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必吃路邊攤,五花八門的港式小吃!

2020-12-20 舌在美食線

1、十八座狗仔粉

狗仔粉,是五六十年代出現在香港街頭的一種果腹美食,由粘米製成,配上濃稠的湯汁和佐料,鮮香十足。麵條形似狗尾巴,故得其名。十八座狗仔粉位於香港佐敦老城區,坐落在街邊,外觀看起來毫不起眼,內裝也和華麗沾不上邊,一兩平方米的小店面,只能容納兩個人,好在外面有拉起塑料棚,擺上了一些桌椅供顧客坐下用餐。用餐環境就不用說了,更厲害的是這裡完全沒有服務,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點完餐要自己端,吃的時候自己把桌子拉出來,吃好再歸還盤子並把桌子收好。

這家店其實是由兩位80後年輕人創業開設的,他們因懷念兒時在石梨貝邨吃過的狗仔粉,於是自行研製食譜,其後成品受到朋友的肯定,最終在朋友鼓勵下在佐敦開了首間「十八座狗仔粉」,開張約半年後更在香港自設廠房,目前「十八座狗仔粉」已有五間分店,分布於旺角、深水埗、荃灣、元朗。

這家店外觀或許簡陋,但卻十分受追捧。馳名狗仔粉經過改良後不再是尖頭尖尾,而是短短胖胖前後一般粗,十分可愛。湯頭濃稠灰白色,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裡面加了冬菇、蝦米、豬油渣等材料,煲45分鐘,再焗45分而成。因為用心用時熬製,所以食材本身的膠質或者味道已經融入了湯頭裡,讓本身沒有什麼味道的粉蘸裹湯汁後,吃起來也別有一番味道。入口十分驚豔!香濃鮮美的湯底搭配嫩滑可口的粉條,口感十分豐富。

招牌火鴨翅色澤誘人,慢煲久燉出的鴨香鮮濃,每一口都能吃到香軟易化的火鴨肉和清脆爽口的木耳絲。吃完火鴨翅別忘了試試同樣美味的翅滾火鴨腿,一整個鴨腿被濃鬱的火鴨翅包裹,鴨腿皮的脂肪很少,肉質鮮嫩有嚼勁,讓人回味無窮。

2、千色車仔面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低價特色麵食。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國內難民湧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麵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千色車仔面,一碗看似平凡的車仔面卻贏得了無數食客的好口碑。牛丸、牛腩、油豆腐、紅腸搭配的油麵,看上去滿滿一碗,真心豐盛。據說這裡的滷汁都是多年的老湯,所以食材都十分入味,配上勁道的油麵,令人十分滿足。雞腳、蘿蔔、豬大腸、冬菇配米粉的組合是當地人更偏好的味道。大腸和雞腳滷的非常好吃,米粉又吸收了滷汁鹹香的味道,再搭配蘿蔔的香甜,真是完美啊!這間不大的小麵館有著道地的香港味道,並且能夠感受到在這裡難得一見的熱情服務,一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十分難忘。

3、坤記糕品專家

創立40多年的深水涉坤記,由傅氏一家經營,本只是間尋常街坊糕品店,然而那古法製作的糕品卻令它聲名遠播。在傳統糕點中,米漿是關鍵要素,但現在講究「快節奏」,許多店家已改用現成的黏米粉,省工省時。坤記卻依然堅持傳統手作,每天凌晨3點即起,以人手磨米粉、蒸米漿,如此辛苦,結果當然令糕點散發一種獨有的米香,鬆軟彈牙而又不過甜,連香港特首曾蔭權都特地到這老店買幾件糕點慢慢品嘗。

坤記著名糕點包括紅豆糕、芝麻糕、砵仔糕等,白糖糕更是鎮店之寶。簡單不起眼的白色糕點,前後就要3天功夫完成。先是將粘米浸過夜,待之軟腍後磨漿,放入米漿袋待幹,再加入糖水搓開,放涼發酵一整晚,心急貪快是不行的。出售前,放入直徑30多呎的大鑊大火蒸半小時,不能蒸多,每次只此一底,重質勝於重量。再者,白糖糕必須稍為放涼,令糕身企硬,然後以竹篩一底一底盛載,原因是竹篩底部透氣,能確保熱氣不會散回糕點上,造成溼氣,令糕點變糊。經過多重工夫的白糖糕,咬開橫切面似個蜂巢,略帶酸味,腍軟香甜有致,卻不會過分糊身,隱約還能嘗到米漿香,可謂十分好味。

