈現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形成整體而又層層遞進。統編版教材「活動·探究」單元建設,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性質」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 古槐教育集團參與「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行動研究」項目培訓會
    3月10日,許昌市古槐街學校教育集團這群熱愛學習的小數人終於夢想成真,迎來了由吳正憲老師和高勤麗老師主講的「基於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行動研究」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這次研討會,吳老師利用高屋建瓴的理論支撐與接地氣的具體做法、豐富案例的分享,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的洗禮。
  • 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統領下的單元教學如何設計?思路是關鍵!
    繼昨天第一期(《高中數學新課標最顯著的兩大變化》)後,今天接續第二期。由「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統領,指向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單元教學如何設計?(4)情境-任務-知識合一每一個單元,設計一個大情境,在大情境的輔佐下,提出一些問題,在問題的指引下,自然地形成一些學習任務;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大情境的基礎上再設計小情境,並設計一些教學活動,每個活動約一個學時。
  • 單元整體教學指引深度學習,凝心聚力培養卓越學子
    12月4日,乳山市初中化學名師工作坊在高旭主任的帶領下於府前路學校開展化學單元整體教學研討活動。  活動伊始,府前路學校劉老師和白沙灘中心學校的單曉文老師分別執教了《海洋中的化學資源》和《金屬的化學性質》,並藉助課例形象直觀地對單元整體教學指引深度學習進行了精彩的闡述。課後,威海初中化學名課程團隊主持人馮利華老師以「基於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整體教學指引初中生深度學習探究」為主題,結合兩節課例進行分析及點評。
  • 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作者:張麗霞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該理論強調「輸出」的重要作用,不僅將語言「輸出」作為教學目標,也將其作為驅動手段,同時,將語言「輸入」活動作為產出任務的促成手段。該方法實現了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有效結合,能夠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良好的效果,使用「產出導向法」進行課程教學後,可以提升英語總體成績,提升英語口語表達、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以及語言的規範性、流利性等。
  •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路徑探索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以思維發展型課程建構為主要研究方向,選拔語文、數學、藝術學科優秀青年教師參與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此文為數學教師左明旭的一篇基於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所撰寫的文章,其中數學概念的多元表徵與思維可視化的融合運用進一步拓展了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版圖,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