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首歌家喻戶曉,你肯定也聽過N次。可很多歌,聽過並不代表聽懂,聽懂也不代表領悟。下面,請靜下心來,陪我、聽他,再好好領悟一下這首關於愛情觀的曠世精品。
———————————————————————————————————————
下文觀點不是即興胡編,而是經過了一個漫長時期的沉澱。不是我沉澱的,是林夕沉澱的,哈。(當你哼唱時,突然對某句歌詞有所頓悟,或者與另一首歌有所牽連,那種欣喜與悸動,溢於言表啊)同種旋律的粵語版《富士山下》我已經解析過了,但相比較而言,《愛情轉移》的歌詞林夕應摻雜了更深的哲理。《富士山下》僅用了三個小時填寫,但作者醞釀那種思想,恐怕要花費了幾年。而這首《愛情轉移》,林夕對它花費的精力絕不在《富士山下》之下!這種思想恐怕要花費幾個幾年啊。如果你僅僅理解為「移情別戀」,那就是你的悲哀了~解讀這首之前,我們再回顧一下林夕。他的作品,無一不是叫人看開失戀,看破生死,看透人生!這不同於許嵩式的傷感,總沉湎於過往,悲傷得有點做作。傷是難免,而林夕注重的是傷後。一句話,許嵩是叫人掉眼淚的,而林夕是教人擦眼淚的。都不可多得啊。對了,Eason曾在某大學演唱此歌壓軸,因忘記歌詞而在臺上下跪,以此向林夕道歉!我們就是要懷著這樣的虔誠,這樣的信仰一起聽下去,如果你沒有興趣,請你在不要提出誹謗的基礎上,黯然離開!哈哈、廢話不多說了,開始正文吧。
「徘徊過多少櫥窗 住過多少旅館,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是說、要逛幾次街,要開幾次房,之後才會心甘情願地分手啊。這是對現在戀情的揭露與諷刺。對於開房、同居問題,不要太過敏哈。許嵩這種靦腆的小男生會委婉地唱成「庸俗的情節」,而林夕無所謂,就直言不諱了。《約定》中開篇就講「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有《假如讓我說下去》中「亦無非逼你一句話,如今跟某位同居。」在他看來,或者說是現在人看來,開房問題是戀愛的一個子命題……啊、這個角度的切入就表過不提了。這句是在說「愛情」的「轉移」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逛街、開房到了一定的火候,也就是該各自分飛的時候了。
「感情是用來瀏覽 還是用來珍藏,好讓日子天天都過得難忘。」是瀏覽?是珍藏?或者都不是?林夕只是提出了這個問題,並沒有交代答案。他是讓你自己想通,瀏覽到一定程度,便會想好好安穩下來,製造一份值得珍藏的感情。而對於這份感情,作者並沒有揚言會不再轉移,他只是教導我們,要想值得珍藏,便好好認真每天,別再像上次那樣不恭。
「熬過了多久患難 溼了多少眼眶,才能知道傷感是愛的遺產。」這與黃小琥唱的一樣,「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患難與溼眼眶都是心酸的體現,也就是說,在愛情對象的不斷轉移中,心酸在所難免,酸的次數多了,你也就明白了愛走之後剩下傷感的正常性了。正如《葡萄成熟時》中那句「誰都心酸過,哪個木有?」說得再通俗些就是,總是失戀被甩,你就會明白並接受這一切了,很正常的。(哎呀,還是不明白較好,哈哈)其實,這句比較消極,不太像林夕作品的風格(注意是作品,不是為人),按照他的積極語風應該這樣寫「傷感是愛的驛站」。這樣就好多啦,哈哈。傷感不是終點站,是其間的驛站,最後必定會喜劇結尾的。而「遺產」用詞就過於狠了,沒有迴旋的餘地了,你覺得呢?所以我唱這首歌的時候都唱成「驛站」。這與後文的「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無意中完美地呼應了。哈哈哈……才子額~
「流浪幾張雙人床 換過幾次信仰,才讓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以前一直當作是「換過幾次新娘」,也蠻順的。「流浪幾張雙人床」,這是進一步細化了開篇的「旅館問題」。每次開房的時候都覺得是彼此的唯一信仰,更迭過多次,終於不堪疲憊,決定找最後一個安穩下來,也就是所謂的交換戒指。一步步的遞進,毫無懸念地一語道破了愛情轉移的必然性。說得好聽叫愛情轉移,說白了就是移情別戀。
以上是第一段的前奏,而高潮部分無疑是整篇中的重頭戲啊!很感觸的!
