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訊(記者 杜麗 通訊員 崔嵐峰)沒有抓捕時的驚心動魄,也沒有破案後的歡呼雀躍,有的只是一遍遍不厭其煩的解疑釋惑和日復一日的枯燥操作,這就是公安戶籍窗口工作,雖然平平淡淡不引人注目,卻與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公安機關聯繫群眾、密切警民關係的橋梁和紐帶。
在河南省南陽市公安局新區分局棗林戶籍室,有這樣一位女警,她對工作充滿了熱情,總是能用親切的話語,溫暖的笑容讓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滿意而歸,她就是戶籍民警劉玉慧。
苦練內功,錘鍊過硬本領
新區分局棗林戶籍室是南陽市公安機關最繁忙的戶籍窗口之一,因轄區內部單位多、樓群大院多、外來人口多、人口流動性大,戶口遷移頻繁,僅2020年以來,棗林戶籍室辦理的戶口遷入675人次,戶口遷出462人次,出生入戶109人次,死亡註銷90人次,日辦理和諮詢戶籍業務的群眾達100餘人次。
今年43歲的劉玉慧深知,只有苦練內功,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從走入戶籍室的那一刻起,她便選擇邊工作邊學習,邊學習邊請教,她深知常住戶口管理工作內容龐大、繁雜,幾十年形成的政策文件、規章制度該如何執行,面臨日新月異的新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接待群眾的難點所在。她深入刻苦地鑽研各項戶籍政策和服務群眾的有關規定,堅持主動與上級業務部門溝通,迅速從一名業務小白成長為戶籍管理的行家裡手。
由於常年堅持學習,不懈努力,她能夠熟知並掌握戶籍業務的各種規定和政策,並在工作中運用自如,多次有理有據的處理了複雜或疑難的戶口問題,化解了個別群眾對公安戶籍工作的埋怨與不理解。疫情期間始終堅守窗口服務第一線,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積極主動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核查人員信息,得到了各級部門的肯定。
一顆熱心,為民排憂解難
雖然戶籍工作平凡而枯燥,重複的話語一直說、反覆說,劉玉慧卻始終恪守「群眾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一面鏡子,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
劉玉慧同志總是採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儘可能的讓群眾少等一分鐘,少跑一趟腿,不斷創新便民服務理念,推行優質精細服務,如印製警民聯繫卡、印製戶口辦理指南、身份證辦理流程等卡片,在轄區廣泛宣傳,開展諮詢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真心實意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
2020年8月,年逾70的汪姓老人到戶籍室辦理身份證時查無此人,經認真核對,發現老人的戶口遺漏,老人知道後著急煩惱。為了儘快給老人解決問題,劉玉慧多次前往老人退休前的工作單位了解情況,最終在檔案室查找到能證明其身份情況的原始戶籍資料,特事特辦,迅速為老人補錄戶口並辦理了身份證。諸如此類的事例棗林戶籍室時常發生,事情是微小瑣碎的,但透過一個又一個小事情,我們看到的是劉玉慧對轄區群眾的一片赤誠之心。
她耐心解答每一次諮詢,認真辦理每一份戶口,對老百姓的疑問和困難更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用春風化雨般的態度傳遞戶籍崗位愛民服務正能量,提升服務群眾滿意度。
真誠服務,擦亮「戶籍名片」
作為南陽市設立的異地辦證點之一,劉玉慧同志在完成本轄區日常工作的同時,額外肩負著外省、本省外市在宛居民的身份證辦理工作。今年疫情以來,公安部出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異地證的辦證範圍再次擴大,棗林戶籍室的辦證範圍也擴大至全國各地,此項措施一經實施,前來辦證的群眾絡繹不絕。面對突然猛增的工作量,劉玉慧同志任勞任怨,弘揚擔當奉獻的職業精神,經常連續作戰,加班加點,默默地承擔著工作中的勞累和辛苦。
轄區南陽理工學院外地學生居多,前來換證、補證的學生每天都有,為了不耽誤他們學習,她總是為學生們開闢綠色通道,優先辦理,並細心的留下學生的班級、電話,每次身份證回證後,特意利用放學時間親自把證件送到學生手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了求知向上的莘莘學子。僅疫情以來棗林戶籍室共辦理異地證1200餘張,極大方便了在南陽工作、居住、學習的外地人,受到了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在平凡崗位,她磨礪著人生的華彩,在瑣碎之中,她梳理著服務的真諦。在戶籍民警的這個崗位上,劉玉慧始終抱著一切為了群眾的初心,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著一串串熱心為民的真情,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