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玉都」南陽。南陽為豫陝鄂比鄰區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為豫南地區唯一大城市。先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月季之鄉、首批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南水北調,源起南陽淅川。南陽淅川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
一、歷史文化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大禹封國和夏都所在地,夏朝誕生地,華夏文明奠基之地。還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大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春秋時楚設宛邑,楚國屬地,全國冶鐵中心,屈原扣馬諫王地,秦楚丹陽之戰發生地,秦設南陽郡治宛城,東漢經濟首都。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範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名相百裡奚等歷史名人。三國時期,南陽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源地。
二、美食文化
(一)鎮平燒雞
鎮平燒雞,也稱鎮平侯氏燒雞。鎮平燒雞色、香、味、型別具一格。燒雞色澤紅潤鮮豔,異香濃鬱撲鼻,雞皮不破不絮,造型美觀大方,手提斷筋離骨,牙咬口茬整齊,入口酥軟鮮嫩,鬆散易嚼,肥而不膩,清而不淡,老幼皆宜。即為名菜佳餚,又是上等的保健滋補品。
(二)淅川酸菜
淅川酸菜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特產。淅川酸菜的吃法很多,可涼拌、可熱炒、還可蒸包子、包餃子、墊米飯等等。為此,淅川縣各大賓館的餐桌上就有了以酸菜為主要成分的特色菜,諸如酸菜牛肉、酸菜粉條、酸菜魚等。縣城和主要風景區近年來還開了酸菜魚、酸菜面等餐館,供遊人品嘗。不過,淅川人吃的最多的要數酸菜麵條了。
(三)黃河口水煎包
黃河口水煎包是河南南陽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製作工藝十分精細,精心選料,科學搭配,所製作出來時上下有呈金黃香脆的紙狀面片,外酥裡鮮,口感甚佳,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四)新野板面
新野板面又稱張飛板面,是南陽市傳統的漢族麵食小吃。曾因諸葛亮一把火燒出了名氣的三國歷史名城新野的一道頗具歷史淵源地方美食。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譽周邊,成為能和鄭州燴麵、蘭州拉麵媲美的南陽地方主要麵食之一。凡到新野縣來觀光旅遊的客人,必然要到板麵館,來上一碗板面,慢慢品嘗,有滋有味,體驗當年張將軍的勇猛、分享其快樂。
(五)王店火燒
王店火燒為橙黃色,外焦,酥,香味非常誘人。王店火燒做工精巧,暢銷不衰,民間有順口溜為證:"王店火燒好,八成能吃飽,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滯消,涼水能泡松,吃多肚不疼"。王店火燒檢驗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掰一塊放在涼水中,能否泡松飄在水面上。據說王店火燒與當地水土有關,走出王店鎮就拷不出這樣的效果。所以有很多客人不怕路遠,到王店鎮買上正宗的王店火燒帶回家與親友共享。
(六)方城羊肉燴麵
方城羊肉燴麵是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的特產。方城羊肉燴麵在豫南很有名,無論你走在豫南的哪個小縣城,總會不經意間就看到街邊的餐館門面上寫著正宗方城羊肉燴麵。其湯,濃釅醇厚;麵條,鮮香有韌勁;羊肉,鮮嫩酥爛。方城燴麵和鄭州燴麵相比,香而不膩,帶有羊肉的鮮香味道。
(七)荊紫關神仙涼粉
荊紫關神仙涼粉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的特色小吃。神仙涼粉性甘味苦,清熱解素,殺菌抗癌,神仙涼粉用刀片打成小塊,澆上油潑辣子、醋和蒜水,味道涼爽口,是夏天消暑降溫的極好食品。
(八)唐河綠豆涼粉
提起綠豆涼粉,在唐河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唐河綠豆涼粉是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特色小吃。唐河綠豆涼粉特徵,顏色微黃,細嫩清爽,到嘴綿綿爽口。由於製作工藝講究、配料獨特,所以到過唐河的遊客,在遊玩唐河名山麗水的同時,不親自品嘗一下這一名品覺得是一種憾事。
(九)玄妙觀齋菜
南陽玄妙觀為道教廟院,建於明朝洪武四年,清朝、民國香火旺盛,與當時的北京白雲觀、山西長清觀、西安八仙庵並稱全國道教四大叢林。玄妙觀齋菜,就是這玄妙觀的一道漢族素食名菜,選料嚴謹、廣泛,主、輔料都必須是真素,既選天南海北之珍品,又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種土特產。蔬菜。對這些素料經扒、溜、炒、炸、燴、蒸等方法精心製作,做出的餚撰悅目香口,色香味形俱佳,又質素形葷,非常逼真。玄妙觀齋菜經歷代廚師、道眾、食客的切磋、創新,烹調技法不斷提高,名菜佳餚逐步增加。
(十)仲景香菇醬