4、公和荳品廠

公和荳品廠最初開業于于1909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現時全港共有十多間公和荳品店,但大多都是加盟店,還是這家1960年創店的深水埗北河街118號店最為正宗,甚至獲得了「米其林街頭小吃推薦」的殊榮。

公和的整個店面頗為古早,整體還保留著60年代的裝修風格,服務員也多是中老年人,但服務態度良好,手腳麻利,因此用餐體驗頗為不錯。此店以前鋪後工場的形式運作,出品與其它分店由九龍城工場取貨不能同日而語,因為豆製品都可以即做即賣,保證新鮮。

公和使用的是非轉基因的黃豆,店裡所有豆製品都是手工製作,使得豆製品口感細滑且有肌理感,口感跟其他採用石膏粉製成的豆腐花有天壤之別。 工場每晚凌晨一點半已開始製作,供早上六點半發售,一板一板的豆腐賣完,工場立即把新鮮熱辣的豆腐送上,很受街坊歡迎,平均日賣70板豆腐。豆漿堅持石磨的古法,喝上去有濃鬱的豆香。豆花有熱有冰,一般的豆花在被冷凍處理過後水分就會被抽走,所以大家都會認為凍豆花不及熱的好,但公和能把兩種都能處理得非常滑嫩細緻,老店的功力就在這裡。

除了豆漿和豆花,這裡的煎釀豆腐也是超級人氣單品,當場現煎的釀豆腐表面煎得外脆內嫩,肉香豆腐香都很濃鬱,另一種魚肉豆腐也非常彈牙,油而不膩,果然名不虛傳。「一碗一杯一碟」都很多熟客的習慣,即是一碗豆花、一杯豆漿及一碟煎釀豆腐或豆卜,既可做早餐、下午茶甚至小食,逛街累了就走進去喝碗滑熘豆花歇歇腳,坐在這間逾50年的老店內,吃到的除了黃豆的味道,望著紙皮石的牆身及招牌,還吃得出懷舊的感覺。

5、勝香園

大排檔,也有稱大牌檔,通常就是指那些街頭的熟食小檔。吳昊曾經在《香港老花鏡之生活舊貌》一書中說,香港的熟食小販很早就出現了。開埠後,由於城市建設,對工人需求甚多,有不少內地勞工赴港,他們多沒有家眷,一日三餐在工地煮食,於是就有熟食小販在一地擺攤服務它們。在香港,大排檔尤其多,儼然形成了一種文化,這還與香港政府的福利措施分不開。最初大排檔是香港政府為照顧因工傷殘或殉職的公務員的家屬而設,食檔牌照費不高,又在街上經營沒有租金負擔,一時間大排檔數量大增。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再發展,政府同樣向家庭負擔大的市民發大排檔牌照,促使大排檔的興旺。

勝香園是香港為數不多的舊式鐵皮大牌檔,雖然就餐環境極為簡陋,鐵皮屋、塑料布搭起的頂棚下,幾張簡陋的桌椅,就是勝香園的全部了,但這絲毫無損食客對它的喜愛。它就在九記牛腩的對面,這兩家店簡直像兩塊威力巨大的吸鐵石,把四面八方的賓客都吸引到了中環一帶。不僅餘文樂、鍾鎮濤等都是這裡的常客,就連港劇中也時不時會出現它的身影。

勝香園主打番茄湯底的各式湯麵,菜單上清一色番茄打頭的餐點,可想而知老闆對他的番茄基底多麼的有信心。勝香園開發的秘方據說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番茄,沒有放任何的番茄汁和番茄膏,再加入爽嫩牛裡脊肉,熬製成濃湯湯底,食客可選擇配通心粉,廣式麵條或者出前一丁等。當然最不能錯過的就是茄牛通(牛肉番茄通心粉),真材實料,番茄湯底毫無酸味,甘甜可口,配上嫩滑的牛肉片和通心粉,絕對是最港味的享受。

