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那就不得不提港式小吃了。走在香港的街上,總是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那蜂擁的食客、阿姨的吆喝聲和鍋裡飄出的香氣,構成了香港一道經久不衰的風景線。走到街上,也總能看到人們拿著這樣那樣的小吃邊走邊吃,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少了港式小吃的粵港美食文化將是殘缺的,少了港式小吃的香港街頭是缺少了靈魂的。
1. 咖喱魚蛋
對於咖喱魚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相信大家都吃過很多次了。但港式的咖喱魚蛋有什麼不同呢?港式的咖喱魚蛋是用正宗的潮汕魚丸或是福建魚丸做的,有很多為家用手打的,與速凍的魚丸不同的是,它們裡面沒有加入過多的麵粉,吃起來會感覺口感十分彈牙、鮮嫩,輕輕一口咬下,仿佛裡面的湯汁都要隨之爆出來。湯底則為濃鬱的咖喱,經過咖喱的浸泡、烹煮,魚丸本身的海鮮味並不會被掩蓋掉,又會附上香濃的咖喱味,兩者相溶給我們帶來了完美的味覺體驗。十塊錢就能有一碗香濃的咖喱魚蛋,裡面一般會有五到十個,商家還會為你澆上濃縮咖喱汁喲。
2. 雞蛋仔
第二個要說的呢,就是雞蛋仔啦。雞蛋仔有點像是華夫餅,但不同的是,它帶有華夫餅所沒有的濃鬱蛋香和奶香,結構像是一個等邊的六邊形。來到香港你可千萬不能錯過它,哪怕是要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長龍,為了吃上一份新鮮出爐的雞蛋仔都是值得的。它的口感非常的好,經過特殊調配而成的蛋液所烘製而成,色澤為金黃色,一眼看去十分有食慾,而香氣也是十分的濃鬱,除了原味雞蛋仔外,還有如朱古力、鹹蛋黃、草莓、紅豆、蔓越莓、抹茶、芝士、香蕉牛奶等多種口味供你選擇,而且全部都是使用的天然原料製作,不可多得的好吃而又健康的食品。我能想到最大的浪漫,大概就是在香港的街頭,撕下一片雞蛋仔餵到心愛的你的口中。
3. 碗仔翅
第三個不得不提的就是碗仔翅啦。碗仔翅當然沒有真正的魚翅,而是香港街頭一種仿魚翅羹的小吃,材料以粉絲為主,還會加入如冬菇絲和雞肉等材料,湯底呈棕色,會加入老抽、味精等進行調味,湯味鮮,入口滑膩,口感十分充實。還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假如麻油、白胡椒粉等進行調味。
4. 車仔面
.吃完碗仔翅後怎麼能不來一碗車仔面呢?車仔面是香港的一種廉價麵食,甚至於可以理解為它就是方便麵的一種。但為什麼要在這裡提到它呢?因為車仔面與香港人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快速食品,也早就從當年的街邊手推車走入了大大小小的茶餐廳和小吃店,甚至還有走高檔路線進入大雅之堂的。而在春嬌與志明三部曲裡,也多次提到志明有多喜歡這款食物,他們一群朋友也會聚在便利店吃上一碗簡單而味道卻不簡單的車仔面,由此可以看出它多受香港人的喜愛。車仔面的菜一般可以自行挑選,如魚蛋、牛腩、雞翼等。醬汁也會有如咖喱汁、牛腩汁、XO醬供你選擇。一碗簡單的車仔面,卻被香港人做出了花來,好吃而又價格便宜,這大概也是因為香港人民對吃的講究了吧。
5. 菠蘿包
第五個要講的就是菠蘿包了,菠蘿包是因為有塊凹凹凸凸形似菠蘿的脆皮而得名,就好像老婆餅沒有老婆,碗仔翅沒有魚翅,實際上菠蘿包也是沒有菠蘿的成分的,中間也沒有任何其他餡料。與普通的麵包不同的是,就是它的那層酥皮了。菠蘿包的「菠蘿」就是其靈魂所在,它表面的脆皮一般是由雞蛋、砂糖等製造而成,趁熱吃口感極佳,口味鬆軟,帶有一絲甜味,湊近聞還有濃鬱的專屬於菠蘿包的香氣。
而說道菠蘿包,不得不提的就是菠蘿油了。菠蘿油是由菠蘿包發展而來的,名字很像,但口味卻大不一樣,菠蘿油就是將菠蘿油橫向切開(但不會完全切完),然後夾上一塊厚切牛油,咬上一口,牛油的香味和菠蘿包的酥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你口裡綻放出屬於它們的光芒。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下午坐在茶餐廳,點上一份菠蘿油,再搭配一杯凍檸茶或者絲襪奶茶,就可以度過一個舒適的下午,品味一頓完美的下午茶。
說完這五個,相信大家已經忍不住要衝到香港殺向小吃店啦,但不要著急,我們還有另外五大小吃沒有說到呢,歡迎大家看我們下一篇的不得不吃的十大港式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