仲景香菇醬是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的特產。仲景香菇醬,精選西峽香菇,以獨有工藝用心烹製而成。經過釀、炒、燉、煨,每一粒香菇都成了營養和美味的載體,極富韌勁的口感,醇厚醬香的味道,真真切切,越嚼越香……可拌飯、可炒菜、可蘸食,帶之方便,食之開胃,是你身邊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
(十一)博望鍋盔
博望鍋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種特色食品。外形似鍋,又類頭盔,通體白色,如生面曬乾一般,直徑一尺餘,厚二寸,每個重達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飢,且久放不壞。博望鍋盔始創傳說是在三國時期,劉備火燒博望後,留關羽把守,時值天旱缺水,將士饑渴難耐,關羽上書諸葛亮懇請退兵。諸葛亮回書關羽,要求其堅守,並教以「用乾麵,摻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盔」,以此「響將士,放軍心」。這種炕餅方法後來就一直流傳下來。
(十二)鄧州窩子面
窩子面原為武漢熱乾麵,是一種漢族傳統名點。傳入河南鄧州後,經過改良,口味更上一層樓,加入了綠豆芽,牛肉丁,澆上牛油辣椒,香辣無比。鄧州的窩子面,應該是從老河口傳過來的,具體途徑有待考證。湖北襄陽、河南新野、河南鄧州的窩子麵館日益紅火,是很多人早餐必選之一。在窩子面的基礎上,更是發展出來,「牛雜麵」,具體為,窩子面上要澆上滷過的牛腸等。
(十三)南陽玉器
南陽玉器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獨山玉因產於河南省南陽市的獨山而得名,亦稱為獨玉。南陽盆地玉石資源豐富,質地優良,開採、雕刻、經營歷史悠久,舉國著稱,被譽為"中國玉雕之鄉",在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三、風景名勝
(一)賒店古城
賒店古城,位於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古城始建於東漢,興盛於明朝兩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這裡是中俄茶道的水陸中轉站,這裡曾經也是中國重要的商業重鎮。如今的賒店古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這裡有明清時代遺留至今的城牆、碼頭、街道與店鋪、民居。城內現有「天下第一會館」山陝會館、「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國內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稅務衙署釐金局、中原第一家私立銀行蔚盛長票號,茶道中轉站的標誌福建會館、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火神廟等景點。
(三)荊紫關古鎮
荊紫關古鎮,位於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右岸,因為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古鎮有「一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荊紫關」的稱號。荊紫關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形成於唐代,興盛於明清時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現存主要明清建築有:荊紫關古街道、關門、山陝會館、禹王宮、平浪宮、萬壽宮、法海寺、清真寺、一腳踏三省碑亭等。古鎮地處三省結合部,在古鎮西部的白浪街中心,有一塊小巧玲瓏的三稜大理石塔式碑——「一腳踏三省碑」,你可以在這裡一腳踏入河南、湖北、陝西三省。
(四)老界嶺旅遊度假風景區
老界嶺旅遊度假風景區位於南陽市西峽縣境內東北,是伏牛山地質公園核心區,景區主峰犄角尖海拔約2200米,是伏牛山和中原地區的高峰。傳說老子曾在此修煉隱居,並掌管著八百裡伏牛山的祈禱平安而座化成仙。老界嶺是中國東西走向山脈、南北氣候過渡帶、長江黃河分界的分界線、分水嶺,故從古到今被人們稱為「老界嶺」。
老界嶺風景區內植被茂盛,處處都是古木參天,這裡氣候宜人,即使在夏季也十分清涼,是中原地區的避暑勝地。老界嶺景區有奇峰、奇石、奇樹三大自然景觀可以供遊客觀賞:「奇峰」山不在高,有老子留下的足跡。犄角尖是中原第一峰,能代表世界地質公園的鋸齒峰、石人峰、情人峰、駱駝峰等;「奇石」,有西天取經、老子像、伏牛山神等惟妙惟肖的天然奇石;「奇樹」,景區內有數量眾多的名貴樹木,如紅豆杉、連香樹、紅樺樹、青崗櫟等。
(五)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又叫諸葛亮庵,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而修建的大型祠堂建築群,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故址和劉備「三顧茅廬」、「草廬對策」故事的發生地。早在唐朝,南陽臥龍崗就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崗」。武侯祠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晉時期,史上經過多次修葺擴建,現今基本上保持了元明的布局風格。古代建築群古樸典雅,匾額楹聯高懸底掛琳琅滿目,祠內碑石林立,古木參天,布局嚴謹,疏密相宜。祠前是宏偉雅致的「千古人龍」石牌坊,高聳門外,望柱沖天,在蒼松翠柏映襯下,使武侯祠顯得更加巍峨壯觀。
(六)八仙洞