人氣第二高的檸檬脆脆。是在港式名吃奶油豬的基礎上,加入檸檬醬而成。選用的全麥麵包底質量很好,烘培到金黃爽脆,檸檬酸度適中。檸檬可樂煲姜,沒病沒痛沒傷風感冒也要喝上一杯,這杯飲料簡直用心,它不是簡單的檸檬切片浸可樂,而是用木棍將切片檸檬壓過,又用可樂樽底拍姜成蓉,保證出味。

6、肥姐小食店

旺角這彈丸之地,卻是藏龍臥虎,聚集了上千家食肆,可謂是強者如林。其中有一家,老闆人稱肥姐,檔口名為「肥姐小食店」,鋪位只有十個平方左右,專營滷水小吃,鋪外常有條長長的人龍,成為了旺角其中一個地標風景。

肥姐小食店主營各種滷水,除去店招牌大墨魚外,還有生腸、鴨脷、紅腸、雞胗等數十種。這些滷味在加工好之後都是冰鎮的,為的是保證食材新鮮且脆爽的口感,內臟也不易變質產生異味。如果第一次來,那麼最推薦的就是「大皇牌套餐」,裡面有最出名的大生腸、墨魚和火雞腎,讓你一次嘗遍,非常方便!食物本身已經十分入味,再加上肥姐的秘制醬汁和黃芥末醬,入口時非常奇妙,攻鼻卻不辣,入味卻不鹹,非常好吃。

7、廟街牛什

廟街是香港最有特色的夜市之一。每天下午四點起,這裡就開始逐漸熱鬧起來,漸漸的,用人流如織來形容也毫不過分,不管是本土居民還是外地遊客,大家都喜歡去廟街逛一逛,去品嘗一下地道、平價的傳統港味小吃。而廟街的熱鬧,這家廟街牛什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牛什即為牛雜,是嶺南地區風靡街頭巷尾的小吃。而廟街牛什自稱「嶺南一絕」,自信的背後是強大的實力。老闆專業剪雜30年,一把剪刀,好多牛雜,咔嚓咔嚓聲,剪碎後放到一個紙制的小圓碗裡,加上秘制的調料,插上竹籤,送到每個顧客的手上。每個不同部位的牛雜吃起來都有自己獨有的口感,因為在烹煮的過程中並非全部在一起一鍋熟,而是分開烹煮,各個部位都恰到好處。最後剩下的汁更是精華,當然不能放過,一滴不剩。

另外,廟街牛什的開店時間也是相當任性,賣完了就關門,沒貨也不開門,所以想要吃到這碗牛雜,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查攻略、排隊),甚至還需要一點小小的運氣。

8、公利真料竹蔗水

在繁華熱鬧的中環,有一家小小的舊式涼茶鋪—公利真料竹蔗水。在歐陽應霽的《香港味道》裡,是這樣形容公利真料竹蔗水的:港九新界碩果僅存的還算完整的一家蔗汁店,每天新鮮現榨的蔗汁得現買現喝,與坊間用熱水桶泡蔗、榨出的蔗汁版本截然不同。自1948年開業以來,這家店的裝潢出品從不曾改變,周潤發、周慧敏等大牌明星政客都是常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家經典的老字號涼茶鋪哦。

店鋪位於一棟古舊的唐樓,門面窄小,沒有冷氣。店裡的裝潢充滿懷舊的味道,貼的是舊式的馬賽克,牆上掛著古老的手繪海報,店門口的案臺上放著裝有竹蔗水和竹蔗汁的冷飲機,另一邊放著榨蔗汁機。時間仿佛在這裡停止了腳步,一切都是當年的模樣。

使小店屹立不倒的是這裡的出品,真材實料,有口皆碑,品種簡單而品質非凡。店鋪如今都還懸掛的「茲將種甘蔗經驗及研究熬蔗水過程略述」還有「竹蔗栽培鑑別法」,其中提及種蔗所施的肥料,不能用人糞,也不該下化學物,只能用天然花生麩,這樣竹蔗才會清甜優質。而主打的竹蔗水,也一直沿用六十八年前創店人定下的規矩,即最傳統做法:熬煮前先將蔗刨掉外衣,然後以慢火煮焗兩小時。每次榨汁,師傅需要削蔗皮(衛生),蒸煮竹蔗(煮熟的蔗煮出的汁水,達到減少寒涼的效果),之後用機器反覆榨取4次,才完成整個取汁過程,再將竹蔗、茅根、陳皮、蜜棗等放在一起煲煮而成。竹蔗水黃中帶綠,清亮通透,帶著古樸的質感。喝下去甘甜潤喉,蔗香芬芳,在炎炎夏日更是沁人心腑,消暑舒暢。