「把一個人的溫暖 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讓上次犯的錯反省出夢想 。」這句看似簡單其實只能是你未參透。我以前也是一唱而過,可是就在某時、頓悟啦。僅前半句就有兩種理解。一:「把一個人的溫暖 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就是說我們兩個彼此擁抱相互溫暖,因為都決定了這是最後一個了,這是自己的安穩。而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自己愛情在不斷轉移,於是不停地把上任女友給過的溫暖假想是現任女友給的,這樣也就心安理得地繼續愛了。《夕陽無限好》中說的「愛侶愛到一個地步便另覓安慰」正是這個現象的總結。《紅玫瑰》中「從背後擁抱你的時候期待的卻是他的面容」正是溫暖轉移後的結果。後半句「讓上次犯的錯反省出夢想」過於直白,不做過多的贅述。
「每個人都是這樣 享受過提心弔膽,才拒絕做愛情代罪的羔羊。」跟前文一致吧!經過N次提心弔膽的戀愛,終於不堪疲憊,不再對感情不恭,不再想承受愛情的傷感,於是想安穩。這是一句總結性的話語,是前文的落腳點。手法應該屬於直抒胸臆吧,哈哈。
「回憶是捉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暗,等虛假的背影消失于晴朗。」從這一段,全篇有換了一個切入點,或者說有上升了一個層次。這是痛批那些沉湎於過往的人。對於回憶、過往要放得下、放得開。就像月光一樣,攤開手,你有滿手的月光,握緊了便什麼都是虛無。也就是說,對於過往,要拿捏得當,不要握得太緊,太在意。「等虛假的背影消失于晴朗」你有沒有一種感受,就是發覺某個陌生人的背影很像極像你認識的某某某啊。這裡或許就是說的這種境況,只不過程度更深!虛假的背影其實是心中的「業障」,放下了也便覺不得誰像誰了。像只是一種想而已。
「陽光在身上流轉 等所有業障被原諒,愛情不停站 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陽光流轉是指心態積極健康。業障是佛家用語,指泛指一切阻礙修行的事物。因為愛情總會被轉移,所以期間一氣呵成的愛顯得彌足珍貴,當然也需要「勇敢」!這句意料之中地改變了前文對愛情的態度。林夕總愛轉筆鋒。作者的重點原來不是在講愛情轉移的必然性,而是在激勵大家要有不停站的信心和覺悟。你沒有必要不停地將愛情對象不斷地轉移下去,因為無數的例子在向我們昭示,一味轉移下去只會收穫傷感,你早晚會想要安穩,那麼何必中間要多那麼些轉移呢?就到這句為止,其思想境界已經很高了,但林夕畢竟是林夕,這還沒完!後一段又從反面大肆敘述日久生厭的必然性,也就是說沒有必要轉移的,轉來轉去都是失望與傷感。潛臺詞是,還是「勇敢」地認準一個「不停站」吧。
「燭光照亮了晚餐 照不出個答案,戀愛不是溫馨的請客吃飯。」典型的林夕式的句子「照亮了……照不出……」。請客吃飯是戀愛的必備技巧,但是卻不是單純的等同關係。還是在呼應上文「相愛沒有那麼容易」的觀點。不僅是溫馨的請客吃飯,還需要很多的。例如包容彼此的瑕疵。《大開眼界》(又名《打回原形》)中就有「試問誰可潔白無比」和「你愛我管我有幾隻耳朵」來標榜這種包容。
「床單上鋪滿花瓣 擁抱讓它成長,太擁擠就開到了別的土壤。」床單、花瓣,這兩個詞應該劃分到後文「短暫浪漫」吧。愛侶間需要縮近距離,但也不要過多的幹涉彼此,因為「太擁擠就開到了別的土壤」(也就是又轉移了)。
「感情需要人接班 接近換來期望,期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感情需要人接班,因為《葡萄成熟時》中說過「錯的愛乃必經的配菜」。但是又不能一味地不停地找人接班,那樣就會不斷地在期望與失望之間掙扎徘徊。那應該咋辦呢?下一句正是答案。
「短暫的總是浪漫,漫長總會不滿,燒完美好青春換一個老伴。」又是一句典型的林夕式的句子「總是……總會……」。(《富士山下》那句林夕式歌詞是「人活到幾歲算短,失戀只有更短,歸家需幾裡路誰能預算?」「算短……更短……」)看似這句話挺完整,其實林夕省略了一半。無論你轉移到誰,也只能在短暫之間找到浪漫感,時間一長不滿是在所難免的。潛臺詞是,你還轉移個P啊,哈哈。這樣說有點絕對了。退步講,能不轉移就別轉啦。你真正需要的並不是一個非得多麼多麼完美的人,你其實需要的只是一個能與你安穩地燒完美好青春的老伴而已。這一個「燒」字用得好啊!哈哈,你想想是不是凸顯出「美好青春」倏忽之間就像一把火一樣,熱烈而短暫的過完了。許嵩《別咬我》中也有「猖狂一季終被燒」。都是遣詞造句的高手啊。
高潮重複,略。
「你不要失望 盪氣迴腸是為了,最美的平凡。」這句中「盪氣迴腸」具體指什麼,我還真不了概,不過這句的重點是「最美的平凡」。一個「平凡」與我上文所說的「安穩」又匯到一處了。或許這句是張愛玲所說的「願……願……」
解析完了,你有所頓悟嗎?大家聽許嵩的歌能聽到他影射到的自己的過往,一種濃鬱的傷感,大概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吧。而Eason的歌中不僅有過往,還預言著未來。提前頓悟,會少走些彎路吧,林夕欲說還休式的填詞,讓你自己領略到後半,別有一番風景啊。一般人領悟到這裡已經狠狠狠不容易了,但是本大聖畢竟是本大聖,吸納之後總要傾吐些什麼。從他指引的愛情觀,拓展到了事業觀,按照它的曲調,重新填詞。有空我發表給你看看哈。
我先轉移了,你自己再聽聽哈……#陳奕迅香港演唱會取消#沒關係!其實聽多了歌,演唱會每天都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