八仙洞位於丹江小三峽附近的東岸,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內大而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一洞一景,石筍如林,鍾乳倒掛,姿態萬千,栩栩如生,使人如臨仙境。相傳八仙曾在此修行,洞內有聚仙廳、蓬萊閣、瑤琳仙境等景觀。
(七)西峽恐龍遺蹟園
西峽恐龍遺蹟園,位於南陽市西峽縣丹水鎮,是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內的重要景點。西峽恐龍遺址屬於白堊紀斷陷盆地沉積,現最高層位已暴露的恐龍蛋化石達1000多枚,在下部底層至少還有16個產蛋層。其中西峽巨型長形蛋和戈壁稜柱形蛋,世界稀有罕見,是西峽蛋化石的標誌。西峽出土了大量恐龍蛋化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保存完好,堪稱世界之最,被譽為繼「秦始皇陵兵馬俑」之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八)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位於南陽社旗縣,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竣工,共歷六帝136年。當年寓居此地的山陝二省商人集資興建的同鄉會館,因館內敬奉關公,為此又名關公祠、山陝廟,是一座商業會館類建築與關帝廟建築完美結合的古建築群。其建築之時正處於中國古建築發展史上最後一個高潮期。社旗山陝會館是全國會館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筆之寶的民間商會建築,被業內專家公認為「中國第一會館」。
(九)香嚴寺
香嚴寺景區位於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和亞洲第一人工湖的丹江小太洋西岸,與道教名山武當山遙遙相望,並且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香嚴寺地勢優越,東為龍山,西為虎山,南對面山,背靠清風嶺。整個地勢就象一朵盛開的蓮花,寺院恰好就坐落在蓮花臺上。
香嚴寺又名顯通禪寺,香嚴長壽寺,素有「萬頃香嚴」之稱。 過去,香嚴寺分上下兩寺,一在白崖山叢中,一在丹水山麓旁。可惜,下寺已淹沒於丹江水庫之中。香嚴寺四周峰巒疊翠,碧水纏繞,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泉水叮咚,是「深山藏古寺」的真實寫照。寺內主體建築有石牌坊、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官廳和藏經樓等,雕梁畫棟,氣勢磅礴。磚雕、木雕、石雕和大雄寶殿內保存的中原最大原型壁畫,被稱為「三絕一寶」;寺裡的三大奇觀「美女抱將軍」樹、能識善惡的痒痒樹、「靈氣寶地」,寺外的一柏單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廟、雙石洞、珍珠泉、百畝竹園、塔林、迎賓橋等各具魅力,是遊人朝聖崇佛、寄情山水、生態休閒的一方淨土。
(十)寶天曼生態旅遊區
寶天曼生態旅遊區,是同緯度中生態結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裡生活著眾多野生動植物,被譽為「天然的物種寶庫」、「中州的一顆明珠」。景區內森林覆蓋率為99.8%,夏季最高溫度不超過28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同時寶天曼漂流還被評為峽谷第一漂、中原第一漂等美稱。
景區自北向南依次顯露著造山帶演化進程中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地質遺蹟,群山拔地而起,直通雲霄,遍布變質地層、內動力地質作用、構造剝蝕地貌、巖溶洞穴、瀑布峽谷等珍貴的地質遺蹟,堪稱鬼斧神工,雄奇瑰麗。更兼茂林滴翠、溪水潺潺、飛瀑如練以及豐富的珍稀動植物等,形成一道獨特的迷人美景。
(十一)七峰山生態旅遊區
七峰山又稱七頂山,古稱七石山,屬伏牛山東南麓,淮河水系的澧河上遊,總面積5100公頃,森林覆蓋率76%。《魏書·地理志》載:「七峰山古稱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筆架然,故名。」山上有古代楚長城,被稱為「中國長城之祖」。山上還有七峰雪霽、泉巖瀑布、高山滑雪場等著名景觀。
(十二)七十二潭
方城七十二潭景區位於河南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的方城縣,有「中華第一石川」之美譽。七十二潭地質景觀形成於1.5億年前,上下梯級長4公裡,規模宏大,自然形成,七十二潭四季泉流不息,石潭近百,形態各異,堪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區山青水碧,谷幽林密,石怪潭奇,泉湧瀑飛,天然足道、天池休閒度假、軍事拓展、森林探險、遙遊美女峰等旅遊項目,盡現綠色健康、山野親水、時尚娛樂、刺刺激驚險的旅遊新概念。穿越億萬年時空的七十二潭地質公園將給你帶來不同尋常的享受。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是一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物華天寶的城市,擁有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和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是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座值得你去細細品味的城市,那還等什麼,抓緊行動吧!