這裡獨家的有蔗汁糕也很值得一試,由蔗汁加馬蹄粉製成,晶瑩剔透,軟綿又韌性十足,彈牙爽口,清甜不膩之餘帶有淡淡竹蔗的清香,很特別也很好吃。還有鮮榨的竹蔗汁,清熱解毒的龜苓膏,各式涼茶等,都值得一試。

9、奇趣餅家

在香港,傳統的中式餅店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除了因為鋪租和客流量等原因,店家不願意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中式小食,也是這些店鋪消逝的原因。位於花園街的奇趣餅家,始於1984年,算是香港如今碩果僅存的一家傳統中式餅店。

開店三十多年來,老闆一直堅持用傳統的手工方式做餅。每天早上六點多,製作糕點的師傅就已經在廚房裡熱火朝天的工作起來了。倒麵粉、注水、下白糖、雞蛋和泡打粉,所有動作一氣呵成,一雙雙巧手把麵粉化成麵團,搓成不同大小後加入不同餡料,再源源不斷地送進烤爐。奇趣餅家沿用舊式烤爐,沒有調校溫度和時間的按鈕,只有三個簡單的刻度。這樣非常講究師傅的手藝,要掌握到合適的節奏,才能烤出完美的糕點。

奇趣餅家售賣的糕點種類不多,最受歡迎的要數紅豆燒餅、光酥餅和雞仔餅。紅豆燒餅是招牌中的招牌,糯米粉做成的外皮金黃軟糯,紅豆餡味道香甜適度,而且毫不粘牙。光酥餅吃起來鬆軟而不乾燥,老闆改良了配方後,不加豬油且甜度降低,老人家也可以吃;招牌小食雞仔餅,是以豬肉、南乳等餡料做成,老闆每天都會剁新鮮豬肉做餡料,非常用心。

10、第三代肥仔小食店

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看出來了,肥姐、肥仔,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關聯呢?沒錯,肥仔就是肥姐的兒子,之前一直在肥姐小食店幫忙,2015年終於獨立出來,在尖沙咀開了這家「第三代肥仔小食店」。

第三代肥仔仍然是主要售賣生腸、墨魚、火雞腎、豬心等港式滷味,出品繼承了肥姐本店的好味道,整體素質相差無幾。不過畢竟是年輕人所開設的新店,在環境和服務方面就有相當大的改善了,至少第三代肥仔店裡多了一個小小的吧檯,可以供客人坐下慢慢吃,而不需要端著打包盒邊走邊吃了。

相關焦點

  • 來到香港,不得不吃的十大港式小吃(上)
    說到香港,那就不得不提港式小吃了。走在香港的街上,總是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那蜂擁的食客、阿姨的吆喝聲和鍋裡飄出的香氣,構成了香港一道經久不衰的風景線。走到街上,也總能看到人們拿著這樣那樣的小吃邊走邊吃,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少了港式小吃的粵港美食文化將是殘缺的,少了港式小吃的香港街頭是缺少了靈魂的。1. 咖喱魚蛋對於咖喱魚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相信大家都吃過很多次了。
  • 全球最火的六個路邊攤小吃,第一名實至名歸,你都吃過哪些?
    當代人去一個地方旅遊,最想感受到或許並不是當地的風土人情,也不是當地的特色景色,而是當地的特色小吃。對大家來說吃到當地的美食那可真是一件享受的事,民以食為天,填飽肚子是人生第一大事。出去旅遊的時候,最喜歡邊走邊吃,路邊攤小吃可以說是各位吃貨的最愛啦!
  • 來到香港,不得不吃的十大港式小吃(下)
    上回說了咖喱魚蛋、雞蛋仔、碗仔翅、車仔面、菠蘿包這五大港式小吃,還順帶著提到了菠蘿包的進化版——菠蘿油。現在就讓我們講講剩下的五大港式小吃,不知道有沒有混跡港式小吃圈的朋友能猜到呢?1.傳統砵仔糕以黃糖、麵粉等製成,放在一個瓦制的小砵內蒸熟,吃的時候用竹籤插起來吃。而現在很多已經改用細瓷碗,也大多改用白砂糖進行製作,現在的口味也比以前多的多,以前多為紅豆,而現在如朱古力、菠蘿、香橙、芒果、椰子、綠豆、紅豆、馬蹄、西米等可供大家選擇。剛剛蒸好的砵仔糕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暖、滑、香、爽。3.
  • 2019路邊攤最受歡迎的小吃有哪些?
    現在創業做小吃生意的朋友們不在少數,街邊小吃各式各樣,目前比較火爆的路邊攤小吃有哪些?下面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2019年最受歡迎的幾款路邊攤小吃吧!成群結隊一起出去吃個燒烤,喝點啤酒已經成了常事。夏天想做小吃創業的朋友,學燒烤技術去擺攤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不少餐飲店僅僅依託夏日的營收,就實現了全年的利潤目標。夏季商機,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贏在行動,輸在猶豫,錯過的不只是機會!
  • 最「暴利」的小吃,你最少吃過3種,網友:離發財只差一個路邊攤
    現在的年輕人都越來越鍾愛於路邊攤,而路邊攤也成了展示中國小吃的一道風景了。相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發現路邊攤賣的小吃很有可能,比飯店裡面賣的小吃還要好吃,也更容易吸引我們的味蕾,最重要的是這些路邊攤的價格也非常的便宜,我們可以經常吃,而且都還承擔得起。
  • 路邊攤小吃大集合,不到百元從頭吃到尾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路邊的小吃卻惹人愛「!在城市的街頭,我們總能和各色的路邊小吃擦肩而過,一到傍晚,駐紮在街頭小車帳篷便搭起,迷人的香氣撩動著每個走過的飢餓的靈魂,我們駐足排起一條條的長隊,只為了那欲罷不能的美味。
  • 它是路邊經典小吃,焦脆噴香,做法簡單,秒殺路邊攤!
    它是路邊經典小吃,焦脆噴香,吃完2根還想吃,秒殺路邊攤!上次路過學校附近,正巧碰上放學,所以堵了一陣子,而也正是因為堵車,卻恰好讓我看到了很久沒有吃的路邊小吃-油炸火腿。油炸火腿腸它是我們小時候最為經典的小吃,其實就是普通的火腿腸炸一下,然後刷上調料就可以吃的小吃,但是吃起來卻格外的好吃。入口是非常焦脆的,而且聞著也是很噴香,有著讓人聞著就有想要食用的魔力,同時調料也是很加分的,能讓火腿腸更入味,並且如果能吃辣,那麼絕對是又辣又香,所以每次吃完一根還會想吃第二根,甚至吃完還想吃。
  • 在廈門這家新派港式茶餐廳,茶點、熱炒、小吃都能吃上,老少皆宜
    港式茶餐廳是我們日常美食中很喜歡吃的一類,尤其適合3-4人的小聚,喝杯鴛鴦奶茶,吃上些蒸籠小點,好不愜意。在廈門中山公園邊上,最近新開了一家新派港式茶餐廳,五彩繽紛的色調既明朗又歡快,更討年輕人喜愛。店內主打的就是港式茶點了,但其實廈門小吃、潮汕熱炒甚至西式牛排都能吃上,可以說是很多元融合了,不同口味的小夥伴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菜系。豉汁蒸鳳爪,鳳爪是很多人的愛了,酥軟入口即化,豉汁的味道滲入到鳳爪裡面。
  • 【中日雙語】日本「路邊攤」小吃有哪些?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吃路邊攤的經歷,爆烤魷魚、臭豆腐、熱乾麵、煎餅果子……從南到北,美食的種類數不勝數。那麼大家知道「路邊攤」、「大排檔」用日語如何表達麼?日語中有兩個單詞「立ち食い屋(たちぐいや )」、「立ち飲み屋(たちのみや )」,直譯為「站著吃」,「站著喝」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路邊攤了。
  • 北方最常見的6種路邊攤小吃,沒吃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北方人!
    相信全國各地的小夥伴們對於路邊攤肯定是非常的熟悉,路邊攤上的食物美味而又實惠, 深得年輕人的喜愛,但是在媽媽們的眼中經常去吃路邊攤對身體不好而且路邊攤也是很不衛生的,可是路邊攤似乎就是有一種很特別的魅力。
  • 「港式小吃做法」原味雞蛋仔怎麼做 自製超人氣港式小吃
    摘要:雞蛋仔是香港獨有的傳統街頭小食,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是華夫餅的一種變體。臺灣稱雞蛋糕,又稱雞蛋餅。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製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
  • 見識日本真實的路邊攤,終於相信:動漫裡的美食都是「真的」
    烤仙貝還記得曾經吃過在動漫裡稱之為煎餅的「烤仙貝」,咬下的那一刻,真有點進了動漫裡的幻覺。有時對一種美食的渴望,未必是味道本身,而是想藉此感受一下動漫裡的某個畫面。日本的路邊攤美食,甚至比料理店更加值得打卡。古法製作的煎餅,現點現做。
  • 還記得放學路上校門口的路邊攤小吃嗎?你曾經最喜歡吃的是什麼?
    還記得以前讀書放學之後都會在學校門口的路邊攤買吃的嗎?那時候覺得路邊的小吃都很好吃,有錢就想全部吃個遍。但是爸媽經常會說路邊攤的小吃不乾淨,學校也經常會叫城管處理這些路邊小攤販,但是擋不住我們這些吃貨的心,路邊攤就擺在了離學校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還是很多小夥伴去買。
  • 最「饞人」的4種路邊攤小吃,每一種都饞得流口水,吃貨全都愛吃
    最「饞人」的4種路邊攤小吃,每一種都饞得流口水,吃貨全都愛吃來到一座城,想吃當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小吃,偷偷告訴你,不要去飯店餐廳,也不要去酒店,要去就去這座城市最繁榮的街,在街道兩邊,各種各樣的路邊攤,就是這個城市最濃厚最純正的味道。
  • 最暴利的幾種路邊攤小吃,成本低利潤卻十分高,尤其是最後那種
    只要你走在大街小巷裡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賣著小吃的小攤,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這些路邊攤小吃不衛生。但對於吃貨來說的話,這些路邊攤可是方便了很多人,只要是肚子餓的時候,走到街上就可以買到吃的,十分方便。
  • 實拍韓國路邊攤小吃,才終於明白:原來韓劇裡都是「騙人」的!
    現實中韓國的路邊攤,差距太大,網友:韓劇裡都是「騙人」的!韓劇是很多年輕人最喜歡追的電視劇,裡面男主帥氣多金,女主溫柔漂亮,經常看見男女主人公坐在路邊攤中,一邊吃燒烤一邊喝啤酒,美味的食物通過電視屏幕傳達到我們眼前,精緻漂亮的美食,頓時把我們的胃都勾了起來,看著就非常有食慾。
  • 最經典的六款港式早茶小吃,百吃不厭,比吃肉還過癮
    港式早茶就是香港人民經常吃的早餐茶點。在香港,人們都有和早茶的習慣,所以就誕生了港式早茶。也隨著時間的發展,早茶越來越精緻,因此受歡迎的程度也就更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港式茶點的幾款經典小吃,絕對能勾起你的食慾哦。 首先就是港式早茶四大天王之首,蝦餃。
  • 貴陽小吃五花八門,68種美食80%的人沒吃全~
    貴陽小吃五花八門,68種美食80%的人沒吃全~ 2020-10-29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劇裡經常出現的路邊攤,本土很受歡迎,為什麼中國遊客卻很少吃
    在韓國偶像劇裡常見的畫面:貧窮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帶著富二代男、女朋友去吃路邊攤,富二代們吃慣了山珍海味,原本對這路邊攤不屑一顧的,但是被主角強行安利了之後,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喜萬分,完全沒有想到路邊攤才是人間之美味。在韓國旅遊,無論是哪個城市,你都會發現很多路邊攤。
  • 有一種美食叫做路邊攤,火遍全中國的路邊攤小吃,你最喜歡哪種
    #每日打卡#在中國有一個攤子叫做路邊攤,有一條街叫做小吃街,其本質都離不開吃食。衣食住行乃人之最基本的需求,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研究各種各樣的吃食。而發展到現如今,小吃街便在每一個地方風靡起來。要說全國最有名的10條小吃街,你知道哪一條呢?京城最著名的美食街北京簋街,在這條1公裡多的大街上聚集著近200家不同風格不同口味的飯館,在這裡能讓你品嘗到正宗的全國八大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